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川地区黄秋葵露地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智明 贾爱平 +2 位作者 金徽 王翰霖 谢振华 《宁夏农林科技》 2016年第8期11-13,共3页
近年来,黄秋葵作为一种保健型蔬菜在银川地区很受市场推崇,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但生产中由于管理技术不到位、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等,所生产的黄秋葵很难达到高产优质,甚至会出现严重减产乃至大面积死亡。本文从黄秋葵的生物学习性、品种... 近年来,黄秋葵作为一种保健型蔬菜在银川地区很受市场推崇,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但生产中由于管理技术不到位、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等,所生产的黄秋葵很难达到高产优质,甚至会出现严重减产乃至大面积死亡。本文从黄秋葵的生物学习性、品种选择、育苗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进行了黄秋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探讨和总结,以期为银川地区广大种植户进行黄秋葵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栽培技术 育苗技术 病虫害防治 采收
下载PDF
银川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贾爱平 金徽 赵智明 《宁夏农林科技》 2018年第8期50-52,共3页
农作物秸秆在农业废弃物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产量大、种类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于增加农民收益、防止大气污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结合银川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综合利用 对策建议
下载PDF
银川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金徽 李相宁 +1 位作者 贾爱平 赵智明 《宁夏农林科技》 2019年第4期53-56,共4页
近年来,银川市始终按照着力转变农业资源利用方式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2018年银川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了80.91%,较大程度上解决了“白色污染”的问题,对推进“生态立市”战略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文章根据银川市废旧农膜回收现状,分... 近年来,银川市始终按照着力转变农业资源利用方式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2018年银川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了80.91%,较大程度上解决了“白色污染”的问题,对推进“生态立市”战略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文章根据银川市废旧农膜回收现状,分析了废旧农膜回收存在成本高、难度大、加工企业规模小、资源化利用水平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更为直接有效的措施,以保障废旧农膜回收和资源化利用,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农膜 回收 利用 对策
下载PDF
宁夏永宁县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及典型模式推广 被引量:1
4
作者 段海涛 马瑞 《现代园艺》 2022年第21期55-57,共3页
通过深入调查宁夏永宁县设施园艺产业,全面了解当地设施园艺产业发展历程、规模品种、配套设施、经济效益的现状,梳理出5种设施园艺产业发展模式,系统分析和总结出“板桥模式”的典型经验,为其他地区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参考,从... 通过深入调查宁夏永宁县设施园艺产业,全面了解当地设施园艺产业发展历程、规模品种、配套设施、经济效益的现状,梳理出5种设施园艺产业发展模式,系统分析和总结出“板桥模式”的典型经验,为其他地区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参考,从而全面助力设施园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园艺 现状 发展模式 板桥模式
下载PDF
宁夏银川番茄病毒病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5
作者 王娟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20期13-13,17,共2页
本文针对近几年宁夏银川市番茄病毒病的发生现状,通过对几种危害严重的番茄病毒病的病原、症状、发生特点及传播途径等进行概述,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对策,旨在为番茄病毒病的预防和病症的缓解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番茄病毒病 现状 防治对策
下载PDF
宁夏荒漠草原不同封育年限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特征 被引量:31
6
作者 张晶晶 许冬梅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78,共6页
以宁夏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梯度代替时间梯度的方法,对不同封育年限及未封育草地的植被进行调查,并运用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数对不同恢复演替阶段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计测。结果表明:草地封育后,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 以宁夏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梯度代替时间梯度的方法,对不同封育年限及未封育草地的植被进行调查,并运用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数对不同恢复演替阶段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计测。结果表明:草地封育后,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发生变化,未封育草地以一年生植物刺蓬(Salsola pestifer)的生态位宽度最大,短花针茅(Stipa breviliora)和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均以封育7年的草地最高,分别为3.153和4.058,中亚白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在各封育年限草地及未封育草地中均较高,是该区域的泛化种。封育草地恢复演替过程中种群之间生态位重叠总体较高,大多物种间生态位重叠指数在0.4~0.8之间;其中,未封育草地的种群重叠指数较低,封育5年的草地种群重叠指数最高。不同封育年限草地中生态位宽度最大的物种不一定和其他的物种有最大的重叠值,植物群落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和种群生态位宽度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自然恢复 优势种群 生态位特征
下载PDF
宁夏枸杞种植区吡虫啉施用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杜玉宁 吴晓燕 +4 位作者 沙月霞 金徽 李文玲 王欢 白小军 《宁夏农林科技》 2014年第10期27-28,34,共3页
2012年对宁夏枸杞种植区吡虫啉的施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表明,枸杞蚜虫是宁夏枸杞种植地区主要的防治对象,而吡虫啉是多年以来防治枸杞蚜虫的最重要药剂之一,枸杞园平均每年施用吡虫啉5~6次,各枸杞种植区吡虫啉施用浓度逐年加大的现... 2012年对宁夏枸杞种植区吡虫啉的施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表明,枸杞蚜虫是宁夏枸杞种植地区主要的防治对象,而吡虫啉是多年以来防治枸杞蚜虫的最重要药剂之一,枸杞园平均每年施用吡虫啉5~6次,各枸杞种植区吡虫啉施用浓度逐年加大的现象普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吡虫啉 剂型 有效成分 抗药性
下载PDF
宁夏不同产区酿酒葡萄优势品种水肥管理现状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雷金银 贾爱平 +2 位作者 尹志荣 纪立东 韩宗兴 《宁夏农林科技》 2018年第6期8-10,共3页
针对目前宁夏酿酒葡萄种植中水肥管理精准程度不高、水肥一体化技术潜力发挥不足、产质矛盾突出等问题,本文通过生产跟踪调查的方法,分别在红寺堡、青铜峡、玉泉营等不同酿酒葡萄产业集群区,调查酿酒葡萄灌水方式和灌水量、施肥方式和... 针对目前宁夏酿酒葡萄种植中水肥管理精准程度不高、水肥一体化技术潜力发挥不足、产质矛盾突出等问题,本文通过生产跟踪调查的方法,分别在红寺堡、青铜峡、玉泉营等不同酿酒葡萄产业集群区,调查酿酒葡萄灌水方式和灌水量、施肥方式和施肥量、酿酒葡萄产量与品质等,旨在摸清宁夏酿酒葡萄产区水肥管理现状,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实现宁夏酿酒葡萄水肥精准化管理和酿酒葡萄产业提质增效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宁夏葡萄产区 水肥一体化 水肥管理
下载PDF
加工番茄施用宁夏农垦酵素菌肥效果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丽 孙权 王锐 《宁夏农林科技》 2016年第7期22-25,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银北盐化灌淤土施用酵素菌有机肥对加工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常规施肥为对照,施用酵素菌肥7 500 kg/hm2掺施50%化肥可有效促进作物生长发育、降低土壤全盐含...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银北盐化灌淤土施用酵素菌有机肥对加工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常规施肥为对照,施用酵素菌肥7 500 kg/hm2掺施50%化肥可有效促进作物生长发育、降低土壤全盐含量41.95%,有利于抑制土壤盐化危害;提高土壤有机质19.18%,且解磷解钾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土壤肥力水平;提高番茄成熟度16.39%,增产28.62%,且虫果数大量减少,有利于番茄稳产高产;提高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90%,且糖酸比增加18.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素菌肥 肥效 加工番茄 盐化土
下载PDF
草石蚕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梅 马文娜 《宁夏农林科技》 2012年第12期19-19,21,共2页
从选种、留种、播种,田间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适时采收等方面详述了宁夏贺兰县金贵镇草石蚕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关键词 草石蚕 留种 病虫害防治 采收
下载PDF
玉米种子贮藏技术要点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晓萍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年第1期133-,共1页
玉米丰产良种是关键。每年本区内供种结束后,仍有大量未出售的种子需贮藏至次年再次出售。贮藏的玉米种子,不仅要经过高温高湿的夏季,还要经过严寒的冬季。在这几个月的贮藏期内,安全贮藏种子在维持种子生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玉米丰产良种是关键。每年本区内供种结束后,仍有大量未出售的种子需贮藏至次年再次出售。贮藏的玉米种子,不仅要经过高温高湿的夏季,还要经过严寒的冬季。在这几个月的贮藏期内,安全贮藏种子在维持种子生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围绕着安全贮藏玉米种子的目的,文章就种子入库管理、种子出库管理等细节性问题做汇总介绍,为安全贮藏玉米种子,延长种子生命力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子 贮藏 技术
下载PDF
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技术
12
作者 马梅 马文娜 《宁夏农林科技》 2012年第12期119-120,154,共3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更需要从源头加大治理力度。针对目前宁夏在农药安全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强调了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农药 安全使用 农产品质量 关键技术
下载PDF
缓控释肥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尹学红 王翰霖 +5 位作者 尹秀玲 柳智星 王明国 郭军成 耿荣 张婷婷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12期23-27,共5页
为进一步准确评价缓控释肥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分别在宁夏原州区、彭阳县、隆德县和灵武市开展3种缓控释尿素(释放期分别为45 d、60 d、90 d)不同施肥方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原州区T1处理的玉米增产率最高,为18.59%;灵武市T1... 为进一步准确评价缓控释肥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分别在宁夏原州区、彭阳县、隆德县和灵武市开展3种缓控释尿素(释放期分别为45 d、60 d、90 d)不同施肥方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原州区T1处理的玉米增产率最高,为18.59%;灵武市T1处理的玉米收益最高,较常规施肥增收2018.85元·hm^(-2),产投比达3.14。4个试验点玉米施用缓控释肥处理增产效果均好于常规施肥,增收效益明显。缓控释尿素由于价格较高(普通尿素的2倍),虽然可使玉米增产较多,但纯收益没有优势。缓控释尿素价格如果能降低,则市场优势将会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控释肥料 玉米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耕作措施对缓坡耕地土壤养分分布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雷金银 雷晓婷 +5 位作者 周丽娜 何进勤 贾爱平 余建军 张慧 路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27-134,共8页
为研究不同耕作措施对坡耕地土壤养分坡面分布特征及作物产量与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该研究在2017—2018年期间,以宁南山区10°缓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开展传统平作(CK)、垄沟种植(NH)、垄沟+秸秆覆盖(SM)和垄沟+地膜覆盖(PM)4种不同耕作... 为研究不同耕作措施对坡耕地土壤养分坡面分布特征及作物产量与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该研究在2017—2018年期间,以宁南山区10°缓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开展传统平作(CK)、垄沟种植(NH)、垄沟+秸秆覆盖(SM)和垄沟+地膜覆盖(PM)4种不同耕作措施对坡耕地耕层养分、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其坡位效应分析研究,探讨不同耕作措施下作物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相较于CK,NH、SM和PM 3种耕作措施显著提高耕层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速效氮含量,分别提高了18.50%和14.47%、18.22%和17.64%、21.75%和18.71%,3种耕作措施之间差异并不显著。CK处理下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速效氮随着坡位自上而下的变化而增加,表现出流失风险,而PM、SM和NH 3种措施表现出能够削弱坡位效应的作用,由高到低顺序为坡中、坡下、坡上。相对于CK,其他3种耕作措施下坡耕地土壤有效磷、速效钾有所降低,其中PM措施下土壤有效磷显著低于其他耕作处理。NH、SM和PM显著增加作物产量,玉米和马铃薯产量比CK分别增加27.03%和2.89%、12.85%和8.50%、204.56%和2.52%,且具有显著的坡位效应。2个覆盖措施SM和PM显著提高作物肥料利用率,种植玉米N、P利用率分别提高7.92%和16.83%、217.03%和241.59%,种植马铃薯分别提高89.43%和44.62%、97.31%和49.66%。由此可知,以垄沟、覆盖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措施能够有效阻断养分损失途径,阻控土壤养分的坡面运移,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作物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耕作措施 缓坡耕地 坡位效应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不同叶面硒肥对水稻各组织器官硒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翰霖 刘晓彤 +7 位作者 白建忠 王双喜 丁永峰 马晓霞 吴涛 张学军 陈泽 张珞 《宁夏农林科技》 2017年第10期27-29,共3页
针对目前市场上的硒肥种类繁多、肥效不一现象及其使用安全性,采用田间试验、室内分析和生物统计的方法,在宁夏引黄灌区开展了不同叶面硒肥对水稻各组织器官硒含量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喷施不同叶面硒肥较清水对照在水稻上富硒效果... 针对目前市场上的硒肥种类繁多、肥效不一现象及其使用安全性,采用田间试验、室内分析和生物统计的方法,在宁夏引黄灌区开展了不同叶面硒肥对水稻各组织器官硒含量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喷施不同叶面硒肥较清水对照在水稻上富硒效果好,且富硒效果植株>籽粒,参照国家和宁夏稻谷富硒标准,喷施螯合硒叶面肥的水稻籽粒硒含量安全性较高;清水对照的水稻籽粒就能达到富硒。因此,提倡自然富硒,在外源补硒中建议叶面喷施螯合硒叶面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硒肥 水稻 组织器官 硒含量
下载PDF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沙土地番茄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龚玉琴 马玉玲 沙海宁 《宁夏农林科技》 2012年第9期52-52,150,共2页
不同施氮量对沙土地移动棚番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纯N 360 kg/hm2时番茄产量最高,为5.87万kg/hm2,较不施氮肥的增产7890.0 kg/hm2,增产15.5%;施纯N 720 kg/hm2处理的番茄产量较低,为5.01万kg/hm2,主要是由于前期氮肥基肥... 不同施氮量对沙土地移动棚番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纯N 360 kg/hm2时番茄产量最高,为5.87万kg/hm2,较不施氮肥的增产7890.0 kg/hm2,增产15.5%;施纯N 720 kg/hm2处理的番茄产量较低,为5.01万kg/hm2,主要是由于前期氮肥基肥用量随着尿素的增加,幼苗受害率加重,而导致缺苗、僵苗较重,影响了番茄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氮肥 施用量 产量
下载PDF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水肥一体化不同肥料结构试验初报
17
作者 王翰霖 王晓媛 侯小宁 《宁夏农林科技》 2017年第12期58-59,92,共3页
水肥一体化不同肥料结构对贺兰山东麓沿山产区酿酒葡萄生长、产量和品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施控释肥追施水溶肥是酿酒葡萄的最佳施肥方案,即基施控释肥43%(22-10-11)-S 613.5 kg/hm^2,分4次追施水溶肥55%(28-13-14)-S1 125 kg/hm^2,酿... 水肥一体化不同肥料结构对贺兰山东麓沿山产区酿酒葡萄生长、产量和品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施控释肥追施水溶肥是酿酒葡萄的最佳施肥方案,即基施控释肥43%(22-10-11)-S 613.5 kg/hm^2,分4次追施水溶肥55%(28-13-14)-S1 125 kg/hm^2,酿酒葡萄的叶绿素、叶面积、产量、收益和品质都最好,可溶性固形物、花色苷和单宁较CK分别提高0.16%、6.7%和3.4%,酿酒葡萄产量为6 352.5 kg/hm^2,较CK增产3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水肥一体化 肥料结构
下载PDF
风沙土玉米控释氮肥减量施用试验研究
18
作者 王翰霖 周筠 侯小宁 《宁夏农林科技》 2017年第12期62-64,共3页
本文研究控释氮肥减量施用对宁夏中部风沙土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基施控释氮肥80%以上能够满足玉米全生育期氮素需求,而一次性基施控释氮肥70%以下,在玉米生长后期出现脱肥现象,且产量降低;一次性基施控释氮肥80%... 本文研究控释氮肥减量施用对宁夏中部风沙土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基施控释氮肥80%以上能够满足玉米全生育期氮素需求,而一次性基施控释氮肥70%以下,在玉米生长后期出现脱肥现象,且产量降低;一次性基施控释氮肥80%(施控释氮肥1 293 kg/hm^2)时,比全量施控释氮肥节省肥料成本910.5元/hm^2,为最佳施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控释氮肥 施肥量
下载PDF
CO_(2)加富与LED补光对樱桃番茄产量、品质及挥发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汪晓宇 郭宁 +5 位作者 刘长梅 张达林 安磊 张海军 王翰霖 叶林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46-152,共7页
为探究冬季北方日光温室中进行CO_(2)加富与LED补光对樱桃番茄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以香妃3号为试验材料,共设常规条件(CK)和CO_(2)加富800μL/L+光照度100μmol/(m^(2)·s)(LC)2个处理,分析CO_(2)加富和LED补光处理对不同时期... 为探究冬季北方日光温室中进行CO_(2)加富与LED补光对樱桃番茄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以香妃3号为试验材料,共设常规条件(CK)和CO_(2)加富800μL/L+光照度100μmol/(m^(2)·s)(LC)2个处理,分析CO_(2)加富和LED补光处理对不同时期樱桃番茄外形品质、营养品质及成熟期挥发性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加富和LED补光不仅会显著促进不同时期樱桃番茄果实的纵、横径和单果质量的增长,还会显著提高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樱桃番茄果实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发现CO_(2)加富和LED补光会显著增加果实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丰富樱桃番茄果实的风味;同时,与对照相比,CO_(2)加富和LED补光处理产量提高了18.18%。可见,冬季日光温室樱桃番茄栽培生产中适时补光补气,可提高番茄产量,改善番茄品质,增加果实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其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施CO_(2) LED补光 樱桃番茄 品质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宁南山区不同耕作方式对坡耕地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雷晓婷 雷金银 +3 位作者 周丽娜 何进勤 贾爱平 余建军 《宁夏农林科技》 2020年第1期43-45,58,F0003,共5页
为探讨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宁南山区缓坡耕地土壤水分的运动分布规律及其水分利用率特征,在2013年期间,开展了玉米常规平作(CK)、免耕(NH)、秸秆覆盖(SM)、覆膜(PM)4种不同耕作方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保护性耕作均增加了土壤水分入渗率... 为探讨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宁南山区缓坡耕地土壤水分的运动分布规律及其水分利用率特征,在2013年期间,开展了玉米常规平作(CK)、免耕(NH)、秸秆覆盖(SM)、覆膜(PM)4种不同耕作方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保护性耕作均增加了土壤水分入渗率,减少了达到稳定入渗的时间,相比CK,NH、SM和PM初始入渗率分别提高了68.56%、210.52%和63.89%,稳定入渗率分别提高63.58%、82.76%和7.29%。②SM保水效果最好,除5月、9月外,其他各时期土壤储水量由高到低顺序为:SM>NH>PM>CK。③保护性耕作措施具有良好的集雨效应,具有较好的水肥保蓄功能。相对于CK,PM、SM和NH 3种耕作方式,集水效率分别为21.53%、21.10%和17.78%;且3种耕作方式坡面整体水分分布比较均匀,能够有效控制坡面径流。④保护性耕作增加玉米水分。相对于CK,NH、SM和PM处理玉米产量水平水分利用率分别提高18.24%、6.67%、51.93%,群体水平水分利用率分别提高20.94%、32.05%、9.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南山区 耕作方式 缓坡耕地 土壤水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