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3Ⅱ、Beclin 1、HIF-1α表达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堃 黄日龙 +3 位作者 吴生兵 蔡荣林 邹国蓉 周美启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44-47,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预处理对心肌缺血(AMI)大鼠心肌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成伪手术组、模型组、电针预处理组;构建AMI大鼠模型,造模前电针刺激14 d,刺激电流1 mA,频率为2 Hz,30 min/d。运用PowerLab 16导生理记录仪记录分析...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预处理对心肌缺血(AMI)大鼠心肌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成伪手术组、模型组、电针预处理组;构建AMI大鼠模型,造模前电针刺激14 d,刺激电流1 mA,频率为2 Hz,30 min/d。运用PowerLab 16导生理记录仪记录分析各组大鼠心电图,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Ⅰ(LC3Ⅰ)、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Beclin 1基因(Beclin 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PCR检测LC3ⅠmRNA、LC3ⅡmRNA、Beclin 1 mRNA、HIF-1ɑmRNA。结果与伪手术组比较,模型组LC3Ⅱ、Beclin 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升高,LC3Ⅱ/LC3Ⅰ比值上升(P<0.01),LC3Ⅰ、HIF-1α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LC3Ⅱ、Beclin 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LC3Ⅱ/LC3Ⅰ比值降低(P<0.01),LC3Ⅰ、HIF-1α蛋白及mRNA水平升高(P<0.01)。结论针刺预处理对AMI大鼠心肌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LC3Ⅱ、Beclin 1及LC3Ⅱ/LC3Ⅰ比值,上调LC3Ⅰ、HIF-1α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预处理 心肌缺血 LC3Ⅰ LC3Ⅱ Beclin 1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新安医学针灸精华》内科病症针灸选穴规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堃 吴欣 +2 位作者 吴生兵 崔帅 周美启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第4期152-155,共4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统计分析,探讨新安医家针灸治疗内科病症的常用选穴规律。方法:从《新安医学针灸精华》中选取感冒、咳嗽、哮喘、肺痨、心悸、头痛、眩晕等31种内科病症,采用Excel软件建立针灸选穴数据库,SPSS 21.0和Clementine1...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统计分析,探讨新安医家针灸治疗内科病症的常用选穴规律。方法:从《新安医学针灸精华》中选取感冒、咳嗽、哮喘、肺痨、心悸、头痛、眩晕等31种内科病症,采用Excel软件建立针灸选穴数据库,SPSS 21.0和Clementine12.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使用频次前5位的穴位分别是足三里、合谷、脾俞、肾俞、百会穴。依据经脉使用频次由高到低排序: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任脉、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合穴、原穴、络穴、募穴、背俞穴等特定穴最常使用。同时挖掘出高频穴位关联规则14条,其中腧穴间相关性较好的穴位为风池-合谷、曲池-合谷、曲池-足三里。结论:新安针灸医家论治内科疾病,选穴以阳经与任督脉的腧穴为主,遵循补益之法,从脾肾入手,补肾固本,扶正补虚,提升先后天之气;补虚与宣通合用,疏风散表,调和气血,调节脏腑经络阴阳平衡,使机体趋于良好的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医学 内科疾病 针灸选穴 数据挖掘 关联分析
原文传递
电针“内关”预处理通过LKB1/AMPK/PFK2对心肌缺血大鼠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堃 黄日龙 +3 位作者 吴生兵 蔡荣林 邹国蓉 周美启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AMI)大鼠心肌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肝酶蛋白(LKB1)、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6-磷酸果糖激酶-2(PFK2)表达的影响,探讨"内关"穴对心肌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伪手术组、模型...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AMI)大鼠心肌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肝酶蛋白(LKB1)、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6-磷酸果糖激酶-2(PFK2)表达的影响,探讨"内关"穴对心肌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10只。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大鼠AMI模型,造模前连续电针刺激"内关"14 d,每次30 min,每日1次。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LKB1、AMPKa1、AMPKa2、PFK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KB1、AMPKa1、AMPKa2、PFK2 mRNA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与伪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LDH含量明显升高(P<0.01);心肌细胞肿胀,心肌纤维排列紊乱,肌纤维明显断裂,间质有炎性浸润、出血;心肌组织中AMPKa2、PFK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LKB1、AMPKa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血清LDH含量显著降低(P<0.01);心肌纤维断裂减少,细胞肿胀减轻,有少量间质出血及炎性细胞浸润;大鼠心肌组织中LKB1、AMPKa1、PFK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皆明显升高(P<0.01),AMPKa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AMPKa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电针预处理可加强LKB1/AMPK/PFK2信号通路激活自噬,改善心肌细胞凋亡、坏死,促进受损心肌细胞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心肌缺血 细胞自噬 自噬相关蛋白肝酶蛋白 AMP活化蛋白激酶 6-磷酸果糖激酶-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