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6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耕文化”育人路径的研究与实践——以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姜家生 闫大玮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06-109,共4页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按照校园文化的应有之意,加强农科学子的农本思想塑造与价值观养成,引导他们坚定学农、爱农的专业思想。通过开展社会实践、组建专业技能学习的"虚拟班"和共建校企合作平台,结合学生低年级开展课程实习、...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按照校园文化的应有之意,加强农科学子的农本思想塑造与价值观养成,引导他们坚定学农、爱农的专业思想。通过开展社会实践、组建专业技能学习的"虚拟班"和共建校企合作平台,结合学生低年级开展课程实习、高年级开展专业实习、毕业前开展毕业实习,三段式渐进提升培养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高了农科学子事农能力,锤炼了他们的"耕"、"勤"品质。形成了文化引领和实践锻造多层次相互融合的"农耕文化"育人模式,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文化 人才培养 内涵 路径
下载PDF
项目化管理在高校团学活动开展中的运用探究——以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团支部特色活动为例
2
作者 吕莎莎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4年第1期8-10,共3页
结合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团支部特色活动中采用的项目化管理模式的具体实践情况,探索高校团学活动新途径、新方法。通过完善项目化管理流程和细节,使广大团员青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建立高校团学活动... 结合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团支部特色活动中采用的项目化管理模式的具体实践情况,探索高校团学活动新途径、新方法。通过完善项目化管理流程和细节,使广大团员青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建立高校团学活动长效机制,促进品牌活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学 项目化管理 创新 品牌
下载PDF
农学概论教学改革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海兵 武立权 张文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6期264-265,282,共3页
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的农学概论课程为对象,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改革及考核制度改革3方面出发,探析教学改革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调研结果表明:教学改革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对农业知识的兴趣爱好、查阅文献能力、语言组织及表达... 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的农学概论课程为对象,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改革及考核制度改革3方面出发,探析教学改革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调研结果表明:教学改革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对农业知识的兴趣爱好、查阅文献能力、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大幅提升。教学改革后,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加深了对农业的认知和兴趣,更为重要的是显著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该项教学改革措施为安徽农业大学农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实施提供了参考,为其他课程改革拓展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 教学改革 综合能力
下载PDF
安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5
4
作者 黄婷 董召荣 +4 位作者 杨烈 谢家琦 马运才 李朋晴 张建强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3-115,共3页
草业科学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结合安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的办学特点,总结认为通过课程实践和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科研素质,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可以为其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思想上和业务上的准备。
关键词 草业科学 实践 教学
下载PDF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及综合改革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文明 常成 +5 位作者 郑文寅 张海萍 高灿红 胡群文 王昌初 姚大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5期364-366,共3页
结合安徽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基础与改革进展,针对该专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专业建设与综合改革目标及思路,并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硬件与软件建设等方面,探讨了专业建设与综合改革内容及措施。
关键词 种子科学与工程 专业建设 综合改革
下载PDF
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汪凤莲 冯继明 盛康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35-140,共6页
大学生感恩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高校重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也具有一定的感恩意识。然而,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原因,以及大学生自我教育上存在的问题,使得感恩教育的成... 大学生感恩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高校重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也具有一定的感恩意识。然而,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原因,以及大学生自我教育上存在的问题,使得感恩教育的成效在整体上并不乐观。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途径,结合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需要,探索感恩教育的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将感恩教育融入学生资助工作,融入"三下乡"社会实践,融入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融入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并且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大学生感恩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感恩教育 实践模式
下载PDF
谈高校班级建设创新与文化育人的正态响应——以安徽农业大学“虚拟班级”建设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惠东 姜家生 程玉磊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31-135,共5页
高校校园文化是实现人才培养和文化育人的重要手段。高校班级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实施单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当前,高校的班级设置主要延续以专业背景为主体的模式,形式单一。随着学生群体情况的不断变化,以兴趣爱好相近、职... 高校校园文化是实现人才培养和文化育人的重要手段。高校班级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实施单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当前,高校的班级设置主要延续以专业背景为主体的模式,形式单一。随着学生群体情况的不断变化,以兴趣爱好相近、职业发展目标相同的文化认同为基础建立的"虚拟班级",通过传输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成长指导,对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实现文化育人具有积极的正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班级 班级文化 文化育人
下载PDF
依托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提升农业高校实践教学水平的探索——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武德传 刘广金 马中文 《农业灾害研究》 2015年第7期67-68,70,共3页
为提高农业院校实践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探讨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背景下农业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及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农业高校 实践教学
下载PDF
谈高校低值易耗品网络化管理——以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赵良侠 《农业灾害研究》 2018年第6期125-126,共2页
高校低值易耗品具有价值低、品种多、周期短、危险大等特点,其管理中存在重视不够,制度不全,浪费严重等问题。为了使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更具科学化,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采用了网络化管理,弥补了以往纸上办公存在... 高校低值易耗品具有价值低、品种多、周期短、危险大等特点,其管理中存在重视不够,制度不全,浪费严重等问题。为了使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更具科学化,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采用了网络化管理,弥补了以往纸上办公存在的缺陷,打通了低值易耗品的申请、批复、领用和保管之间的关系,实时掌握各功能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的库存情况,极大地提高了低值易耗品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低值易耗品 网络化管理
下载PDF
移动互联网时代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大别山道路”精神教育实践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振宇 史策 方芳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35-140,共6页
安徽农业大学“大别山道路”精神教育实践,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了参考和借鉴。调研发现,安徽农业大学将移动互联网运用于“大别山道路”精神宣传方面还有待加强和改善。建议从全力提升“大别山道路”精... 安徽农业大学“大别山道路”精神教育实践,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了参考和借鉴。调研发现,安徽农业大学将移动互联网运用于“大别山道路”精神宣传方面还有待加强和改善。建议从全力提升“大别山道路”精神宣传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以及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以“大别山道路”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强高校校园网络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升安徽农业大学“大别山道路”精神的教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时代 地方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大别山道路”精神
下载PDF
“互联网+”大学生党课教育平台的构建——以安徽农业大学“先锋在线”掌上党校APP教育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崔文礼 林煦东 +1 位作者 葛红 姚伟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121-125,共5页
党校培训是坚定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教育环节。“互联网+党建”是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以安徽农业大学“先锋在线”掌上党校APP的运营为例,探索运用新媒体开展... 党校培训是坚定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教育环节。“互联网+党建”是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以安徽农业大学“先锋在线”掌上党校APP的运营为例,探索运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创新路径。“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党课教育平台的构建,应提高思想认识,构建网络思维;加强设计管理,提高党课教育的实效;优化系统升级,实现全员全过程教育培训;深入开展调研,提供个性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创新 党课教育
下载PDF
农业高校大学生理性消费培育的实现途径探讨——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超 仇飞 任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7期271-274,共4页
大学生容易产生盲目消费、超前消费、冲动消费的行为,而当前农业高校大学生的消费观和财商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以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为研究主体,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形式对农业高校大学生的消费与理财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最... 大学生容易产生盲目消费、超前消费、冲动消费的行为,而当前农业高校大学生的消费观和财商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以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为研究主体,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形式对农业高校大学生的消费与理财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强农业高校大学生理性消费教育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消费 财商教育 农业高校 大学生
下载PDF
推进安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多功能农业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婷 董召荣 +4 位作者 姚佐文 张承祥 王瑞 聂刚 檀红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2476-12479,共4页
农业的多功能性理念赋予了农业更丰富的内涵,显现了农业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通过对农业多功能性现状的研究,提出了新时期安徽农业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多功能农业 农业现代化 发展
下载PDF
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现状调研——以安徽省某县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崔文礼 夏剑锋 +1 位作者 姚大年 江海波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19-22,共4页
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建设美好乡村、培养造就党政机关后备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然而,当前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存在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性别、年龄、专业不均衡,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知情度和认可度不高,... 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建设美好乡村、培养造就党政机关后备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然而,当前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存在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性别、年龄、专业不均衡,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知情度和认可度不高,大学生村官自身融入意愿不强烈等。为保障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健康成长、主动融入基层,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利用自己的知识、智力、年龄优势寻找"增量"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要从制度层面完善激励机制,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融入基层 融入意愿 认可度
下载PDF
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学生生产实习的实践与探讨
15
作者 陈翔 刘丽 +2 位作者 魏凤珍 宋有洪 李金才 《中国校外教育》 2020年第30期31-32,共2页
在现代高等农业教育中,生产实习对农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是从课本理论走向生产实践的重要环节,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论述了当前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学生进行生产实习的必要性,针对实习过程中存在问题,... 在现代高等农业教育中,生产实习对农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是从课本理论走向生产实践的重要环节,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论述了当前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学生进行生产实习的必要性,针对实习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了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实习教师的选择范围、丰富生产实习内容、规范评价与考核制度和加强生产实习基地建设五个方面来进一步提高生产实习的质量,从而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学专业 生产实习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困境与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笑笑 车钊 +2 位作者 吴巩 王晓波 宋贺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农业4.0”和新农科建设对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农业智能化时代需要大量既懂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又具有农业智能化、数字化知识和跨学科学习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不能满足这类人才需求。文中分析... “农业4.0”和新农科建设对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农业智能化时代需要大量既懂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又具有农业智能化、数字化知识和跨学科学习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不能满足这类人才需求。文中分析了传统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从课程思政、课程内容、实践教学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探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途径,为培养更多乡村振兴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农学专业 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农学概论教学改革实践
17
作者 刘惠惠 李金才 +1 位作者 魏凤珍 宋有洪 《新丝路》 2020年第12期72-73,共2页
农学概论是高等农林院校非农学专业所学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本文从使用师生角色互换、专题讨论、留学生现身说法和综合多途径考核等方式入手,进行了农... 农学概论是高等农林院校非农学专业所学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本文从使用师生角色互换、专题讨论、留学生现身说法和综合多途径考核等方式入手,进行了农学实践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探讨,并建议新形势下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增加实践环节,以期为相关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学概论 非农学专业 教学改革实践
下载PDF
安徽麦区软质小麦面粉溶剂保持力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18
作者 程颖 焦碧玉 +5 位作者 王磊 汪辉 崔文礼 朱宗河 赵莉 郑文寅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91-197,共7页
为了深入了解安徽麦区软质小麦溶剂保持力(SRC)性状的基因型效应与不同种植区域环境效应的互作关系及稳定性,利用GGE双标图对种植于7个生态试点的12个大田推广软质小麦品种的蔗糖SRC、乳酸SRC、碳酸钠SRC和水SRC 4个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 为了深入了解安徽麦区软质小麦溶剂保持力(SRC)性状的基因型效应与不同种植区域环境效应的互作关系及稳定性,利用GGE双标图对种植于7个生态试点的12个大田推广软质小麦品种的蔗糖SRC、乳酸SRC、碳酸钠SRC和水SRC 4个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GGE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4个SRC性状的GGE变异值均大于50%,环境-基因型互作效应复杂。能较好区分蔗糖SRC和乳酸SRC的试点是濉溪,能较好区分碳酸钠SRC且具有强代表性的生态点是新马桥,能区分水SRC的生态点是阜阳。生态适应性和稳定性分析表明:蔗糖SRC值表现较稳定的品种包括华成863、龙科1109、荃麦725和涡麦99;乳酸SRC值稳定的品种有徽研912和瑞华麦516,碳酸钠SRC值稳定的品种包括徽研912和瑞华麦516,水SRC值表现较稳定的品种是华成8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SRC GGE双标图 基因型-环境互作 稳定性
原文传递
安徽麦区软质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环境互作分析
19
作者 訾金爽 李四方 +1 位作者 汪芳芳 郑文寅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61-1169,共9页
为了深入研究安徽麦区软质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效应与不同种植区域环境效应的互作关系及稳定性,本研究利用AMMI双标图对种植于7个生态试点的12个软质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及吸水率4个品质指标进行综合... 为了深入研究安徽麦区软质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效应与不同种植区域环境效应的互作关系及稳定性,本研究利用AMMI双标图对种植于7个生态试点的12个软质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及吸水率4个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AMMI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濉溪和新马桥生态试点能够较好地分辨品种湿面筋含量,区分品种面团稳定时间的最佳地点是太和生态试点,阜阳生态试点能够很好地区分不同品种的吸水率,能较好地区分蛋白质含量的生态试点是新马桥。吸水率和面团稳定时间表现好的品种是瑞华麦516、天益科麦5号;湿面筋含量中较稳定的品种是华成863和瑞华麦516;天益科麦5号是蛋白质含量平均值较高且较稳定的品种。相对而言,天益科麦5号具有广适、稳定且品质性状优良的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质小麦 AMMI模型 主要品质性状 基因型-环境互作分析 稳定性
下载PDF
农学类专业作物种子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20
作者 张璨 赵良侠 +1 位作者 胡群文 张文明 《科技风》 2024年第2期102-104,共3页
作物种子学实验是作物种子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农学类专业培养本科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针对作物种子学实验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教学设计、教学方式、考核办法等方面对本课程进... 作物种子学实验是作物种子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农学类专业培养本科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针对作物种子学实验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教学设计、教学方式、考核办法等方面对本课程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旨在为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作物种子学实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学类专业 作物种子学实验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