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姚曳 崔军威 +3 位作者 王芹芹 陈鸿新 韩彬 易辛 《临床外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909-912,共4页
目的检测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7(GALNT7)在乳腺癌与正常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GALNT7在40对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运用... 目的检测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7(GALNT7)在乳腺癌与正常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GALNT7在40对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运用Mann-Whitney法分析乳腺癌组织中GALNT7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培养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株(MCF-10A)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GALNT7表达量。结果GALNT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1.09917±0.01756,癌旁正常组织为0.65218±0.076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乳腺癌组织中GALNT7表达量与患者ER受体表达呈负相关(P=0.016),与其他临床病理资料如年龄、肿瘤大小、PR和HER-2受体表达、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关系(P〉0.05)。GALNT7在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P〈0.001),且ER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的GALNT7表达量是ER阳性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2.06倍(P〈0.05)。结论GALNT7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株中均高表达,其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与ER受体的表达密切相关,GALNT7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7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原文传递
血脂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前春 钟立明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937-938,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血脂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胆囊结石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受治疗的12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归入胆囊结石组。另选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00例体检者归入健... 目的研究分析血脂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胆囊结石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受治疗的12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归入胆囊结石组。另选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00例体检者归入健康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血脂水平,比较不同情况的胆囊结石患者血脂水平,并分析血脂和胆囊结石的相关性。结果胆囊结石组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其余血脂指标如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20例胆囊结石患者中,随着结石个数的增加,除HDL-C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外,其余指标水平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根据Spearman法进行分析,随着胆囊结石的程度加重,患者TG、TC及LDL-C,以及载脂蛋白A(Apo A)与载脂蛋白B(Apo B)的水平均不断上升,分别与之呈正相关。结论血脂水平和胆囊结石症状联系紧密,临床上可将其作为监测指标,对掌握胆囊结石的病情具有较为重要的指示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胆囊结石 相关性
下载PDF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前春 钟立明 《肝脏》 2015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 carcinoma,ICC)的危险因素。方法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 ICC 患者79例作为研究的试验组,并选择同期15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 carcinoma,ICC)的危险因素。方法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 ICC 患者79例作为研究的试验组,并选择同期15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对相关危险因素先用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并对可疑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ICC 可能的危险因素有肝内胆管结石、酒精性肝硬化、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其他原因肝硬化、胆总管结石,血清 HBsAg 阳性以及肝血吸虫病(P <0.05)。多因素分析,ICC 相关的危险因素是肝内胆管结石、酒精性肝硬化、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其他原因肝硬化、肝血吸虫病、血清 HBsAg 阳性(P <0.05)。结论ICC 的危险因素有多种,肝内胆管结石是其中的一个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危险因素 分析
下载PDF
甲氨蝶呤对C反应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中致炎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凤 王庆文 +5 位作者 方征宇 王菁 朱乙声 蔡月明 张新涛 于波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5期628-632,I0001,共6页
目的了解甲氨蝶呤(MTX)对C反应蛋白(CRP)在体外培养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成纤维细胞(FLS)中的致炎作用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RAFLS和健康人滑膜成纤维细胞(HFLS)。分别设立空白对照组、CRP刺激组、MTX加CRP作用组,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 目的了解甲氨蝶呤(MTX)对C反应蛋白(CRP)在体外培养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成纤维细胞(FLS)中的致炎作用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RAFLS和健康人滑膜成纤维细胞(HFLS)。分别设立空白对照组、CRP刺激组、MTX加CRP作用组,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 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白细胞介素(IL)-6、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m RNA和蛋白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磷酸化P65、IκB的表达。结果 CRP能明显上调RAFLS表达的IL-6、MMP-3、TNF-α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1),且比HFLS明显升高(P<0.05),提示CRP有促炎作用。CRP能使RAFLS的磷酸化P65水平明显增加,IκB明显减少,提示CRP能活化核因子(NF)-κB通路。在IL-1β诱导下,RAFLS中CRP的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而MTX能降低RAFLS中CRP的表达(P<0.05)。MTX能拮抗CRP上调RAFLS表达IL-6、MMP3、TNF-α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作用(P<0.05),能拮抗CRP增加RAFLS的磷酸化P65水平和降解IκB的作用(P<0.05)。结论 MTX可以通过降低RAFLS表达的CRP,拮抗CRP活化NF-κB通路、促进IL-6、MMP3、TNF-α等炎症因子产生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控制RA炎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关节炎 类风湿 成纤维细胞 C反应蛋白质
下载PDF
联合断流术与选择性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号 刘吉奎 +3 位作者 尹耀新 龙光辉 林泽伟 田佩凯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4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评价联合断流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选择性断流术28例(断流组),选择性断流联合食管下段横断术18例(联合组)。结果两组术中自由门静脉压力(... 目的评价联合断流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选择性断流术28例(断流组),选择性断流联合食管下段横断术18例(联合组)。结果两组术中自由门静脉压力(FPP)下降程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近期再出血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静脉消失率为联合组94.4%(17/18)和断流组64.3%(18/28),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断流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较高,但术后近期再出血率与选择性断流术相差不大,我们认为临床上全身情况较好的患者适合选择联合断流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联合断流术 选择性断流术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巨大结节型基底细胞癌1例
6
作者 赵星云 叶庭路 +2 位作者 张杰 刘小明 于波 《皮肤病与性病》 2019年第3期437-438,共2页
报告1例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巨大结节型基底细胞癌。患者,女,65岁。左侧鼻部黑色肿物10年,迅速增大1年。皮肤科查体:左侧鼻部可见约3cm×5cm大小黑色肿物,表面呈分叶状,质地较硬,粗糙不平,伴少量渗夜。皮肤组织病理:肿瘤细胞呈片状或... 报告1例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巨大结节型基底细胞癌。患者,女,65岁。左侧鼻部黑色肿物10年,迅速增大1年。皮肤科查体:左侧鼻部可见约3cm×5cm大小黑色肿物,表面呈分叶状,质地较硬,粗糙不平,伴少量渗夜。皮肤组织病理:肿瘤细胞呈片状或筛状浸润性生长,较表浅;局灶与表皮相连,胞浆较少,细胞核较大,可见核仁,较多核分裂象,周边呈栅栏状排列。免疫组化:肿瘤细胞Bcl-2(局灶+);CK14(强+);CK5/6(+);Ber-Ep4(部分+);CD10 (间质+,肿瘤细胞﹣);CK20(﹣)。诊断:基底细胞癌。治疗:手术切除,术后愈合好,目前仍在随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巨大 结节型
下载PDF
41例伴补体C1q沉积的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研究
7
作者 徐萍 熊祖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0268-0271,共4页
研究伴补体C1q沉积IgA肾病(IgAN)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探讨C1q沉积可否作为判断IgAN病情严重程度的标记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我科经肾活检病理学诊断的IgAN患者,根据肾组织病理免疫荧光除IgA和C3沉积外是否合并C1q... 研究伴补体C1q沉积IgA肾病(IgAN)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探讨C1q沉积可否作为判断IgAN病情严重程度的标记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我科经肾活检病理学诊断的IgAN患者,根据肾组织病理免疫荧光除IgA和C3沉积外是否合并C1q沉积,分为C1q组41例和非C1q组136例,收集两组病人一般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血压、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和eGFR水平。结果:我院IgAN患者C1q沉积率为5.6%,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压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1q组血肌酐及24小时尿蛋白水平较非C1q组高,eGFR水平较非C1q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理学方面,根据牛津分型,C1q组患者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M1)、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T1~2)出现明显较多,但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E1)、节段性硬化(S1)以及新月体(C1~2)发生情况较非C1q组无明显差别。两组患者在Haas分级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1q组Haas级别较高。结论:伴C1q沉积的IgAN患者临床及肾脏病理损害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补体C1Q 病理 临床
下载PDF
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房丽 王琦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9-430,共2页
《2012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1]显示,2011年全球新增艾滋病感染者250万人,截止2011年底,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共3400万人。自1985年我国出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便迅速蔓延开来。研究[2]表明,流动人口是艾滋病快速传播的... 《2012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1]显示,2011年全球新增艾滋病感染者250万人,截止2011年底,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共3400万人。自1985年我国出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便迅速蔓延开来。研究[2]表明,流动人口是艾滋病快速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流动人口在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流行病学研究 健康教育
原文传递
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骨保护素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及干预 被引量:6
9
作者 蔡月明 陶可 +4 位作者 曾晖 王菁 王庆文 叶静 张芳婷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56-360,362,共6页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MTX)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干预及对骨保护素(OPG)、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影响.方法 获取RA患者滑膜组织,消化并传代培养成纤维细胞.CCK-8法检测IL-6...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MTX)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干预及对骨保护素(OPG)、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影响.方法 获取RA患者滑膜组织,消化并传代培养成纤维细胞.CCK-8法检测IL-6R抗体、甲氨蝶呤(MTX)对RA滑膜成纤维细胞活性影响;荧光定量(qRT)-PCR检测OPG和BMP-2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MTX组、IL-6R抗体组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F=29.30,34.22,P<0.05),MTX联合IL-6R抗体组成纤维细胞的活性显著受到抑制(F=52.04,P <0.01).qRT-PCR显示与空白组相比,IL-6R抗体组、MTX联合IL-6R抗体组OPG、BMP-2的表达均上升(P<0.05).与MTK组相比,IL-6R抗体组OPG、BMP-2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 IL-6R抗体单独或联合MTK使用均能明显抑制RA滑膜成纤维细胞的活性,与MTX相比,IL-6R抗体能升高OPG、BMP-2的表达.本研究为应用IL-6R抗体预防和治疗RA关节破坏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受体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 成纤维细胞 骨保护素 骨形态发生蛋白-2
原文传递
瘤型麻风误诊1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超 胡小平 +1 位作者 于波 叶庭路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51-853,共3页
患者男,38岁。全身反复出现暗红斑3年,伴眉毛脱落、面部数个黄豆大肤色结节3个月余。多次予以抗过敏治疗,红斑可暂时减少,但反复发作。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层见大量组织细胞,巢团状,弥漫分布,淋巴细胞少见,组织细胞胞浆空泡状,内见细短... 患者男,38岁。全身反复出现暗红斑3年,伴眉毛脱落、面部数个黄豆大肤色结节3个月余。多次予以抗过敏治疗,红斑可暂时减少,但反复发作。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层见大量组织细胞,巢团状,弥漫分布,淋巴细胞少见,组织细胞胞浆空泡状,内见细短杆状的可疑微生物样结构;抗酸染色检查(+)。皮肤组织液查菌结果(2+~5+)。细菌密度指数(BI)4.2。诊断:瘤型麻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型麻风 麻风 过敏 荨麻疹
原文传递
手部湿疹的诊断与评估新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结成 窦侠 于波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6年第4期239-242,共4页
手部湿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发病率高,中青年女性多发。其病因复杂多样,刺激原、过敏原、特应性体质等是常见的发病因素。手部湿疹的临床表现多样,瘙痒及疼痛是其主要症状。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包括病因学分类及形态学分类等,... 手部湿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发病率高,中青年女性多发。其病因复杂多样,刺激原、过敏原、特应性体质等是常见的发病因素。手部湿疹的临床表现多样,瘙痒及疼痛是其主要症状。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包括病因学分类及形态学分类等,临床上更多采用混合模式对手部湿疹进行分类。适当的评分系统可有效评估手部湿疹的严重程度及其疗效,目前常用的评分系统包括:手部湿疹严重指数、Osnabrueck手部湿疹严重指数、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疾病严重程度指数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手部湿疹主要根据详细采集病史、观察临床表现,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流行病学 诊断 损伤严重度评分
原文传递
多手指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一例
12
作者 吕超 胡小平 +1 位作者 叶庭路 于波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83-684,共2页
患者男,2l岁,因右手多指发生皮下肿物伴疼痛5个月就诊。肿物初起为一针头大红斑,仅累及小指,无疼痛等不适。发病3个月后红斑迅速长大,呈结节状,数量爆发性增多,并累及无名指、拇指。皮损部分聚集,呈白色或黄色,遇冷及接触硬物... 患者男,2l岁,因右手多指发生皮下肿物伴疼痛5个月就诊。肿物初起为一针头大红斑,仅累及小指,无疼痛等不适。发病3个月后红斑迅速长大,呈结节状,数量爆发性增多,并累及无名指、拇指。皮损部分聚集,呈白色或黄色,遇冷及接触硬物后呈电击样或针刺样疼痛。患者发病以来未见其他不适,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体检:一般情况可,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右手小指见10个直径0.2-0.8cm黄色或白色结节,部分皮损聚集,但不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瘤 肌源性 多手指 皮肤科检查 皮下肿物 浅表淋巴结 大红斑 结节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