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干旱区暴雨综合灾害风险预警模型构建及其在宁夏的应用
1
作者 赵蔚 刘建宏 +3 位作者 王坤 张超华 车晶晶 韩颖娟 《干旱气象》 2024年第3期458-464,共7页
暴雨及其引发的洪涝、积涝是宁夏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构建宁夏暴雨综合灾害风险预警模型有效预估暴雨风险并提前发布风险预警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专家调查法(Delphi),综合考虑危险性、... 暴雨及其引发的洪涝、积涝是宁夏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构建宁夏暴雨综合灾害风险预警模型有效预估暴雨风险并提前发布风险预警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专家调查法(Delphi),综合考虑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因子,构建由宁夏人口、经济、高程、植被等14项评价指标组成的宁夏暴雨综合灾害风险预警模型,并结合GIS技术,对1次暴雨个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因素全面,能客观地反映暴雨过程的综合风险等级分布。2022年7月10日的暴雨过程分析显示,危险性最高的区域为银川市金凤区、西夏区,吴忠市利通区,青铜峡及盐池县东部和固原市原州区;暴露性最高的区域为银川市区;脆弱性最高的区域为青铜峡西部、同心县、海原县、西吉县和彭阳县;防灾减灾能力最弱的区域为海原县;综合风险最高的区域为银川市金凤区、吴忠市利通区、海原县和西吉县。通过将该模型与智能网格预报结合,可计算即将发生的暴雨综合灾害风险等级,从而为实际业务中的精准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综合风险 预警模型 宁夏
下载PDF
基于Android平台的宁夏决策气象服务手机客户端实现
2
作者 苏占胜 刘垚 +1 位作者 缑晓辉 杨军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第8期84-87,共4页
基于Android平台设计开发了宁夏决策气象服务手机客户端软件,以宁夏气象综合数据库为基础信息源,实现宁夏气象局各级业务单位的数据和服务产品的自动化接入,信息发布高效及时,保证系统发布的气象数据和气象服务产品第一时间同步显示到... 基于Android平台设计开发了宁夏决策气象服务手机客户端软件,以宁夏气象综合数据库为基础信息源,实现宁夏气象局各级业务单位的数据和服务产品的自动化接入,信息发布高效及时,保证系统发布的气象数据和气象服务产品第一时间同步显示到手机客户端,第一时间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各部门高层决策人员提供科学、有价值的气象服务信息,进一步满足党政决策部门对决策气象信息高效服务的需求,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气象服务 手机客户端 ANDROID
下载PDF
基于STL-MIC-LSTM方法的最大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3
作者 杨军 武万里 +1 位作者 王淑丽 雍佳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18期107-111,160,共6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电网调度的安全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准确的电网负荷预测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STL方法提取气象负荷,利用MIC选取适当的气象因子,建立了基于LSTM网络和多气象因子特征、按季节分类的最大电力负荷预...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电网调度的安全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准确的电网负荷预测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STL方法提取气象负荷,利用MIC选取适当的气象因子,建立了基于LSTM网络和多气象因子特征、按季节分类的最大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并进行检验。利用模型预测了2023/2024年冬季银川市最大电力负荷,结果表明:STL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不同周期下的气象负荷;MIC可以较好地体现气象因子与气象负荷的非线性关系;在时间序列预测方面,LSTM网络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银川市日最大电力负荷;银川市2023/2024年冬季最大电力负荷为3161 MW,平均最大电力负荷较2022/2023年冬季偏高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电力负荷 气象因子 STL MIC LSTM 预测
下载PDF
高速公路雾图像能见度的监测与识别方法研究
4
作者 韩格格 李香芳 蒋伊泽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4年第2期50-56,共7页
基于高速公路雾图像能见度识别的方法,对采集到的高速公路雾天气图像进行预处理,选出与能见度相关性较高的图像特征、监测因子、兴趣窗格,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探索图像特征与雾天气能见度之间的关系,构建雾天气能见度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并... 基于高速公路雾图像能见度识别的方法,对采集到的高速公路雾天气图像进行预处理,选出与能见度相关性较高的图像特征、监测因子、兴趣窗格,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探索图像特征与雾天气能见度之间的关系,构建雾天气能见度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对监测模型输出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饱和度的均值、色度的方差与能见度相关性较高。饱和度和色度是能见度监测的关键性因素,而不是颜色。(2)通过划分不同的能见度等级,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对图像能见度进行判定,该模型分类准确率达到90%,对图像的能见度区间判定具有较强的分类能力;(3)构建不同能见度等级的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能见度预测准确率较高,预测值均在正确范围内,其中70%的预测值很接近真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高速公路 监测模型 能见度
下载PDF
宁南山区胡麻发育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5
作者 张瑞兰 武万里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43-145,152,共4页
为揭示宁南山区胡麻发育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利用1990—2020年固原农业气象观测站的胡麻观测报表,结合同期的地面气象观测记录,应用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胡麻发育期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宁南山区胡麻全生育期持续时间平均为117 d... 为揭示宁南山区胡麻发育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利用1990—2020年固原农业气象观测站的胡麻观测报表,结合同期的地面气象观测记录,应用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胡麻发育期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宁南山区胡麻全生育期持续时间平均为117 d,最长为131 d,最短为105 d;出苗期表现为缩短的趋势,线性倾向率为-1.9 d/10 a;营养生长期表现为延长的趋势,线性倾向率为3.2 d/10 a;生殖生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胡麻出苗期、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的持续时间与其生育期内的平均气温均成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胡麻 发育期 响应 宁南山区
下载PDF
天气预报预警与应急管理体系的协同机制研究
6
作者 车晶晶 刘建宏 +2 位作者 王坤 包新宇 张超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9期0001-0004,共4页
在全球自然灾害频发的现状下,做好天气预报预警与应急管理工作,有利于从根本上避免这类灾害的发生。本文首先强调了天气预报预警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之上,围绕天气预报预警与应急管理体系的协同机制展开探讨,通过从理论层... 在全球自然灾害频发的现状下,做好天气预报预警与应急管理工作,有利于从根本上避免这类灾害的发生。本文首先强调了天气预报预警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之上,围绕天气预报预警与应急管理体系的协同机制展开探讨,通过从理论层面和实现途径这两个方向出发,阐述了协同机制的应用,最后,提出了加强信息共享与沟通、提高预警准确性等协同机制优化途径,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在降低灾害发生率的同时,还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起到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预报预警 应急管理 协同机制
下载PDF
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和精细化服务策略
7
作者 车晶晶 包新宇 +1 位作者 张鑫 张超华 《区域治理》 2021年第30期174-175,共2页
全世界的气温气候一直在恶化,各国各地的灾难性天气频发,针对这些问题,对于恶劣的天气预警级别和相应服务要求更高了。文章全面地解析了精细化服务相关问题和天气预警预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运用较好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为此来... 全世界的气温气候一直在恶化,各国各地的灾难性天气频发,针对这些问题,对于恶劣的天气预警级别和相应服务要求更高了。文章全面地解析了精细化服务相关问题和天气预警预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运用较好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为此来提高监测的水准;推广人性化、智能化的服务规范;通知各个组织和部门准备好防灾的全面工作;强调防灾技能的使用,简单分析预警天气预报以及灾害的服务精细化提升等相关内容,供参考和效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服务 灾害天气 预警 预报
下载PDF
1964—2008年辽宁省旱涝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 被引量:43
8
作者 唐亚平 张凯 +3 位作者 李忠娴 李岚 戴新童 严晓瑜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年第2期50-55,共6页
利用1964—2008年辽宁51站降水量资料,采用Z指数和区域旱涝HL指数分析了全区近45 a旱涝变化。结果表明:近45 a辽西、辽北以及辽东南地区单站旱涝发生频率均明显高于辽中、辽东地区;区域性洪涝指数逐渐减小,区域性干旱指数逐步增大。对辽... 利用1964—2008年辽宁51站降水量资料,采用Z指数和区域旱涝HL指数分析了全区近45 a旱涝变化。结果表明:近45 a辽西、辽北以及辽东南地区单站旱涝发生频率均明显高于辽中、辽东地区;区域性洪涝指数逐渐减小,区域性干旱指数逐步增大。对辽宁51站Z指数进行了EOF和REOF分析,可知辽宁旱涝的空间分布特征除受大尺度天气系统所带来的降水量变化影响外,同时还受地理位置、海陆分布等多种因子影响。通过REOF方法可将全区分为4个区域,即Ⅰ辽西地区,Ⅱ辽北、辽西北地区,Ⅲ辽中、辽东地区和Ⅳ辽东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旱涝 Z指数 EOF REOF
下载PDF
银川都市圈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势初步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马陈熀 王章玮 +6 位作者 刘建军 黄海梅 刘垚 严晓瑜 陆耀辉 王纯杰 张晓山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01-812,共12页
2019年6月和8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及周边6个点位进行了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观测研究。利用苏码罐采样-三级冷阱预浓缩-GC-MS/FID技术测定环境空气样品中56种挥发性有机物组分;分析该地区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 2019年6月和8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及周边6个点位进行了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观测研究。利用苏码罐采样-三级冷阱预浓缩-GC-MS/FID技术测定环境空气样品中56种挥发性有机物组分;分析该地区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和来源,计算各组分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潜势。结果表明,工业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以及工业/交通混合区采样点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和组成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各采样点均受到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影响;短链烷烃和长链烷烃占比较高,分别为TVOCs的30.85%—45.21%和15.17%—48.79%,烯烃在宁东煤化工区采样点占比(43.77%)最高,而炔烃、芳香烃在平罗采样点占比最高,分别为29.98%和14.00%。烯烃对各采样点臭氧生成潜势(OFP)贡献率为23.20%—85.26%,芳香烃对各采样点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P)贡献最大(61.49%—89.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环境空气 臭氧 二次有机气溶胶 生成潜势
原文传递
1962—2008年辽宁省积雪变化特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严晓瑜 赵春雨 +1 位作者 任国玉 王颖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年第2期34-39,共6页
采用1962—2008年辽宁省52个气象观测站逐日积雪深度以及同期温度、降水资料,用统计方法和小波方法分析了辽宁省积雪气候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47 a辽宁省年积雪日数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共增加了3 d;年最大雪深随时间变化呈不明显增加趋势... 采用1962—2008年辽宁省52个气象观测站逐日积雪深度以及同期温度、降水资料,用统计方法和小波方法分析了辽宁省积雪气候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47 a辽宁省年积雪日数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共增加了3 d;年最大雪深随时间变化呈不明显增加趋势,平均每10 a增加0.2 cm;年累积雪深也呈不显著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8.9 cm/10 a。从年代际变化来看,20世纪80年代前辽宁省年积雪日数、年最大雪深和年累积雪深偏小;而20世纪80年代后至今,则经历了一个年积雪日数、年最大雪深和年累积雪深均增加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积雪日数 年最大雪深 年累积雪深 变化特征 辽宁
下载PDF
银川都市圈典型站点大气臭氧及前体物的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陈熀 郭佳 +6 位作者 纳丽 黄海梅 杨亚丽 缑晓辉 陆耀辉 王纯杰 张晓山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12-1323,共12页
本文分析了银川都市圈的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和工业区两类典型站点的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日变化特征,并通过臭氧生成潜势(OFP)对其生成臭氧潜力进行了评估,此外,基于观测的光化学模型(OBM模型)分析了银川都市圈臭氧生成对前体物... 本文分析了银川都市圈的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和工业区两类典型站点的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日变化特征,并通过臭氧生成潜势(OFP)对其生成臭氧潜力进行了评估,此外,基于观测的光化学模型(OBM模型)分析了银川都市圈臭氧生成对前体物的敏感性.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银川都市圈臭氧呈单峰型日变化,其中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采样点峰值出现在16:00—18:00,臭氧日最高小时浓度范围为131—200μg·m^(-3);工业区采样点峰值出现在14:00—17:00,臭氧日最高小时浓度范围为155—186μg·m^(-3).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采样点和工业区采样点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日变化浓度均呈现出早晚高、日间低的趋势,最大浓度分别为28.70×10^(-9)、165.84×10^(-9).烯烃对两个采样点臭氧生成潜势均有较大贡献,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和工业区采样点的贡献率分别为21.58%—67.59%和57.42%—89.73%.银川都市圈大气臭氧生成速率对VOCs中的烯烃和芳香烃的增量变化最为敏感,对CO以及烷烃的敏感性较弱,对于NO的增量通常为负响应.此外,文章还讨论了不同气团来向的臭氧生成对前体物的敏感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臭氧生成潜势 相对增量反应活性 臭氧生成敏感性 银川
原文传递
1961—2008年银川市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41
12
作者 刘玉兰 梁培 +1 位作者 刘娟 桑建人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年第1期55-58,共4页
对1961—2008年银川市灰霾天气日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银川市灰霾天气呈逐渐增加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前为缓慢增加阶段,20世纪后灰霾天气显著增加2,000年后灰霾天气急剧增加。银川市灰霾日数最多为12月,其次为11月,最少为5月,呈现... 对1961—2008年银川市灰霾天气日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银川市灰霾天气呈逐渐增加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前为缓慢增加阶段,20世纪后灰霾天气显著增加2,000年后灰霾天气急剧增加。银川市灰霾日数最多为12月,其次为11月,最少为5月,呈现出冬季大于秋季大于春季大于夏季的季节特征。一般情况下,银川市灰霾日数持续1—3d,持续2d及以上的灰霾天气占17%,持续5d及以上的灰霾天气占1%。持续时间较长的灰霾天气集中出现在冬季11月至翌年2月。灰霾天气持续时间与年代际变化有关,2000年前,银川未出现持续5d以上的灰霾天气过程;2000年后,随着灰霾天气日数增多,灰霾持续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川市 灰霾天气 气候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