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定制式资源共享”学科服务模式解析——以宁夏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芸 陈晓波 肖国举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1年第4期86-91,共6页
文章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宁夏大学图书馆“定制式资源共享”学科服务模式的发展历程,从大众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精准化定制式学科服务、保障性学科资源建设三个方面分析了新模式的建设内容。并从学... 文章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宁夏大学图书馆“定制式资源共享”学科服务模式的发展历程,从大众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精准化定制式学科服务、保障性学科资源建设三个方面分析了新模式的建设内容。并从学科资源服务共享运行机制、协同创新机制、服务保障机制和系统化评估机制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新模式在实践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学科建设 学科服务 资源共享
下载PDF
宁夏枸杞园土壤线虫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俊华 张翼 李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1-170,共10页
为了揭示宁夏枸杞园土壤质量变化趋势,以宁夏枸杞之乡——中宁县为研究区,选取不同树龄宁夏枸杞园土壤,分析不同季节、土层和树龄条件下土壤线虫和微生物群落特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树龄的增加,枸杞园0~20cm土壤线虫总数先增... 为了揭示宁夏枸杞园土壤质量变化趋势,以宁夏枸杞之乡——中宁县为研究区,选取不同树龄宁夏枸杞园土壤,分析不同季节、土层和树龄条件下土壤线虫和微生物群落特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树龄的增加,枸杞园0~20cm土壤线虫总数先增加后减少,6a树龄时达最大值。不同树龄表层土壤均为食细菌线虫所占比例最大(夏季和秋季平均分别为57.23%和61.19%),植物寄生线虫次之;亚表层植物寄生线虫比例显著提高。夏季表层土壤总磷脂脂肪酸(PLFA)和细菌PLFA浓度随树龄呈减小一增大一减小的趋势,9a树龄各菌群PLFA浓度普遍最大。随树龄的增加,夏季0—20cm土壤线虫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先增大后减小,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都逐渐减小,线虫和微生物群落优势度指数都逐渐增大;20~40cm土壤线虫和微生物数量、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变化趋势一致。土壤EC与微生物总PLFA浓度、细菌PLFA浓度达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与土壤各线虫数量和微生物浓度相关性普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土壤线虫总数、食细菌线虫数量与细菌、真菌和放线菌PLFA浓度均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总之,季节、土层和树龄对土壤线虫和微生物群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树龄对其影响相对最小;季节、土层和树龄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比对土壤线虫群落更显著。在相同季节和土层条件下,土壤微环境质量随着树龄的增加呈现出先改善后退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土壤线虫群落 磷脂脂肪酸 生态指数 土壤理化性状
下载PDF
宁夏养鸡场粪污及周边土壤重金属和细菌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俊华 贾萍萍 +2 位作者 刘吉利 孙媛 尚天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92-1705,共14页
为了解宁夏蛋鸡养殖场粪污和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及细菌群落状况,在宁夏最大的蛋鸡养殖区采集了不同养殖期新鲜鸡粪和相关土壤样品,测定了7种重金属含量和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结果表明:该地区鸡粪中Cu、Cd、Cr、Pb、Hg和As含量低于全国... 为了解宁夏蛋鸡养殖场粪污和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及细菌群落状况,在宁夏最大的蛋鸡养殖区采集了不同养殖期新鲜鸡粪和相关土壤样品,测定了7种重金属含量和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结果表明:该地区鸡粪中Cu、Cd、Cr、Pb、Hg和As含量低于全国平均值26.83%~93.23%,而Zn含量高于全国平均值28.74%,与德国有机肥料中重金属限量标准相比Zn超标6.94%。随着养殖期的推移,鸡粪中Cu、Cd、As含量均先减少后增加;育雏期Cu、Zn、Cd、Hg含量在全养殖期都相对最高,育成期鸡粪Cu、Zn、Cr、Pb和As含量均最低。鸡粪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除育成期属于安全水平外,其他4个时期均属于警戒限水平;高产期鸡粪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最高。养殖场周边土壤和施用了鸡粪的土壤Cu、Zn含量均高于对照土壤;各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处于安全水平。鸡粪中优势菌门是Firmicutes、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土壤中相对丰度较高的是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Actinobacteria、Acidobacteria和Planctomycetes。施用鸡粪后土壤细菌在门水平上数量发生变化,但并不显著。在鸡粪基本理化性质中,pH和全钾对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优势菌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重金属中Zn的影响较大。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中有机质对土壤细菌优势菌门丰度影响最大,重金属中Cu和Zn对细菌多样性和优势菌门普遍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粪 养殖期 土壤 重金属 细菌群落 重金属-细菌相关性
下载PDF
10个不同种(品种)牧草在宁夏中部地区引种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秦萍 刘德光 +3 位作者 许珂 叶璐 韦孟琪 王彬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8期36-40,共5页
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的设计,在宁夏中部地区对10种不同牧草(7种豆科牧草和3种禾本科牧草)进行引种试验,测定了幼苗期、盛花期/拔节期、成熟期的植株株高、茎基粗度、叶面积、叶色、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细胞膜透性及抗氧化保护酶[超... 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的设计,在宁夏中部地区对10种不同牧草(7种豆科牧草和3种禾本科牧草)进行引种试验,测定了幼苗期、盛花期/拔节期、成熟期的植株株高、茎基粗度、叶面积、叶色、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细胞膜透性及抗氧化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7种豆科牧草中,博拉图和宁苜1号两个苜蓿品种具有较高的株高和茎基粗度及较好的叶色等级,沙打旺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三者均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脯氨酸含量和SOD、POD活性及较低的细胞膜透性;3种禾本科牧草中,披碱草具有较高的株高、茎基粗度、叶色等级和脯氨酸含量及较低的细胞膜透性,扁穗冰草具有较高的SOD和POD活性;利用隶属函数对10种牧草的生态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得知,豆科牧草沙打旺和苜蓿(博拉图、宁苜1号)及禾本科牧草披碱草生态适应性较强,适合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引种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引种 生态适应性 抗逆性 宁夏中部干旱带
下载PDF
宁夏银北盐碱地不同植被光谱特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媛 张俊华 +2 位作者 贾萍萍 贾科利 张学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3-154,共12页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盐碱化土壤上植被的光谱特征,为基于典型植被冠层光谱特征估测宁夏银北地区植被生长状况和土壤盐碱化程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年7月中旬,在宁夏银北盐碱地区选取样地,调查不同盐碱化程度土壤的理化性质及...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盐碱化土壤上植被的光谱特征,为基于典型植被冠层光谱特征估测宁夏银北地区植被生长状况和土壤盐碱化程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年7月中旬,在宁夏银北盐碱地区选取样地,调查不同盐碱化程度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上代表性植被的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分析不同程度盐碱化土壤上代表性植被类型(白刺和芦苇)以及中度盐碱化程度土壤上15种植被(向日葵、芦苇、花花柴、白茎盐生草、西伯利亚滨藜、藜、稗、紫苜蓿、柳枝稷、水稻、砂引草、白刺、槐、赖草、芨芨草)的冠层光谱特征及红边参数变化,研究植被冠层红边参数与土壤pH值、全盐含量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程度盐碱化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上代表性植被的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有明显差异。随着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增加,在可见光波段(350~760 nm),白刺冠层光谱反射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芦苇冠层光谱反射率总体上先降低后升高;在760~1400 nm波段,白刺冠层光谱反射率逐渐降低,芦苇冠层反射率先升高后降低;在1400~2500 nm波段,白刺冠层反射率分别是先升高后降低(1400~1900 nm)和持续增加(1900~2500 nm),芦苇冠层反射率先降低后升高。随着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增加,白刺冠层光谱红边位置、红边斜率、红边峰值面积以及红边斜率与最小振幅的比值均减小;芦苇冠层光谱以上红边参数均先增加后减小。中度盐碱化土壤上,15种植被冠层光谱特征曲线变化趋势相似,但光谱反射率大小存在不同程度差异;除了最小振幅之外,15种植被冠层光谱的红边位置、红边斜率、红边峰值面积以及红边斜率与最小振幅的比值差异较大,故根据光谱特征在野外能够区分典型植被类型。土壤pH值与红边位置、红边斜率和红边峰值面积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红边斜率与最小振幅的比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全盐含量与红边参数均不相关;叶片叶绿素含量与红边位置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红边斜率和红边峰值面积之间为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在不同程度盐碱化土壤上,不同植被冠层光谱特征变化趋势有差异,根据典型植被冠层光谱特征可以估测宁夏银北地区植被生长状况和土壤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植被光谱特征 红边参数 宁夏银北
下载PDF
起垄滴灌对宁夏盐渍土及桑莄草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何俊 李梦刚 +1 位作者 李兴强 王芳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33,42,共6页
为研究起垄滴灌对宁夏盐渍土及桑莄草的影响,在起垄和未起垄两种处理方式下设置3个滴灌灌溉定额:1 080、1 170和1 260 m3/hm2。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地表处理方式及灌溉定额对盐渍土渗透性、含水率、含盐量及桑莄草生长的影响。试... 为研究起垄滴灌对宁夏盐渍土及桑莄草的影响,在起垄和未起垄两种处理方式下设置3个滴灌灌溉定额:1 080、1 170和1 260 m3/hm2。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地表处理方式及灌溉定额对盐渍土渗透性、含水率、含盐量及桑莄草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滴灌有助于将0~20 cm土层土壤含盐量控制在3 g/kg以下,随灌溉定额增加土壤含盐量降低明显;起垄滴灌处理的土壤含盐量低于未起垄处理,桑莄草长势优于未起垄处理。灌溉定额超过1 170 m3/hm2时,桑莄草各项生长指标差异不明显;考虑到试验区地处干旱区,淡水资源有限,灌水量高不利于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因此,起垄滴灌,灌溉定额为1 170 m3/hm2适宜于宁夏引黄灌区盐渍土桑莄草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起垄 含盐量 产量
下载PDF
宁夏野生药用植物角蒿生物学特性及其驯化种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毕江涛 李锦馨 +2 位作者 马飞 黄泽云 景立霞 《宁夏农林科技》 2018年第5期7-9,31,共4页
角蒿(Incarvillea sinensis)具有重要的医药和观赏价值,开展生物学特性和驯化种植研究对创新药用植物资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宁夏野生角蒿的野外观察和驯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宁夏角蒿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引黄灌区,然... 角蒿(Incarvillea sinensis)具有重要的医药和观赏价值,开展生物学特性和驯化种植研究对创新药用植物资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宁夏野生角蒿的野外观察和驯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宁夏角蒿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引黄灌区,然而野生资源有限;种子无休眠期,在20~25℃条件下可萌发;千粒重0.60 g,发芽率41.11%;灌水和施肥对角蒿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显著的影响;驯化种植采用种子繁殖优势明显。角蒿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药用和观赏植物资源适宜在宁夏引黄灌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蒿 生物学特性 种群分布 驯化种植 抗旱 施肥
下载PDF
宁夏彭阳县退耕还林地能值动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齐拓野 《农业科学研究》 2017年第4期1-6,共6页
文章选取宁夏彭阳县退耕还林地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2000—2010年的能值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与总投入能值的比值均小于2.00E-05,说明林地建设过程中严重缺乏燃油、电力等传统能源的投入,工业化、机械化程度低.... 文章选取宁夏彭阳县退耕还林地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2000—2010年的能值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与总投入能值的比值均小于2.00E-05,说明林地建设过程中严重缺乏燃油、电力等传统能源的投入,工业化、机械化程度低.(2)可更新有机能值与总投入能值的比值均低于3.50E-03,说明彭阳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的退耕还林地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潜力低,未来应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3)系统能值产投比和净能值产出率的变化趋势说明在工程实施期间,退耕还林地生态系统生产效率总体上逐步提高,其主要发展方向符合工程预期,但2005年之前能值产投比基本为0,说明存在树种收益周期普遍较长、系统产出率较低等问题.(4)环境负载率均低于5.00E-03,说明虽然工程持续实施了11年,但作为工程主体的林地建设还有可供开发的潜力,未来可继续加大能值投入,提高林地建设强度,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阳县 退耕还林地 能值 工程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宁夏平原农田防护林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何俊 李妍红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5期152-155,共4页
作为农田生态系统的屏障,农田防护林具有降低风沙灾害、调节小气候、提高作物产量等重要功能,对维护农业生态平衡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地营造高效、标准的农田防护林体系。从树种选择、配置模式、结构优化、防风... 作为农田生态系统的屏障,农田防护林具有降低风沙灾害、调节小气候、提高作物产量等重要功能,对维护农业生态平衡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地营造高效、标准的农田防护林体系。从树种选择、配置模式、结构优化、防风效应、气候效应、胁地效应及对作物产量影响等方面论述了宁夏平原农田防护林研究进展,同时提出宁夏平原农田防护林未来的研究方向,为宁夏平原农田防护林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林带结构 热力效应 水文效应 作物产量
下载PDF
宁夏燃煤电厂周围降水降尘中硫氮沉降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攀 朱湾湾 +4 位作者 樊瑾 许艺馨 余海龙 王斌 黄菊莹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89-1197,共9页
燃煤电厂是SO2和NOx的主要排放源之一。本世纪初以来,随着煤炭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西北地区大气酸沉降速率加快。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3个燃煤电厂为监测点,初步探讨了2019年1—6月电厂周围降水降尘S、N组成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SO4^2... 燃煤电厂是SO2和NOx的主要排放源之一。本世纪初以来,随着煤炭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西北地区大气酸沉降速率加快。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3个燃煤电厂为监测点,初步探讨了2019年1—6月电厂周围降水降尘S、N组成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SO4^2−月沉降量、NO3^−月沉降量、NH4^+月沉降量、无机N月沉降量、SO4^2−/NO3^−和NO3^−/NH4^+均存在较大变异,其平均值分别为(2.51±0.07)、(1.17±0.05)、(0.23±0.01)、(1.40±0.05)kg·hm^−2·month^−1、(3.82±0.26)和(5.34±0.21);马莲台电厂和灵武电厂具有较高的SO4^2−月平均沉降量、NH4^+月平均沉降量和SO4^2−/NO3^−,鸳鸯湖电厂具有较高的NO3^−月平均沉降量、无机N月平均沉降量和NO3^−/NH4^+;除SO4^2−/NO3^−外,5月各指标的测定值较高,2月各指标的测定值较低;除SO4^2−月平均沉降量外,各指标在取样距离间差异较小。以上结果意味着,SO4^2−是研究区降水降尘中主要的酸沉降形式、NO3^−是其主要的N沉降形式,体现了以燃煤电厂为主导的工业源排放特点;研究区SO4^2−沉降量与全国水平相当,但低于区域S沉降临界负荷。N沉降量高于中国西北地区平均值,且超过了区域可接受的沉降量;鉴于本研究收集的大气沉降为湿沉降加部分干沉降,故可能低估了研究区S、N总沉降量。考虑到酸沉降的时间累积性,宁夏燃煤电厂S、N限排工作依然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沉降临界负荷 降尘 酸沉降增加 降水 工业酸排放源
下载PDF
宁夏生态移民新村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春白雪 李建华 +2 位作者 李佳康 沈培培 余国良 《农业科学研究》 2020年第2期23-29,共7页
以宁夏作为研究区,对宁夏生态移民新村村民的人居适宜性进行评价,分析影响生态移民人居质量的因素,为生态移民工程后续工作提供决策支持。运用GIS与RS技术,选择地形、土地、植被、气候、水文等自然因子,以30 m×30 m栅格为基本单元... 以宁夏作为研究区,对宁夏生态移民新村村民的人居适宜性进行评价,分析影响生态移民人居质量的因素,为生态移民工程后续工作提供决策支持。运用GIS与RS技术,选择地形、土地、植被、气候、水文等自然因子,以30 m×30 m栅格为基本单元,在评价单因子人居适宜性的基础上,构建人居环境指数(HEI)模型,探讨宁夏生态移民新村自然适宜性特征及其空间差异,结果表明:①宁夏境内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标准化后值介于0~100。地被情况、水域和海拔因子制约着宁夏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且是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②生态移民新村明显集中分布于适宜程度较高的地区,在该区域边缘地带呈包围态势安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生态移民 人居环境 适宜性
下载PDF
增温对宁夏北部春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李娜 张峰举 +1 位作者 许兴 肖国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9101-9110,共10页
为探索宁夏北部春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进一步阐明气候变暖对干旱半干旱区春小麦生长的影响。采用自动控制红外线辐射器野外增温模拟气候变化的方法,以不做增温处理的春小麦冠层温度为基础温度,设置不同增温梯度... 为探索宁夏北部春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进一步阐明气候变暖对干旱半干旱区春小麦生长的影响。采用自动控制红外线辐射器野外增温模拟气候变化的方法,以不做增温处理的春小麦冠层温度为基础温度,设置不同增温梯度(CK:0℃、T1:0.5℃、T2:1℃、T3:1.5℃、T4:2.0℃),开展气温升高对宁夏北部春小麦全生育期叶片叶面积、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干物重、产量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春小麦苗期—拔节期,温度增加0.5℃时叶片叶面积、叶绿素含量、Pn(净光合速率)、WUE(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呈上升的趋势。温度增加1.0—2.0℃时以上指标呈下降趋势,同时Ls(气孔限制值)呈上升趋势,Ci(胞间CO2浓度)呈下降的趋势,说明此时叶片Pn的下降主要是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和气孔限制导致的。春小麦拔节期之后,叶片叶面积、叶绿素含量、Pn、WUE、Ls随温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而Ci随温度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说明此时叶片Pn的下降则主要是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和非气孔因素导致。叶绿素荧光参数表明在苗期—拔节期,春小麦对温度升高具有一定的抗逆性,能应对增温胁迫以热耗散的形式做出自我保护。拔节期以后,春小麦叶片光系统Ⅱ反应中心受温度胁迫可逆性失活,光合机构受到破坏。另外,春小麦干物重的变化趋势与叶面积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随温度的增加显著降低,说明春小麦拔节期之前增温0.5℃有利于提高叶片光系统Ⅱ的潜在活性,增加叶片抗逆性,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最终使光合产物累积量增多。增温梯度过大或增温时间过长则会使春小麦受高温胁迫,导致叶片光系统Ⅱ原初光能捕获、电子传递等效率降低,光合机构受到破坏,致使叶片Pn、WUE等数值下降,光合产物累积量减少,产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温 叶面积 光合色素含量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 干物质
下载PDF
pH对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化土壤重金属吸附-解吸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5
13
作者 王静 肖国举 +2 位作者 毕江涛 马飞 韩磊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82-1787,共6页
高pH值是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化土壤的显著特征,研究盐碱化土壤的高pH值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和释放规律,可为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化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控制及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调节pH值,采用土柱淋溶的方法,模拟盐碱化土壤的Cd和Pb的吸... 高pH值是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化土壤的显著特征,研究盐碱化土壤的高pH值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和释放规律,可为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化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控制及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调节pH值,采用土柱淋溶的方法,模拟盐碱化土壤的Cd和Pb的吸附-解吸过程,研究pH对盐碱化土壤重金属Cd、Pb吸附-解吸特征、形态和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定的pH范围内,盐碱化土壤对Cd的吸附量随着pH值的升高而呈升高趋势,在pH值为8时达到峰值,对Pb的吸附量随pH的升高呈波动状变化状态,在pH值为10时达到峰值;同时,Cd的解吸量随吸附量增加而线性增大,解吸量随pH升高而增加,但解吸量随吸附量变化而变化的幅度随pH值的升高而减小,Pb的解吸量随吸附量增加而呈选择性增加。随着pH的升高,Cd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含量变化趋势相反,生物活性基本不变,其Fe/Mn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的含量不变;Pb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含量随着pH的升高而升高,生物活性增强,有机结合态的含量减少,Fe/Mn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的含量不变。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化土壤的高pH值可以降低土壤对重金属Cd、Pb的吸附,缓解重金属污染引起的生态、粮食及其食品安全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土 PH值
下载PDF
不同种源中间锦鸡儿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飞 徐婷婷 +4 位作者 刘吉利 肖国举 李明 毕江涛 纳小凡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81-1389,共9页
中间锦鸡儿(Caragana liouana)是中国毛乌素沙地的主要灌木建群种,在其主要分布区采集9个不同地理种源的种子,栽种至同质园,并测定不同器官(根、茎、叶)碳(C)、氮(N)、磷(P)含量,比较种源和器官间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及元素之间的... 中间锦鸡儿(Caragana liouana)是中国毛乌素沙地的主要灌木建群种,在其主要分布区采集9个不同地理种源的种子,栽种至同质园,并测定不同器官(根、茎、叶)碳(C)、氮(N)、磷(P)含量,比较种源和器官间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及元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不同种源中间锦鸡儿根、茎、叶的C含量差异显著,分别为361.12~426.30mg·g^(-1)、412.32~463.13mg·g^(-1)、419.21~478.94mg·g^(-1);N含量种源间差异显著,分别为20.52~33.67mg·g^(-1)、15.77~23.92mg·g^(-1)、27.60~36.44mg·g^(-1);P含量种源间差异显著,分别为1.52~3.73mg·g^(-1)、1.24~2.14mg·g^(-1)、1.44~2.38mg·g^(-1);不同器官的C/N、C/P、N/P也表现出种源间显著差异。(2)种源和器官对中间锦鸡儿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种源对P、C/P、N/P影响较大,器官对C、N、C/N影响较大。(3)相关性分析表明,N、P分别对C/N和C/P的变异起主导作用,并共同影响N/P的变异。研究表明,中间锦鸡儿的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在长期的适应进化过程中已产生遗传分化,并形成了自身的养分利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锦鸡儿 种源 生态化学计量
下载PDF
几种节水灌溉新技术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5
作者 王旭 孙兆军 +1 位作者 杨军 焦炳忠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9-112,116,共5页
随着节水灌溉理论研究的深入,节水灌溉技术也得到广泛发展和利用,尤其我国水资源短缺、空间分布不合理,开发和示范推广节水灌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在总结诸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当前使用的... 随着节水灌溉理论研究的深入,节水灌溉技术也得到广泛发展和利用,尤其我国水资源短缺、空间分布不合理,开发和示范推广节水灌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在总结诸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当前使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包括膜下滴灌、痕量灌溉和微润灌溉,分析这些灌溉技术的优缺点,并对未来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膜下滴灌 痕量灌溉 微润灌溉
下载PDF
不同盐结皮光谱特征及其盐渍化信息预测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俊华 孙媛 +2 位作者 贾科利 高曦文 张学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25-333,370,共10页
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为及时、准确获取土壤盐渍化信息,以宁夏银北地区不同盐结皮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土壤学和地统计学方法,以土壤野外原位光谱数据和室内盐分指标测定数据为基本信息源,系统分析不同盐结皮光谱特征,确定对... 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为及时、准确获取土壤盐渍化信息,以宁夏银北地区不同盐结皮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土壤学和地统计学方法,以土壤野外原位光谱数据和室内盐分指标测定数据为基本信息源,系统分析不同盐结皮光谱特征,确定对结皮层pH值、电导率(EC)和盐分离子含量最敏感的土壤光谱反射率转换形式、波段和光谱盐分指数,进而建立并验证基于敏感盐分指数的盐分指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白碱结皮光谱反射率在450~1 050 nm波段最高,马尿碱结皮次之,黑油碱结皮最低。通过野外光谱反射率可以将研究区主要盐结皮类型进行分类。反射率平滑后再经过一阶微分、倒数对数一阶微分、连续统去除和连续统去除一阶微分转换后,最大相关系数比只作平滑处理的反射率显著增大。与pH值、EC和CO2-3、Mg2+含量相关性最强的转换方式是连续统去除一阶微分,与SO2-4、Ca2+、K+含量相关性最强的转换方式是倒数对数一阶微分,与HCO-3、Cl-、Na+含量相关性最强的转换方式是一阶微分。整体上连续统去除一阶微分与各盐分指标的相关性最强。整体来看,盐分敏感区域在蓝光450、470、485 nm附近,绿光501、575 nm附近,红光680 nm附近和近红外多个波段。与各盐分指标相关性最强的盐分指数分别为:pH值为盐分指数S1,Cl-、K+含量为盐分指数SI3,SO2-4、Mg2+含量为盐分指数S2,EC和HCO-3、Na+含量为盐分指数S3,CO2-3、Ca2+含量为盐结皮指数SCI。除CO2-3含量外,利用敏感盐分指数可以准确预测土壤结皮层pH值、EC和其他盐分离子含量,其中对Na+含量的拟合度最大。该研究可为银北地区不同盐结皮土壤分类及盐渍化信息的准确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结皮 光谱特征 敏感波段 盐分指数 预测
下载PDF
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对银北盐碱地改良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静 肖国举 +2 位作者 张峰举 王军 许兴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9-215,283,共8页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水稻秸秆不施腐熟剂为对照和水稻秸秆配施"沃土天地"、"鸿生源"、"谷霖"、"君德"、"农富康"等品牌秸秆腐熟剂为处理,分析了不同处理水稻生育进程及群体结构、...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水稻秸秆不施腐熟剂为对照和水稻秸秆配施"沃土天地"、"鸿生源"、"谷霖"、"君德"、"农富康"等品牌秸秆腐熟剂为处理,分析了不同处理水稻生育进程及群体结构、产量及其构成、水稻品质以及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结果显示:(1)秸秆还田配施不同秸秆腐熟剂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水稻的出苗率和保苗率,以"君德"牌秸秆腐熟剂出苗率和保苗率最高;(2)"君德"牌秸秆腐熟剂处理结实率最高,达到77.3%;(3)还田秸秆腐熟配施秸秆腐熟剂可不同程度的增加土壤养分,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在秸秆还田+"君德"牌秸秆腐熟剂处理中明显高于对照。(4)施用秸秆腐熟剂后土壤>0.25 mm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含量均达46.18%以上;以秸秆还田+"沃土天地"牌有机物料处理容重最低,为1.46 g·cm^(-3),比对照下降了7.6%;并提高了土壤含水量1.88%~10.8%;(5)施用不同秸秆腐熟剂不同程度的增加了水稻产量,最高增幅为4.64%;(6)不同处理的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都有所提高,而垩白率、垩白度都有所降低,但不同腐熟剂处理对稻米品质等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综合评价盐碱地水稻秸秆还田及配施不同品牌秸秆腐熟剂对盐碱地种植水稻的影响,以"君德"牌秸秆腐熟剂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秸秆还田 秸秆腐熟剂 土壤改良 水稻品质
下载PDF
基于土壤水分下限的灵武长枣微孔渗灌灌溉制度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焦炳忠 孙兆军 +3 位作者 El-SAWY S M 韩磊 何俊 曾玉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05-314,共10页
为探明土壤水分下限对灵武长枣微孔渗灌的影响及确定各生育时期的最佳灌水量,以6年生灵武长枣为研究对象,采用GC-003物联网控制和土壤水分传感器监测系统,对枣树4个生育时期分别设置不同的土壤水分下限,共6个处理,研究枣树光合特性、形... 为探明土壤水分下限对灵武长枣微孔渗灌的影响及确定各生育时期的最佳灌水量,以6年生灵武长枣为研究对象,采用GC-003物联网控制和土壤水分传感器监测系统,对枣树4个生育时期分别设置不同的土壤水分下限,共6个处理,研究枣树光合特性、形态指标的变化,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耗水规律、灌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开花座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土壤水分下限的提高有利于枣树光合作用;萌芽展叶期降低土壤水分下限和开花座果期提高土壤水分下限有利于提高枣树形态指标;T6处理(土壤水分下限萌芽展叶期为65%θf(θf为田间持水率)、开花座果期为75%θf、果实膨大期为75%θf、果实成熟期为65%θf)在各生育时期土壤水分下限较高,与其他处理的光合特性和形态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土壤水分下限的增加,枣树耗水量、产量随之增加;T6处理耗水量、产量最高,T3处理(土壤水分下限萌芽展叶期为55%θf、开花座果期为75%θf、果实膨大期为65%θf、果实成熟期为65%θf)的水分利用效率最佳;T3与T6处理的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T6处理产量仅比T3处理高5.68%(2018年)、0.90%(2019年),T3处理较T6处理灌水量分别降低了22.57%(2018年)、13.59%(2019年)。因此,枣树各生育时期最适宜的土壤水分下限分别为:萌芽展叶期55%θf、开花座果期75%θf、果实膨大期65%θf、果实成熟期65%θf,上限均为90%θf。本研究结果可为微孔渗灌种植宁夏灵武长枣和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武长枣 土壤水分下限 微孔渗灌 灌溉制度
下载PDF
河东沙区侧柏树干液流与蒸腾驱动因子的时滞效应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韩磊 展秀丽 +2 位作者 王芳 孙兆军 黄菊莹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17-1423,共7页
树干液流传导反映树木蒸腾过程是估算林木耗水量的重要基础,忽视液流的时滞现象则会造成显著误差。以宁夏河东沙区防护林树种——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为研究对象,利用热扩散茎流计监测林木生长旺季的树干液流(J_s)日变化格局,... 树干液流传导反映树木蒸腾过程是估算林木耗水量的重要基础,忽视液流的时滞现象则会造成显著误差。以宁夏河东沙区防护林树种——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为研究对象,利用热扩散茎流计监测林木生长旺季的树干液流(J_s)日变化格局,采用时间错位对比法分析侧柏树干液流与蒸腾驱动因子之间的时滞效应,旨在为准确理解液流时滞和冠层蒸腾的关系,提高预测森林蒸腾耗水的准确度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典型晴天下,侧柏树干液流与蒸腾驱动因子太阳辐射(E_s)、饱和水汽压亏缺(D)、大气温度(θ_a)均呈现"迟滞回环"的关系,液流密度J_s对D、θ_a的响应回环过程呈顺时针方向,而J_s与E_s间响应回环过程则为逆时针。采用高斯方程拟合E_s、D、θ_a、潜在蒸散(E_p)及J_s日变化过程,结果表明Js峰值时刻明显滞后于E_s和E_p,提前于θ_a和D;E_s与E_p日变化过程和峰值时刻同步,但明显早于θ_a和D。错位对比法分析得出,典型晴天下侧柏树干液流与主要驱动因子E_s、D、θ_a的实际时滞分别为0.75、-0.75和-0.25 h。侧柏树干液流与E_s之间的时滞ΔJ_s-E_s与日间耗水量(W_d)和日平均水汽压饱和亏缺(D)显著相关;与D之间的时滞ΔJ_s-D与W_d、日间太阳辐射总量(E_(sT))、D显著相关,且对侧柏树干液流时滞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著相关 且对侧柏树干液流时滞具有促进作用.树干液流 迟滞回环 时滞 侧柏
下载PDF
药用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土壤细菌群落演替特征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俊华 张翼 李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86-695,共10页
【目的】研究土层、季节和树龄对宁夏枸杞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对揭示枸杞种植区域土壤质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宁夏枸杞之乡—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为研究区,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了不同土层、季节和树龄条件下枸杞土壤... 【目的】研究土层、季节和树龄对宁夏枸杞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对揭示枸杞种植区域土壤质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宁夏枸杞之乡—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为研究区,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了不同土层、季节和树龄条件下枸杞土壤细菌生物量及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变化趋势。【结果】随着枸杞树龄增加,与幼龄(种植当年,<1年)枸杞土壤相比,春季和夏季0—20 cm中龄(6年)和老龄(12年)土壤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及0—40 cm土壤总有机氮(total organic nitrogen,TON)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春季不同树龄0—20 cm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MBN)一直增加,但春季和秋季20—40 cm则呈相反趋势。夏季中龄植株表层土壤MBC最高,但MBN却最低。随着树龄增加,枸杞表层土壤细菌多样性普遍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枸杞土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在细菌群落中占绝对优势。相同季节老龄土壤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普遍高于幼龄和中龄,幼龄土壤Planctomyce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丰度高于中龄和老龄。变形杆菌中黄色单胞菌Xanthomonadales、红杆菌Rhodobacterales和根瘤菌Rhizobiales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在秋季中龄和3个季节的老龄枸杞土壤。土层、季节和树龄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不同。【结论】随着树龄增加,宁夏枸杞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细菌多样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老龄植株土壤Xanthomonadales数量相对最多。土层对枸杞土壤碳分布有极显著影响,树龄主要显著影响土壤氮源和细菌群落多样性,季节对枸杞土壤碳源、微生物量碳氮均有极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细菌群落 多样性 季节 土层 树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