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波市道路绿化植物调查及适宜种筛选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洁瑾 杨晓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12-122,共11页
城市道路绿化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也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但当前城市道路所使用的绿化植物,多为外貌较好或具有特色的风景植物,其他生态功能不强。为了利用植物功能性状的方法筛选具... 城市道路绿化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也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但当前城市道路所使用的绿化植物,多为外貌较好或具有特色的风景植物,其他生态功能不强。为了利用植物功能性状的方法筛选具有较高生态功能、适合宁波市道路绿化的植物,调查宁波市主城区126种植物的11个功能性状,利用专家访谈和街头社会调查确定了当地居民认为绿化植物最重要的3种生态功能(外观美学、抗风抗涝和改善空气质量),之后,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每种植物的上述3种功能的数值,并将它们合并为一个综合值来筛选道路绿化植物。结果表明:(1)宁波市的道路绿化植物隶属46科86属,占《浙江植物志》中收录总科数的27.06%;(2)宁波市道路绿化种的乔灌比例、常绿和落叶的比例,均明显和当地天然林不同;(3)外观美学、抗风抗涝、改善空气质量及综合优势值在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之间没有显著差别,同样它们在常绿灌木和落叶灌木之间没有显著差别;(4)乔木在外观美学、抗风抗涝、改善空气质量方面的能力和绿化综合优势值均显著高于灌木(P<0.05);(5)木兰科、樟科、蔷薇科、锦葵科、木樨科、山茶科和山茱萸科作为道路绿化植物具有生态优势;(6)根据绿化综合值,还筛选了50种植物(包括25种乔木和25种灌木)作为建群种或常见种,用它们构建具有较多生态功能的道路绿化群落。研究结果为城市道路绿化物种的选择提供了一种方法,同时也为宁波市道路绿化群落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绿化植物 植物功能性状 层次分析法 外观美学 抗风抗涝 改善空气质量
下载PDF
东北阔叶红松林地表葬甲群落多样性及其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高梅香 叶妍妍 +6 位作者 孙佳欢 宋国华 金光泽 原作强 王绪高 张卫国 周利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536-7552,共17页
为了探明我国东北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地表葬甲多样性及其空间变异特征,在胜山、丰林、凉水和长白山的4个大型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内,通过布置900个陷阱调查了36 hm^(2)范围内的地表葬甲群落基本特征。基于群落物种数量、个体数... 为了探明我国东北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地表葬甲多样性及其空间变异特征,在胜山、丰林、凉水和长白山的4个大型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内,通过布置900个陷阱调查了36 hm^(2)范围内的地表葬甲群落基本特征。基于群落物种数量、个体数量和总体长,分析了地表葬甲多样性及其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1)东北阔叶红松林区域物种库包含12个葬甲物种,密度为0.018只/m^(2),总平均体长达0.32 mm/m^(2)。北方花葬甲(Nicrophorus tenuipes)是东北阔叶红松林内的广布物种,黑葬甲(Nicrophorus concolor)等五个物种具有明显的生境偏好,仅存在于单个局域物种库内。(2)物种数量、个体数量和总体长在胜山、丰林、凉水和长白山样地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纬度较低的局域物种库(凉水、长白山)可维持更高的物种多样性,纬度最高的局域物种库(胜山)维持较低的物种多样性。(3)地表葬甲群落在胜山和丰林样地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在凉水和长白山样地则不显著。(4)葬甲群落具有较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长白山样地的空间变异性与其他样地差异较大,这些空间变异性主要受确定性和/或非确定性过程调控,但二者的作用强度在4个样地表现不同。本研究表明东北阔叶红松林内,地表葬甲的多样性和空间变异性在不同纬度存在差异,该研究为地带性顶极植被-阔叶红松林内土壤动物多样性维持和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葬甲 空间变异 多样性 体长 阔叶红松林
下载PDF
长三角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姚丹 任丽燕 +2 位作者 马仁锋 李泽坤 王彩娟 《生态科学》 CSCD 2021年第2期89-98,共10页
利用“自下而上”法,对长三角25个城市2010-2016年旅游业碳排放进行测算的基础上,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分析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结构,并利用SDM模型对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旅游业碳排放量除上海和... 利用“自下而上”法,对长三角25个城市2010-2016年旅游业碳排放进行测算的基础上,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分析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结构,并利用SDM模型对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旅游业碳排放量除上海和南京呈下降趋势外,其余城市整体呈增长趋势,碳排放强度呈逐年下降态势;(2)旅游业碳排放强度表现出显著集聚特征,形成以宁波、舟山与徐州为中心的高值集聚区和以镇江、泰州为中心的低值集聚区;(3)SDM模型结果显示:城镇化率与能源消费结构在影响旅游业碳排放强度中直接效应显著为负;人均GDP具有显著为正的溢出效应和总效应;产业结构在溢出效应和总效应中显著为负;能源强度表现出显著为正的直接效应和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碳排放强度 空间格局 ESDA SDM模型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能源碳排放空间关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彩娟 季顺伟 任丽燕 《上海国土资源》 2022年第3期8-14,共7页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能源消费规模最大和环境污染问题最突出的地区之一,其城市间碳排放的空间关联及其驱动机制研究对于建成碳中和城市群有示范作用。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在长三角地区城市能源碳排放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其碳...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能源消费规模最大和环境污染问题最突出的地区之一,其城市间碳排放的空间关联及其驱动机制研究对于建成碳中和城市群有示范作用。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在长三角地区城市能源碳排放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其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各城市能源碳排放空间联系逐渐增强,网络结构趋于复杂,空间排放溢出具有较高等级;实际利用外资和固定资产投资是大型城市早期碳排放首位度高的主要原因,后期居民收入对长三角碳排放格局的影响力增强;长三角碳排放空间关联受各维度分项因子的制约。由此认为:发挥政府在减排中的引导作用,实现区域城市间的能源流动与产业转移,促进协同减排是长三角城市群实现碳中和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空间关联 影响因素 长三角城市群
下载PDF
土壤动物知识图谱构建理论、方法与技术——以浙江天目山土壤螨类为例
5
作者 高梅香 朱家祺 +3 位作者 刘爽 程鑫 刘冬 李彦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6862-6877,共16页
土壤动物学面临以全新知识体系为科学研究框架的变革时期,其核心内容是以数据驱动为主要特征的人工智能技术方法。目前广泛应用的基于数据库的数据处理分析方法,面临着数据多源异构、快速增长和处理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基于快速发展的... 土壤动物学面临以全新知识体系为科学研究框架的变革时期,其核心内容是以数据驱动为主要特征的人工智能技术方法。目前广泛应用的基于数据库的数据处理分析方法,面临着数据多源异构、快速增长和处理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基于快速发展的大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数据挖掘方法在解决前述矛盾中有突出优势,但需要依赖一个强大的领域知识库,然而土壤动物领域知识图谱的研究十分匮乏。土壤动物知识图谱是一个具有有向图结构的知识库,其中图的节点代表与土壤动物相关的实体或概念,图的边代表实体或概念之间的各种语义关系。提出了土壤动物知识图谱的定义、内涵、理论模型和构建方法,以浙江天目山土壤螨类多样性为例,分析了构建山地土壤动物知识图谱的技术方法;以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关注的物种分布、物种共存、环境条件对物种的影响作用为例,探讨了基于山地土壤动物知识图谱可以解决的相关科学问题。研究表明,土壤动物知识图谱在解决生物多样性重要科学问题方面具有独特的潜力和优势,有力推动了土壤动物学、信息科学和数据科学交叉的土壤动物信息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知识图谱 大数据 土壤动物信息学 天目山
下载PDF
STSE教育理念视域下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以“地球表面形态”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邓蓓 高梅香 《地理教育》 2023年第5期16-20,共5页
在“三新”“双减”等多元背景下,将STSE教育理念与地理单元教学有机融合,借助“情境+问题”式教学方法,将地貌单元内容与科学、技术、社会以及环境紧密联系,多角度开展STSE教育,引导学生将知识理论运用于生活实际,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 在“三新”“双减”等多元背景下,将STSE教育理念与地理单元教学有机融合,借助“情境+问题”式教学方法,将地貌单元内容与科学、技术、社会以及环境紧密联系,多角度开展STSE教育,引导学生将知识理论运用于生活实际,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落实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单元教学 STSE教育理念 大概念 地貌
下载PDF
浙江省主要农作物水足迹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芳芳 赵春芳 +1 位作者 余凤荣 童亿勤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2-240,共9页
农作物水足迹是衡量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以浙江省主要农作物为研究对象,利用CROPWAT8.0、CLIMWAT2.0和ArcGIS软件,计算和分析了2002-2018年浙江省的主要农作物水足迹时空特征。结果表明:... 农作物水足迹是衡量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以浙江省主要农作物为研究对象,利用CROPWAT8.0、CLIMWAT2.0和ArcGIS软件,计算和分析了2002-2018年浙江省的主要农作物水足迹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002-2018年浙江省农作物总水足迹变动幅度较大,总体呈下降趋势,2016年最低,2002年最高,减幅达16.18%;水足迹内部结构中,粮食作物的水足迹稳居首位,其次是水果、茶叶、蔬菜和油料作物,粮食作物水足迹内部结构中晚稻水足迹占比最大,玉米水足迹占比最小;区域水足迹差异显著,海岛地区农作物总水足迹最低,平原、盆地地区农作物总水足迹最为丰富,山地、丘陵地区农作物总水足迹次之;人均农作物水足迹不仅受农作物总水足迹影响,更受人口数量的影响,人口分布稀疏的县域人均水足迹明显高于人口分布密集的城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农作物 时空特征 浙江省
下载PDF
中国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爽 刘启龙 +3 位作者 李格格 陈婷 刘金文 高梅香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68-75,共8页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农田土壤动物对农田生态系统有重要意义.因此该文综述了农田生态系统中不同农业措施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两方面对农田土壤动物的影响,农业措施中重点说明:(1)施肥,探讨不同品种肥料和不同施肥方式对农...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农田土壤动物对农田生态系统有重要意义.因此该文综述了农田生态系统中不同农业措施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两方面对农田土壤动物的影响,农业措施中重点说明:(1)施肥,探讨不同品种肥料和不同施肥方式对农田土壤动物的影响;(2)农药,阐述不同种类农药对农田土壤动物的影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重点说明不同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和人为干扰下不同土地利用对农田土壤动物的影响,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对未来的展望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农药 土地利用
下载PDF
丰林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采伐前和采伐中地表蜘蛛群落多样性的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婷 王露雨 +3 位作者 李格格 刘爽 刘启龙 高梅香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79-88,共10页
为探讨采伐活动对丰林自然保护区森林地表蜘蛛的影响,于2018年6月28日至7月18日分别对阔叶红松林采伐前和采伐中进行取样调查.结果表明:(1)整个取样过程共采集蜘蛛975头,分属36物种,其中采伐前捕获635头,采伐中共捕获340头.(2)在该试验... 为探讨采伐活动对丰林自然保护区森林地表蜘蛛的影响,于2018年6月28日至7月18日分别对阔叶红松林采伐前和采伐中进行取样调查.结果表明:(1)整个取样过程共采集蜘蛛975头,分属36物种,其中采伐前捕获635头,采伐中共捕获340头.(2)在该试验中,采伐前优势种有2种,占总数的45.75%,采伐中优势种有3种,占总数的70.88%,分别是采伐前和采伐中地表蜘蛛的主要组成部分.(3)采伐前与采伐中蜘蛛个体数量的差异性极显著(P<0.01),物种数虽差异性不显著但数量上有一定变化.采伐前蜘蛛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大于采伐中的蜘蛛群落多样性指数,说明采伐活动对阔叶红松林中的游猎型蜘蛛群落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猎蜘蛛 筑路区采伐活动 群落多样性 森林
下载PDF
河南省新安县郁山林区土壤速效养分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芳芳 余凤荣 +1 位作者 童晨 童亿勤 《生态科学》 CSCD 2021年第2期67-73,共7页
以河南省新安县郁山林区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采样结合室内分析,系统的测定了土壤pH值、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四项指标。按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依次对土壤养分指标进行分项评价和综合评价,并采用改进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分析... 以河南省新安县郁山林区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采样结合室内分析,系统的测定了土壤pH值、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四项指标。按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依次对土壤养分指标进行分项评价和综合评价,并采用改进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分析土壤肥力水平。结果表明:郁山林区土壤pH值变幅范围是5.70-8.77,符合北方土壤特性,基本适合林业的发展。土壤铵态氮含量变幅范围是43.43-105.70 mg·kg^(-1),变异系数21.03%,属于低水平(4级)。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幅范围是13.45-54.35 mg·kg^(-1),变异系数30.22%,属于较高水平(2级)。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幅范围是58.67-93.36 mg·kg^(-1),变异系数13.18%,属于低水平(4级)。土壤综合养分指数为1.63,变异系数51.10%,属于土壤养分综合评价等级分类标准的3级,土壤养分肥力程度一般。因而建议今后在林区的管理中施加氮肥和钾肥,平衡土壤养分,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山林区 土壤速效养分 土壤养分评价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中国沿海城市全球化与地方化博弈逻辑与研究架构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仁锋 杨阳 解鹏超 《上海城市管理》 2021年第2期52-60,共9页
中国沿海城市深受全球化与地方化双重影响,城市演化动力发生了巨变。学界有关全球化或地方化视域城市、产业、企业发展研究表明:(1)全球/地方化视域城市发展研究视角趋向于微观化,研究切入主线是城市体系、产业与企业,研究存在全球化转... 中国沿海城市深受全球化与地方化双重影响,城市演化动力发生了巨变。学界有关全球化或地方化视域城市、产业、企业发展研究表明:(1)全球/地方化视域城市发展研究视角趋向于微观化,研究切入主线是城市体系、产业与企业,研究存在全球化转向地方化视角,区域经济宏观分析转向城市个体产业微观剖析,单一经济关系转向多重属性。(2)形成了全球化进程城市体系-产业生产网络-跨国公司网络驱动中国沿海城市竞争格局与演化机制,以及地方化抗争全球化所催化的城镇密集区成长-产业集群根植性-中小企业网络发展机制。(3)重视以全球-地方化视角研究跨国公司的组织、行为与网络,尤其关注全球化跨国企业、地方化企业与产业集群的角色与效用发挥机制;全球化视角认为嵌入世界生产网络重构城市体系,推动城市趋向新形态是全球化主线;地方化视角认为构建区域城市集合体、产业集群、中小企业根植区域发展,可通过区域管理多样化提升地方的国际竞争力与生产网络话语权,进而谋取世界城市体系中更高能级。(4)城市全球化与地方化发展具有不同的研究路径,两者在"自由市场化"以及"市场+政府主导"原则下选取不同博弈行动策略,导致了两者之间存在互为博弈过程,博弈模式呈现动态博弈,帕累托上策均衡策略选取遵循市场经济主导、行政管理辅助、微观要素依赖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地方化 世界城市体系 生产网络 博弈 企业群落
下载PDF
冬小麦干旱的下垫面孕灾环境研究——以淮河流域为例
12
作者 高超 陈财 罗纲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9-368,共10页
基于1961—2019年淮河流域140个气象站点的日尺度降水数据和2000—2016年的月尺度的地表温度(LST)、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利用表征气象干旱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挑选确定冬小麦不同生长期的典型干旱年份;利用表征农业干旱温度植... 基于1961—2019年淮河流域140个气象站点的日尺度降水数据和2000—2016年的月尺度的地表温度(LST)、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利用表征气象干旱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挑选确定冬小麦不同生长期的典型干旱年份;利用表征农业干旱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借助Landsat-8数据提取淮河流域冬小麦种植面积,进一步深入分析格网化后的高程、坡度、水系、土壤类型、土壤相对湿度和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等下垫面孕灾环境条件与冬小麦干旱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为冬小麦干旱防灾减灾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1)1961—2019年,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的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冬前生长期和灌浆成熟期降水呈现略微上升趋势,各气象站点上升下降趋势均不显著。根据SPI确定典型干旱年份,冬前生长期的典型干旱年份为2010年,越冬期为2011年,返青抽穗期为2006年,灌浆成熟期为2001年。(2)淮河流域农业干旱程度总体大于气象干旱,空间分布总体一致,但存在部分地区不一致的现象,即冬小麦干旱还受到下垫面孕灾环境的较大影响。(3)冬小麦干旱与水系、表层土壤相对湿度和浅层地下水埋深相关性较高,与高程、坡度、土壤类型相关性较小。淮河流域冬小麦干旱易发生在海拔相对较高、坡度较陡、土壤类型为半水成土、远离河流、表层土壤相对湿度较低和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为>1 m的区域,干旱程度主要呈现沿海至内陆递增、南高北低的特征,有必要加强此类地区防灾抗旱能力,增加人工灌溉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农业干旱 冬小麦 下垫面孕灾环境 淮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效率视角的浙江省2030年碳排放配额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泽坤 任丽燕 +2 位作者 马仁锋 刘永强 姚丹 《生态科学》 CSCD 2020年第3期201-211,共11页
测算浙江省1995—2015年的碳排放总量,构建STIRPAT模型,通过岭回归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结合情景分析法对浙江省2030年的碳排放总量进行预测,最后以情景预测值为总量限定在效率视角下进行碳配额并分析各市剩余碳排放空间... 测算浙江省1995—2015年的碳排放总量,构建STIRPAT模型,通过岭回归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结合情景分析法对浙江省2030年的碳排放总量进行预测,最后以情景预测值为总量限定在效率视角下进行碳配额并分析各市剩余碳排放空间。结果表明:(1)人口总量、人口城市化率、人均GDP和煤类能源占比对碳排放总量起促进作用,人口总量、人口城市化率、人均GDP和煤类能源占比每增加1%,浙江省的碳排放总量会分别增加3.578%、0.588%、0.295%和1.310%;(2)保持经济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的情景3最符合现实发展要求,情景3下,浙江省碳排放总量在2030年将达到47902.57万吨;(3)ZSG-DEA模型的碳配额结果显示,2030年宁波市碳配额最多,其次为杭州市,丽水市碳配额最少。从绝对剩余碳排放空间看,宁波市剩余碳排放空间最大,其次为杭州市,舟山市剩余碳排放空间最小。从相对剩余碳排放空间看,丽水市相对剩余碳排放空间最大,其次为绍兴市,舟山市需在2015年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减排9.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配额 STIRPAT 情景预测 ZSG-DEA模型 剩余碳排放空间
下载PDF
中国东海叶绿素浓度变化分析及其海水温度响应 被引量:5
14
作者 江杉 王益澄 马仁锋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9-44,共6页
海洋叶绿素浓度时空格局分析及与海水温度的响应研究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及赤潮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4—2018年东海叶绿素浓度和海水温度数据运用趋势分析及Arc GIS10.2软件,对东海叶绿素浓度作了时空分析研究,并结合... 海洋叶绿素浓度时空格局分析及与海水温度的响应研究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及赤潮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4—2018年东海叶绿素浓度和海水温度数据运用趋势分析及Arc GIS10.2软件,对东海叶绿素浓度作了时空分析研究,并结合海水温度进行了回归分析,以探究叶绿素对海水温度变化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①东海叶绿素浓度在2004—2018年间没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年内则随时间上下波动,冬季为波峰,夏季为波谷。离海岸带越近,叶绿素浓度越高。②东海海域海水温度在年际尺度上呈波动式起伏变化。在季节尺度上夏秋两季温度较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从沿海到外海海域海温逐渐升高。③就空间相关性而言,东海海域叶绿素浓度与海水温度整体呈负相关,在不同海域相关程度不同。长江口和外海区域叶绿素浓度与海水温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在沿海区域,由于受到城市环境、经济发展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海水温度与叶绿素浓度的相关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浓度 海水温度 时空变化特征 遥感监测 东海
原文传递
中国沿海地区相对海平面上升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楷源 高超 +3 位作者 郑铣鑫 易李艾藜 谭琳珊 黄忆梦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22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中国沿海地处世界危险海岸带,全球海平面上升及地面沉降叠加所致的相对海平面上升已成为国内外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地面沉降也已成为21世纪中国沿海地区相对海平面上升的主导和决定性因素.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绝... 中国沿海地处世界危险海岸带,全球海平面上升及地面沉降叠加所致的相对海平面上升已成为国内外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地面沉降也已成为21世纪中国沿海地区相对海平面上升的主导和决定性因素.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绝对海平面上升及地面沉降两大领域研究进行了综述.目前国内外相对海平面上升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因、机理、模拟计算、风险评估、动态监测、防控和管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相对海平面上升研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也缺乏陆海统筹及政策管理研究.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未来中国相对海平面上升研究需要针对沿海地区城市化及相对海平面上升趋势特征,面向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科学提出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构建适合中国沿海特点的预测模型、风险评估体系与灾害管理系统将是研究未来相对海平面上升的热点和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地区 相对海平面上升 地面沉降 趋势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大兴安岭林区引种西伯利亚红松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梦婷 罗旭 《生态科学》 CSCD 2022年第3期237-244,共8页
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是寒温带森林主要成林树种,具有较强的区域适应性和应用价值,已成为大兴安岭林区的重要引种树种。文章基于植物引种程序,从西伯利亚红松引种准备、引种造林试验、引种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 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是寒温带森林主要成林树种,具有较强的区域适应性和应用价值,已成为大兴安岭林区的重要引种树种。文章基于植物引种程序,从西伯利亚红松引种准备、引种造林试验、引种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并分析当前该树种引种研究存在的不足,从不同尺度对西伯利亚红松未来可能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西伯利亚红松在大兴安岭林区的推广种植和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红松 引种 造林 适宜性 寒温带森林
下载PDF
小麦–玉米轮作农田土壤螨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佳欢 刘冬 +2 位作者 朱家祺 张书宁 高梅香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6-122,共17页
以农田土壤动物长期监测样地为平台,阐明土壤动物物种和功能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是揭示农田土壤动物多样性维持机制、提高农田土壤质量的重要基础。本试验于2020年10月,对河南商丘农田土壤动物大型固定样地(9 ha)的210个采样点进行土壤... 以农田土壤动物长期监测样地为平台,阐明土壤动物物种和功能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是揭示农田土壤动物多样性维持机制、提高农田土壤质量的重要基础。本试验于2020年10月,对河南商丘农田土壤动物大型固定样地(9 ha)的210个采样点进行土壤样品野外采集和室内分离,将土壤螨样品鉴定到种并测量其体长体宽数据,以说明小麦–玉米轮作农田土壤螨多样性及其体长体宽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共捕获成螨个体17,256头,其中甲螨亚目为优势类群,其个体数占总捕获量的94.67%;MGP分析表明样地甲螨群落属于P型,说明受人为因素影响强烈;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分析表明,进化程度越高甲螨的生态位宽度越宽,进化程度越相近甲螨之间的竞争越激烈。(2)Moran’s I分析显示,在20–100 m的空间尺度上,土壤螨群落、优势种的个体数和体长体宽多为显著正相关;在220–300 m的空间尺度上,部分为显著负的空间自相关。半方差函数结果表明,甲螨群落物种数、个体数和体长体宽的空间变异主要受确定性过程影响,中气门螨群落的空间变异由确定性和随机性过程共同影响。(3)土壤螨个体数与体长体宽存在显著弱的负相关关系,这种关系普遍存在于土壤螨各群落与优势种中。本研究建议同时开展物种多样性和以体长体宽为代表的功能多样性空间格局研究,对揭示土壤螨群落维持机制、保护土壤螨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轮作 土壤螨 多样性 体长 体宽 空间格局
原文传递
模拟西伯利亚红松种植对大兴安岭中北部森林地上生物量的长期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梦婷 罗旭 +1 位作者 赵鑫田 李璐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53-1263,共11页
西伯利亚红松是寒温带森林重要建群树种,其在大兴安岭引种种植将直接影响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固碳功能。分析引种种植西伯利亚红松对大兴安岭森林地上生物量的长期影响,对厘清区域碳汇及碳中和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数据... 西伯利亚红松是寒温带森林重要建群树种,其在大兴安岭引种种植将直接影响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固碳功能。分析引种种植西伯利亚红松对大兴安岭森林地上生物量的长期影响,对厘清区域碳汇及碳中和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数据和森林景观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量化景观尺度西伯利亚红松不同种植强度对大兴安岭中北部森林及本地主要树种地上生物量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引种种植西伯利亚红松对提高大兴安岭中北部林区森林地上生物量起积极作用,未来可在该区域大面积引种种植西伯利亚红松;不同种植强度预案下森林地上生物量变化趋势相似,均提高了森林地上生物量,其中低强度种植预案下森林地上生物量增幅最大,达8.66 Mg·hm^(-2);西伯利亚红松引种种植对本地主要树种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兴安落叶松和云杉地上生物量升高0.19-8.88 Mg·hm^(-2),樟子松、山杨和白桦地上生物量降低0.42-12.86 M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红松 地上生物量 森林景观模型 引种种植 大兴安岭
原文传递
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圈高速铁路供给机制与效率评估——以深惠汕捷运为例 被引量:11
19
作者 林雄斌 杨家文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1-69,共9页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都市圈层面交通需求日益增加。都市圈高速铁路规划建设能促进城际社会经济联系,推动空间一体化。在交通强国背景下,如何创新都市圈跨市高速铁路供给模式,实施有效的治理体制,提升运营效率成为跨政区合...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都市圈层面交通需求日益增加。都市圈高速铁路规划建设能促进城际社会经济联系,推动空间一体化。在交通强国背景下,如何创新都市圈跨市高速铁路供给模式,实施有效的治理体制,提升运营效率成为跨政区合作的焦点。在粤港澳大湾区,通过地方政府间合作,利用国家主导投资的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新增都市圈高铁服务——深惠汕捷运,成为都市圈高速铁路供给的新模式。深惠汕捷运是在厦深铁路的基础上增设区间服务,主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深莞惠都市圈的跨市交通需求。为此,以深惠汕捷运为例,系统研究这种新模式的融资过程、治理机制与运营效率,有助于理解都市圈层面高速铁路供给机制。研究表明,深惠汕捷运的本质是地方政府联合向国家购买高速铁路服务,呈现较高的融资和运营效率,其顺利实施建立在跨市交通需求增长、上级政府有效干预、地方政府间高效协商和成本共享等方面,这能为其他都市圈创新高速铁路供给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都市圈高铁服务 交通供给 治理机制 深惠汕捷运 区域交通一体化 通勤圈
原文传递
海岛养殖户台风灾害适应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袁海红 吕旖 张时婧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89-1103,共15页
水产养殖是保障粮食安全、提升适应力需要关注的关键部门之一。农户层面的灾害适应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增强养殖户灾害适应能力,确保养殖户生计安全、海岛可持续发展和渔村振兴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海岛水产养殖户调查数据对养殖户... 水产养殖是保障粮食安全、提升适应力需要关注的关键部门之一。农户层面的灾害适应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增强养殖户灾害适应能力,确保养殖户生计安全、海岛可持续发展和渔村振兴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海岛水产养殖户调查数据对养殖户灾害全过程适应性行为进行研究,并运用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适应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较多地采用无悔反应和低悔战术,很少采用预先应对策略、更容易的早期策略以及未来获益策略使得大多数养殖户适应行为的成效不太显著。(2)同一因素对养殖户选择的多种适应策略有正负不同方向的显著影响,不同适应策略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互补和替代效应。(3)年龄、家庭劳动力、5年遭灾次数是养殖户适应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投入、健康状况、灾害感知强度、收入、教育程度、社会资本都对养殖户采取的适应行为有显著影响。(4)海岛地区养殖户灾害适应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方向具有特殊性。研究识别了海岛养殖户台风灾害适应行为的关键影响因子和薄弱环节,结论可为政府和养殖户灾害适应策略的优化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户适应性行为 影响因素 海岛 台风灾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