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FF-BAFFR及信号转导分子参与佐剂性关节炎的免疫反应及芍药苷-6′-O-苯磺酸酯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澍 魏芳 +5 位作者 贾晓益 孙晓静 杨雪枝 赵英杰 常艳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3-649,共7页
目的观察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炎症不同时期脾脏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及其受体(BAFFR)表达变化以及芍药苷-6′-O-苯磺酸酯(CP-25)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弗氏佐剂制备大鼠AA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AA组、CP-25(25、50、100 mg/kg)... 目的观察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炎症不同时期脾脏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及其受体(BAFFR)表达变化以及芍药苷-6′-O-苯磺酸酯(CP-25)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弗氏佐剂制备大鼠AA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AA组、CP-25(25、50、100 mg/kg)组、甲氨蝶呤(0.5 mg/kg)组、白芍总苷(50 mg/kg)组、芍药苷(50 mg/kg)组,造模后第17~31天给药。ELISA法检测外周血BAFF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流式细胞术、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P-25对脾脏BAFFR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因子2(TRAF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炎症反应期(D9)、炎症初期(D16)、炎症高峰期(D23)及炎症缓解期(D30)模型大鼠血清BAFF水平和脾脏BAFFR mRNA及蛋白表达均增加。与AA组比较,CP-25(25、50、100 mg/kg)体内给药明显下调AA大鼠脾脏BAFFR mRNA及蛋白表达。体外BAFF刺激后,大鼠脾脏细胞TRAF2及BAFFR蛋白表达显著增加,CP-25(1×10^(-6)mol/L)明显降低TRAF2及BAFFR蛋白的表达。结论 CP-25发挥炎症免疫调节作用可能与其抑制AA大鼠BAFFR受体及TRAF2信号分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佐剂性关节炎 CP-25 BAFF BAF-FR TRAF2
下载PDF
成像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成纤维样滑膜细胞Ahr入核的比较
2
作者 程梦 王燚 +2 位作者 董伟波 魏伟 常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4-1528,共5页
目的探究成像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Ahr入核的差别。方法用15%的DMEM培养人来源的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细胞株MH7A,分别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量化成像流式细胞仪(ImageStreamX MarkⅡ)检测空白对照组、Kyn组和Kyn+... 目的探究成像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Ahr入核的差别。方法用15%的DMEM培养人来源的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细胞株MH7A,分别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量化成像流式细胞仪(ImageStreamX MarkⅡ)检测空白对照组、Kyn组和Kyn+CH223191组对MH7A中Ahr的入核水平,并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两种检测技术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免疫荧光技术和成像流式细胞术测得的MH7A细胞中Kyn组和Kyn+CH223191组Ahr入核能力增加(P<0.05),两种实验方法测得的三组结果相关性良好,R 2值分别是0.8638、0.9287和0.9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免疫荧光技术的操作和结果,成像流式细胞术数据处理比较复杂,但所得结果精确度高,避免了实验者的主观性,减少实验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荧光技术 成像流式细胞术 类风湿关节炎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芳香烃受体 入核 相关性
下载PDF
新型蒽环类衍生物HYY-014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明霞 鲁晓蓉 +3 位作者 张俊东 刘胜利 王界永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2-476,共5页
目的研究新型蒽环类衍生物HYY-014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特征,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大鼠单次尾静脉注射1.5 mg/kg的HYY-014后,采用LC-MS/MS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浆和组织中HYY-014及其代谢物HYY-M3的浓度,药代动力学参数... 目的研究新型蒽环类衍生物HYY-014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特征,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大鼠单次尾静脉注射1.5 mg/kg的HYY-014后,采用LC-MS/MS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浆和组织中HYY-014及其代谢物HYY-M3的浓度,药代动力学参数经DAS 3.0统计软件计算获得。结果采用统计矩方法处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HYY-014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T1/2、Vd、CL、AUC0-t、MRT0-t分别为(1 628.6±618.6)μg/L、(24.4±3.6)h、(23.4±5.2)L/kg、(0.66±0.08)L/kg/h、(2 219.5±276.9)μg/L·h、(15.1±2.4)h;HYY-M3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AUC0-t分别为(2.2±0.6)μg/L、(103.1±13.7)μg/L·h。静脉注射该药后,很快向机体的各组织广泛分布,且具有明显的靶向性,主要分布在脾、肾、肺、心脏、肝等组织,脑组织中浓度极低。结论静脉注射HYY-014组织分布广泛,具有明显的靶向性,肺、肝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均较高,不能通过血脑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Y-014 蒽环类衍生物 药代动力学 组织分布 大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下载PDF
芍药苷-6-O'-苯磺酸酯体外降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春 袁君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69-1274,共6页
目的考察芍药苷-6-O'-苯磺酸酯(CP-25)体外降解动力学。方法制备大鼠肝匀浆液和肠匀浆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匀浆液中CP-25的浓度。结果CP-25在肝匀浆液和肠匀浆液中均显著降解,降解半衰期随匀浆液浓度升高而显著降低;... 目的考察芍药苷-6-O'-苯磺酸酯(CP-25)体外降解动力学。方法制备大鼠肝匀浆液和肠匀浆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匀浆液中CP-25的浓度。结果CP-25在肝匀浆液和肠匀浆液中均显著降解,降解半衰期随匀浆液浓度升高而显著降低;肠道不同区段匀浆液对CP-25代谢作用有差异,十二指肠和结肠代谢作用相对较弱,空肠和回肠相对较强。结论 CP-25口服给药受到小肠和肝脏双重首过消除,通过合适的药物制剂可能会进一步提高CP-25口服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6-O’-苯磺酸酯 芍药苷 肝药酶 酯酶 降解 动力学
下载PDF
β-arrestins与纤维化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谷元婧 孙妩弋 +2 位作者 张森 吴晶晶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0-175,共6页
β-arrestins是在提纯β-肾上腺素受体激酶(β-adrenergic receptor kinase,β-ARK)的过程中发现的一类重要的接头蛋白和信号调控蛋白,对绝大部分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介导的信号转导都具有调节作用。纤维化... β-arrestins是在提纯β-肾上腺素受体激酶(β-adrenergic receptor kinase,β-ARK)的过程中发现的一类重要的接头蛋白和信号调控蛋白,对绝大部分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介导的信号转导都具有调节作用。纤维化疾病如肝纤维化、肺纤维化、心血管纤维化等,其发病因素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但最终的病理特征都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在组织器官内过度沉积。大量研究表明,β-arrestins在纤维化疾病的炎症反应、ECM沉积等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就β-arrestins在纤维化疾病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arrestins 纤维化疾病 细胞外基质 G蛋白偶联受体 信号转导 受体酪氨酸激酶
下载PDF
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何继晨 严君逸 +4 位作者 程琢玉 程润 赵英杰 魏伟 严尚学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1496-1500,I0001,I0002,共7页
目的研究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间充质干细胞(iPSC-MSCs)对大鼠骨关节炎(OA)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Hulth法建立大鼠OA模型,编号后运用Excel表格随机分组功能将其分为模型组、iPSC-MSCs组、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组、玻璃酸钠(HA... 目的研究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间充质干细胞(iPSC-MSCs)对大鼠骨关节炎(OA)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Hulth法建立大鼠OA模型,编号后运用Excel表格随机分组功能将其分为模型组、iPSC-MSCs组、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组、玻璃酸钠(HA)阳性对照组,另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每组10只。除HA组动物多次给药(每周1次,共给药5次)外,其它各组均单次给药,每次每只动物在术侧关节腔注射50μL药物iPSC-MSCs和hUC-MSCs,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同法给予生理盐水。给药5周后处死动物,观察iPSC-MSCs对关节直径差值、关节腔结构及评分、关节面评分、病理学评分等指标的影响;检测膝关节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Ⅱ型胶原(CollagenⅡ)及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DAMTS)-5表达情况。结果 iPSCMSCs和hUC-MSCs给药均可显著降低膝关节面Pelletier评分、关节直径和病理Mankin评分,改善关节腔结构,降低X线评分和关节肿胀,且iPSC-MSCs较hUC-MSCs给药在降低Pelletier评分[(1.22±0.67)比(2.00±0.71),P=0.02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比于模型组,iPSC-MSCs关节腔注射给药可显著增加软骨层CollagenⅡ表达[(35.87±8.52)比(69.90±7.65),P<0.01],降低MMP-13[(59.25±5.56)比(33.75±5.85),P<0.01]和ADAMTS-5[(52.25±10.47)比(22.25±6.13),P<0.01]表达水平,且与hUC-MSCs给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PSC-MSCs组与hUC-MSCs组CollagenⅡ、MMP-13、ADAMTS-5值分别为[(69.90±7.65)比(61.00±5.52),P=0.010]、[(33.75±5.85)比(43.25±6.02),P=0.028]、[(22.25±6.13)比(36.50±4.65),P=0.011]。结论关节腔注射iPSC-MSCs可显著改善OA大鼠关节病理,具有明显的软骨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脐血干细胞移植 注射 关节内 诱导多能干细胞 间质干细胞 软骨损伤 大鼠
下载PDF
我国学者积极开展COVID-19防治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 被引量:9
7
作者 徐莉 葛瑾茹 +1 位作者 张玲玲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1-308,共8页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仍在全球蔓延,蔓延速度快,传播性强,传播途径多。2020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COVID-19)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截至北京时间2020年5月31日,全球累计确诊COVID-19病例超过621...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仍在全球蔓延,蔓延速度快,传播性强,传播途径多。2020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COVID-19)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截至北京时间2020年5月31日,全球累计确诊COVID-19病例超过621万,累计死亡病例超过37万例。疫情的爆发促进我国医药、卫生预防的研究工作者开展了大量的新冠肺炎研究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在国内外医药期刊发表大量文章。该文通过中国知网,对2020年1月至4月期间我国学者发表在国内医药期刊的新冠肺炎相关的文章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刊载COVID-19文章的期刊杂志多而广,研究机构多,包括医院、高校、科研院所和制药企业。研究内容全面,包括发病机制、病毒抗体检测、新冠肺炎诊断、疫情防控策略和疫苗研发、治疗药物研发等。治疗措施多途径,包括抗病毒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治疗,既有西药治疗,也有中药调理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等。这些研究成果和诊治经验为全球疫情国家防治新冠肺炎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机制 治疗药物 疫苗研发 研究机构
下载PDF
泼尼松和TACI-Ig联合用药对MRL/lpr小鼠产生自身抗体的作用及机制
8
作者 邓晓媚 严尚学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62-1268,共7页
目的研究泼尼松和跨膜激活和钙调和亲环素配体相互作用因子融合蛋白(TACI-Ig)联合用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MRL/Mpslac-lpr(MRL/lpr)小鼠的治疗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将MRL/lpr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醋酸泼尼松(Pre)组(2.5、5.0 mg/kg)... 目的研究泼尼松和跨膜激活和钙调和亲环素配体相互作用因子融合蛋白(TACI-Ig)联合用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MRL/Mpslac-lpr(MRL/lpr)小鼠的治疗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将MRL/lpr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醋酸泼尼松(Pre)组(2.5、5.0 mg/kg)、TACI-Ig组(15.0 mg/kg)、Pre+TACI-Ig[(2.5+7.5)、(2.5+15.0)mg/kg]联合用药组,另设BALB/c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给药组小鼠每日灌胃给予Pre,TACI-Ig隔日皮下注射给药,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共计13周。观察联合用药对小鼠一般体征和尿蛋白的影响,HE染色法检测小鼠脾脏和肾脏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自身抗体和B细胞活化因子(BAFF)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浆细胞亚群比例,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脏CD138的变化。结果 Pre和TACI-Ig联合用药可以改善MRL/lpr小鼠皮肤损伤,降低尿蛋白,明显减少脾脏生发中心形成和白髓增生,显著减轻小鼠肾脏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肾小球纤维化,改善炎症状态,降低脾脏浆细胞(CD19-CD138+)的比例,降低血清BAFF和抗核抗体(ANA)水平,但是对抗ds-DNA抗体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 Pre和TACI-Ig联合用药对MRL/lpr小鼠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浆细胞分化、降低自身抗体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TACI-Ig 醋酸泼尼松 联合用药 浆细胞 自身抗体
下载PDF
采用慢病毒载体干扰TRAF2表达的MH7A细胞稳转株的构建及意义
9
作者 陈露颖 蒋励萍 +5 位作者 王伟康 左书俊 蒯佳婕 马旸 韩陈陈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199,共7页
目的 用慢病毒载体构建干扰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RAF2)表达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膜细胞株MH7A细胞稳转株,研究TNF-α-TRAF2信号在MH7A异常增殖的作用。方法 根据人TRAF2的基因序列和shRNA序列设计原则,设计并合成3对TRAF2-sh... 目的 用慢病毒载体构建干扰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RAF2)表达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膜细胞株MH7A细胞稳转株,研究TNF-α-TRAF2信号在MH7A异常增殖的作用。方法 根据人TRAF2的基因序列和shRNA序列设计原则,设计并合成3对TRAF2-shRNA干扰序列,通过PCR对引物进行退火,通过双酶切PLKO.1-puro获得线性载体,将线性化载体与退火后引物通过Solution I连接,连接产物导入感受态细胞,涂板,挑取阳性菌落进行测序。构建3种不同的PLKO.1-TRAF2-shRNA慢病毒重组质粒,借助慢病毒包装质粒对对数生长期的HEK 293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收集病毒液感染MH7A细胞,同时使用嘌呤霉素对TRAF2低表达的MH7A稳转株进行筛选。使用CCK-8法、Western blot、qPCR检测MH7A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TRAF2低表达的MH7A增殖功能及下游信号TRAF2、P65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结果 成功构建了PLKO.1-TRAF2-shRNA(1)、PLKO.1-TRAF2-shRNA(2)和PLKO.1-TRAF2-shRNA(3)慢病毒载体质粒和对照组慢病毒载体质粒PLKO.1-puro,将3个TRAF2-shRNA慢病毒载体质粒和对照组慢病毒载体质粒PLKO.1-puro分别与慢病毒包装质粒导入HEK 293T获得病毒液,将病毒液感染MH7A细胞后,经嘌呤霉素(2.00μg/ml)筛选,2 d得到MH7A稳转株;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LKO.1-TRAF2-shRNA(1) MH7A细胞稳转株中TRAF2 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阴性对照组明显下降;CCK-8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MH7A中TRAF2敲低后,TNF-α诱导的TRAF2低表达的MH7A细胞增殖和P65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成功构建了PLKO.1-TRAF2-shRNA(1) MH7A细胞稳转株,研究TNF-α-TRAF2信号活化介导RA滑膜细胞异常增殖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MH7A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 慢病毒载体
下载PDF
别嘌呤醇恢复犬尿氨酸异常代谢改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和机制
10
作者 陈悦兰 董伟波 +3 位作者 许和鹏 严尚学 魏伟 常艳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25年第5期830-836,共7页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allopurinol,ALLO)恢复色氨酸-2,3-双加氧酶2(tryptophan 2,3-dioxygenas 2,TDO2)介导的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异常代谢,进而改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和部分机制,为ALLO治疗UC提供实验...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allopurinol,ALLO)恢复色氨酸-2,3-双加氧酶2(tryptophan 2,3-dioxygenas 2,TDO2)介导的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异常代谢,进而改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和部分机制,为ALLO治疗UC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构建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的小鼠UC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LLO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mg·kg-1)以及阳性药物柳氮磺吡啶(salazosulfapyridine,SASP)(200 mg·kg-1)组,记录小鼠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变化;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TDO2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及肠系膜淋巴结巨噬细胞比例变化;ELISA检测结肠组织匀浆上清中TNF-α、IL-1β、IL-6促炎细胞因子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结肠组织匀浆上清中色氨酸(tryptophan,Trp)和Kyn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ALLO给药后,明显改善UC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降低脾脏及肠系膜淋巴结巨噬细胞比例,下调结肠组织匀浆上清TNF-α、IL-1β、IL-6促炎因子水平,抑制结肠组织TDO2活性(Kyn/Trp比值)和表达。结论ALLO可改善小鼠UC疾病表现,可能与其恢复TDO2介导的Kyn异常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别嘌呤醇 犬尿氨酸 色氨酸 色氨酸-2 3-双加氧酶2 自身免疫病
下载PDF
芍药苷-6′-O苯磺酸酯调节GRK2对CIA大鼠巨噬细胞JAK1/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斯梦 张春梅 +1 位作者 姜玲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81-790,共10页
目的明确芍药苷-6′-O苯磺酸酯(代号CP-25)调节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kinase 2,GRK2)发挥对胶原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巨噬细胞JAK1/STAT3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 目的明确芍药苷-6′-O苯磺酸酯(代号CP-25)调节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kinase 2,GRK2)发挥对胶原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巨噬细胞JAK1/STAT3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CP-25(50 mg·kg-1·d-1)组、MTX(0.5 mg·kg-1·3d-1)组。在造模后连续21 d灌胃给药。观察检测大鼠整体指标,检测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和外周血血清中IL-6、PGE2的水平、CD86/CD206的比值、GRK2的胞膜表达及GRK2与JAK1共定位、JAK1/STAT3蛋白表达及p-STAT3入核情况。提取正常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IL-6、PGE2刺激24 h后,分别检测上述指标。结果CP-25可明显改善大鼠关节肿胀和全身炎症情况,降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和外周血中IL-6和PGE2的水平,CP-25明显降低巨噬细胞CD86/CD206、JAK1/STAT3蛋白表达及GRK2胞膜表达、p-STAT3入核,增加GRK2与JAK1的共定位结合率。结论CP-25对CIA大鼠发挥治疗作用,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调节GRK2活性,进而抑制JAK1/STAT3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性关节炎 巨噬细胞 GRK2 JAK1 STAT3 CP-25
下载PDF
芍药苷-6-O-苯磺酸酯通过调节JAK/STAT3/RORγ-t/IL-17A信号通路抑制人外周血Th17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悦 汤小雨 +5 位作者 蔡小雨 王琛 张贤政 韩乐 张玲玲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4-791,共8页
目的研究芍药苷-6′-O-苯磺酸酯(CP-25)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JAK/STAT3/RORγ-t/IL-17A信号通路的调控及对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从人外周血中分离出PBMCs,将细胞分为空白对... 目的研究芍药苷-6′-O-苯磺酸酯(CP-25)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JAK/STAT3/RORγ-t/IL-17A信号通路的调控及对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从人外周血中分离出PBMCs,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TNF-α(10μg·L-1)与包含佛波酯、离子霉素、布雷菲尔德菌素A的细胞刺激混合物(2 mL·L-1)联合刺激组、CP-25组(10μmol·L-1)、艾拉莫德组(80μmol·L-1)、托法替布组(10μmol·L-1),药物作用24 h后,收集细胞进行以下相关检测:CCK-8法检测CP-25对人PBMCs增殖功能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p-STAT3、STAT3、RORγ-t和IL-17A在人PBMCs中CD4+Th细胞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人PBMCs中p-JAK1、JAK1、p-JAK2、JAK2、p-JAK3、JAK3、p-STAT3、STAT3、RORγ-t、IL-17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P-25能明显抑制刺激诱导的人PBMCs异常增殖,下调人PBMCs的p-JAK1、p-JAK2、p-JAK3、p-STAT3、STAT3、RORγ-t、IL-17A蛋白表达,降低CD4+Th细胞中p-STAT3、STAT3、RORγ-t的表达和CD4+IL-17A+Th17细胞的百分比。结论CP-25抑制人PBMCs中JAK/STAT3/RORγ-t/IL-17A信号通路,进一步抑制Th17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Th17细胞 JAK/STAT RORγ-t IL-17A 细胞分化
下载PDF
性别对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模型建立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婷婷 韩陈陈 +4 位作者 崔东倩 张雨 刘倩 马旸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34-639,共6页
建立咪喹莫特(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模型,对模型进行评价并探究性别对IMQ诱导小鼠银屑病模型建立的影响。BALB/c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1(雄性)、模型组2(雌性),将IMQ涂抹于小鼠背部皮肤建立小鼠银屑病模型。每天对... 建立咪喹莫特(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模型,对模型进行评价并探究性别对IMQ诱导小鼠银屑病模型建立的影响。BALB/c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1(雄性)、模型组2(雌性),将IMQ涂抹于小鼠背部皮肤建立小鼠银屑病模型。每天对小鼠皮肤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病理学改变,计算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内披蛋白的表达情况。与对照组小鼠相比,IMQ诱导的雄性和雌性小鼠皮肤均表现出鳞屑、红斑和增厚现象并持续加重,PASI评分也呈相同的结果。HE染色发现与对照组小鼠相比,IMQ诱导的雄性和雌性小鼠表皮均增厚(P<0.001),表皮浅层可见毛细血管扩张、炎症细胞浸润、角质层可见角化不全、颗粒层变薄甚至消失、棘层肥厚、并有表皮突下延。IMQ诱导的小鼠脾脏指数增大(P<0.001),雌雄小鼠脾脏指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Q诱导的雄性和雌性小鼠角质形成细胞表达数量增多(P<0.05),且存在异常分化现象,雌雄小鼠PCNA和内披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模型与人类银屑病具有许多相似性,且性别对IMQ诱导小鼠银屑病模型的建立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银屑病 咪喹莫特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小檗碱调节ERK/NF-κB信号通路改善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异常增殖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亚琴 汪佳佳 +3 位作者 吴昊 刘青 唐丽琴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1-675,共5页
目的探讨小檗碱(BBR)对高糖(HG)诱导的系膜细胞(MCs)异常增殖的调节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Cs,实验分为对照、高糖模型和BBR给药组(30、60、90μmol/L);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高内涵系统成像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激光共聚... 目的探讨小檗碱(BBR)对高糖(HG)诱导的系膜细胞(MCs)异常增殖的调节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Cs,实验分为对照、高糖模型和BBR给药组(30、60、90μmol/L);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高内涵系统成像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激光共聚焦法检测细胞外基质沉积蛋白(ECM)Ⅳ型胶原蛋白(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p-ERK、磷酸化促分裂原激活激酶1(p-MSK1)、IκB、p-IκB、p65、p-p65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CK-8法结果显示,BBR(30、60、90μmol/L)均可抑制MCs的增殖活力;高内涵系统成像结果显示,BBR(30、60、90μmol/L)可抑制HG诱导的MCs的异常增殖;激光共聚焦实验结果显示,BBR(90μmol/L)能降低ECM上的Col-Ⅳ、FN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BBR(30、60、90μmol/L)能降低MCs上p-ERK、p-MSK1、p-IκB、p-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BBR可能调节MCs上的ERK/NF-κB的信号通路,改善HG诱导的MCs异常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糖尿病肾病 系膜细胞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核转录因子ΚB
下载PDF
抑制GRK2异常转膜控制JAK1-STAT1信号转导减少CIA小鼠树突状细胞的成熟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春梅 斯梦 +3 位作者 刘潇一 杨雪枝 姜玲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2-841,共10页
目的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 2,GRK2)异常活化和JAK1-STAT1信号转导异常参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免疫异常反应,但两者关系不清。该文研究了GRK2对胶原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 目的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 2,GRK2)异常活化和JAK1-STAT1信号转导异常参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免疫异常反应,但两者关系不清。该文研究了GRK2对胶原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JAK1-STAT1信号通路的作用和机制,为揭示RA的新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建立CIA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DCs共刺激分子水平,ELISA检测小鼠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脏组织中p-JAK1、p-STAT1、GRK2的表达。体外用骨髓细胞诱导成DCs,IFN-α和PGE2刺激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DCs共刺激分子水平和吞噬能力,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水平。CO-IP法检测DCs中GRK2和JAK1共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JAK1、STAT1、胞膜GRK2表达。成像流式细胞术检测p-STAT1入核率。结果CIA小鼠中DCs共刺激分子水平升高,脾脏中GRK2与p-JAK1、p-STAT1的表达呈正相关,且CIA组脾脏中GRK2与JAK1共定位明显下降。体外实验表明,GRK2抑制剂降低DCs共刺激分子表达、IL-6和TNF-α水平,JAK1、STAT1表达、GRK2胞膜表达、p-STAT1入核,增加DCs吞噬功能及GRK2与JAK1的共定位。结论DCs中GRK2转膜异常,介导了DCs的成熟和JAK1-STAT1信号通路活化,抑制GRK2转膜可恢复其对DCs的JAK1-STAT1信号转导的控制,减少DCs的成熟,在改善小鼠CIA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 JAK1 STAT1 IFN-Α PGE2
下载PDF
芹菜素对人肺鳞癌细胞NCI-H520增殖、转移、凋亡及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萍 耿亚迪 +4 位作者 刘云霄 谢彦博 张欣格 张蕾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09-1015,共7页
目的研究芹菜素对人肺鳞癌细胞NCI-H520增殖、转移、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肺鳞癌细胞NCI-H520,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芹菜素(2.5、5、10、20μmol/L)或顺铂(2.5、5、10、20μmol/L)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细胞增殖示踪荧... 目的研究芹菜素对人肺鳞癌细胞NCI-H520增殖、转移、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肺鳞癌细胞NCI-H520,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芹菜素(2.5、5、10、20μmol/L)或顺铂(2.5、5、10、20μmol/L)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细胞增殖示踪荧光探针(CFDA SE)检测芹菜素或顺铂对细胞分裂能力的影响;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芹菜素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Annexin V/PI双染法、Hoechst 33258核染色法检测芹菜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内自噬嚢泡的产生情况;吖啶橙(AO)染色观察细胞内酸性细胞器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Ⅱ(LC3B-Ⅱ)和p6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CK-8法和CFDA SE结果显示芹菜素或顺铂使NCI-H520细胞的增殖水平下降(P<0.05);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表明芹菜素使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水平下降(P<0.01);Annexin V/PI双染结果显示芹菜素可使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Hoechst 33258核染色显示芹菜素可促进细胞出现细胞核聚缩和浓染;AO染色荧光值增大、电镜下细胞出现自噬双分子结构、Western blot中LC3B-Ⅱ和p62蛋白表达水平上升的结果表明芹菜素增加了细胞NCI-H520的自噬水平(P<0.05);加入氯喹(CQ)后,未能增加芹菜素作用细胞中LC3B-Ⅱ和p62的蛋白水平。结论不同浓度芹菜素能抑制人肺鳞癌细胞NCI-H520增殖、迁移、侵袭,其抑制细胞的生长转移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有关,且自噬水平的升高可能是阻断自噬体的降解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NCI-H520 增殖 转移 凋亡 自噬
下载PDF
Cytomics FC500与ImageStream^X MarkⅡ检测大鼠脾脏T、B细胞亚群TDO_2表达的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冰洁 李丝雨 +2 位作者 赵英杰 常艳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55-1459,共5页
用常规方法制备大鼠脾脏细胞悬液,分别用Cytomics FC500流式细胞仪(FC500)和ImageStream^X MarkⅡ成像流式细胞仪(MarkⅡ)检测大鼠脾脏辅助性T细胞(CD3^+CD4^+)、细胞毒性T细胞(CD3^+CD8^+)、B细胞(CD45R^+)色氨酸2,3双加氧酶(TDO2)的... 用常规方法制备大鼠脾脏细胞悬液,分别用Cytomics FC500流式细胞仪(FC500)和ImageStream^X MarkⅡ成像流式细胞仪(MarkⅡ)检测大鼠脾脏辅助性T细胞(CD3^+CD4^+)、细胞毒性T细胞(CD3^+CD8^+)、B细胞(CD45R^+)色氨酸2,3双加氧酶(TDO2)的表达水平,并观察2种检测技术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显示,2种流式细胞仪测得的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和CD45R^+B细胞表达TDO2的相关性较好(R^2均>0.8)。Bland-Altman法分析2种检测技术测得CD3^+CD4^+细胞、CD3^+CD8^+细胞和CD45R^+细胞表达TDO2的偏倚较小,分别为-1.3%、-8.2%、7.4%。TDO2在大鼠脾脏T、B细胞中均有表达。FC500和MarkⅡ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较好。FC500操作方便,速度快。MarkⅡ将传统流式细胞术的高通量分析与细胞形态学分析相结合,精确度高,可获得细胞具体图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T、B细胞 TDO_2 相关性 一致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