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痰通瘀解毒方提取物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方海雁 刘蕾 +2 位作者 施慧 黄金玲 洪星辉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67-70,共4页
目的观察化痰通瘀解毒方提取物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10、20、40μg/mL化痰通瘀解毒方提取物分别干预人胃癌细胞SGC-7901 24h后,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侵袭、迁移能力,分别采用酶联免... 目的观察化痰通瘀解毒方提取物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10、20、40μg/mL化痰通瘀解毒方提取物分别干预人胃癌细胞SGC-7901 24h后,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侵袭、迁移能力,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GC-7901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 4组SGC-7901的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以及E-cadherin和MMP-9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以高剂量化痰解毒方提取物的效应最明显。结论化痰解毒方可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和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MMP-9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通瘀解毒方 胃癌细胞 SGC-7901 侵袭 转移 E-钙黏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化痰通瘀解毒方水提取物对胃癌SGC-7901细胞划痕愈合及E-cadherin和MM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刘蕾 彭佳 +4 位作者 黄金玲 施慧 洪星辉 方海雁 刘亚运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4,9,共5页
目的观察化痰通瘀解毒方(Huatan Tongyu Jiedu Decoction,HTJD)水提取物对胃癌细胞SGC-7901E-钙黏蛋白(Epithelial cadherin,E-Cad)、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表达及其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含化... 目的观察化痰通瘀解毒方(Huatan Tongyu Jiedu Decoction,HTJD)水提取物对胃癌细胞SGC-7901E-钙黏蛋白(Epithelial cadherin,E-Cad)、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表达及其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含化痰通瘀解毒方水提取物5、10、20、30、40μg/mL的培养基干预人胃癌SGC-7901细胞24h后,采用划痕实验检测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侵袭迁移能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SGC-7901细胞中和E-Cad、MMP-2的表达水平。结果 HTJD 10、20、30、40μg/mL浓度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划痕愈合距离(△d)明显减小(P<0.05或P<0.01);HTJD 10、20、30、40μg/mL浓度组SGC-7901细胞上清液中E-Cad比空白对照组含量升高;细胞上清液中MMP-2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化痰解毒方可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和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表达水平,上调E-Cad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通瘀解毒方 胃癌细胞SGC-7901 侵袭转移 E-钙黏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下载PDF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学统计学课程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3
3
作者 武松 刘茜 +4 位作者 朱继民 王鸣瑞 李静 杨洁 汪婷婷 《科教文汇》 2019年第1期95-98,共4页
目的: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端的医学统计学课程平台。方法: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将医学统计学大纲、教案、微课视频、自主学习等学习材料构建于移动端,从供给侧提供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便捷性;以问卷星为载体构建学习效果测试平台,可以让教... 目的: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端的医学统计学课程平台。方法: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将医学统计学大纲、教案、微课视频、自主学习等学习材料构建于移动端,从供给侧提供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便捷性;以问卷星为载体构建学习效果测试平台,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状态;以云客社区平台搭建统计讨论社区,促进学生讨论学习。结果:构建的移动端医学统计学课程,极大地方便了学生获取医学统计学的学习资源,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移动端进行课程课前预习、课中互动、课后复习以及自我学习效果测试。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态。结论:基于移动端医学统计学课堂具有可获得性、互动性、前瞻性、反馈性、回顾性等特点,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传道,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统计学 移动互联网 课程建设与实践
下载PDF
鱼腥草素钠诱导临床耐药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细胞凋亡 被引量:4
4
作者 崔艳艳 施高翔 +3 位作者 汪云霞 汪天明 邵菁 汪长中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64-68,共5页
目的观察鱼腥草素钠对临床耐药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DAPI染色观察耐药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细胞核的形态;利用FITC-VAD-FMK染色观察耐药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细胞metacaspase活性;分别在JC-1染色和DCFH-DA染色下,采... 目的观察鱼腥草素钠对临床耐药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DAPI染色观察耐药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细胞核的形态;利用FITC-VAD-FMK染色观察耐药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细胞metacaspase活性;分别在JC-1染色和DCFH-DA染色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耐药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利用AnnexinⅤ-FITC/PI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耐药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一定浓度的鱼腥草素钠作用下,临床耐药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细胞内ROS水平、生物膜细胞凋亡率、metacaspase酶活性明显升高,MMP水平明显降低,生物膜细胞核出现碎裂和皱缩。结论鱼腥草素钠能够诱导耐药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素钠 耐药白假丝酵母菌 生物膜细胞 凋亡
下载PDF
卡马西平对正常大鼠精子质量及StAR蛋白表达影响
5
作者 刘宇轩 刘红娟 +3 位作者 吴德玲 童小慧 李莉 王桐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60-1264,共5页
目的研究卡马西平影响正常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毒性机制。方法取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卡马西平50、100、200、400 mg·kg^-1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90 d后,腹主动脉采血,摘取睾丸、附睾,计算脏器系数;检测精子质量及性激素水平;... 目的研究卡马西平影响正常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毒性机制。方法取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卡马西平50、100、200、400 mg·kg^-1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90 d后,腹主动脉采血,摘取睾丸、附睾,计算脏器系数;检测精子质量及性激素水平;观察睾丸组织病理变化、检测类固醇急性调节蛋白(StAR)、3β、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17β-HSD)表达。结果给药各组精子质量下降,睾酮水平降低,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卡马西平各组睾丸生精小管上皮退化、排列松散紊乱,间质细胞发生空泡化,生精细胞数量减少。StAR、3β-HSD及17β-HSD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卡马西平长期用药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有明显的毒性,其机制可能为影响睾酮合成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马西平 精子质量 激素水平 STAR 3Β-HSD 17β-HSD
下载PDF
基于上皮间充质转化研究复方守宫散抑制三阴性乳腺癌恶性表型作用及机制研究
6
作者 焦卓亚 祝永福 +3 位作者 陈姝同 潘云霞 宋航 陈峰远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868-3877,共10页
研究复方守宫散(Compound Shougong Powder,CSGP)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是否与上皮间充质转化信号通路有关。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BT-549)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复方守宫散含药血清,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 研究复方守宫散(Compound Shougong Powder,CSGP)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是否与上皮间充质转化信号通路有关。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BT-549)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复方守宫散含药血清,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MTS)法检测复方守宫散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EdU染色检测复方守宫散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复方守宫散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复方守宫散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RNA测序技术阐明其机制;采用qRT-PCR技术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锌指转录因子(Slug)、蜗牛家族转录抑制因子(Snail)、波形蛋白(Vimentin)、扭曲基因(Twist)、E盒结合锌指蛋白1(Zinc finger E-box-Binding homeobox 1,Zeb1)、E盒结合锌指蛋白2(Zinc finger E-box-bin-ding homeobox 2,Zeb2)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Slug、Vimentin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复方守宫散干预后,MDA-MB-231、BT-549细胞增殖明显减少,凋亡率显著升高,上皮标志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转录因子Slug及Vimentin表达水平显示降低。综上所述,复方守宫散通过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化,进而抑制三阴性乳腺癌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TNBC) 复方守宫散(CSGP) 上皮间充质转化(EMT) 恶性表型
原文传递
杏仁中央核-下丘脑室旁核神经环路介导胃俞募配穴针刺调节胃功能机制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浩 申国明 +1 位作者 王溪阳 章梦婷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51-356,共6页
目的:观察杏仁中央核(CeA)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及下丘脑室旁核(PVN)在胃俞募配穴针刺调节胃功能中的作用,基于CeAGABA-PVN环路探讨胃俞募配穴针刺调节胃功能的中枢机制。方法:实验分3部分进行:第1部分选取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 目的:观察杏仁中央核(CeA)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及下丘脑室旁核(PVN)在胃俞募配穴针刺调节胃功能中的作用,基于CeAGABA-PVN环路探讨胃俞募配穴针刺调节胃功能的中枢机制。方法:实验分3部分进行:第1部分选取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电针组(电针"中脘"和右侧"胃俞"20 min),每组6只,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CeA、PVN区c-fos表达;第2部分用GAD2-Cre小鼠4只,在CeA区注射顺行示踪病毒(rAAV-EF1α-DIO-mcherry-WPRE-pA),观察CeA中GABA能神经元是否投射到PVN区;第3部分选取GAD2-Cre小鼠,随机分为空载病毒组(CeA注射rAAV-EF1α-DIO-mcherry-WPRE-pA)、化学遗传激活病毒组[CeA注射rAAV-EF1α-DIO-hM3D(Gq)-mcherry-WPRE-pA]、化学遗传激活病毒+电针组[CeA注射rAAV-EF1α-DIO-hM3D(Gq)-mcherry-WPRE-pA+电针"中脘"和右侧"胃俞"20 min],每组6只,记录各组小鼠的进食量,检测胃排空率,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PVN区GABA含量。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电针组CeA、PVN区c-fos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2)小鼠脑区切片可见病毒在CeA区GABA能神经元胞体大量表达,在PVN区可见大量有病毒表达的投射纤维,表明CeA中GABA能神经元可投射到PVN区,即CeA到PVN有直接的纤维联系。3)与空载病毒组比较,化学遗传激活病毒组小鼠进食量和胃排空率明显下降(P<0.01),PVN区GAB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化学遗传激活病毒组比较,化学遗传激活病毒+电针组进食量和胃排空率明显增加(P<0.01),PVN区GABA含量明显下降(P<0.01)。结论:电针胃俞募配穴对胃功能的调控可通过CeAGABA-PVN环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胃功能 杏仁中央核 下丘脑室旁核 病毒示踪技术 化学遗传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