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皂苷Rg1干预小鼠巨大肩袖损伤后的肌肉退变
1
作者 何榕真 应吕方 +4 位作者 贺行文 陈传顺 印岳松 张克祥 王梓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5136-5140,共5页
背景:肩袖肌退变(肌肉萎缩、纤维化和脂肪浸润)是肩袖撕裂后出现的常见问题,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和手术预后。人参皂苷Rg1具有抗氧化、抗细胞凋亡、降血脂等生物效应,然而人参皂苷Rg1对肩袖损伤后肌肉退变的影响未见报道。目的:探讨人参... 背景:肩袖肌退变(肌肉萎缩、纤维化和脂肪浸润)是肩袖撕裂后出现的常见问题,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和手术预后。人参皂苷Rg1具有抗氧化、抗细胞凋亡、降血脂等生物效应,然而人参皂苷Rg1对肩袖损伤后肌肉退变的影响未见报道。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巨大肩袖损伤小鼠肌肉退变的影响。方法:将6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g1低剂量组、人参皂苷Rg1高剂量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小鼠切开右肩皮肤后缝合,其余3组小鼠均行右侧肩关节肩袖损伤造模,模拟巨大肩袖撕裂手术切断冈上肌肌腱和肩胛上神经压迫。术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人参皂苷Rg1低、高剂量组予以腹腔注射人参皂苷Rg130,60 mg/kg,1次/d,共注射6周。末次注射后次日予以步态分析评估小鼠肢体功能,安乐死后取术侧冈上肌测量肌肉萎缩率、肌肉收缩力,肌肉组织进行油红O染色、Masson染色,RT-PCR检测萎缩、纤维化、脂肪浸润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苷Rg1低、高剂量组爪印面积、步长显著增加(P<0.05);②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苷Rg1低、高剂量组肌纤维横截面积、冈上肌收缩力显著增加(P<0.05),湿肌质量减少比率、脂肪浸润面积比率、胶原纤维面积比率显著下降(P<0.05);③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苷Rg1低、高剂量组肌肉组织中萎缩、纤维化和脂肪浸润相关基因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④人参皂苷Rg1低、高剂量组爪印面积、冈上肌收缩力、肌纤维横截面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人参皂苷Rg1高剂量组其他指标均优于低剂量组(P<0.05);⑤结果说明,人参皂苷Rg1能显著减轻小鼠巨大肩袖撕裂后肩袖肌萎缩、纤维化和脂肪浸润,并有利于肌肉力量及肢体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巨大肩袖损伤 脂肪浸润 肌肉萎缩 步态分析
下载PDF
3D打印经皮手术导板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清泽 罗明星 +4 位作者 曾帅 鲍军国 罗文礼 袁凯宗 劳立峰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09-215,共7页
目的:探讨3D打印经皮手术导板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例。观察组行经皮手术导板辅助... 目的:探讨3D打印经皮手术导板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例。观察组行经皮手术导板辅助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行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克氏针穿刺次数,术后复查X线片记录螺钉位置分布、随访时间、骨折完全愈合时间、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32.17±6.18)min短于对照组(53.83±7.31)min(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8.33±2.94)ml小于对照组(38.17±5.56)ml(P<0.05);观察组透视次数(7.50±1.05)次少于对照组(21.00±4.82)次(P<0.05);观察组克氏针穿刺次数(8.00±0.63)次少于对照组(32.67±3.08)次(P<0.05)。观察组随访时间(12.88±0.74)个月,对照组(12.83±0.72)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82.00±4.52)分,对照组(81.00±3.41)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完全愈合时间(7.50±1.05)个月,对照组(7.67±1.21)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螺钉相互平行度正位(0.50±0.11)°、侧位(0.76±0.15)°,均低于对照组正位(1.57±0.31)°、侧位(1.87±0.21)°(P<0.05)。观察组螺钉分布面积比(0.13±0.02)cm2高于对照组(0.08±0.01)cm2(P<0.05)。两组术后均无股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股骨颈短缩、内固定物退钉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3D打印经皮手术导板提高了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具有微创、减少射线暴露、快速、精准等优势,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闭合复位 空心螺钉 内固定 3D打印 经皮手术导板
下载PDF
单节段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继发相邻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清泽 袁欣华 +6 位作者 王相利 郑轶 何榕真 刘义 彭忠忠 罗明星 罗坚 《脊柱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术后继发相邻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7年3月在宁波市第二医院骨科因单节段OVCF行PVP治疗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是否继发相邻椎...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术后继发相邻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7年3月在宁波市第二医院骨科因单节段OVCF行PVP治疗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是否继发相邻椎体骨折将患者分为继发骨折组(A组,38例)和无继发骨折组(B组,102例)。记录所有患者术后继发相邻椎体骨折的潜在影响因素,包括非手术因素(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椎体骨密度、楔形角范围、骨折位置、有无外力参与、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史)和手术因素(骨水泥填充材料、注入量、注入方式、渗漏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以上因素组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其与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相关性。结果组间比较,椎体骨密度、楔形角范围、骨折位置、有无糖皮质激素治疗史及有无外力参与5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纳入相关分析;其余统计数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5个指标进入方程,与术后相邻椎体骨折具有相关性。结论椎体骨密度低、楔形角≥15°、骨折位于胸腰交界处、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史及外力作用5个指标是术后继发相邻椎体骨折的影响因素,手术因素不会增加继发相邻椎体骨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骨折 压缩性
下载PDF
新工艺制备纳米钛酸钙涂层及生物相容性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梓力 吴松 +2 位作者 熊鲲 何榕真 邹敏 《解剖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51-556,F0002,共7页
目的:研究新型纳米钛酸钙(CaTiO3)涂层钛合金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钛板、羟基磷灰石涂层钛板和纳米CaTiO3涂层钛板分为钛板组、涂层组、纳米组(各60例).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对3组材料进行分析.将各组材料与成骨细胞(MC3T3-E1)... 目的:研究新型纳米钛酸钙(CaTiO3)涂层钛合金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钛板、羟基磷灰石涂层钛板和纳米CaTiO3涂层钛板分为钛板组、涂层组、纳米组(各60例).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对3组材料进行分析.将各组材料与成骨细胞(MC3T3-E1)共培养,通过免疫荧光染色、MTT法、碱性磷酸酶(ALP)含量测定评估材料表面细胞的存活、增殖及分化情况;通过电镜检测材料表面成骨细胞的钙化.结果:涂层组、纳米组比钛板组有更高的活细胞数量、MTT值、ALP含量,有更好的细胞结构形态和钙化,而涂层组、纳米组无差异.结论:该新型纳米CaTiO3涂层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为其将来临床植入体内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羟基磷灰石 纳米钛酸钙 成骨细胞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多维度胫骨结节参数预测髌骨不稳的临床价值研究
5
作者 罗文礼 张嗣晓 +1 位作者 应吕方 吴鸯鸯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4期582-585,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测量多维度胫骨结节(TT)参数,评估多项TT参数在预测患者髌骨不稳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宁波市杭州湾医院骨科门诊接受膝关节CT并确诊为髌骨不稳的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接受膝关节CT但...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测量多维度胫骨结节(TT)参数,评估多项TT参数在预测患者髌骨不稳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宁波市杭州湾医院骨科门诊接受膝关节CT并确诊为髌骨不稳的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接受膝关节CT但排除髌骨不稳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各45例。统计患者资料并通过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分析各项TT参数的临床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9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57例。2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年龄相对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T-TG、TT-RA、TT-TG/PL、TT-TG/PTL相关TT参数是预测髌骨不稳的有效指标。同时ROC曲线分析表明各项TT参数的诊断效能,其中TT-TG/PL的AUC值为0.826,TT-TG的AUC为0.816,TT-RA的AUC为0.761,TT-TG/PTL的AUC为0.769。结论多维度TT参数如TT-TG、TT-RA、TT-TG/PL、TT-TG/PTL,在预测髌骨不稳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鉴于单一量化指标可能无法全面评估髌骨不稳,结合多个维度的TT参数可以提供更全面和精确的评估,从而为患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不稳 TT-TG TT-TG/PL TT-RA 预测价值
下载PDF
骶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清泽 袁欣华 郑轶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6期667-669,共3页
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骶管内有马尾神经,骶前后孔有骶神经,周围还毗邻许多神经、血管及盆腔脏器。在重力及应力传导中,L5S1椎间盘约占腰骶生物力学的80%,同时作为骨盆后环的骶髂关节复合体,其稳定功能占整个骨盆的60%。骶骨骨折较为复... 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骶管内有马尾神经,骶前后孔有骶神经,周围还毗邻许多神经、血管及盆腔脏器。在重力及应力传导中,L5S1椎间盘约占腰骶生物力学的80%,同时作为骨盆后环的骶髂关节复合体,其稳定功能占整个骨盆的60%。骶骨骨折较为复杂,有可作为骨盆环损伤的一部分Tile分型,对腰骶稳定性影响的Isler分型,按骨折线分类的Gibbons分型,按骨折位置分类的Denis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内固定 骶骨骨折 手术治疗 马尾神经 骨盆环损伤 DENIS 盆腔脏器 应力传导
原文传递
miR-204通过Wnt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症小鼠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罗坚 何榕真 +2 位作者 贺行文 杨春喜 邱惠斌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60-66,共7页
目的探讨miR-204通过Wnt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症小鼠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分析。方法雌性昆明小鼠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骨质疏松症组,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法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小鼠模型并进行鉴定;提取小鼠原代成骨细胞并鉴定;细胞转... 目的探讨miR-204通过Wnt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症小鼠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分析。方法雌性昆明小鼠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骨质疏松症组,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法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小鼠模型并进行鉴定;提取小鼠原代成骨细胞并鉴定;细胞转染并检测miR-204的表达水平;MTT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各组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检测;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细胞流式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细胞流式术检测各组细胞Caspase-3活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204和β-catenin、LRP-5间的相互作用;Western blot检测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骨质疏松症组小鼠骨密度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07,P=0.057),表明骨质疏松症小鼠造模成功。miR-204的表达水平在miR-204模拟物组明显提高(P=0.072),在miR-204抑制剂组下降(P=0.031);miR-204模拟物组成骨细胞活力和ALP活性提高(P=0.007,P=0.043),miR-204抑制剂组成骨细胞活力和ALP活性下降(P=0.007,P=0.035);miR-204模拟物组成骨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增强(P=0.006),miR-204抑制剂组成骨细胞的侵袭能力下降(P=0.036);miR-204模拟物组成骨细胞的凋亡能力和Caspase-3活性下降(P=0.041,P=0.045),miR-204抑制剂组成骨细胞的凋亡能力和Caspase-3活性增强(P=0.005,P=0.039);miR-204与β-catenin、LRP-5之间有靶向关系;miR-204模拟物组成骨细胞中β-catenin和LRP-5蛋白表达均上调(P=0.043,P=0.009),miR-204抑制剂组成骨细胞中β-catenin和LRP-5蛋白表达均下调(P=0.041,P=0.032)。结论miR-204可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激活Wnt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04 WNT信号通路 骨质疏松症小鼠 成骨细胞 增殖
原文传递
不同入路骨水泥辅助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0
8
作者 罗坚 罗明星 罗文礼 《江苏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595-596,共2页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注入骨水泥辅助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62例,均行椎弓根注入骨水泥辅助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经椎旁肌间...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注入骨水泥辅助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62例,均行椎弓根注入骨水泥辅助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组(观察组)和传统后正中入路组(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比较两组术后腰背疼痛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69.56±11.42)min vs.(98.34±10.78)min](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165.98±41.02)ml vs.(345.32±62.93)ml](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引流量少,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早(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腰背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2.23±0.85)分vs.(3.69±0.89)分](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注入骨水泥辅助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减轻患者术后慢性腰背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胸腰椎骨折
原文传递
探讨单髁置换术于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罗文礼 王磊 +1 位作者 罗明星 林向进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1年第3期364-368,共5页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中短期疗效、髌骨弹响及膝外翻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5月于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单髁置换术的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84例(84膝)的临床治疗。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患者...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中短期疗效、髌骨弹响及膝外翻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5月于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单髁置换术的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84例(84膝)的临床治疗。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内容包括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膝关节活动度(ROM),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下肢力线包括胫骨角(FTA)及髋-膝-踝角(HKA),并记录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为甲级愈合并均获得随访。术后24 h引流量平均(121±81)ml,4例患者接受异体输血治疗,其输血率为4.76%。末次随访患者VAS评分低于术前(t=70.721,P<0.05),末次随访患者HSS评分及ROM均高于术前(t=-37.6、-6.800,均为P<0.05);患者末次随访HKA角度较术前升高(t=-10.965,P<0.05),患者末次随访FTA角度较术前减低(t=14.022,P<0.05)。2例患者出现了屈膝时髌骨弹响,4例患者出现术后膝外翻,并发症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均自愈。结论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较为满意,但要求术者在手术过程中注意避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关节 骨关节炎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外泌体源性circ_0009362调控miR-29b-3p介导人骨髓间充干细胞成骨分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文礼 何容真 +2 位作者 张峰 张肆晓 应吕方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27-63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外泌体源性circ_0009362对人骨髓间充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stem cells,h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收集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的血清并分离外泌体,使用qRT-PCR检测外泌体中circ_0... 目的探讨血清外泌体源性circ_0009362对人骨髓间充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stem cells,h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收集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的血清并分离外泌体,使用qRT-PCR检测外泌体中circ_0009362的表达水平。诱导hBMSCs成骨并检测细胞中circ_0009362、miR-29b-3p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circ_0009362、miR-29b-3p的相互调控关系。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ALP活性,茜素红(ARS)染色法检测钙沉积。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OP患者的血清外泌体中circ_0009362表达升高,诱导hBMSCs成骨后circ_0009362的表达降低(均P<0.05)。外泌体能降低hBMSCs中ALP活性与钙沉积百分比,该作用通过分泌circ_0009362实现。敲减外泌体中circ_0009362表达能部分抵消外泌体的作用(均P<0.05)。诱导hBMSCs成骨后miR-29b-3p的表达提高(P<0.05)。circ_0009362与miR-29b-3p存在靶向关系,外泌体通过分泌circ_0009362抑制miR-29b-3p的表达。过表达miR-29b-3p促进hBMSCs中ALP活性与钙沉积百分比,该作用被外泌体部分抵消(均P<0.05)。结论OP患者的血清外泌体通过分泌circ_0009362下调miR-29b-3p的表达来抑制hBMSCs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间充干细胞 骨质疏松症 外泌体 成骨分化 circ_000936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