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3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实践及路径探究——以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
1
作者 党锐锋 杨丹彤 《宁夏教育》 2023年第7期16-18,共3页
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以下简称“三进”),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证。文章以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阐述坚持理论创新、以人为本以及... 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以下简称“三进”),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证。文章以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阐述坚持理论创新、以人为本以及系统观念,不断推进“三进”工作走深走实的探索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进”工作 实践探索
原文传递
基于马克思感性活动原则的“共同富裕”现实解读
2
作者 马越 张丽丽 《大学(思政教研)》 2024年第4期181-184,共4页
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以单个“现实的个人”的富裕为前提。以马克思感性活动原则构建的“现实的个人”区别于西方“原子式个人”,以感性活动原则为指导,“现实的个人”的富裕是对人的自由自觉劳动的需要、是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 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以单个“现实的个人”的富裕为前提。以马克思感性活动原则构建的“现实的个人”区别于西方“原子式个人”,以感性活动原则为指导,“现实的个人”的富裕是对人的自由自觉劳动的需要、是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协同发展的需要、是对个体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需要。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以他人为限制,而应以他人为条件,在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上要以整体带动个人,个人赶上整体,要将人理解为历史的个人,正视个体差异,以逐步富裕推进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活动 共同富裕 马克思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历史生成及当代价值
3
作者 王肖婷 《甘肃理论学刊》 2023年第6期65-73,共9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现代化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正确对待和科学把握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有重大现实意义。从历史生成过程而言,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发端...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现代化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正确对待和科学把握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有重大现实意义。从历史生成过程而言,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发端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现代化思想的萌动,发展于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探索,完善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阐释,深刻体现了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从当代价值而言,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不仅极大丰富了现代化思想的价值内涵,而且激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命力和活力,更为世界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特质
4
作者 马萍 毛升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10期16-21,共6页
精神是维系人类社会的脊梁,伟大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特质与政治品格,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建党精神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真理性,“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性,“... 精神是维系人类社会的脊梁,伟大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特质与政治品格,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建党精神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真理性,“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性,“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斗争性,“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深入理解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特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建党精神 特质
下载PDF
《神圣家族》中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探析
5
作者 张彦梅 马佳 《大学(思政教研)》 2023年第11期169-172,共4页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以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学派进行批判,并大张旗鼓地进行“批判的批判”的一部关键著作。它是从思辨唯心主义哲学的视角出发,酝酿的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其中,揭示了不是...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以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学派进行批判,并大张旗鼓地进行“批判的批判”的一部关键著作。它是从思辨唯心主义哲学的视角出发,酝酿的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其中,揭示了不是哲学家的批判思维创造历史,而是社会现实中的人们,即群众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历史的观点。这为揭露批判哲学的虚假性,唤醒群众的觉悟,号召群众团结起来反抗压迫,实现“人的解放”提供了理论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圣家族》 马克思主义 群众史观
下载PDF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宁夏茶文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琛 《福建茶叶》 2020年第8期326-327,共2页
宁夏茶文化既是宁夏的区域特色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宁夏茶文化具有独特的内涵意蕴,充分彰显了宁夏人民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的智慧和品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宁夏茶文化进行研究,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 宁夏茶文化既是宁夏的区域特色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宁夏茶文化具有独特的内涵意蕴,充分彰显了宁夏人民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的智慧和品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宁夏茶文化进行研究,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弘扬和传承特色文化、推动宁夏茶文化在当代中国实现创新性发展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茶文化 马克思主义 文化建设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以宁夏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晓燕 《人民论坛(中旬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3-235,共3页
文章选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区内四所高校大学进行选样访谈,对宁夏地区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概况、影响因素做了整理和统计分析,继而梳理了当前宁夏地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从统一价值共识、民族宗教政策... 文章选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区内四所高校大学进行选样访谈,对宁夏地区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概况、影响因素做了整理和统计分析,继而梳理了当前宁夏地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从统一价值共识、民族宗教政策、建立健全教育机制、校园文化建设及政策法规完善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
下载PDF
后现代理论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3
8
作者 梁旭辉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19,共4页
纵观20世纪中叶以来的思想洪流,现代与后现代、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矛盾建构了这一时期的思想主脉,它们是21世纪的思想界无法回避的议题和理论旨趣。后现代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哲学基本领域的争议与对话... 纵观20世纪中叶以来的思想洪流,现代与后现代、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矛盾建构了这一时期的思想主脉,它们是21世纪的思想界无法回避的议题和理论旨趣。后现代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哲学基本领域的争议与对话展现出了一系列值得深入思考的思想空间,诸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双重情境,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蕴含的后现代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面临的"二论背反"的难题等。对这些问题的哲学思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性研究的需要,更是其理论自身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后现代性 现代性 双重情境
下载PDF
基于专题教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分化式”教学研究
9
作者 钱黎勤 马越 《高教学刊》 2019年第9期106-108,共3页
在"大思政"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化教学关注和解决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环节。教师要认识到教学内容"分化"的必要性、重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要树立"分化"的... 在"大思政"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化教学关注和解决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环节。教师要认识到教学内容"分化"的必要性、重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要树立"分化"的意识、提升"分化"能力、强化"分化"效果,遵循"分化式教学"原则和方法以重新整合教学内容,达到整体与个别、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重点与贯通的有机结合,这是切实有效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时效性和实效性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题教学 分化式 教学研究
下载PDF
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10
作者 邵骏鹏 《宁夏党校学报》 2014年第6期10-12,共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图景的大众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大众化,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规范大众...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图景的大众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大众化,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规范大众价值,从而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超验性 无限性 批判性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观的当代实践——以生态移民为例
11
作者 孙银东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23-24,共2页
为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国家在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异地搬迁试点工程。多年的实践证明,生态移民是一项从根本上解决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生存和脱贫致富问题的重要举措。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在研究人与自然关系... 为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国家在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异地搬迁试点工程。多年的实践证明,生态移民是一项从根本上解决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生存和脱贫致富问题的重要举措。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在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为人类社会摆脱生态危机,更为生态移民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生态移民建设可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基本思想;生态移民建设可以缓解人口压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指导思想;生态移民建设可以转变移民的观念,解决贫困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基本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哲学 生态移民
下载PDF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困境破解之道——理论社团
12
作者 刘翔未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7年第9期76-78,共3页
当今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包括理论和现实的脱节与理论感召力的减弱、主体意识的淡薄与行为的失范、宣传渠道和中介的落后等。基础此,教育部倡导高校加强政治理论社团建设,不少高校已做出有益尝试并取得较好效果。理... 当今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包括理论和现实的脱节与理论感召力的减弱、主体意识的淡薄与行为的失范、宣传渠道和中介的落后等。基础此,教育部倡导高校加强政治理论社团建设,不少高校已做出有益尝试并取得较好效果。理论社团在以人为本、话语转换、植根实践、目标认同、机制灵活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生机和活力,不失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困境的有效破解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理论社团
下载PDF
论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总体发展状况及趋势
13
作者 马越 《高教学刊》 2015年第16期11-13,共3页
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总体发展状况和趋势,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研究的重大课题。本问题在学习和认识层面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再认识的问题;在信念和信仰层面上,是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的问题;在实践和现实的层面上,... 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总体发展状况和趋势,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研究的重大课题。本问题在学习和认识层面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再认识的问题;在信念和信仰层面上,是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的问题;在实践和现实的层面上,是如何在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问题。这需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和"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 发展状况及趋势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少武 梁旭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6-10,共5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认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支配自然又要服从自然,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按客观规律办事。习近平生态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础上,根据当前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在科学...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认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支配自然又要服从自然,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按客观规律办事。习近平生态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础上,根据当前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在科学总结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实践和调查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生命共同体”“文明兴衰论”和“两山论”等一系列深刻而丰富的生态文明新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习近平生态思想 传承 创新
下载PDF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及其当代意义
15
作者 程静强 张艳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58-63,共6页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人类社会现实条件提出的全新价值体系。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这一价值体系的理论源泉,指引着全人类共同价值,以人类社会为哲学始基,在世界历史形成演进的背景下,引领全人类为自由与...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人类社会现实条件提出的全新价值体系。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这一价值体系的理论源泉,指引着全人类共同价值,以人类社会为哲学始基,在世界历史形成演进的背景下,引领全人类为自由与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不断奋进。尽管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在全球范围内落地生根依然任重而道远,但它无疑是超越西方“普世价值”、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推动全球善治与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人类智慧结晶,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价值体系革新,有充足的理论潜力,成为当下解答时代之问与世界之问的价值密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人类共同价值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当代意义
下载PDF
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向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端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1期137-139,共3页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石,是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问题。要以创新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作出贡...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石,是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问题。要以创新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作出贡献,并且把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作为重点和主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基石
下载PDF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少武 梁旭辉 《喀什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15-20,共6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绿色运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所产生的一种新的理论形态,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问题的一个流派。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绿色运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所产生的一种新的理论形态,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问题的一个流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西方的生态学进行了有机融合,是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大地的土壤上结出的理论果实,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有关生态环境问题的思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据其理论逻辑和历史特点,分为形成时期、普及时期和体系化时期三个时期,以时间为基本逻辑梳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历程,并对不同时期的重点理论加以剖析,不仅有益于从全局角度认识、理解并掌握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而且对于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问题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发展历程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作为民族理论“中国话语”的多元一体主义--兼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的范式创新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淑兰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21,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围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研究的学术探讨,为构建中国民族理论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并成就了中国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种经典范式。在推进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围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研究的学术探讨,为构建中国民族理论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并成就了中国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种经典范式。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研究经典范式创新发展的问题上,学界提出了“丰富范式”和“转换范式”两种思路。多元一体主义的提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研究经典范式的一种有益尝试。从自觉建构中国民族理论到自信倡导多元一体主义,深化了中国民族理论话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发展研究 中国话语 多元一体主义 范式转换
下载PDF
比较、批判与超越: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观论析——兼论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启示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淑兰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27,143,共11页
西方学界对民族主义研究极为丰富,然而对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观的研究却常常陷入“碎片论”“困难论”“割裂论”等各类误读。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观的研究进行比较、批判的基础上,中国学界积极推进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观的整... 西方学界对民族主义研究极为丰富,然而对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观的研究却常常陷入“碎片论”“困难论”“割裂论”等各类误读。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观的研究进行比较、批判的基础上,中国学界积极推进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观的整体性研究,呈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观的突破性研究,体现了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观研究的一种超越。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这种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对思考和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 超越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重逻辑
20
作者 杨静 毛升 《大连干部学刊》 2023年第6期20-26,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一脉相承、逻辑贯通、实践关联。从理论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遵循世界历史运行逻辑和规律,源于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深刻认识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科学把握。从实践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道...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一脉相承、逻辑贯通、实践关联。从理论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遵循世界历史运行逻辑和规律,源于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深刻认识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科学把握。从实践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融入世界历史进程中,展现出高度的世界历史自觉和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从价值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中国智慧,不仅拓展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而且积极地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价值逻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