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减轻糖尿病足病人照顾者照顾负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3
1
作者 王丽芹 李思慕 +4 位作者 孙忠人 穆欣 郭闯 徐乃伟 祝海波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7年第4期1354-135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减轻糖尿病足照顾者照顾负担的效果。[方法]将70例糖尿病足病人照顾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院内宣教,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干预前和干预15d后采用照顾者负担量表... [目的]探讨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减轻糖尿病足照顾者照顾负担的效果。[方法]将70例糖尿病足病人照顾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院内宣教,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干预前和干预15d后采用照顾者负担量表和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对两组照顾者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的照顾者负担总分(20.33±8.76)分,低于对照组(24.65±7.47)分,且两组照顾者的自尊、时间安排受打扰、家庭支持缺乏3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病人照顾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糖尿病足病人照顾者的照顾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护理模式 糖尿病足 照顾者 照顾负担 自尊 时间安排 家庭支持
下载PDF
以腕管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合并淀粉样变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叶琼 冶秀鹏 +4 位作者 魏玉萍 宋丽君 包慎 张伟 智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2441-2444,共4页
轻链型淀粉样变又称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是一种由具有反向β-折叠结构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沉积在器官组织内引起的临床症候群。10%~20%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出现继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1]。淀粉样物质常沉积在肾脏、心脏、肝脏、... 轻链型淀粉样变又称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是一种由具有反向β-折叠结构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沉积在器官组织内引起的临床症候群。10%~20%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出现继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1]。淀粉样物质常沉积在肾脏、心脏、肝脏、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胃肠道以及软组织。以腕管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淀粉样变临床少见,本文报道2例我院诊治的以腕管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MM伴AL患者,本研究项目设计及实施计划符合伦理基本准则,符合我国《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并取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多发性骨髓瘤 淀粉样变
下载PDF
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附27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叶琼 冶秀鹏 +3 位作者 王嘉漪 穆合塔尔·伊马木尼亚孜 马健 包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9-692,共4页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预后影响因素,以提高对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认识,了解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2012年01月至2020年01月我院收治的27例HPS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预后影响因素,以提高对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认识,了解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2012年01月至2020年01月我院收治的27例HPS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转归。结果:27例患者中,淋巴瘤相关HPS 10例,感染相关性HPS 9例,自身免疫病相关HPS 3例,1例伴UNC13D突变的原发性HPS,4例病因不明。HLH-2004诊断标准中各指标的符合率:发热、铁蛋白升高、NK细胞活性减低(100%),两系或三系血细胞减少(92.59%),sC D25升高(90.91%),脾大(85.19%),低纤维蛋白原血症(77.78%),高甘油三脂血症(74.07%),噬血现象(72.22%)。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初诊时各实验室结果指标,血小板、纤维蛋白原、血清铁蛋白、乳酸脱氢酶水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小板减少是患者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OR=0.955,95%CI:0.917~0.996,P=0.031)。结论:HPS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发热、至少两系血细胞减低、NK细胞活性降低、铁蛋白及sC D25水平明显升高在诊断中的灵敏度高。谷草转氨酶增高、β_(2)-微球蛋白增高、高密度胆固醇降低、低钠血症有利于诊断HPS。血小板计数减少是疾病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发热 铁蛋白 NK细胞活性 脾大 预后因素
下载PDF
全基因组芯片检测在MDS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叶琼 冶秀鹏 +6 位作者 宋丽君 马燕萍 张伟 李蓉 包慎 白洁 李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313-2317,共5页
目的:探讨全基因组芯片(SNP-A)检测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诊断方面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9年09月到2020年0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20例初诊MDS患者,依据修订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对患者进行危险度分... 目的:探讨全基因组芯片(SNP-A)检测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诊断方面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9年09月到2020年0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20例初诊MDS患者,依据修订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对患者进行危险度分组,应用SNP-A对MDS患者进行全基因组范围DNA拷贝数的变异(CNV)和单亲二倍体(UPD)的检测,总结特点并与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CC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例MDS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异常检出率为40%,与SNP-A相结合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提高至6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和高危组患者核型异常的检出率分别为15%和25%,与SNP-A相结合异常检出率分别提高至30%和35%(P<0.05);SNP-A检测出CNV和UPD高危组患者均明显高于低危组患者(P<0.01)。结论:SNP-A与CCA的联合使用,大大提高了MDS患者染色体变异的检出率,并且SNP-A能够对MDS患者提供更多更全面的遗传学信息,对于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染色体核型 基因组芯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