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宁夏段典型滩涂湿地土壤理化因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微地形的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潘昱伶 璩向宁 +6 位作者 李琴 王磊 王筱平 谭鹏 崔庚 安雨 佟守正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8-677,共10页
明确土壤理化因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微地形的响应,对于黄河滩涂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适应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宁夏段典型滩涂湿地为研究对象,根据微地形空间特征采集土壤剖面样品,对pH、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 明确土壤理化因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微地形的响应,对于黄河滩涂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适应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宁夏段典型滩涂湿地为研究对象,根据微地形空间特征采集土壤剖面样品,对pH、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等指标进行地统计学分析,探究黄河典型滩涂湿地土壤理化因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微地形的响应。结果表明,(1)黄河滩涂湿地土壤理化因子空间分布不均且丰缺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碱解氮、有效磷与全氮空间分布相似,分布状况垂直于黄河河道方向,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由低到高过渡,且它们之间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全钾含量较为丰富,1级至3级水平高达86.4%。(2)根据地统计学方法得出土壤理化因子除速效钾不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外,其余因子C_(0)/(C_(0)+C)均小于25%,表现为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说明其变异性主要受自然因子(微地形、水文、植被)的影响,没有过多随机因素(耕作、施肥等人为因素),为原生态区域。(3)微地形是土壤理化因子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全氮、碱解氮、有机质和速效钾等养分含量下降,土壤含水率降低且土壤粘粒减少,坡面曲率与碱解氮呈显著负相关(P<0.05)。该研究揭示了微地形影响下的黄河滩涂湿地土壤养分分布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由于黄河冲刷和泥沙堆积作用,距河道近的地势较高,土壤养分较少。在河岸带滩涂湿地修复中,可构建不同微地形以达到小尺度滩涂湿地的保护、植被重建、生态修复和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湿地 土壤养分 微地形 地统计学 空间变异 克里金插值
下载PDF
基于零模型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固定沙地种群点格局分析
2
作者 曲文杰 王磊 +4 位作者 杨新国 屈建军 张力 张波 孙向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45,共9页
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是种群生物学特性、种内或种间关系以及与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明确植物空间分布格局对认识植物生态适应性与多样性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腾格里沙漠东南缘30~40年固定沙地,基于点格局的完全空间随... 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是种群生物学特性、种内或种间关系以及与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明确植物空间分布格局对认识植物生态适应性与多样性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腾格里沙漠东南缘30~40年固定沙地,基于点格局的完全空间随机模型、泊松聚块模型和嵌套双聚块模型分析并检验了小画眉草、狗尾草、虎尾草、猪毛菜、雾冰藜5种常见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种群密度大小排序为:小画眉草>狗尾草>虎尾草>雾冰藜>猪毛菜。完全空间随机模型下,小画眉草种群在0~1000 cm尺度呈现出从聚集分布过渡到均匀分布,再转换为聚集分布的变化规律;其余4个物种在0~295 cm尺度表现为聚集分布,且聚集分布尺度随种群密度降低而降低。泊松聚块模型下,小画眉草、雾冰藜和猪毛菜物种在0~35 cm尺度内表现为聚集分布,其他尺度为随机分布;而狗尾草和虎尾草种群分别在0~55 cm、405~835 cm和0~75 cm、465~945 cm尺度表现为聚集分布,其他尺度均随机分布。嵌套双聚块模型下,5个物种在0~1000 cm尺度基本呈现随机分布,即在大聚块中都分布着小聚块。综合3种模型的检验结果,种子扩散限制、灌木的“沃岛”效应和藻结皮特性引起的微生境异质性共同决定了腾格里沙漠东南缘30~40年固沙区植被空间多聚块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 生境异质性 扩散限制 点格局 零模型
下载PDF
典型固沙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土壤水分的响应
3
作者 杨竹青 王磊 +5 位作者 张雪 申建香 张伊婧 李欣宇 张波 牛金帅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0-842,共13页
固沙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是土地荒漠化治理的决定性环节,土壤水分是影响该环节的主要限制因子。本研究通过室内盆栽实验,以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和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为研究对象,比... 固沙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是土地荒漠化治理的决定性环节,土壤水分是影响该环节的主要限制因子。本研究通过室内盆栽实验,以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和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不同水分梯度处理下(4%、6%、8%、10%、15%、20%和25%)3种固沙植物的种子萌发特性与幼苗生长过程中的表型特征差异,探讨固沙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3种固沙植物的种子萌发特性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萌发率均随土壤水分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花棒在土壤水分为15%、20%时萌发率最高,均为83%;柠条锦鸡儿在土壤水分为10%时萌发率最高,为73%;沙蒿种子萌发率在土壤水分为15%时达到最大值77.5%,随后慢慢降低,但变化不显著。(2)3种植物的叶面积和根长均随土壤水分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比叶面积和根冠比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3)花棒、柠条锦鸡儿、沙蒿幼苗分别在土壤水分为10%、8%、20%时生物量最高,分别为0.0733 g、0.1142 g和0.0363 g,且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地下生物量(P<0.05),但柠条锦鸡儿幼苗对地下生物量分配较花棒和沙蒿更高。(4)3种固沙植物的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Pro含量、SS含量以及Chl含量均随土壤水分的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而MDA含量、膜透性以及相对含水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基于以上结果,通过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3种固沙植物分别在土壤水分为15%、8%和8%时幼苗长势最好。因此,后续采用这3种固沙植物进行植被恢复时,除考虑种子自身性状外,还应充分考虑由降雨条件引起的土壤水分的变化,以提高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胁迫 盆栽试验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表型
下载PDF
1987-2022年黄河银川平原段河道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伊婧 璩向宁 +2 位作者 王磊 王筱平 谭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103,共12页
研究黄河银川平原段河道的演变特征,对河道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文中基于1987-2022年8期Landsat卫星影像,利用修正的归一化水体指数对黄河河道进行提取,计算不同时期的河道宽度、河道面积、摆动幅度以及摆动速率,分析35年间黄河银川平... 研究黄河银川平原段河道的演变特征,对河道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文中基于1987-2022年8期Landsat卫星影像,利用修正的归一化水体指数对黄河河道进行提取,计算不同时期的河道宽度、河道面积、摆动幅度以及摆动速率,分析35年间黄河银川平原段的摆动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5年间,河道宽度平均减小0.36km,河段面积平均减小0.66km^(2)。河道左岸平均每年向右摆动0.10km,R1、R2、R3河段左岸向左向右的摆动速率之比分别为1:2.12:2.53和1:4.19:5.33;河道右岸平均每年向右摆动0.004km,R1、R2、R3段河道右岸向左向右平均摆动速率之比分别为1:0.82:2.16和1:1.90:3.19。河道整体呈萎缩趋势且向右偏移,黄河银川平原段下游摆动变化程度更为严重。河道在时间上的变化可能与自然因素与人类筑坝蓄水等人类活动相关,在空间上的变化可能受制于河道径流及河岸物质组成的差异。对于黄河银川平原河段,防护建设应重点关注在下游河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 河道摆动 堤岸防护 黄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