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波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分布特征分析
1
作者 贾蓓蓓 李君媛 +3 位作者 朱云娜 余璐洁 何勇 张彬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12期780-784,共5页
目的分析宁波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变应原分布特征,为科学、精准的预防和治疗AR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5月~2024年4月在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2329例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并进行血清变应原特异性免疫... 目的分析宁波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变应原分布特征,为科学、精准的预防和治疗AR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5月~2024年4月在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2329例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并进行血清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pecific immunoglobulin E,sIgE)检测的AR患者,比较吸入性变应原和食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在不同性别、季节、年龄上的分布差异。结果(1)在2329例AR患者中sIgE的检出阳性率为55.00%,其中吸入性变应原为53.20%,食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为10.91%;(2)宁波地区AR患者的变应原主要为吸入性变应原,排名前5位依次为屋尘螨(90.16%)、粉尘螨(86.61%)、热带无爪螨(17.66%)、猫毛(9.92%)和狗毛(7.82%),食入性变应原排名前5位依次为牛奶(57.87%)、虾(30.71%)、蟹(19.29%)、鸡蛋白(17.32%)和花生(9.84%);(3)吸入性变应原中屋尘螨和食入性变应原中牛奶、蟹、虾的sIgE阳性率在不同性别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变应原阳性率在不同年龄和不同发病季节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6.44%的AR患者集中在未成年群体。结论引起宁波地区AR的主要变应原是屋尘螨和粉尘螨,应积极开展防治工作,推广精确的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并且重视未成年AR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免疫球蛋白E 变应原 免疫疗法 吸入性变应原 食入性变应原
下载PDF
晕动病临床模型及基于血液指标诊断模型的构建
2
作者 谢奇伟 屠佳丽 +4 位作者 王耀文 章伟敏 史候 王燕 朱华麟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7期435-439,共5页
目的构建晕动病临床模型,为晕动病研究提供相对客观的诊断模型,并为该病的进一步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共纳入受试者60例,依据有无晕动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使用SRM-IV旋转椅建立晕动病临床模型。采集其加速度暴露前、后外周血,检测... 目的构建晕动病临床模型,为晕动病研究提供相对客观的诊断模型,并为该病的进一步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共纳入受试者60例,依据有无晕动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使用SRM-IV旋转椅建立晕动病临床模型。采集其加速度暴露前、后外周血,检测外周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催乳素(prolactin,PRL),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n,TRH),胃泌素-17(gastrins-17,G-17),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使用Graybiel量表评价晕动病严重程度。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晕动病症状体征与外周血指标的相关性,建立诊断模型。结果加速度暴露后实验组外周血Graybiel评分、ACH、5-HT、ACTH、GH、PRL含量较暴露前升高,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01)。FSH、LH、TRH、G-17在加速度暴露前、后及两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多指标联合诊断模型:Graybiel评分=-9.32+0.131×ACTH+0.055×ACH+0.041×5-HT。结论晕动病发作时ACH、5-HT、ACTH、GH、PRL含量升高,多指标联合诊断模型可以为临床上晕动病的客观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动病 垂体激素类 乙酰胆碱 胃泌素类 5-羟色胺 临床模型
下载PDF
听觉皮层诱发电位在临床听力学诊断与干预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冯梦颖 查诗华 +3 位作者 朱华麟 陈星 王旖旎 史文迪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5-850,共6页
听觉皮层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是记录皮层听觉功能的脑电波反应,相对于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CAEP反应听觉传导通路中更高水平的反应,检测方便、无需睡眠,在客观听力检测与评估... 听觉皮层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是记录皮层听觉功能的脑电波反应,相对于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CAEP反应听觉传导通路中更高水平的反应,检测方便、无需睡眠,在客观听力检测与评估听觉功能方面具有优势。本文就CAEP的推荐检测参数、在临床听力的诊断与评估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皮层诱发电位 检测参数 听力诊断与评估
下载PDF
睡眠呼吸暂停中参与调节缺氧所致炎症的关键因子分析
4
作者 孔德秋 谢奇伟 +2 位作者 胡慈浩 朱华麟 王耀文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9期594-599,共6页
目的综合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实验鉴定参与调节缺氧所致炎症相关信号通路的关键因子。方法使用氯化钴(CoCl2)处理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细胞系),制备缺氧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细胞模型。收集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根据测序所得结果,利用... 目的综合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实验鉴定参与调节缺氧所致炎症相关信号通路的关键因子。方法使用氯化钴(CoCl2)处理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细胞系),制备缺氧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细胞模型。收集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根据测序所得结果,利用差异分析、基因本体(GO)功能、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以及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分析,鉴定关键分子,并通过实验探究关键分子对细胞的影响。结果差异分析共显示8975个差异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KEGG和GO分析。KEGG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参与胰腺癌、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抗性、动物-有丝分裂、碱基切除修复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等信号通路。对富集于这几个通路的基因进行PPI网络构建,MCC算法筛选排名前5的关键基因,关键基因显示为HRAS、KRAS、PTEN、VEGFA、SRC。选择HRAS和VEGFA进行后续实验,结果显示经过CoCl2处理后,HT22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HRAS水平显著下调,而VEGFA显著上调(P<0.05),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上升(P<0.001)。但经过表达HRAS或低表达VEGFA处理的HT22细胞生长活跃性增加(P<0.05),TNF-α、IL-1β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01)。结论睡眠呼吸暂停中,HRAS或VEGFA可能通过影响炎症因子进而导致认知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缺氧 氯化钴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成人鳃裂畸形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耀文 谢奇伟 +3 位作者 程鹏 胡慈浩 陈旭东 唐世雄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8期527-528,532,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鳃裂畸形的临床特征、检查手段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21年12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的25例成人鳃裂畸形患者,分析治疗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成人鳃裂畸形男女比例为7∶18,病程(113.92±154.20)... 目的探讨成人鳃裂畸形的临床特征、检查手段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21年12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的25例成人鳃裂畸形患者,分析治疗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成人鳃裂畸形男女比例为7∶18,病程(113.92±154.20)个月。囊肿型16例,瘘管型9例。第一鳃裂来源5例,第二鳃裂来源17例,第三鳃裂来源3例。就诊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8例、口腔科6例、甲状腺外科1例。MRI检查可显示病变及走行。术后复发7例(28%),其中囊肿型者1例,瘘管型者6例。3例累及腮腺、面神经;2例累及同侧甲状腺、颈鞘、喉返神经。所有患者均手术治愈,无面瘫、声嘶等并发症。结论成人鳃裂畸形就诊科室分布广,涉及解剖复杂,相关科室提高对该病的认知程度和外科处理能力,避免漏诊误诊,减少疾病复发及相关并发症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Adult) 诊断(Diagnosis) 外科手术(Surgical Procedures Operative) 鳃裂囊肿(branchial cleft cyst) 鳃裂瘘管(branchial fistul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