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蚯蚓粪和微生物菌剂对土壤养分及红地球葡萄生理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撒晓梅 丁琴 李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66,共9页
【目的】为探讨蚯蚓粪和微生物菌剂不同配比对土壤养分、红地球葡萄生理特性及浆果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葡萄园土壤和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8种不同施肥处理:对照(CK)、蚯蚓粪(T_(1))、菌剂1+蚯蚓粪(T_(2))、菌剂2+蚯蚓粪(T_(3))... 【目的】为探讨蚯蚓粪和微生物菌剂不同配比对土壤养分、红地球葡萄生理特性及浆果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葡萄园土壤和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8种不同施肥处理:对照(CK)、蚯蚓粪(T_(1))、菌剂1+蚯蚓粪(T_(2))、菌剂2+蚯蚓粪(T_(3))、菌剂3+蚯蚓粪(T_(4))、菌剂1(T_(5))、菌剂2(T_(6))、菌剂3(T7)对土壤化学性质、酶活性、葡萄生理特性及浆果品质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各处理均可改善土壤化学性状和提高土壤酶活性,T_(2)、T_(3)、T_(6)处理土壤EC、全氮、碱解氮、速效磷、有机质含量高于其他处理,T_(2)处理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和蔗糖酶,分别提高了10.0%、24.4%、57.5%;施用蚯蚓粪和微生物菌剂显著增加了叶片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从而提高了葡萄的光合作用;T_(2)、T_(3)处理增加葡萄穗长和穗宽,在青果期、膨大期和成熟期增幅为9%~18%;蚯蚓粪和微生物菌剂配施对葡萄浆果品质改善效果优于蚯蚓粪或微生物菌剂单施处理,增加了对葡萄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有机酸含量,其中以T_(2)处理效果最佳,增幅分别为9.5%、9.2%、27.7%。【结论】施用蚯蚓粪和微生物菌剂可不同程度的改善土壤化学性状、酶活性、葡萄穗长、穗宽、光合作用及品质等指标,综合效果以T_(2)、T_(3)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粪 微生物菌剂 生理特性 土壤养分
下载PDF
盐碱胁迫对‘赤霞珠’葡萄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路妍 李明 陈晓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93,共12页
【目的】了解不同盐分配比和不同浓度梯度复合盐碱胁迫对‘赤霞珠’葡萄(Vitis vinfera‘Cabernet Sauvignon’)幼苗生长和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确认其耐盐碱性范围及耐盐碱能力。【方法】以1年生‘赤霞珠’自根苗为试材,用NaCl、Na_(2)S... 【目的】了解不同盐分配比和不同浓度梯度复合盐碱胁迫对‘赤霞珠’葡萄(Vitis vinfera‘Cabernet Sauvignon’)幼苗生长和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确认其耐盐碱性范围及耐盐碱能力。【方法】以1年生‘赤霞珠’自根苗为试材,用NaCl、Na_(2)SO_(4)、NaHCO_(3)、Na_(2)CO_(3)按不同比例混合配制中性盐、弱碱性盐、强碱性盐3组复合盐溶液,每组各设置50,100,150 mmol/L 3个浓度梯度,以不做处理的溶液作为对照,于幼苗生长期间进行定期浇灌处理,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模拟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盐碱胁迫,在处理后不同时期测定幼苗生长形态、生理及光合指标。【结果】(1)‘赤霞珠’幼苗茎粗和叶面积随盐碱胁迫浓度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株高基本呈现下降趋势。幼苗株高在强碱性盐组150 mmol/L胁迫处理10 d和40 d时都较同期中性、弱碱性组相应浓度显著降低。(2)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大,‘赤霞珠’幼苗叶片的SOD活性及MDA含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POD活性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强碱性盐组叶片POD活性在胁迫处理30~50 d时均高于相应浓度的中性、弱碱性盐组,但到处理60 d后逐渐低于相应浓度其他两处理组,并以150 mmol/L浓度表现得更明显。(3)‘赤霞珠’幼苗叶片胞间CO_(2)浓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主要呈下降趋势,其胞间CO_(2)浓度和净光合速率均为50 mmol/L浓度处理时较高;在同期相同盐碱浓度处理下,叶片净光合速率在强碱性盐150 mmol/L胁迫处理75 d时显著低于中性、弱碱性处理组。【结论】‘赤霞珠’幼苗株高、叶面积、胞间CO_(2)浓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在50 mmol/L浓度处理下均呈现较好的增长趋势,而其株高及茎粗在150 mmol/L强碱性盐胁迫处理下增长不明显;一定范围内低浓度(50 mmol/L)盐碱胁迫有利于‘赤霞珠’葡萄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葡萄 盐碱胁迫 理化性质 贺兰山东麓
下载PDF
贺兰山东麓幼龄葡萄园间作西瓜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国前 王转莉 《宁夏农林科技》 2016年第4期5-6,共2页
为探索埋土防寒区葡萄园间作种植模式,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增加收益,建立完善的葡萄园耕作制度技术体系,在贺兰山东麓幼龄葡萄园开展了间作西瓜试验。结果表明,葡萄园内间作西瓜1年可增收西瓜52 500 kg/hm^2,不仅增加葡萄园的前... 为探索埋土防寒区葡萄园间作种植模式,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增加收益,建立完善的葡萄园耕作制度技术体系,在贺兰山东麓幼龄葡萄园开展了间作西瓜试验。结果表明,葡萄园内间作西瓜1年可增收西瓜52 500 kg/hm^2,不仅增加葡萄园的前期收入,而且还可促进幼龄葡萄的生长,降低了风沙危害,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园 间作 西瓜 种植模式
下载PDF
浆果成熟度和浸渍时间对“北红”葡萄酒发酵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陈青 单守明 +3 位作者 鲍民胡 买羚 平吉成 刘成敏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27-130,共4页
以"北红"葡萄为试材,研究葡萄浆果成熟度(9月25日和10月10日)和浸渍时间(3d和6d)对葡萄酒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迟贺兰山东麓"北红"葡萄的采收期,显著提高了葡萄中可溶性总糖含量,花色苷和其它酚类物质含量... 以"北红"葡萄为试材,研究葡萄浆果成熟度(9月25日和10月10日)和浸渍时间(3d和6d)对葡萄酒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迟贺兰山东麓"北红"葡萄的采收期,显著提高了葡萄中可溶性总糖含量,花色苷和其它酚类物质含量也明显提高,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延长浸渍时间显著提高了葡萄酒的干浸出物含量,明显的提高了葡萄酒中总色素和酚类物质含量;因此,在贺兰山东麓,可通过适当延迟采收和延长浸渍时间来提高"北红"葡萄酒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度 浸渍时间 干浸出物 葡萄酒
原文传递
宁夏酿酒葡萄不同子产区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对比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5
作者 陈晓娟 李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6-242,共7页
为了总结出适合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的栽培管理措施,揭示该产区的土壤养分、细菌群落分布状态及影响因子,以4个子产区的代表性酒庄甘城子、立兰、玉泉营、天得葡萄园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葡萄根际0~20、20~40 cm土层土壤养分、细菌群... 为了总结出适合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的栽培管理措施,揭示该产区的土壤养分、细菌群落分布状态及影响因子,以4个子产区的代表性酒庄甘城子、立兰、玉泉营、天得葡萄园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葡萄根际0~20、20~40 cm土层土壤养分、细菌群落的状况特征。结果表明:4个子产区的土壤养分存在较大差异,玉泉营产区的有机质、全氮含量整体相对较高,土壤肥力较高。不同子产区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性较大,甘城子、天得产区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及丰富度较高。4个子产区的优势菌门有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优势菌属有MND1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节核细菌菌属。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变形菌门与全氮、有效磷含量呈正相关;放线菌门与电导率值、全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有机质及全氮含量为酸杆菌门重要影响因子;拟杆菌门与pH值、有效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绿弯菌门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期待贺兰山东麓不同酿酒葡萄子产区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的组成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结果,可为开发利用荒漠草原土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园 土壤微生物 土壤养分 贺兰山东麓
下载PDF
“厂字”架式对“赤霞珠”葡萄光合效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沈甜 单守明 +2 位作者 孙晔 李映龙 张军翔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0,共4页
以5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叶幕高度的"厂字"架式对酿酒葡萄光合效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提高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果实品质。结果表明:与"独龙蔓"架式相比,"厂字"架式处理提高了... 以5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叶幕高度的"厂字"架式对酿酒葡萄光合效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提高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果实品质。结果表明:与"独龙蔓"架式相比,"厂字"架式处理提高了酿酒葡萄叶片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120cm和150cm叶幕高度的"厂字"架式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光合效率、果实中总糖、花色素和总酚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平均单果重和可滴定酸含量,使果实品质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在宁夏酿酒葡萄产区,120cm叶幕高度"厂字"架式可通过调节叶片的发育和光合效率,进而显著提高了酿酒葡萄果实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式 酿酒葡萄 光合效率 果实品质
原文传递
独龙干形和多主蔓扇形葡萄园标准化改造技术 被引量:5
7
作者 徐国前 张军翔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5年第6期27-29,共3页
针对我国西部埋土防寒区广泛采用的独龙干形和多主蔓扇形两种整形方式无法保证葡萄浆果品质及成熟期均匀一致,难于实现机械化管理的缺陷,本文介绍了两种树形改造成"厂"字形(斜干水平单臂龙干形)标准化的方法、配套措施及其改... 针对我国西部埋土防寒区广泛采用的独龙干形和多主蔓扇形两种整形方式无法保证葡萄浆果品质及成熟期均匀一致,难于实现机械化管理的缺陷,本文介绍了两种树形改造成"厂"字形(斜干水平单臂龙干形)标准化的方法、配套措施及其改造后的管理技术,以期加速推进西部埋土防寒区葡萄标准化、机械化省工栽培,提高葡萄品质,实现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龙干形 多主蔓扇形 “厂”字形 标准化改造
下载PDF
葡萄贮藏中的病害及其预防
8
作者 奚强 王振平 张娟 《中国果菜》 2005年第6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贮藏期病害 葡萄浆果 预防 真菌病害 贮运过程 发生规律 致病菌 PH值 生长因
下载PDF
转色期摘叶对“赤霞珠”葡萄果实糖分卸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鲍民胡 单守明 +3 位作者 陈青 买羚 李映龙 平吉成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31-33,共3页
为了提高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品质,以"赤霞珠"葡萄为试材,研究了转色期摘叶(3、6、9片)对葡萄果实糖分卸载速率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转色期,将结果枝基部的叶片摘去3~6片可提高3种转化酶和蔗糖合酶活性,促进果实中... 为了提高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品质,以"赤霞珠"葡萄为试材,研究了转色期摘叶(3、6、9片)对葡萄果实糖分卸载速率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转色期,将结果枝基部的叶片摘去3~6片可提高3种转化酶和蔗糖合酶活性,促进果实中糖分卸载速率。摘除6片叶显著提高细胞壁转化酶和蔗糖合酶活性,果实中糖分卸载速率显著提高,同时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品质。摘9片叶会降低果实中糖分卸载速率和相关酶活性,使果实品质下降。因此,在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转色期,摘除结果枝蔓基部3~6叶片可以促进果实中糖分的卸载,提高葡萄果实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糖分卸载 摘叶 果实品质
原文传递
摊放时间和杀青温度对葡萄叶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买羚 刘成敏 +2 位作者 陈青 鲍民胡 单守明 《农业科学研究》 2015年第3期32-34,共3页
本试验以葡萄嫩叶为试材,研究不同摊放时间和杀青温度对葡萄叶茶内含物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摊放时间为4 h,杀青温度为160℃处理的成茶中,其水浸出物含量、可溶性总糖、氨基酸、叶绿素、黄酮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成茶的... 本试验以葡萄嫩叶为试材,研究不同摊放时间和杀青温度对葡萄叶茶内含物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摊放时间为4 h,杀青温度为160℃处理的成茶中,其水浸出物含量、可溶性总糖、氨基酸、叶绿素、黄酮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成茶的感官审评评分也显著提高.因此,在葡萄叶茶的加工过程中,适当的摊放时间和杀青温度有利于显著提高葡萄叶茶的成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叶茶 摊放时间 杀青温度 加工工艺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酿酒葡萄浆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撒晓梅 李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33,共8页
以“马瑟兰”和“美乐”为试材,分别设置A肥和B肥5个施肥浓度梯度处理(A为自制葡萄专用肥、B为商业顺宝液体有机肥),浓度梯度分别为667 m^(2)施0、5、10、15、20、25 kg,研究施用A肥和B肥5个浓度梯度处理下对不同时期葡萄浆果的花色苷... 以“马瑟兰”和“美乐”为试材,分别设置A肥和B肥5个施肥浓度梯度处理(A为自制葡萄专用肥、B为商业顺宝液体有机肥),浓度梯度分别为667 m^(2)施0、5、10、15、20、25 kg,研究施用A肥和B肥5个浓度梯度处理下对不同时期葡萄浆果的花色苷、可溶性固形物、单宁及总酚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葡萄园酿酒葡萄品质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A1和B1相比,A4和B4处理显著提高“马瑟兰”和“美乐”葡萄果实花色苷含量,分别增加了59.56%、28.47%和39.93%、48.92%;A4和B3处理显著提高“马瑟兰”和“美乐”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了3.95%、8.30%和0.08%、8.91%;A3和B4处理显著提高“马瑟兰”和“美乐”果实单宁含量,分别增加了10.32%、2.81%和21.40%、24.65%;A4和B3处理显著提高“马瑟兰”和“美乐”果实总酚含量,分别增加了16.37%、35.97%和8.68%、7.73%。综合评价后得出,667 m^(2)施15 kg和20 kg的施肥梯度效果最佳,显著提高了葡萄浆果的品质。667 m^(2)施15 kg和20 kg的施肥量能够改善葡萄品质,提高葡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度梯度 酿酒葡萄 浆果品质
原文传递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宁夏盐渍化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明 马飞 +1 位作者 陈晓娟 王锐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53-2162,共10页
为了解盐渍化土壤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该研究选取盐渍化荒地(CK)、水旱轮作12年玉米地(PD12Y)、连续种植12年水稻地(P12Y)、水旱轮作12年水稻地(DP12Y)以及连续种植12年玉米地(D12Y)的土壤,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 为了解盐渍化土壤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该研究选取盐渍化荒地(CK)、水旱轮作12年玉米地(PD12Y)、连续种植12年水稻地(P12Y)、水旱轮作12年水稻地(DP12Y)以及连续种植12年玉米地(D12Y)的土壤,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特征,并分析土壤理化因子与细菌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1)变形菌门是研究区所有土壤中最为优势的菌群,占21.25%~46.87%;其次为芽单胞菌门,占7.10%~25.36%,其丰度在盐渍化荒地(CK)组最高(25.36%),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96.28%~257.18%(P<0.05);第3大优势菌门为放线菌门,占5.30%~18.87%,放线菌门在CK中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105.00%~261.51%(P<0.05)。(2)在属水平上,由于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盐渍化土壤中耐盐性的Salinimicrobium、unidentified Actinomarinales和Candidatus entotheonella等显著下降(P<0.05)。(3)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全氮、碱解氮、全磷在PD12Y和D12Y处理中最高,其中碱解氮在D12Y处理中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全磷在PD12Y处理组最高(P<0.05);速效磷在PD12Y处理组中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土壤pH(P<0.05)、电导率值、含水量在PD12Y处理组最低。(4)冗余分析(dbRDA)与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和总氮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化土壤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 细菌群落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宁夏不同地区盐碱化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37
13
作者 李明 毕江涛 王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16-1330,共15页
为了解宁夏不同地区盐碱化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分布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选择贺兰县红星村、惠农县黄渠拐子、燕子墩、庙台、平罗县银星村、分水闸、侯家梁、西大滩为研究样点,采集宁夏地区8个典型盐碱化土壤样品,0-2 cm和2-25 cm土层... 为了解宁夏不同地区盐碱化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分布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选择贺兰县红星村、惠农县黄渠拐子、燕子墩、庙台、平罗县银星村、分水闸、侯家梁、西大滩为研究样点,采集宁夏地区8个典型盐碱化土壤样品,0-2 cm和2-25 cm土层,共48份。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不同采样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特征,同时分析了土壤理化因子与细菌群落结构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为8个采样点土壤细菌群落的优势种类。其中,变形菌门占总量的24.69%-56.44%;γ-变形菌纲相对丰度在燕子墩土壤中显著高于其他样点(P<0.05)。0-2 cm土层,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在燕子墩、红星村和分水闸这3个样点较高;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在分水闸样点土壤中最高;2-25 cm土层,变形菌门与表层土具有相同趋势;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在西大滩样点土壤中最高。在属水平,芽孢杆菌属是所有样点的优势属种。α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燕子墩的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都显著低于其他样点。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在0-2 cm,全氮、有机碳、碱解氮、速效钾在黄渠拐子土壤中含量最高;含水量、pH值和电导率值在西大滩土壤中含量最低;K^+、Cl^-含量在燕子墩地区最高;2-25 cm,SO^2-4含量在燕子墩地区最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K^+、Cl^-、SO^2-4和电导率值显著影响细菌多样性指数。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土壤中含水量和电导率值是影响宁夏地区盐碱化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化土壤 细菌群落多样性 影响因子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种稻年限对盐渍化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明 马飞 张俊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4-202,共9页
为了解盐渍化土壤长期种稻引起土壤微生物和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选取了种植水稻0、1、6、12、21 a的田块,用旱地(种植玉米)土壤作对照,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不同种稻年限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特征,并分析了土壤理化因子... 为了解盐渍化土壤长期种稻引起土壤微生物和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选取了种植水稻0、1、6、12、21 a的田块,用旱地(种植玉米)土壤作对照,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不同种稻年限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特征,并分析了土壤理化因子与细菌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是所有样点土壤细菌群落的优势种类,其中,变形菌门占总量的36.39%~53.20%,γ-变形菌纲相对丰度在0 a种稻的土壤中显著高于其他样点(P<0.05)。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在种稻1 a的土壤中含量较高,达到45.26%;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在种稻12 a和21 a土壤中较高,分别为20.25%和20.44%;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在0 a土壤中显著高于其他样点(P<0.05),为17.90%。在属水平,布赫纳氏菌属是所有样点的优势属。α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种稻12 a的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都显著低于其他样点,分别低于对照17.06%、85.73%、82.88%。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全氮和硝态氮在旱地土壤中含量最高;微生物碳和电导率在种稻12 a的土壤中最低,低于对照101.89%、23.25%;有机碳在21 a种稻土壤中含量最高,高于对照29.03%;pH值在21 a种稻土壤中最低,低于对照组1.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微生物量碳和土壤电导率对细菌多样性指数的影响显著。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电导率值、微生物碳和硝态氮是影响盐渍化稻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研究表明,随着种稻年限的延长土壤细菌群落和理化性质发生显著变化,土壤生境呈明显的改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种稻年限 细菌群落 微生物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酒庄生产废水灌溉对绿化带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明 郑兰香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28-235,共8页
为制定酒庄生产废水灌溉的可行性、安全性标准提供理论依据,以宁夏回族志辉源石(ZHYS)、银色高地(YSGD)、沃尔丰(WEF)、米擒(MQ)4个酒庄生产废水灌溉区绿化带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清水灌溉区为对照,分析酒庄生产废水灌溉对绿化带土壤微生... 为制定酒庄生产废水灌溉的可行性、安全性标准提供理论依据,以宁夏回族志辉源石(ZHYS)、银色高地(YSGD)、沃尔丰(WEF)、米擒(MQ)4个酒庄生产废水灌溉区绿化带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清水灌溉区为对照,分析酒庄生产废水灌溉对绿化带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废水灌溉区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废水灌溉后,4个酒庄土壤的pH值均升高,部分酒庄绿化带土壤全盐、有机质含量较对照组升高,而全磷、速效钾、速效磷含量降低。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表明:废水灌溉使米擒和志辉源石酒庄土壤的香农(Shannon)和Chao1指数降低。2种水质灌溉下,优势种群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次是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其含量分别为26.34%~39.77%、18.77%~31.24%、4.45%~13.13%;废水灌溉抑制了土壤中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微生物的生长,促进了土壤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微生物的生长。从属水平变化来看,废水灌溉降低了Gp4、Gp6在米擒和志辉源石酒庄的相对丰度,分别降低14.65%、19.69%和17.54%、10.99%。废水灌溉降低了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在沃尔丰、银色高地、志辉源石酒庄绿化带土壤的相对丰度,分别降低23.95%、7.63%、29.67%;提高了Aridibacter的相对丰度,分别提高30.33%、13.44%、6.58%和24.24%。废水灌溉提高了米擒、沃尔丰、银色高地酒庄绿化带土壤中Gp7的相对丰度,分别提高5.56%、24.32%、61.54%。碱解氮含量、电导率、速效钾含量、全磷含量、pH值是影响绿化带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在严格把控废水水质指标的情况下,用酒庄生产废水灌溉绿化带土壤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生产废水 酒庄 绿化带 群落 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赤霞珠’葡萄根际土壤养分和真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撒晓梅 李明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876-4893,共18页
【背景】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忽视有机肥的施用,果树枝条焚烧污染环境,造成土壤养分缺失,土壤质量下降。【目的】为解决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造成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施肥及喷施不同浓度菌剂对土壤理化性质、真菌群落组成及... 【背景】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忽视有机肥的施用,果树枝条焚烧污染环境,造成土壤养分缺失,土壤质量下降。【目的】为解决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造成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施肥及喷施不同浓度菌剂对土壤理化性质、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为酿酒葡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赤霞珠’葡萄根际土壤为试验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并分析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在7个处理[常规施肥(CK)、蚯蚓粪+腐熟枝条+100倍菌剂(T1)、蚯蚓粪+腐熟枝条+200倍菌剂(T2)、蚯蚓粪+腐熟枝条+300倍菌剂(T3)、蚯蚓粪+未腐熟枝条+100倍菌剂(A1)、蚯蚓粪+未腐熟枝条+200倍菌剂(A2)和蚯蚓粪+未腐熟枝条+300倍菌剂(A3)]的变化。【结果】相较于CK,葡萄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明显,施肥处理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H含量无明显变化,改良了土壤结构,活化了土壤有效养分。相较于CK,各处理真菌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数均降低,A2处理根际土壤丰富度及多样性均显著增加。真菌群落组成结果显示,门水平下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均为7个处理的优势菌,占总相对丰度的74.40%−86.97%。T2、A2处理产量分别显著提高19.34%、14.72%。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处理全氮含量是影响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微生物与产量无显著关系,电导率、全氮是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因子。【结论】T2、A2处理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了土壤养分,进而促进葡萄生长,并提高产量和生产效益,为葡萄选择适合的施肥方式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粪 高通量测序 土壤真菌 群落多样性 产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