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容积-黏度吞咽测试的摄食训练对养老机构老年吞咽困难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高薇薇 顾梦笔 王治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9期139-142,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容积-黏度吞咽测试的摄食训练对养老机构老年吞咽困难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养老机构中的70例老年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 目的观察基于容积-黏度吞咽测试的摄食训练对养老机构老年吞咽困难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养老机构中的70例老年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容积-黏度吞咽测试的摄食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吞咽障碍造影评分量表中口腔期、咽期评分分别为(29.12±3.18)分、(31.45±3.2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1.70±4.36)分、(33.90±3.3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18.54±13.21)g/L、(35.28±4.44)g/L,均高于对照组的(109.24±13.36)g/L、(31.93±4.49)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中生理、功能、情感、总体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容积-黏度吞咽测试的摄食训练在养老机构老年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减轻其吞咽障碍,改善营养状态,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容积-黏度吞咽测试 摄食训练
原文传递
基于力跟踪的上肢康复机器人系统中视觉与触觉反馈融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昱 吴向东 +6 位作者 施长城 张佳楫 李娜 马冶浩 陶亮 唐敏 左国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8-486,共9页
目的针对现有上肢康复训练系统提供视觉和触觉反馈无法关联的问题,本文以自主研发的末端牵引式上肢康复机器人为基础,研究基于力跟踪的视觉与触觉反馈融合技术及其对于上肢训练的效果。方法在虚拟环境中构建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设计... 目的针对现有上肢康复训练系统提供视觉和触觉反馈无法关联的问题,本文以自主研发的末端牵引式上肢康复机器人为基础,研究基于力跟踪的视觉与触觉反馈融合技术及其对于上肢训练的效果。方法在虚拟环境中构建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两种与视觉反馈融合的触觉反馈,分别为两物体间靠近时的排斥力以及物体在介质平面移动时的摩擦力,进而采用基于力跟踪的机器人控制算法将虚拟环境中构建的力反馈通过操纵杆传递给用户。招募8例健康受试者,分别在有无反馈融合模式下进行对照训练。在训练过程中采集受试者与系统的实际和期望力反馈,以及三角肌前束、三角肌后束、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计算有反馈融合模式下期望与实际力反馈之间的均方根误差,用于表征基于力跟踪的多感觉反馈融合效果。计算两种模式下的肌电积分值(i EMG)和单位时间内肌电幅值(EMG/T)以探究融合反馈技术对上肢运动训练的影响。结果在有反馈融合模式下,实际与期望交互力反馈的均方根误差为(0.757±0.171) N;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前束和后束的i EMG均显著大于无反馈融合模式下(|t|> 7.965, P <0.001);前三块肌肉的EMG/T显著大于无反馈融合模式下(|t|> 6.363, P <0.001)。结论设计的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系统可以精确地将虚拟环境中构建的力反馈传递给用户,通过视觉与触觉融合增加机器人系统对于训练者外周神经功能的刺激,促使训练者付出更多的努力。基于力跟踪的视觉与触觉反馈融合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自由构建力学模型,力反馈模式不受空间位置的限制,且可以在同一位置叠加两种以上的力学模型,从而使力反馈效果与虚拟环境中的视觉反馈更加匹配,激发训练者的运动康复兴趣,增强人机交互体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 运动 康复 虚拟现实 力反馈 表面肌电 多感觉融合反馈
下载PDF
引导式教育理念下的作业疗法小组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史海燕 雒韵韵 +3 位作者 张超 王兆蒙 阴秀春 杨淞涵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58-1561,共4页
脑卒中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由于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安全,对其诊疗和相关研究始终是临床工作的重点。虽然目前临床上的诊疗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能够有效地治疗急性脑卒中,但... 脑卒中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由于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安全,对其诊疗和相关研究始终是临床工作的重点。虽然目前临床上的诊疗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能够有效地治疗急性脑卒中,但后续由其导致的功能障碍才是影响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1]。脑卒中后常见的功能障碍包括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语言功能障碍、心理障碍等[2],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的同时,给家庭、社会都造成了沉重的负担。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生活质量及康复期望值不断提高,康复治疗方法的创新势在必行[3]。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患者自身主观能动性在康复训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诸多学者提出采用小组治疗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和经济效益[4],其更加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我科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采用科学的评估量表,按功能障碍程度、年龄、兴趣爱好等组成小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辅助以引导式教育理念为基础的小组治疗,临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作业疗法 小组治疗 评估量表 语言功能障碍 康复疗效 急性脑卒中 康复训练
下载PDF
化痰通络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秋英 廖艳艳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加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加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临床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肌力状况;记录治疗期间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偏瘫运动功能(Brunnstrom)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自理能力(BI)指数、肌力(MRC)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化痰通络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化痰通络汤 康复训练 肢体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高压氧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黄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3期38-38,40,共2页
分析高压氧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此次共将1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列入研究中,研究开始时间2018年12月,结束时间2020年12月。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对照组),平均每组69例。对照组实施早期康复治疗,研究组... 分析高压氧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此次共将1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列入研究中,研究开始时间2018年12月,结束时间2020年12月。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对照组),平均每组69例。对照组实施早期康复治疗,研究组与此同时联合高压氧。观察两种治疗方法NIHSS评分、治疗效果。结果:较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早期康复治疗能够减小急性脑梗死者神经功能缺损,促进康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早期康复治疗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 效果
原文传递
经皮穴位电刺激通过PGC-1α介导的线粒体生物生成和抗氧化应激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认知功能
6
作者 康吉良 胡可 +8 位作者 卢俊樾 胡紫薇 徐彪平 黎小毛 周俊杰 金煜 唐敏 徐蓉 温优良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1-1202,共12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双血管闭塞(2-VO)法建立VD大鼠模型。造模后分别采用TEAS和电针(EA)刺...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双血管闭塞(2-VO)法建立VD大鼠模型。造模后分别采用TEAS和电针(EA)刺激大鼠百会穴和足三里穴,连续刺激14 d。治疗后,采用新物体识别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Y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空间记忆和学习能力。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线粒体超微结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SOD、CAT、GSH-Px、MDA和ROS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GC-1α、TFAM、HO-1、NQO1蛋白及细胞质中Keap1蛋白及细胞核中Nrf2、NRF1蛋白的表达。结果治疗14 d后,与模型组比较,VD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辨别指数、穿越原平台区域次数、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交替百分比增加;TEAS可改善VD大鼠海马神经元及线粒体结构,病理染色结果显示神经元排列更规则、分布更均匀,核膜、核仁更清晰,线粒体肿胀减轻,线粒体基质密度增加,线粒体嵴更明显。血清中SOD、GSH-Px和CAT水平显著升高,MDA和ROS浓度降低。TEAS还上调了海马区PGC-1α、TFAM、NQO1、HO-1蛋白和核内NRF2、NRF1蛋白的表达水平,但下调了胞浆中Keap1蛋白的表达。结论TEAS可改善VD大鼠的认知功能,改善海马神经元和线粒体结构,且效果优于电针,其机制可能是激活PGC-1α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发生和抗氧化应激,这也为VD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治疗技术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经皮穴位电刺激 认知功能 PGC-1Α 抗氧化 线粒体
原文传递
感觉刺激在阿尔茨海默病干预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郭蓉霞 唐敏 +4 位作者 王正春 王贺 李婉怡 李娟 王钦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25-2335,共11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治疗是目前AD治疗的主要策略,但仅起到延缓或减轻作用。本文旨在综述各种感觉刺激和多感官刺激对AD的影响,并解释可能的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思路。对光刺激疗法、...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治疗是目前AD治疗的主要策略,但仅起到延缓或减轻作用。本文旨在综述各种感觉刺激和多感官刺激对AD的影响,并解释可能的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思路。对光刺激疗法、气味刺激疗法、声音刺激疗法、节律性刺激、多感官刺激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感觉和多感官刺激可以有效改善AD的病理状态,唤起记忆,改善认知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光刺激疗法 气味刺激治疗 声音刺激疗法 节律性刺激 多感官刺激 早期干预
原文传递
微创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郁耀平 王丽君 +5 位作者 朱海峰 何建国 陶亮 周艳杰 蒋佩龙 张达颖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7-871,共5页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国际疼痛学会又将SHS归属为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Ⅰ型(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Ⅰ)。肩手综合征一般作为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国际疼痛学会又将SHS归属为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Ⅰ型(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Ⅰ)。肩手综合征一般作为脑卒中、脑损伤、心肌梗死、上肢创伤、颈椎病等疾病的并发症而出现,上述病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 脑损伤 微创治疗 颈椎病 心肌梗死 脑卒中
下载PDF
脑梗死康复期鼻饲患者餐后低血压的检出率
9
作者 朋海平 周广 +3 位作者 夏莉莉 俞钗 唐敏 苏海 《中华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71-1274,共4页
目的探讨鼻饲进食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餐后低血压(PPH)检出率。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浙江省宁波市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科鼻饲进食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113例。早餐鼻饲前不服降压药,鼻饲食物统一订餐制成匀浆250 mL,均用同一经过验... 目的探讨鼻饲进食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餐后低血压(PPH)检出率。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浙江省宁波市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科鼻饲进食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113例。早餐鼻饲前不服降压药,鼻饲食物统一订餐制成匀浆250 mL,均用同一经过验证的电子血压测量仪(Omron,HEM-7403)测量早餐前15 min、早餐后0.5、1.0和2.0 h的卧位血压和脉率2遍,以2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数据,进行PPH评估。在完成PPH评估以后服降压药。结果该组患者中有26例诊断为PPH,PPH检出率为23.0%。在0.5 h时收缩压降低幅度为3.39、1 h为5.16、2 h为4.43 mmHg。在26例PPH患者中,17例(65.4%)只有一个时点的收缩压降低符合PPH诊断;9例(34.6%)在2~3个时点符合PPH诊断。餐后收缩压下降≥30 mmHg者有12例(10.6%)。PPH组的餐前收缩压为(141.29±15.22)mmHg,非PPH组为(124.58±13.55)mmHg(t=5.31,P<0.01)。结论在卧位状态下鼻饲250 mL食物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PPH的检出率为23.0%,应当重视这类患者的PPH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康复期 鼻饲 餐后低血压 检出率
原文传递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谷海燕 唐敏 刘晓广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283-285,共3页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宁波市康复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2组,即单纯阿司匹林治疗组(单独治疗组,40例)和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宁波市康复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2组,即单纯阿司匹林治疗组(单独治疗组,40例)和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组(联合治疗组,40例),对2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临床疗效、IMT、斑块面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NIHSS评分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95.0%(38/40)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80.0%(32/40)(P〈0.05),IMT显著短于单独治疗组(P〈0.05),斑块面积显著小于单独治疗组(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较单纯阿司匹林更能有效改善脑血栓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状况,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 脑血栓 颈动脉斑块 改善作用
下载PDF
肺康复训练联合系统排痰训练对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秋英 王红春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1025-1029,共5页
目的观察肺康复训练联合系统排痰训练对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临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宁波市康复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系统排... 目的观察肺康复训练联合系统排痰训练对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临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宁波市康复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系统排痰训练,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肺康复训练。两组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日吸痰次数、血氧饱和度、最大吸气量、最大呼气量、感染控制时间、留置气管切开套管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2,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日吸痰次数、血氧饱和度、最大吸气量及最大呼气量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9,0.705,0.253,0.519,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日吸痰次数(2.16±1.28)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59±2.39)次;血氧饱和度(99.3±0.5)%、最大吸气量(479.37±64.15)mL及最大呼气量(482.23±62.16)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5.8±0.7)%、(403.58±62.13)mL、(398.37±64.24)m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16、4.075、4.279、4.106,均P<0.05)。观察组感染控制时间(15.21±5.48)d及留置气管切开套管时间(23.39±6.51)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23.39±6.51)d、(32.64±6.16)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80、5.119,均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6.7%(2/30)]、胃食管反流[6.7%(2/30)]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7%(5/30)、70.0%(21/30)],而呼吸肌肌力≥4级[9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21/30)],两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1、4.372、14.402,均P<0.05)。结论肺康复训练联合系统排痰训练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康复效果,明显改善呼吸功能,减少肺部感染,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气管切开术 呼吸功能 康复 感染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康复治疗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其武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S02期158-159,共2页
目的分析康复治疗对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纳入该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VD患者,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分组,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40例)、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康复治疗,40例),... 目的分析康复治疗对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纳入该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VD患者,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分组,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40例)、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康复治疗,40例),两组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HDS评分、MMSE评分、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HDS评分、MMSE评分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康复治疗可有效减轻老年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老年血管性痴呆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活血通络开窍汤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史海燕 王兆蒙 +2 位作者 张超 李征 应松铁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23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开窍汤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rTMS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活血通络开窍汤...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开窍汤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rTMS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活血通络开窍汤治疗,2组均治疗12周。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MMSE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MSE评分、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MMSE评分、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络开窍汤联合rTMS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活血通络开窍汤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原文传递
朱震亨痰病学说在智障儿童神志症状康复中的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川帆 唐敏 陈荣 《中医儿科杂志》 2016年第3期25-27,共3页
根据智障儿童的病因、病机,运用金元大家朱震亨痰病学说,从痰论治其临床神志症状,对改善患儿睡眠、食欲,提高学习、生活质量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 智障儿童 神志症状 朱震亨 痰病学说 康复
原文传递
如何确定血压测量的参考臂?
15
作者 苏海 唐敏 《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1期1001-1002,共2页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指出,首诊时应测量两上臂血压。在此基础上,以血压读数较高的一侧(≥1 mmHg, 1 mmHg=0.133 kPa)作为以后血压测量的上臂(参考臂)^([1])。为此,需要为每一个患者确定参考臂。1 同步双臂血压测量两...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指出,首诊时应测量两上臂血压。在此基础上,以血压读数较高的一侧(≥1 mmHg, 1 mmHg=0.133 kPa)作为以后血压测量的上臂(参考臂)^([1])。为此,需要为每一个患者确定参考臂。1 同步双臂血压测量两上臂血压测量需要同步进行,即同时使用2台同一型号的电子血压计或专用仪器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测量 电子血压计 专用仪器 参考臂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上臂 mmHg
原文传递
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血压管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陶亮 苏海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17-720,共4页
脑卒中患者在临床常见,其中不少患者合并高血压,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康复管理中,改善神经系统功能,针对患者运动、语言和吞咽功能障碍等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康复效果,预防脑卒中再次发生,脑卒中患者的血压管理问题也是重要的一... 脑卒中患者在临床常见,其中不少患者合并高血压,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康复管理中,改善神经系统功能,针对患者运动、语言和吞咽功能障碍等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康复效果,预防脑卒中再次发生,脑卒中患者的血压管理问题也是重要的一环。有关脑卒中患者的血压测量问题需要重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功能障碍 脑卒中患者 血压管理 预防脑卒中 康复管理 合并高血压 血压测量 脑卒中恢复期患者
原文传递
利血平在高血压治疗中还有一席之地吗? 被引量:3
17
作者 施泰来 唐敏 苏海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29-1031,共3页
随着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推广及应用,利血平这个降压老药就渐渐地被人们所遗忘,但去年美国阿拉巴马大学Siddiqui等的一篇研究论文《利血平显著降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一项概念验证性研究》被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杂志接受... 随着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推广及应用,利血平这个降压老药就渐渐地被人们所遗忘,但去年美国阿拉巴马大学Siddiqui等的一篇研究论文《利血平显著降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一项概念验证性研究》被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杂志接受,证实利血平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又唤起人们对利血平的记忆,也让大家重新思考"利血平在高血压的治疗中是否还有一席之地"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高血压 利血平 阿拉巴马大学 高血压治疗 高血压防治指南 验证性研究 老药 推广及应用
原文传递
病例198:降压方案改变致明显心悸的60岁男性高血压患者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敏 苏海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90-1094,共5页
患者,男性,60岁,以"高血压6年,心悸4d"为主诉入当地医院。现病史:患者于6年前发现高血压,最高血压为180/88mm Hg(1mm Hg=0.133kPa),诊断为高血压。近2年来一直服用美托洛尔25mg/d和厄贝沙坦150 mg/d,血压基本上控制在130~140/... 患者,男性,60岁,以"高血压6年,心悸4d"为主诉入当地医院。现病史:患者于6年前发现高血压,最高血压为180/88mm Hg(1mm Hg=0.133kPa),诊断为高血压。近2年来一直服用美托洛尔25mg/d和厄贝沙坦150 mg/d,血压基本上控制在130~140/70mm Hg,波动不大。近1周血压控制不佳,高时164/86mm Hg,因此到当地医院复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患者 男性 心悸 降压方 病例 血压控制不佳 厄贝沙坦 美托洛尔
原文传递
如何诊断高血压患者的餐后低血压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敏 苏海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40-1242,共3页
餐后低血压(postprandial hypotension, PPH)是Seyer-Hansen[1]于1977年提出的,当时他观察到1例65岁男性帕金森病患者,在进行葡萄糖负荷试验时收缩压从200下降到105 mm Hg(1 mm Hg=0.133 kPa),并出现头晕和视力障碍。PPH的发病机制并不... 餐后低血压(postprandial hypotension, PPH)是Seyer-Hansen[1]于1977年提出的,当时他观察到1例65岁男性帕金森病患者,在进行葡萄糖负荷试验时收缩压从200下降到105 mm Hg(1 mm Hg=0.133 kPa),并出现头晕和视力障碍。PPH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普遍认为是多种机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其中以自主神经代偿功能不足、胃排空加速和胃血管反射减弱为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后低血压 葡萄糖负荷试验 反射减弱 代偿功能 PPH 胃排空 自主神经 帕金森病患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