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患者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艳 忻凌 +7 位作者 刘丽丽 杨小军 侯勇 韩啥 施美 刘永华 张国梁 徐经世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10-113,123,共5页
目的:统计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郁脾虚证患者中药使用情况,探索中药配伍、中药与症状关联的规律。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CHB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整理汇总,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处方的中药及证候要素频次... 目的:统计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郁脾虚证患者中药使用情况,探索中药配伍、中药与症状关联的规律。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CHB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整理汇总,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处方的中药及证候要素频次、关联等进行分析,探索中药之间的关系及与证候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共有35份中药处方被纳入研究,白芍使用频率最高为85.7%;核心中药处方包括白芍、陈皮、柴胡、鳖甲、枳壳、茯苓、谷芽;置信度最高的二项、三项中药组合分别为白芍-枳壳、白芍-鳖甲,柴胡;CHB肝郁脾虚证患者的核心证候要素为胁肋胀痛、乏力、纳差、舌苔薄白、脉弦;证候要素与中药使用之间的关联紧密,可通过靶药改善核心证候要素。结论:CHB肝郁脾虚证的治疗与疏肝、柔肝、健脾有密切的关系,清热解毒药、滋养肝肾药、活血化瘀药的配伍使用贯穿于治疗中,可明显改善病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郁脾虚证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白芍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肝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艳 赵进东 +2 位作者 侯勇 刘丽丽 张国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1期196-199,共4页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承担着物质合成、代谢、转化、解毒等多种功能,极容易受到体内外多种致病因素和刺激因子等的影响而导致肝损伤。急性、慢性肝损伤可归属于中医“胁痛”“黄疸”“积聚”“臌胀”等范畴。在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通过...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承担着物质合成、代谢、转化、解毒等多种功能,极容易受到体内外多种致病因素和刺激因子等的影响而导致肝损伤。急性、慢性肝损伤可归属于中医“胁痛”“黄疸”“积聚”“臌胀”等范畴。在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通过单味药有效成分(黄酮类、多糖类等)、经方(二至丸、茵陈蒿汤、参苓白术散等)、自拟方(清肠利肝方、保肝合剂等)、中成药(护肝片、扶正化瘀胶囊等)、外治法(化浊解毒清肠方灌肠、针刺足三里穴配期门穴等)多形式、多靶点、多途径治疗肝损伤,有其独特的治疗效果,将为中医药治疗肝损伤提供较为全面的措施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损伤 慢性肝损伤 实验研究 肝功能 中医药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切入点与难点 被引量:18
3
作者 钊梦媛 张国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16-2024,共9页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生存期短,预后差。近年来,中医药在原发性肝癌的防治方面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在改善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强免疫力、延长生命等方面有着显著疗效。就原发性肝癌的中西...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生存期短,预后差。近年来,中医药在原发性肝癌的防治方面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在改善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强免疫力、延长生命等方面有着显著疗效。就原发性肝癌的中西医治疗现状进行了综述,结合临床治疗特点提出中医药治疗的切入点与难点,以期为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中药疗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索中药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用药配伍规律
4
作者 施美 周灏 +3 位作者 李艳 董莉莉 侯勇 张国梁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5年第2期210-214,共5页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中药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郁脾虚证的用药规律,进一步探讨中药复方治疗CHB肝郁脾虚证的用药特色。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住院治疗的CHB肝郁脾虚证患者病历,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中药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郁脾虚证的用药规律,进一步探讨中药复方治疗CHB肝郁脾虚证的用药特色。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住院治疗的CHB肝郁脾虚证患者病历,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对中药处方的组方规律进行用药频次统计、关联规则网络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共选取52例,复方52首,涉及中药75味,共计频次563次。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依次为柴胡、白芍、甘草、茯苓、白术等,功效以疏肝健脾为主,中药药性分布以寒、温多见;归经以肝经、脾经为主。结论:CHB肝郁脾虚证的中医治疗主要以疏肝理脾为主,兼顾软坚散结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郁脾虚证 组方用药规律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医证型规律
5
作者 李明远 方超 +4 位作者 施卫兵 郭锦晨 余龙 饶建国 马守亮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949-954,共6页
目的:对安徽省2022年12月19日—2022年12月27日861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中医证型要素进行分析,探究其中医证型规律。方法:通过问卷星、腾讯文档等平台收集感染者的临床资料,以此建立数据库,通过IBM SPSS Statistics 25... 目的:对安徽省2022年12月19日—2022年12月27日861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中医证型要素进行分析,探究其中医证型规律。方法:通过问卷星、腾讯文档等平台收集感染者的临床资料,以此建立数据库,通过IBM SPSS Statistics 25平台予以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对上述数据挖掘,分析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中医证型特点。结果:中医证型包括疫毒束表证、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湿毒郁肺证、疫毒夹燥证、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7种。关联规则显示恶寒和寒战同时出现较其他症状同时出现可能性大。聚类分析涉及7种病性要素(表寒、郁热、寒湿、湿热、气虚、阳虚、阴虚)、6种病位要素(肺、脾、胃、肝、胆、肾);因子分析涉及7种病性要素(表寒、郁热、寒湿、湿热、气虚、阳虚、阴虚)、7种病位要素(肺、脾、胃、肝、胆、肾、大肠)。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推导出相似的结论,反映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本质。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因以寒为主,夹有湿邪,具有伤阳耗气、束表化热等特点;病性为虚实夹杂,病位主要责之肺脾,并涉及胃、肝、胆、肾、大肠,证型以寒湿郁肺证和疫毒束表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奥密克戎变异株 中医证型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型与ALT、HBV DNA及肝组织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丽丽 张国梁 +2 位作者 刘永华 窦红漫 武松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562-565,569,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医证型与肝功能、血清病毒学、免疫组化HBs Ag、HBc Ag检出率及肝组织病理之间的关系及对CHB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58例CHB患者,比较不同中医证型与肝功能、HBVDNA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医证型与肝功能、血清病毒学、免疫组化HBs Ag、HBc Ag检出率及肝组织病理之间的关系及对CHB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58例CHB患者,比较不同中医证型与肝功能、HBVDNA水平、免疫组化HBs Ag、HBc Ag检出率及肝组织病理的关系。结果:1)中医辨证分型:肝郁脾虚证(26/58,31%)和湿热中阻证(15/58,30%)出现频次最高,其他依次为肝肾阴虚证(7/58,15%),脾肾阳虚证(6/58,12%)和瘀血阻络证(4/58,12%);2)不同中医证型和ALT有明显相关性,各证型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和AST、TBIL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中医证型和HBV DNA有明显相关性,各证型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和HBs Ag、HBe Ag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中医证型与免疫组化HBc Ag检出率有明显相关性,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与免疫组化HBs Ag检出率无相关性,P>0.05;5)CHB患者肝脏炎性反应G及纤维化程度S存在高度相关性,r=0.758,P<0.01;不同中医证型和肝脏炎性反应G有明显相关性,P<0.05;不同中医证型和纤维化程度S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CHB患者ALT、HBV DNA、免疫组化HBc Ag检出率及肝脏炎性反应G及纤维化程度S检测与中医证型间有显著相关性,对指导CHB患者临床诊断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证型 肝功能 HBV DNA 肝组织病理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表达与肝脏病理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国梁 万和荷 +7 位作者 刘丽丽 侯勇 刘永华 杨小军 李艳 王金萍 窦红漫 张子侠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324-327,392,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的表达与肝脏病理及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0例CHB患者均行肝组织穿刺术检查以明确肝组织病理分级和分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的表达与肝脏病理及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0例CHB患者均行肝组织穿刺术检查以明确肝组织病理分级和分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肝组织中PD-1的表达,以同期住院的5例肝血管瘤患者为对照组,并对100例患者行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肝组织中PD-1表达与肝脏病理及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CHB轻度、CHB中度、CHB重度各组患者肝内PD-1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1表达强度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6(P〈0.001)和0.822(P〈0.001)。不同炎症、纤维化程度患者PD-1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病理分级、分期:肝郁脾虚型和湿热中阻型患者分布主要以G1-G2、S0-S2为主,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阻络型的分布以G3-G4、S3-S4为主,与肝郁脾虚型、湿热中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的患者PD-1表达具有差异,瘀血阻络型最高,肝郁脾虚型最低;肝郁脾虚型与瘀血阻络型、湿热中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偏实证组显著高于偏虚证组(P〈0.05)。结论:PD-1在不同病情程度CHB患者肝组织中表达水平不同,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提示与CHB病情及慢性化机制有着密切关系,与不同中医证型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检测肝脏内PD-1表达可为临床治疗、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一个新的方法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程序性死亡分子-1 免疫组化法 中医辨证 肝/病理学
下载PDF
84例不同中医证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穿刺活检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国梁 刘永华 +4 位作者 杨小军 刘丽丽 侯勇 李艳 徐经世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病理分级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84例经彩超引导下行肝穿刺活检的CHB患者的中医证型、肝脏病理分级、临床分级、肝功能指标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84例CHB患者中,湿热蕴结证21例,肝郁气...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病理分级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84例经彩超引导下行肝穿刺活检的CHB患者的中医证型、肝脏病理分级、临床分级、肝功能指标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84例CHB患者中,湿热蕴结证21例,肝郁气滞证34例,肝肾阴虚证7例,瘀血阻络证13例,脾肾阳虚证9例。肝脏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分期呈明显正相关(r=0.662,P=0.000);临床分级与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556,P=0.000);不同证型CHB患者的病理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CHB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直接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郁气滞证和湿热蕴结证是CHB患者的主要证型,病理分级和肝功能检查尚不能用于CHB的辨证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穿刺 中医证型 活检 病理分级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益气解毒方对HepG2小鼠模型免疫作用机制调控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韩雅 施美 +2 位作者 董莉莉 刘丽丽 张国梁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方对HepG2(人肝癌细胞株)小鼠模型免疫作用的影响,探究益气解毒方在肝癌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小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5只和造模组25只。造模组小鼠腋下注射HepG2细胞建立异位肝癌小鼠模型,造模成功的...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方对HepG2(人肝癌细胞株)小鼠模型免疫作用的影响,探究益气解毒方在肝癌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小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5只和造模组25只。造模组小鼠腋下注射HepG2细胞建立异位肝癌小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小鼠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5只。益气解毒方各剂量组小鼠分别连续4周进行0.2 mL生药浓度为0.5、1、2 g/mL的益气解毒方药液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小鼠每天进行0.2 mL生理盐水灌胃,给药过程中记录各组小鼠的肿瘤体积。给药结束后计算抑瘤率,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HepG2小鼠体内调节性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叉头样转录因子3(forkhead box p3,Foxp3)及可诱导T细胞共刺激分子蛋白(inducible T-cell co-stimulator,ICOS)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的表达变化。结果益气解毒方各给药组小鼠肿瘤的生长速度较慢,肿瘤体积与模型组相比较小,益气解毒方中、高剂量组的抑瘤效果最为显著;益气解毒方中、高剂量组Treg、Foxp3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益气解毒方各给药组中TGF-β、ICOS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IFN-γ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各组结果对药物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益气解毒方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发展,增强小鼠机体的免疫能力,降低肿瘤免疫逃逸的发生,延缓癌症的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干预Treg、TGF-β、IFN-γ、Foxp3、ICOS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解毒方 原发性肝癌 免疫机制 调节性T淋巴细胞 Γ-干扰素 转化生长因子-β 叉头样转录因子3 可诱导T细胞共刺激分子蛋白
下载PDF
10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 被引量:6
10
作者 余金花 施卫兵 +1 位作者 张平 丁桦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类型分布及特点。方法:使用中医体质量表对106例临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调研。结果:10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从高到底依次为:气虚质、平和质、气郁质、湿热质、阳虚质、痰湿质、阴虚质、...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类型分布及特点。方法:使用中医体质量表对106例临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调研。结果:10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从高到底依次为:气虚质、平和质、气郁质、湿热质、阳虚质、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其中复合体质的患者占50.9%,复合体质中以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出现频次较高,其次是气郁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结论:该人群的单一体质类型中,以气虚质、气郁质最多见,复合体质中以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体质 偏颇体质 复合体质
下载PDF
艾灸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和中医护理干预的探讨
11
作者 钱自华 吴雪兰 施美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2期2710-2710,共1页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和护理干预作用探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艾灸神阙穴治疗及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和护理干预作用探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艾灸神阙穴治疗及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总的有效率为87.5%和9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体重、腹围、腹水均较前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神阙穴有助于提高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同时结合科学有效的中医护理方案,有利于提高促进腹水的消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肝硬化腹水 疗效 护理
下载PDF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不同ALT水平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病毒载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振 施卫兵 +2 位作者 余金花 许文斌 李明远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4期484-48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ALT水平HBe Ag阴性慢性乙肝肝炎(CHB)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病毒载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14例HBe Ag阴性CHB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5型,再按ALT水平分... 目的:探讨不同ALT水平HBe Ag阴性慢性乙肝肝炎(CHB)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病毒载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14例HBe Ag阴性CHB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5型,再按ALT水平分为≥2×ULN组和<2×ULN组,比较2组间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HBV DNA载量的相关性。结果:在ALT≥2×ULN组患者中,湿热中阻型所占比例最高(48.4%),其次为肝郁脾虚型、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而在ALT<2×ULN组患者中,以肝郁脾虚型和瘀血阻络型分布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38.5%和34.6%,2组间中医证型分布比较有差异(P<0.01)。HBV DNA载量在湿热中阻型最高,其他各型由高到低分别为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瘀血阻络型>脾肾阳虚型。ALT≥2×ULN组患者HBV DNA载量明显高于ALT<2×ULN组,2组间HBV DNA载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LT水平与中医证型分布存在相关性,中医证型与病毒载量有一定关系,尤其湿热中阻型与病毒载量关系密切,可作为慢乙肝中医证型客观化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肝炎 中医证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病毒载量
下载PDF
中药联合八段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陶庆雪 常硕 +6 位作者 马翠翠 施卫兵 胡大庆 朱孝武 余龙 饶建国 郭锦晨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90-96,共7页
观察中药联合八段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的临床疗效。通过网上问卷调查收集了2022年11月~2023年1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市及六安市定点医院收治的93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病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与... 观察中药联合八段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的临床疗效。通过网上问卷调查收集了2022年11月~2023年1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市及六安市定点医院收治的93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病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与治疗组(47例),对照组予饮食、情志指导,治疗组口服加减生脉无恙汤结合八段锦功法锻炼,10天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抑郁、焦虑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观察期结束后,两组患者乏力气短、口干渴、干咳及睡眠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52.17%(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DASS-21评分降低均更加显著(P<0.05)。结论:1.恢复期患者遗留的生理或心理症状,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但仅少部分患者能够自行缓解;2.经中药联合八段锦锻炼能够帮助此类患者改善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缩短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八段锦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恢复期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庆桃 王婷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6期826-828,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积聚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同时对2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积聚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同时对2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加患者对疾病的掌握程度,且效果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聚 肝硬化 临床护理路径
下载PDF
6种中成药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15
作者 史甜甜 刘丽丽 蒋伟峰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6期62-72,共11页
目的评价中成药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搜索建库至2023年12月23日收录的有关中成药联合替诺福... 目的评价中成药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搜索建库至2023年12月23日收录的有关中成药联合替诺福韦治疗CHB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用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使用RevMan 5.4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使用Stata 17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9项RCT,研究内容涉及扶正化瘀胶囊、安络化纤丸、复方鳖甲软肝片、舒肝宁注射液、肝爽颗粒、鳖甲煎丸6种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显示,在各项结局指标方面累计概率曲线下面积(SUCRA)排第一位的干预措施分别是:1)在降低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方面,肝爽颗粒+替诺福韦;2)在降低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方面,鳖甲煎丸+替诺福韦;3)在降低透明质酸(HA)水平方面,肝爽颗粒+替诺福韦;4)在降低层粘连蛋白(LN)水平方面,扶正化瘀胶囊+替诺福韦;5)在降低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水平方面,扶正化瘀胶囊+替诺福韦;6)在降低Ⅳ型胶原(Ⅳ-C)水平方面,复方鳖甲软肝片+替诺福韦;7)在降低总胆红素(TBIL)水平方面,舒肝宁注射液+替诺福韦。结论在常规使用替诺福韦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成药可提高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替诺福韦 慢性乙型肝炎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新安医学理论治疗疫病恢复期的思考
16
作者 储茂锋 郭锦晨 +3 位作者 赵芬芬 汪俊丽 许文彬 施卫兵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3期4-7,20,共5页
从“养阴清润学派”“固本培元学说”以及新安医家对郁证的认识来探讨疫病恢复期和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思路。通过滋养阴液、固培元气、解郁安神之法改善疫病恢复期患者出现的诸多不适。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疫病恢复期患者的治疗可从... 从“养阴清润学派”“固本培元学说”以及新安医家对郁证的认识来探讨疫病恢复期和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思路。通过滋养阴液、固培元气、解郁安神之法改善疫病恢复期患者出现的诸多不适。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疫病恢复期患者的治疗可从新安医学理论中获得启示。新安医学理论可对疫病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医学 新冠肺炎 恢复期 瘟疫
下载PDF
218例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与慢性肝病临床诊断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杨小军 张国梁 +4 位作者 刘永华 刘丽丽 侯勇 李艳 韩啥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2172-2175,2281,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肝病临床诊断结果与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组织病理活检结果的一致性,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对慢性肝病临床病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2011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的218例慢性肝病患... 目的分析慢性肝病临床诊断结果与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组织病理活检结果的一致性,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对慢性肝病临床病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2011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的218例慢性肝病患者,采用彩超引导下行肝脏病变处穿刺活检术,常规做苏木精—伊红(HE)染色、Masson及网状纤维染色,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加做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分析病理结果与临床诊断的相关性。结果代偿期肝硬化(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慢性丙型肝炎、脂肪性肝病、乙肝肝硬化(代偿期)与病理诊断分级的符合率分别为74.3%、78.7%、73.3%、80.6%和67.9%。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在慢性肝脏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 慢性肝病 临床诊断
下载PDF
中药穴位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8
作者 赵进东 李艳 +5 位作者 倪英群 陆瑞敏 石国斌 赵静 李扬 方朝晖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弥可保治疗,治疗组在对...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弥可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密西根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评分(Michigan diabetic neuropathy score,MDNS)。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DNS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两组MDNS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注射可以显著减少DPN患者MDNS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穴位注射 密西根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评分
下载PDF
徐经世国医大师论治肝胆病理论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国梁 赵进东 +1 位作者 李艳 刘丽丽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01-105,共5页
徐经世认为肝胆疾病的致病核心在“郁”,其病因病机为“肝胆郁热,脾胃虚寒”,故诊疗原则为辛开苦降,喜用药物有竹茹、陈皮、枳壳、石斛、半夏、绿梅花、白芍、黄连、谷芽等。
关键词 肝脏疾病 胆囊疾病 理论与实践 徐经世
下载PDF
固元醒脑汤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成 朱才丰 刘丽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842-844,848,共4页
目的:观察固元醒脑汤联合奥拉西坦对MCI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MCI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固元醒脑汤联合奥拉西坦,对照组单用奥拉西坦,采用MMSE、Mo CA、ADL量表评定,观察血清Aβ及IL-6变化,3周后考察其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 目的:观察固元醒脑汤联合奥拉西坦对MCI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MCI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固元醒脑汤联合奥拉西坦,对照组单用奥拉西坦,采用MMSE、Mo CA、ADL量表评定,观察血清Aβ及IL-6变化,3周后考察其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MSE、Mo CA量表评分及Aβ、IL-6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MSE、Mo CA、ADL量表评分及Aβ、IL-6较治疗前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降分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元醒脑汤联合奥拉西坦能明显降低MCI患者Aβ与IL-6水平,并可显著提高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元醒脑汤 奥拉西坦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IL-6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