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遥感的银川市建成区城市扩展及其热环境变化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晓东 赵银鑫 +5 位作者 武丹 褚小东 吴文忠 张勇 刘乃静 李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78-1288,共11页
为研究银川市城市建成区扩展对热环境的影响,基于1989、1999、2010年和2017年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采用建筑用地指数(IBI)提取4个年份的城市建成区信息,获取了城市形态演化指标,利用热红外波段反演不同年份的地表温度;在此基础上,分析... 为研究银川市城市建成区扩展对热环境的影响,基于1989、1999、2010年和2017年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采用建筑用地指数(IBI)提取4个年份的城市建成区信息,获取了城市形态演化指标,利用热红外波段反演不同年份的地表温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扩展和热环境变化的时空演变特征,探讨了城市扩展和热环境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1989-2017年银川市城市建成区扩展面积达506.13 km^2,各时期的扩展速度和扩展强度差异明显,城市扩展具有"缓慢-快速-稳步"的阶段性特征,城市空间形态趋于紧凑化,向着稳定状态发展,城市整体向东部和北部扩展,重心整体向东北方向迁移约5.54 km。(2)热岛范围随着城市扩展不断扩大,较高温区域所占热岛比例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高温和特高温占比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特征,热岛强度逐渐向较高温区转移,城市热岛效应得到缓解;热岛空间分布显示,热岛逐渐由兴庆区老城区蔓延至贺兰县和西夏区,且兴庆区热岛逐渐演化为相互独立的小次级热岛,强度有所降低;28 a间银川市城市热岛比例指数(URI)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特征,整体呈上升趋势。(3)热岛区域在空间分布和扩展方向上与城市扩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城镇用地、公交建设用地和裸地能促进地表温度升高,而草地和水体能够降低地表温度,公园绿地和水体能有效缓解银川市城市热岛效应且后者对降低城市地表温度的效果要好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展 热环境变化 地表温度 遥感 银川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