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学旅行的价值意蕴与保障机制研究——以宁波市M学校的实践为个案 被引量:4
1
作者 余吕明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2期22-25,共4页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探索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机融通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宁波市M学校研学旅行具体实施的调研,提出了"倾听—行动—评价"的研学设计模式,指出了学校需要立足学生,以生为本,从课程体...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探索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机融通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宁波市M学校研学旅行具体实施的调研,提出了"倾听—行动—评价"的研学设计模式,指出了学校需要立足学生,以生为本,从课程体系构建、运行机制构建、基地构建入手,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加强运行保障机制建设,形成新时期研学旅行的发展思路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学旅行 学习方式 课程体系 倾听行动评价模式
下载PDF
协同赋能: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区域探索
2
作者 刘清昆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0,共4页
针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浙江省宁波市探索多元路径进行有效破解。一是构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指导、市级教师发展中心示范引领、多元培训机构协同供给、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落实推进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二是依... 针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浙江省宁波市探索多元路径进行有效破解。一是构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指导、市级教师发展中心示范引领、多元培训机构协同供给、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落实推进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二是依托青年教师规范化培训、全员教师在地化培训、领军型教师精准化培养,形成覆盖全体乡村教师的序列化培训体系;三是通过建立动态补充机制、建构差异化补助体系等,建立惠师赋能的乡村教师发展激励机制。改革有效助推了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和乡村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教师培训 乡村教育 在地化学习 乡村领军型教师
原文传递
民工子弟学校教师发展:需求、困境与出路——基于宁波市民工子弟学校教师的调查分析
3
作者 余吕明 《继续教育研究》 2021年第11期16-21,共6页
民工子弟学校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为当地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教育质量向优向好发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教师专业需求为主要调查内容,旨在了解宁波市民工子弟学校教师发展需求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 民工子弟学校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为当地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教育质量向优向好发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教师专业需求为主要调查内容,旨在了解宁波市民工子弟学校教师发展需求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民工子弟学校教师发展的建议。通过对宁波市民工子弟学校教师的个案研究以及浙江地区有关市县调查发现:这支队伍存在结构复杂、整体素质不高、团队凝聚力不强等弱点,在教师专业发展上也存在不少困境,关注这部分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职后培训是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的必由选择,并从学习型组织、和谐融合、因人施训、问题导向、终身学习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子弟学校 专业发展 教师培训 对策研究
下载PDF
疫情防控背景下的中小学干部培训策略
4
作者 余吕明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41-43,共3页
中小学干部培训虽受疫情影响困难重重,但优质高效的培训对顺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至关重要。线上培训或结合线下培训的方式还在探索之中,培训内容尚未能由点入面做好科学系统的设计,后勤管理工作面临重重挑战,培训评价还未有效贴合培训目... 中小学干部培训虽受疫情影响困难重重,但优质高效的培训对顺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至关重要。线上培训或结合线下培训的方式还在探索之中,培训内容尚未能由点入面做好科学系统的设计,后勤管理工作面临重重挑战,培训评价还未有效贴合培训目标。针对以上问题,可以充分借助互联网资源和平台,突出重点培训内容的设计和规划、拓宽和挖掘课程资源的广度和深度、实时跟进和改进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科学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培训方式 培训内容 培训评价
下载PDF
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班主任线上培训的路径研究
5
作者 王晶晶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0年第10期23-26,共4页
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教师培训全面转入线上,面临的挑战是:培训机构缺乏线上管理制度建设,培训教师缺乏线上经验,海量培训资源缺乏聚焦性,线上培训难以落实实践性要求。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班主任线上培训应加强调研,梳理现代信息技术提供... 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教师培训全面转入线上,面临的挑战是:培训机构缺乏线上管理制度建设,培训教师缺乏线上经验,海量培训资源缺乏聚焦性,线上培训难以落实实践性要求。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班主任线上培训应加强调研,梳理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可能性;确定专题,厘清线上培训模块与方式;开展培训者培训,提升线上管理能力;加强质量监控,推进线上培训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期 中小学班主任线上培训 教师培训 培训路径
下载PDF
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循证式培训的实践研究--基于新疆库车乡村教师培训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清昆 《继续教育研究》 2021年第9期42-47,共6页
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个体教师的专业发展重在实践经验的积极改进与自主发展能力的精心培育,以新疆库车乡村教师培训项目为载体,以行动研究的方式探寻借助培训有效促使民族地区个体教师素养提升的变革经验。项目研究证... 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个体教师的专业发展重在实践经验的积极改进与自主发展能力的精心培育,以新疆库车乡村教师培训项目为载体,以行动研究的方式探寻借助培训有效促使民族地区个体教师素养提升的变革经验。项目研究证实“以循证素养统整培训目标、以循证研究重构培训课程、以循证实践重塑培训生态,建构‘1+1+N’培训支持系统、循证式培训课程、线上线下融合式培训范式可以有效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内生力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 民族地区 乡村教师 培训研究
下载PDF
乡村教师培训课程进阶化设计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清昆 《继续教育研究》 2022年第11期52-56,共5页
乡村教师培训以系统性专业交往的方式引导个体乡村教师反思并改进自我实践、创生自我教学主张,在实践研究中以“实践性知识、研究能力、教学主张”为进阶变量,以个体乡村教师形成关于培训主题的专家式思维方式和实践品质为培训进阶终点... 乡村教师培训以系统性专业交往的方式引导个体乡村教师反思并改进自我实践、创生自我教学主张,在实践研究中以“实践性知识、研究能力、教学主张”为进阶变量,以个体乡村教师形成关于培训主题的专家式思维方式和实践品质为培训进阶终点,建构了逐层递进的三级课程体系“实践性课程(A)、研究性课程(B)、生成性课程(C)”,相关课程为乡村教师系统性专业交往生境的形成、循证实践品质的养成、自我行动哲学的建构提供了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进阶 课程
下载PDF
“全景式培养”:助推班主任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实践
8
作者 王晶晶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4-46,共3页
针对当下中小学班主任“没人当”“当不好”的问题,浙江省宁波市通过构建班主任“全景式培养”体系,助推更多班主任走上专业化发展道路。一是建立由政府、高校、中小学校全方位协同的“G-U-S”专业支持体系,为班主任的理论素养和专业能... 针对当下中小学班主任“没人当”“当不好”的问题,浙江省宁波市通过构建班主任“全景式培养”体系,助推更多班主任走上专业化发展道路。一是建立由政府、高校、中小学校全方位协同的“G-U-S”专业支持体系,为班主任的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升提供专业支撑;二是建立全覆盖全领域的培养培训体系,培养更多富有胜任力的班主任;三是建立目标导向的全贯通发展激励机制,提高班主任的专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增强队伍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班主任 班主任队伍 中小学校 职业荣誉感 目标导向 专业能力提升 专业化发展 全景式
原文传递
需求导向的乡村教师专业素质提升何以可能——以“名师乡村流动站”为分析对象
9
作者 张红波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3年第8期1-5,共5页
提高乡村教师专业素质是促进乡村教育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探索适合乡村教师的具有实效性的乡村教师培训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名师乡村流动站”为分析对象,对这一问题进行阐释。通过对乡村教师培训需求精准的调... 提高乡村教师专业素质是促进乡村教育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探索适合乡村教师的具有实效性的乡村教师培训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名师乡村流动站”为分析对象,对这一问题进行阐释。通过对乡村教师培训需求精准的调研、分析和研讨论证后发现,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是乡村教师普遍的诉求;与此同时,乡村教师也特别希望能有更多历练和展示的机会。结合调查,经过深层次的分析,如何辐射推广也是整体提升乡村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有效开展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议题。“名师乡村流动站”通过聚焦乡村教师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让问题解决与乡村教师历练、展示有机结合,并通过人员和方式两个方面着力予以辐射推广,精准指向乡村教师的培训需求,促进乡村教师队伍整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教师培训 需求导向 名师乡村流动站
下载PDF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实践
10
作者 刘清昆 《甘肃农业》 2023年第4期106-110,共5页
返乡农民工是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城乡共同富裕的重要人力资本,改进这个群体的创业绩效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地方实践中首先从农业产业认知与能力、农业创业认知与能力、社会网络资源、数字农业素养等维度建构了返乡农民工创业胜... 返乡农民工是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城乡共同富裕的重要人力资本,改进这个群体的创业绩效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地方实践中首先从农业产业认知与能力、农业创业认知与能力、社会网络资源、数字农业素养等维度建构了返乡农民工创业胜任力模型,然后用模型指引农民工创业素养的提升和创业培训课程的实施,实践证明相关探索可有效助力农民工群体创业意愿的激活、创业项目的孵化和创业绩效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胜任力模型 创业培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