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IS技术在宁夏决策气象服务产品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陆晓静 郭善云 +1 位作者 王建英 张建荣 《干旱气象》 2012年第2期283-286,共4页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9.2,以宁夏自动站实时数据和本地历史资料库资料为基础,建立有经纬度、海拔高度的数据库,按照决策服务需求将数据库实时观测数据和历史库资料进行批处理并自动转化成Micaps格式,实现了数据统计、查询、图形...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9.2,以宁夏自动站实时数据和本地历史资料库资料为基础,建立有经纬度、海拔高度的数据库,按照决策服务需求将数据库实时观测数据和历史库资料进行批处理并自动转化成Micaps格式,实现了数据统计、查询、图形显示等功能,用地理信息软件任务工具箱Toolbox工具及MSPGS工具组件,建立宁夏决策服务产品模型,自动实现有地理信息的高温、雨量、大风等气象决策及公共服务产品,提升决策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和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数据库 模型 决策服务产品
下载PDF
几种干旱监测模型在宁夏的对比应用 被引量:28
2
作者 张学艺 李剑萍 +4 位作者 秦其明 韩颖娟 张晓煜 王连喜 官景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23,I0004,共7页
利用MODIS资料和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反演地表温度(LST),结合MODIS-EVI试验研究改进型温植被旱情指数(MTVDI)。用通道2和LST试验研究改进型能量指数(MEI),用通道1和通道2,引入植被覆盖度,试验研究改进型垂直干旱指数(MPDI)。结合农... 利用MODIS资料和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反演地表温度(LST),结合MODIS-EVI试验研究改进型温植被旱情指数(MTVDI)。用通道2和LST试验研究改进型能量指数(MEI),用通道1和通道2,引入植被覆盖度,试验研究改进型垂直干旱指数(MPDI)。结合农业气象常规业务地面取土测墒资料,建立各指数与土壤含水率的统计函数关系,均通过0.01显著性检验。将所建模型用于宁夏干旱监测业务,结果表明:MTVDI、MPDI在作物生长季监测效果显著,MEI、PDI对裸露或稀疏植被地表旱情监测比较有效。几个模型各有优劣,综合运用才能在实际监测业务中发挥最佳效果,精度可达9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 模型 干旱 对比应用 宁夏
下载PDF
枸杞多糖与土壤养分、气象条件的量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张晓煜 刘静 +1 位作者 袁海燕 张学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3-47,共5页
根据2000~2001年我国北方枸杞主产区采样化验资料、田间试验资料以及土壤化验资料和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影响枸杞多糖形成的主要气象和土壤因子。结果表明:土壤因子比气象因子对枸杞多糖含量的影响大,其中,全磷是影响枸杞多糖含量的最... 根据2000~2001年我国北方枸杞主产区采样化验资料、田间试验资料以及土壤化验资料和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影响枸杞多糖形成的主要气象和土壤因子。结果表明:土壤因子比气象因子对枸杞多糖含量的影响大,其中,全磷是影响枸杞多糖含量的最主要的因子,其次为枸杞开花至果熟期的降水日数和平均日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土壤养分 气象条件 含量 宁夏枸杞 定量化关系
下载PDF
宁夏大风日数气候变化及其对沙尘天气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智 郑广芬 +2 位作者 林莉 陈晓娟 梁旭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34,共5页
本文利用宁夏23个气象台站1961—2004年共44a的大风日数、沙尘暴日数、扬沙日数资料,统计分析了宁夏大风日数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44a来宁夏存在2个大风中心———北部的惠农和东部的麻黄山,西南部的隆德大风日数最少,... 本文利用宁夏23个气象台站1961—2004年共44a的大风日数、沙尘暴日数、扬沙日数资料,统计分析了宁夏大风日数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44a来宁夏存在2个大风中心———北部的惠农和东部的麻黄山,西南部的隆德大风日数最少,春季是宁夏各站大风日数最多的季节;20世纪60、70年代是宁夏大风日数明显偏多期,80、90年代是偏少期,21世纪初期比20世纪80、90年代略有增加;大风日数气候倾向率16个站为负值,7个站为正值;大武口———石炭井一带、麻黄山、兴仁、泾源是大风日出现的沙尘暴次数占其沙尘暴出现总次数的百分率高值区,陶乐———盐池一带、中卫是低值区,且大风中心区与沙尘暴频发区不重合;惠农、麻黄山是大风日出现的扬沙次数占扬沙出现总次数的百分率高值区,陶乐、永宁、盐池、中卫是低值区;年平均大风日数、年大风日出现沙尘暴次数及扬沙次数均呈减少趋势,时间曲线变化趋势也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大风 气候变化 沙尘天气
下载PDF
宁夏灌区春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动态模拟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学艺 张磊 +2 位作者 黄峰 刘静 马国飞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3-196,205,共5页
为实现宁夏春小麦产量动态预报技术的业务化,需获得LAI(Leaf Area Index,叶面积指数)这一关键参数,依据1994-2009年宁夏永宁国家一级农业试验站大田观测数据,研究了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的LAI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3个指标(生理日数、... 为实现宁夏春小麦产量动态预报技术的业务化,需获得LAI(Leaf Area Index,叶面积指数)这一关键参数,依据1994-2009年宁夏永宁国家一级农业试验站大田观测数据,研究了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的LAI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3个指标(生理日数、有效积温和日照时数)、3个阶段(三叶-抽穗、抽穗-乳熟、三叶-乳熟)、不同函数模拟宁夏春小麦LAI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对LAI和各指标变量归一化后,三叶-乳熟期用生理日数为指标变量的y=(a+bx)/(1+cx+dx^2)模拟效果最好,常用的y=a/〔1+exp(b+cx+dx^2)〕及Richard方程模拟效果并不理想;分阶段后的三叶-抽穗期模拟精度比三叶-乳熟期有明显提高,决定系数R2从0.90795提高到0.95796,均方根误差从0.10359提高到0.07612,精确度从0.9156提高到0.93351,准确度从0.9717提高到0.9848,且相关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α=0.001),这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地获得春小麦的LA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叶面积指数 气象要素 动态模拟 归一化处理
下载PDF
宁夏连阴雨气候变化特征分析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智 梁培 +1 位作者 陈玉华 梁旭 《灾害学》 CSCD 2010年第1期69-72,88,共5页
选取宁夏20个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法、Lepage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宁夏全年和汛期(5-9月)连阴雨发生次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突变、周期变化。结果表明:自1990年以后,宁夏全年和汛期连阴雨发生了明显变化,连阴雨发... 选取宁夏20个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法、Lepage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宁夏全年和汛期(5-9月)连阴雨发生次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突变、周期变化。结果表明:自1990年以后,宁夏全年和汛期连阴雨发生了明显变化,连阴雨发生次数均呈减少的趋势,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南部山区连阴雨明显多于北部地区,高发中心位于南部六盘山东麓,六盘山东麓连阴雨多于西麓;连阴雨未发生突变;全年连阴雨存在3~5年的短周期和10年、16~18年左右的长周期;汛期连阴雨存在着4~6年的短周期和12年的长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连阴雨 气候特征 小波分析法 Lepage检验法 数理统计法
下载PDF
马铃薯茎叶生长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宋玉芝 金鑫 +3 位作者 马国飞 袁海燕 王连喜 李剑萍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1年第3期394-398,406,共6页
选择宁薯4号和陇薯3号为测试品种,于2008年4月13日和20日分两个播期进行田间试验,在全生育期每10d观测马铃薯茎叶干重数据,以同期的积温、累计降水量和累计日照时数为关键气象因子,对不同播期、不同栽培方式、不同品种马铃薯的单株茎叶... 选择宁薯4号和陇薯3号为测试品种,于2008年4月13日和20日分两个播期进行田间试验,在全生育期每10d观测马铃薯茎叶干重数据,以同期的积温、累计降水量和累计日照时数为关键气象因子,对不同播期、不同栽培方式、不同品种马铃薯的单株茎叶干重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4月13日播种的未覆膜宁薯4号的茎叶单株干重与积温、累计降水量、累计日照时数的相关性显著高于陇薯3号(P<0.01),说明其对这些气象因子的敏感性较高;4月20日播种的未覆膜宁薯4号对积温的敏感性比陇薯3号高;覆膜的宁薯4号4,月13日播种的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显著高于4月20日播种的(P<0.01),说明4月13日播种对气象因子敏感性更强;4月20日播种的覆膜宁薯4号和未覆膜的均对积温最敏感,每增加100℃.d的积温,覆膜比未覆膜的单株茎叶干重增加0.6g,且覆膜栽培下的单株茎叶干重总体上高于未覆膜栽培的,说明覆膜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更强。综上所述,在西吉县选择4月13日播种宁薯4号覆膜生产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茎叶干重 品种 气象因子 敏感性
下载PDF
全球变暖对宁夏六盘山区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智 林莉 +1 位作者 孙银川 孔维娜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4-67,共4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宁夏六盘山区四季和年平均气温各年代均呈递增的趋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暖明显。年降水呈波动式变化趋势,冬季降水增加明显,夏季和年降水增加缓慢,各年代中冬季、夏季、秋季和年最多降水均出现在气温偏暖...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宁夏六盘山区四季和年平均气温各年代均呈递增的趋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暖明显。年降水呈波动式变化趋势,冬季降水增加明显,夏季和年降水增加缓慢,各年代中冬季、夏季、秋季和年最多降水均出现在气温偏暖的21世纪初,气候有从暖干向暖湿转变的趋势。四季和年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1世纪初均呈减少的趋势。总体而言,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蒸发减少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气候向暖湿化方向转变,有利于减少地表水分的损失、恢复植被、涵养水源,能更好地调节周边的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
下载PDF
宁夏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37
9
作者 张智 林莉 梁培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8年第4期402-405,共4页
选取宁夏20个地面气象站1961-2005年逐日平均气温、逐日最低气温、逐日降水量资料,分析年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积温、无霜期、生长期降水量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后宁夏各地明显升温,20世纪90年代和2001-200... 选取宁夏20个地面气象站1961-2005年逐日平均气温、逐日最低气温、逐日降水量资料,分析年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积温、无霜期、生长期降水量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后宁夏各地明显升温,20世纪90年代和2001-2005年年平均气温平均升高了0.5℃和0.9℃,≥0℃积温平均增多了94.9℃.d和225.2℃.d;90年代以后无霜期平均延长了6.8d,作物生长期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平均减少了12.5mm;气温升高也使得冬小麦种植北界明显向北、海拔上界明显向高处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与宁夏西吉马铃薯种植农业气候区划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孙俊 李剑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12462-12464,12560,共4页
基于气象资料揭示了近10年来地处西北东部的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县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0℃,≥10℃平均有效积温增加了128.1℃,年降水量减少了45.1mm,年降水变率过去50年由8%增大到51%;基于天气图法对西吉县内各大... 基于气象资料揭示了近10年来地处西北东部的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县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0℃,≥10℃平均有效积温增加了128.1℃,年降水量减少了45.1mm,年降水变率过去50年由8%增大到51%;基于天气图法对西吉县内各大山脉等高线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吉县各大山脉等高线与年平均气温、≥10℃有效积温都有东西向分布的规律,中西部的高度槽和干旱、半干旱气候分界线十分接近,中东部的高度脊和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分界线十分接近,高度槽脊落后于年平均气温、≥10℃有效积温槽脊,马铃薯生育关键期7~8月150、180him雨量分布线和槽脊线十分接近。根据马铃薯种植对气象条件的要求,用2000、2100、2200、2300m等高线、≥10℃有效积温和马铃薯生育期7~8月150、180mm雨量线作指标对西吉马铃薯种植进行区划,将西吉县划分为5个不同类型的马铃薯种植区,这一工作对今后科学安排马铃薯生产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马铃薯 农业气候区划 宁夏西吉
下载PDF
枸杞炭疽病室内药剂筛选及田间药效防治试验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丽荣 张宗山 刘静 《现代农药》 CAS 2007年第6期47-49,共3页
采用抑菌圈测定方法,测定了9种药剂对枸杞炭疽病菌的抑菌作用,有5种药剂明显抑制枸杞炭疽病菌,以40%氟硅唑EC和40%疽击DP对枸杞炭疽病抑菌作用良好。田间试验表明,40%氟硅唑EC800倍液防治效果达84.85%,40%疽击DP1500倍液防治效果达91.11%。
关键词 枸杞 炭疽病菌 抑菌作用 防治试验
下载PDF
黄河宁夏段凌汛期气温变化特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陆晓静 苏占胜 谭志强 《干旱气象》 2014年第1期120-122,127,共4页
利用宁夏1991~2010年20 a凌汛期水文和气温序列资料,研究了宁夏凌汛期特征、凌汛灾害发生主要时段,黄河封河、开河集中期与日平均气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宁夏凌汛特征为封开河时序相反,小流量、高水位行洪,受强冷空气影响较大... 利用宁夏1991~2010年20 a凌汛期水文和气温序列资料,研究了宁夏凌汛期特征、凌汛灾害发生主要时段,黄河封河、开河集中期与日平均气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宁夏凌汛特征为封开河时序相反,小流量、高水位行洪,受强冷空气影响较大;凌汛灾害主要发生在封河和开河期间;日平均气温正负转化日期与封、开河期有对应关系,宁夏封河集中期在12月20日至1月19日;开河集中日期在2月13~20日。在凌汛关键期结合MODIS遥感数据对凌汛灾害监测防范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宁夏段 日平均气温 MODIS数据 凌汛灾害
下载PDF
宁夏雷暴灾害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智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2期112-116,共5页
利用宁夏20个测站1961—2006年的雷暴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滑动t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宁夏近46a来的雷暴灾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各地雷暴灾害差异较大,雷暴日数呈明显减少的趋势,每10a减少23d;雷暴灾害集中出现在5—... 利用宁夏20个测站1961—2006年的雷暴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滑动t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宁夏近46a来的雷暴灾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各地雷暴灾害差异较大,雷暴日数呈明显减少的趋势,每10a减少23d;雷暴灾害集中出现在5—9月。而12—20时是雷暴灾害发生的主要时段;雷暴灾害在1983年前后发生了突变现象,年际变化存在着2—4a的震荡周期,1984年以后又存在着15a左右的震荡周期,1984年前后宁夏雷暴灾害由偏多期转为偏少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雷暴 气候特征
下载PDF
宁夏主要作物霜冻灾损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晓煜 刘静 袁海燕 《宁夏农林科技》 2003年第3期10-11,共2页
利用 1991~ 1996年宁夏霜冻灾害资料和同期NOAA(AVHRR)资料和霜冻遥感监测结果 ,构建了宁夏主要作物霜冻灾损评估模式 ,检验结果表明 :所采用模式方法比较客观、实用 ,应用效果好。
关键词 宁夏 作物 灾损评估 霜冻灾害 遥感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需水规律初探 被引量:4
15
作者 亢艳莉 张晓煜 +1 位作者 袁海燕 韩颖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4期97-98,100,共3页
利用2a的分期播种试验资料,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Pemman—Monteith蒸散量计算公式和农田水分平衡方程,计算宁夏灌区春小麦各发育期和整个生育期需水量和水分盈亏量的值,分析春小麦播期与需水量和水分盈亏量的关系,并针对宁夏农业生... 利用2a的分期播种试验资料,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Pemman—Monteith蒸散量计算公式和农田水分平衡方程,计算宁夏灌区春小麦各发育期和整个生育期需水量和水分盈亏量的值,分析春小麦播期与需水量和水分盈亏量的关系,并针对宁夏农业生产实际,提出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区 春小麦 水分盈亏量
下载PDF
宁夏森林火灾监测系统的改进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晓煜 侯建英 刘静 《宁夏农林科技》 2002年第4期5-7,共3页
根据宁夏森林火灾发生的特点 ,针对在森林火灾监测过程中原有系统存在的比较突出的缺点进行改进 ,在森林火灾监测的精地理定位、亚象元火情分辨等方面取得突破 。
关键词 宁夏 森林火灾 监测系统 遥感 AVHRR资料 改进技术
下载PDF
宁夏马铃薯产量、面积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瑞萍 李剑萍 齐旭峰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9年第5期3-5,共3页
通过对1980年以来宁夏马铃薯面积产量资料的分析,介绍了宁夏马铃薯生产分布状况及生产水平在全国所处的位置,分析了宁夏马铃薯面积、产量的时空分布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年以后宁夏马铃薯面积、产量呈线性增加的趋势,面积从1996年... 通过对1980年以来宁夏马铃薯面积产量资料的分析,介绍了宁夏马铃薯生产分布状况及生产水平在全国所处的位置,分析了宁夏马铃薯面积、产量的时空分布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年以后宁夏马铃薯面积、产量呈线性增加的趋势,面积从1996年发生转折,单产的转折年在1992年,产量水平的转折年较播种面积转折年早3年。面积和单产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时空分布 变化特征 分析
下载PDF
基于SPOT/VEGETATION数据的陕甘宁退耕还林区植被分类(英文)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剑萍 官景得 +2 位作者 韩颖娟 王石立 马玉平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9年第5期179-183,共5页
以评估退耕还林/还草的气候、生态效应为目的,利用多时相SPOT/VEGETATION数据,将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相结合,选定合适的阈值对西北地区植被及作物进行分类。整个分类过程按照紧凑的时间序列进行顺序分类。分类顺序依次是:常青林地、混... 以评估退耕还林/还草的气候、生态效应为目的,利用多时相SPOT/VEGETATION数据,将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相结合,选定合适的阈值对西北地区植被及作物进行分类。整个分类过程按照紧凑的时间序列进行顺序分类。分类顺序依次是:常青林地、混合林、水体、冬小麦、草地、灌木、春小麦、水稻、湿地、其他杂粮、玉米、马铃薯、沙漠、半沙漠。①常青林:选择1月份资料,常青林的NDVI最大,其阈值一般选择140左右;②混合林:一般选择10月上旬图像。其NDVI较小,只有林、草的NDVI较大,且林地NDVI大于草地,其NDVI值一般在130~140(为便于分类,将NDVI真实值扩大1000倍,下同);③水体:选择12月中旬的图像;④沙漠:选择各种植被最好的时节,如7月下旬、8月上旬的图像。设定阈值小于50;⑤草地和灌木:选择9月下旬图像。选择分区域进行植被分类,并结合图像本身进行分区分类。阈值选取:草地北部60~65,南部80~95;灌木70~75;⑥冬小麦:选择上年11月上、中旬图像。选择阈值将冬小麦和林地共同区域分出,再除去林地,剩下的就是冬小麦的分布区域;⑦湿地、水稻:选择5~6月上旬图像;⑧春小麦:选择4月下旬的图像。这个时期生长的植被包括冬小麦、春小麦以及林地、草地,从此时相的图像中分出所有植被,然后排除冬小麦、林地、草地,即得春小麦种植区域;⑨玉米、马铃薯混合区:图像选择8月中、下旬,宁夏灌区单独分出,灌区可区分出的植物为水稻和玉米,排除水稻区域即为玉米。其他地区为玉米、马铃薯混合区其他旱地作物:主要有油料作物、山区谷类作物。时相选择和玉米、马铃薯混区相同;⑩半沙漠:以上所有植被类型都分类完成以后进行合并,空白的区域认为是半沙漠地区。黄土高原稀疏植被区域,由于植被分布十分稀疏,认为是半沙漠。上述分类结果与统计面积、实际调查结果相比,精度在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T/VEGETATION 多时相 阈值 分类
下载PDF
预测银川市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的一种动力统计模型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银川 赵光平 +1 位作者 贾宏元 胡文东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6,共6页
本文以箱模式为原理,从大气污染物平流扩散方程出发,经过简化推导,得出预测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动力统计模型。在模型中既考虑了气象条件的作用,又考虑了起报日的污染物浓度,与纯数学统计模型相比,有着更可信的物理基础;与数值模式相比... 本文以箱模式为原理,从大气污染物平流扩散方程出发,经过简化推导,得出预测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动力统计模型。在模型中既考虑了气象条件的作用,又考虑了起报日的污染物浓度,与纯数学统计模型相比,有着更可信的物理基础;与数值模式相比,本模型不需要污染源排放清单,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利用银川市2001-2004年大气主要污染物SO_2、NO_2、PM_(10)逐日平均浓度监测值和同期地面气象要素资料,通过回归分析确定了主要污染物浓度24 h变率预报方程,经2005年6~9月的预报检验,本模型对银川市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川市 空气污染 箱模式 动力统计 气象要素
下载PDF
气候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及产量预报模型研究 被引量:36
20
作者 孙俊 李剑萍 +3 位作者 吴志歧 杨美兰 罗京云 魏广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400-12402,共3页
[目的]研究气候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产量预报模型。[方法]用SPSS将历年马铃薯产量资料分离成气候产量和趋势产量,并对气候产量与气象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影响马铃薯产量的气象因素分为普遍性和区域性。普遍性因素包括... [目的]研究气候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产量预报模型。[方法]用SPSS将历年马铃薯产量资料分离成气候产量和趋势产量,并对气候产量与气象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影响马铃薯产量的气象因素分为普遍性和区域性。普遍性因素包括上年秋季8~9月的水汽压或相对湿度、当年6月下旬~7月上旬及8月中旬降水量;区域性因素有当年1月降水量、4月上旬至中旬的降水量、5月水汽压。用逐步回归建立产量预报模型,拟合率较好。[结论]该方法计算简单、预测时效长、预测准确率较高,为做好马铃薯种植业气象服务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产量 气象条件 预报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