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牡丹江市568名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与龋病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琦 阴发成 赵志坚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5-16,共2页
为了了解牡丹江市学龄前儿童龋病流行情况,我们于2000-06对本市10所幼儿园的568名学龄前儿童的患龋率和易患龋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牡丹江市 学龄前儿童 口腔卫生 龋病 调查报告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9
2
作者 李俏 王文娟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22期3469-3471,共3页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口腔正畸患者52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正畸治疗,20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口腔正畸患者52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正畸治疗,20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约12个月的治疗,所有患者的侧面观面容良好,前牙正常覆盖,牙列整齐,牙台干扰和功能障碍明显改善。患者无感染发生。治疗组患者表现出更好的顺应性,治疗过程中无1例退出;对照组耐受性较差,有3例终止治疗。治疗后治疗组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和磨牙位移均优于对照组(t=10.92、13.42、11.58,均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SNAangle、SNBangle、ANBangle均明显改善(t=9.72、10.11、13.44,均P〈0.05);OB、OJ、U1.L1、U1-SN、L1-MP均明显改善(t=10.11、12.51、13.01、11.23、12.06,均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与传统方法相比,更加简单方便,稳定性及患者顺应性更好,疗效更加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微型种植体 支抗
原文传递
螺旋CT评价青少年与成年人牙槽骨皮质骨密度及厚度的差异 被引量:8
3
作者 郄会 王文娟 +4 位作者 樊世锋 周冠军 李晨曦 芦琳 单丽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5-668,共4页
目的:通过螺旋CT测量,评价不同年龄(青少年12~18岁,成年人19~48岁)、性别及位置在牙槽骨皮质骨的厚度及密度的差别。方法:对60例12~48周岁患者(男27例,女33例,青少年组35例,成人组25例)进行颌骨螺旋CT扫描,在12个牙根间部位测量牙槽嵴顶... 目的:通过螺旋CT测量,评价不同年龄(青少年12~18岁,成年人19~48岁)、性别及位置在牙槽骨皮质骨的厚度及密度的差别。方法:对60例12~48周岁患者(男27例,女33例,青少年组35例,成人组25例)进行颌骨螺旋CT扫描,在12个牙根间部位测量牙槽嵴顶至14 mm高度的颊侧皮质骨厚度及灰度值。结果:上下颌骨的皮质骨厚度及密度总体趋势表现为随着距牙槽嵴顶垂直距离增大而增大。上下颌前部皮质骨厚度平均为1.0~1.5 mm。上颌后部厚度为1.1~1.8 mm,下颌后部为1.5~2.8 mm。下颌后部皮质骨厚度及密度明显高于上颌后部(P<0.05)。皮质骨厚度无明显年龄及性别差异,而青少年皮质骨密度明显低于成年人(P<0.05)。成年人下颌后部骨密度最高,而青少年时期上颌后部骨密度最低。结论:青少年皮质骨密度明显低于成年人,上颌后部最低,而成年患者的下颌后部皮质骨较厚且硬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骨厚度 皮质骨密度 微型种植体 螺旋CT
下载PDF
金莲花口服液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葛玲 《中国乡村医药》 2018年第18期34-35,共2页
目的观察金莲花口服液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予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金莲花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龈沟液炎症... 目的观察金莲花口服液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予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金莲花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龈沟液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1(IL-2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2%,高于对照组的77.9%;治疗后观察组hs-CRP、TNF-α、IL-17及IL-21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牙周基础治疗上联合金莲花口服液能够有效控制慢性牙周炎症状,减轻炎症反应,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金莲花口服液 炎症反应 牙周基础治疗
下载PDF
年轻成人颞下颌关节髁突体积、表面积与关节盘矢向位置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学业 李齐明 +3 位作者 唐弘毅 徐秋平 陈文倩 郭泾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讨年轻成人双侧颞下颌关节(TMJ)髁突体积、表面积和形态学指数(MI)与关节盘矢向位置的关系。方法选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山东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患者,因正畸需要拍摄锥形束CT(CBCT),与受试者交流沟通后,经受试者同意... 目的探讨年轻成人双侧颞下颌关节(TMJ)髁突体积、表面积和形态学指数(MI)与关节盘矢向位置的关系。方法选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山东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患者,因正畸需要拍摄锥形束CT(CBCT),与受试者交流沟通后,经受试者同意拍摄双侧TMJ核磁共振成像(MRI),共纳入44例受试者,其中男20例,女24例,18~30岁,平均(24.5±3.3)岁。将CBCT数据导入Mimics 20.0中,对髁突进行三维重建,Mimics 20.0自动计算髁突体积、表面积,MI=髁突体积/表面积。MRI定量评估TMJ关节盘矢向位置。根据双侧TMJ关节盘矢向位置,将每例受试者关节盘矢向位置靠前一侧的髁突体积、表面积、MI数据分至G1组,另一侧数据分至G2组。结果不同侧的髁突体积、表面积和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与女性的髁突体积、表面积和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髁突体积和表面积与代表TMJ关节盘矢向位置的角度呈负相关(P=0.026;P=0.037),G2组髁突体积、表面积、MI均值大于G1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4;P=0.014)。结论年轻成人不同侧髁突体积、表面积及MI存在差异,不同性别间未见差异。年轻成人髁突体积和表面积与TMJ关节盘矢向位置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髁突 关节盘移位 锥形束CT 核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不同方法治疗老年人牙周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文娟 王嘉涵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7年第23期3525-3528,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老年人牙周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老年牙周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行牙周病基础治疗同时进行糖尿病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针对牙周病、糖尿病及口腔...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老年人牙周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老年牙周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行牙周病基础治疗同时进行糖尿病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针对牙周病、糖尿病及口腔卫生宣教;C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增加激光辅助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牙周探诊深度(PPD)、临床附着水平(CAL).结果 A组、B组、C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0%、80%、95%,与A组比较,B、C两组患者牙周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458,P=0.004;x^2=5.361,P=0.001);与B组比较,C组患者牙周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64,P=0.000) 治疗后3个月,A组PPD、CAL分别为(5.98±0.36)mm、(1.46±0.41)mm,B组分别为(4.98±0.45)mm、(0.93±0.13)mm,C组分别为(3.01±0.12)mm、(0.61±0.16)mm,B、C两组PPD、CAL明显降低;与B组治疗后比较,C组PPD、CAL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9,P =0.005;t=6.358,P=0.000).结论 治疗糖尿病的同时,对患者进行牙周病、糖尿病及口腔卫生宣教并辅助激光治疗,在老年人牙周病合并2型糖尿病治疗中有明显的效果,临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学 糖尿病 2型 激光疗法
原文传递
生长发育期前牙反■伴拥挤的矫治 被引量:4
7
作者 夏伟英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1999年第1期15-17,共3页
通过对20例11~14岁恒牙早期前牙反伴拥挤Ⅱ°~Ⅲ°病例;采用前方牵引矫治器,固定矫治器等方法,不拔牙矫治均取得满意效果。对矫治前后的模型测量分析,结果表明,上颌牙弓前部长度、牙弓弧形长度明显增长,牙弓中... 通过对20例11~14岁恒牙早期前牙反伴拥挤Ⅱ°~Ⅲ°病例;采用前方牵引矫治器,固定矫治器等方法,不拔牙矫治均取得满意效果。对矫治前后的模型测量分析,结果表明,上颌牙弓前部长度、牙弓弧形长度明显增长,牙弓中段增宽,拥挤消失。这类错病例,11~14岁正是生长快速期,在适当矫治力的刺激下,可使发育不足的上颌骨加速增长,同时限制下颌骨过度发育;不仅可以排齐牙齿,解除反,而且获得更和谐的软硬组织面貌。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测量 生长发育
原文传递
尖牙错位和尖牙关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屠嫩斐 乔阳 夏伟英 《口腔正畸学》 2000年第2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尖牙 临床分析 诊断 关系 牙位 牙弓 错HE矫治 矫治方法 病因 错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