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FHX4突变与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相关性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1
作者 李德周 舒鹏 +1 位作者 张永虎 李红山 《浙江医学》 2025年第2期139-145,I0004,共8页
目的探究锌指同源框蛋白4(ZFHX4)突变与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反应及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关系。方法登陆cBioPortal数据库获取8组公开的ICIs治疗患者全外显子组测序队列,包含膀胱癌、头颈癌、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4种癌症共769... 目的探究锌指同源框蛋白4(ZFHX4)突变与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反应及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关系。方法登陆cBioPortal数据库获取8组公开的ICIs治疗患者全外显子组测序队列,包含膀胱癌、头颈癌、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4种癌症共769例患者,评估ZFHX4突变与免疫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从Pan-Cancer图谱联盟获取癌症基因组图谱33种癌症的泛癌队列,分析ZFHX4突变与免疫微环境的关系。选择3组ICIs治疗患者(肝癌41例,膀胱癌348例,黑色素瘤110例)转录组测序队列,探究ZFHX4基因表达与ICIs治疗反应及预后的关系。结果769例ICIs治疗患者中,190例(32.8%)患者存在ZFHX4突变。与ZFHX4野生型患者相比,ZFHX4突变型患者无进展生存率(P=0.014)、总生存率(P=0.002)、客观反应率(P=0.030)和持久临床收益(P=0.007)均较高。肿瘤微环境综合分析发现,ZFHX4突变型患者免疫原性增强(P<0.001),抗肿瘤免疫细胞浸润增加(P<0.001),肿瘤突变负荷水平较高(P<0.001)。结论ZFHX4突变预示着较好的ICIs治疗疗效,可作为ICIs治疗疗效潜在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锌指同源框蛋白4 基因突变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基于代谢相关基因的胃癌预后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2
作者 杨永 张蕾 舒鹏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47-353,I0004,共8页
目的 整合胃癌(GC)分子亚型和代谢相关基因,并依此构建GC预后模型。方法 从基因综合表达(GEO)数据库中采集GC患者基因表达谱和临床数据,通过整合网络分析筛选出主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MT)亚型的代谢标志基因,再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整合标... 目的 整合胃癌(GC)分子亚型和代谢相关基因,并依此构建GC预后模型。方法 从基因综合表达(GEO)数据库中采集GC患者基因表达谱和临床数据,通过整合网络分析筛选出主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MT)亚型的代谢标志基因,再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整合标志基因与生存信息,构建基于代谢相关基因的GC预后模型;依据该模型对GC患者进行风险分层,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模型的预后预测作用,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筛选富集的通路。结果 整合网络分析筛选出3个主调控EMT亚型的代谢标志基因,分别为人脂质磷酸磷酸酶相关蛋白4型基因、谷氨酸胺-果糖-6-磷酸转氨酶2基因和硫酸酯酶1基因;基于这3个代谢标志基因构建的预后模型可将GC患者划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生存曲线分析表明,高危组患者的预后更差,在多组验证数据集中均呈现一致结果,该模型表现出较强的预后预测效能。GSEA分析表明,高危组中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传导、EMT等与癌恶性特征相关的通路显著富集;M2巨噬细胞、M0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与高风险显著相关。结论 基于代谢相关基因的GC预后模型可实现GC患者风险分层,有助于指导GC患者的精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预后 代谢 标志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