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沉渣分析系统与干化学法检测尿红细胞、白细胞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晓春 郝维敏 刘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2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用尿沉渣分析系统与干化学法检测尿红细胞、白细胞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收集527份临床尿液标本,同时用尿沉渣分析系统与干化学法对红细胞、白细胞等尿沉渣成分进行分析。以尿沉渣分析系统为基础,评价干化学法。结果以尿沉渣分... 目的探讨用尿沉渣分析系统与干化学法检测尿红细胞、白细胞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收集527份临床尿液标本,同时用尿沉渣分析系统与干化学法对红细胞、白细胞等尿沉渣成分进行分析。以尿沉渣分析系统为基础,评价干化学法。结果以尿沉渣分析系统为基础评价,干化学法检测红细胞假阳性率6.8%,假阴性率41.6%;白细胞假阳性率2.6%,假阴性率25.6%。对于白细胞检测,尿沉渣分析系统阳性率(34.2%)明显高于干化学法(13.9%)。结论干化学试剂带在尿液测定过程中易受各种化学因素干扰,造成一些假阴性、假阳性结果。尿沉渣分析系统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与干化学法联合应用,使尿液分析更加标准、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沉渣 尿沉渣分析 尿干化学法 红细胞 白细胞
下载PDF
轻度血管性认知损害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宇辉 张子诚 +7 位作者 苏东升 张向农 张雷 唐永亮 张诚 薛庆华 仝德章 钟平 《安徽医学》 2009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轻度血管性认知损害(mild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MVCI)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间的关系。方法对46例MVCI患者及38例认知功能正常对照组的老年人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测定,比较组间血浆Hcy浓度。结果... 目的探讨轻度血管性认知损害(mild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MVCI)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间的关系。方法对46例MVCI患者及38例认知功能正常对照组的老年人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测定,比较组间血浆Hcy浓度。结果MVCI组血浆总Hcy浓度(23.41±1.49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7.01±2.48)μmol/L(t=14.61,P<0.001);结论增高的血浆Hcy浓度可能通过引起脑内小动脉硬化及神经细胞毒性作用而参与VMCI的患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同型半胱氨酸 腔隙性梗死 白质疏松
下载PDF
标本皮肤移植预防乳腺癌手术皮瓣坏死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倪进斌 贾兴胜 +2 位作者 谢芳 单宏杰 钱金权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912-914,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标本中皮肤移植预防较大肿块乳腺癌手术后皮瓣坏死的疗效。方法 105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平均病灶直径分别为5.3 cm和5.5 cm。观察组在切除标本后,最大限度地切取距病灶3 c... 目的探讨利用标本中皮肤移植预防较大肿块乳腺癌手术后皮瓣坏死的疗效。方法 105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平均病灶直径分别为5.3 cm和5.5 cm。观察组在切除标本后,最大限度地切取距病灶3 cm以远对侧的皮肤制成中厚皮瓣,经冰冻病理检查确诊皮瓣各缘无癌残留后,将此皮瓣移植于切口中央,对照组则经充分游离或整形后缝合。结果观察组术后皮瓣坏死5例(9.4%),其中轻度4例,中度1例,住院时间(8.8±1.3)d,手术时间(91±3)min,植皮成活率100%。对照组皮瓣坏死34例(65.4%),其中轻度6例,中度18例,重度10例,二次植皮10例,住院时间(16.1±2.3)d,手术时间(87±3)min。两组皮瓣坏死例数、二次植皮例数、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4~7年,观察组植皮区无复发或转移。结论在确保植皮皮肤切缘无癌残留的情况下,利用标本中皮肤移植预防较大肿块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移植 皮瓣坏死 乳腺癌
下载PDF
血管性轻度认知损害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为强 张子诚 +1 位作者 宇辉 赵宾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5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V-MCI)与血清胱抑素C(Cys C)的相关性。方法对70例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V-MCI组)和67例认知功能正常对照组(非V-MCI组)进行详细临床评估和血清Cys C测定。结果 V-MCI组Cys C水平明显高于非V-MCI组(P&... 目的探讨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V-MCI)与血清胱抑素C(Cys C)的相关性。方法对70例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V-MCI组)和67例认知功能正常对照组(非V-MCI组)进行详细临床评估和血清Cys C测定。结果 V-MCI组Cys C水平明显高于非V-MCI组(P<0.05),其Cys C水平与MoCA评分中的视空间/执行功能、命名、注意与计算力、语言、延迟回忆各亚项的评分及其总分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高Cys C可能是V-MCI的独立危险因素,Cys C水平可能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血管性认知损害 血管性痴呆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 IL-6水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钟平 汪国胜 张蕾 《安徽医学》 2010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IL-6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测定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24例健康对照组血清IL-1、IL-6的含量。并根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将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比较不同组的血清IL-1、IL-6的...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IL-6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测定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24例健康对照组血清IL-1、IL-6的含量。并根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将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比较不同组的血清IL-1、IL-6的含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死组血清IL-1、IL-6的含量明显升高,重型组血清IL-1、IL-6的含量明显高于中型组,中型组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结论IL-1、IL-6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是判定病情严重程度的一项重要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偏头痛患者MRI亚临床病变的特点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彬 汪国胜 +2 位作者 钟平 年夫顺 张尊胜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500-1502,共3页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MRI亚临床病变的特点。方法:对偏头痛患者(偏头痛组)59例和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33名行头颅MRI检查,观察亚临床病变的声像图特点。根据头颅MRI结果分为有亚临床病变偏头痛组和无亚临床病变偏头痛组,2组在头痛发作...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MRI亚临床病变的特点。方法:对偏头痛患者(偏头痛组)59例和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33名行头颅MRI检查,观察亚临床病变的声像图特点。根据头颅MRI结果分为有亚临床病变偏头痛组和无亚临床病变偏头痛组,2组在头痛发作期及发作间期均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结果:偏头痛组有16例患者头颅MRI显示亚临床病变,病变分布在额叶12例、顶叶8例、基底核区6例、半卵圆中心5例、枕叶2例、侧脑室前角1例、脑干1例,患病率为27.12%,高于对照组的6.06%(P<0.05)。与无亚临床病变偏头痛组比较,有亚临床病变偏头痛组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发生亚临床脑损伤的危险性增加,其亚临床病变主要分布于额叶及顶叶,这说明偏头痛可能是一种隐袭的、缓慢性发展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亚临床病变 神经元损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预后营养指数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关系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单宏杰 肖迎利 +1 位作者 周雷 马骖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212-214,共3页
目的:研究预后营养指数(PNI)与乳腺癌的预后及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肿瘤外科收治的乳腺癌病人90例的临床资料与随访资料,分析PNI与其临床病理及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PNI评分较高的病人术后近期... 目的:研究预后营养指数(PNI)与乳腺癌的预后及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肿瘤外科收治的乳腺癌病人90例的临床资料与随访资料,分析PNI与其临床病理及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PNI评分较高的病人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1);PNI与乳腺癌的免疫组化指标Her-2、Ki-67均有关,PNI≥45组病人的Her-2和Ki-67阳性率均低于PNI<45组(P<0.05);PNI≥45组病人肿瘤直径小于PNI<45组(P<0.01);PNI≥45组乳腺癌局部复发率为3.33%,与PNI<45组复发率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I≥45组全身转移率为5%,低于PNI<45组全身转移率20%(P<0.05)。结论:PNI是乳腺癌的一种预后预测指标,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预后营养指数 临床病理
下载PDF
粪石性阑尾炎54例临床病理分析
8
作者 张艮龙 李梁 许成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0期65-66,共2页
粪石性的阑尾炎起病突然,症状较重,且常易复发,早期易发生化脓、坏疽甚至穿孔。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宿州临床学院普外科2011年9月-2013年8月共行阑尾切除术628例,经手术治疗满意,术后切开阑尾腔证实腔中有粪石嵌顿54例,占总数8... 粪石性的阑尾炎起病突然,症状较重,且常易复发,早期易发生化脓、坏疽甚至穿孔。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宿州临床学院普外科2011年9月-2013年8月共行阑尾切除术628例,经手术治疗满意,术后切开阑尾腔证实腔中有粪石嵌顿54例,占总数8.6%,对粪石性阑尾炎的早期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分析,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减少了不必要的保守治疗、降低了穿孔率及并发症。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石性阑尾炎 临床学院 病理分析 早期临床表现 早期手术治疗 安徽医科大学 阑尾切除术 保守治疗
下载PDF
血尿酸在男/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9
作者 王为强 张子诚 赵宾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年第9期1060-1061,共2页
目的:探讨血尿酸在男、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定131例不同性别TIA患者的尿酸值和观察7天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女性高尿酸血症TIA患者继发脑梗死的发生率高于女性非高尿酸... 目的:探讨血尿酸在男、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定131例不同性别TIA患者的尿酸值和观察7天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女性高尿酸血症TIA患者继发脑梗死的发生率高于女性非高尿酸血症者,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尿酸血症TIA患者继发脑梗死的发生率却低于男性非高尿酸血症者,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可能是女性TIA患者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而对男性TIA患者继发脑梗死影响尚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高尿酸血症
下载PDF
以眩晕起病的后循环梗死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乔红 张雷 +2 位作者 钟平 汪国胜 刘莹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5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以眩晕起病的后循环梗死患者临床特点,提高对后循环缺血的识别。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以眩晕起病的后循环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颅脑MRI表现和预后。结果本组60岁以上患者45例(80.2%),合并脑血管病常见危险因素51例(91.1... 目的探讨以眩晕起病的后循环梗死患者临床特点,提高对后循环缺血的识别。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以眩晕起病的后循环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颅脑MRI表现和预后。结果本组60岁以上患者45例(80.2%),合并脑血管病常见危险因素51例(91.1%);主要体征为眼震、视力障碍、共济失调、轻偏瘫、面瘫、言语障碍及感觉障碍等;MRI示急性期病灶位于脑干和小脑;预后大多预后良好,而大面积小脑梗死病死率较高。结论对于60岁以上以眩晕为主诉患者,尤其合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男性患者是后循环缺血的高发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后循环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园园 单宏杰 郝中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1529-1531,共3页
目的:研究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宿州临床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与肿瘤外科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资料,测定C反应... 目的:研究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宿州临床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与肿瘤外科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资料,测定C反应蛋白在其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情况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C反应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中表达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单因素分析中C反应蛋白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性别、年龄、肿瘤个数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也显示同样结论。结论: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中表达较高,并间接提示患者局部复发和预后,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甲状腺乳头状癌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3
12
作者 吴杰斌 黄启凌 +2 位作者 李传景 许红 李莹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79-881,共3页
目的比较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和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肺透明膜病新生儿79例,随机分为nSIMV组和nCPAP组,治疗后对两组新生儿的血气分析结果、无... 目的比较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和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肺透明膜病新生儿79例,随机分为nSIMV组和nCPAP组,治疗后对两组新生儿的血气分析结果、无创通气方式失败例数及呼吸暂停发生例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SIMV组新生儿治疗后血气分析与nCPAP组相比有明显改善;nSIMV组患儿使用无创通气方式失败例数、发生呼吸暂停例数较nCPAP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nSIMV治疗HMD比nCPAP更能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使用,同时对于早产儿呼吸暂停可能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被引量:13
13
作者 朱峰 黄启凌 +1 位作者 李莹莹 柴彦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130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给予NCPAP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7.5 mg/kg,...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130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给予NCPAP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7.5 mg/kg,每6 h 1次,连用7 d。观察2组NCPAP时间、机械通气使用率、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氧合指数(OI)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NCPAP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氧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24 h、36 h及48 h的OI均高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2组治疗后12 h的OI、机械通气使用率和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NCPAP较单用NCPAP治疗NRDS疗效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盐酸氨溴索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
下载PDF
经阴道三维超声对输卵管积水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4
作者 郭艳 丁文君 于海晶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1-702,共2页
对62例输卵管积水患者进行经阴道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所有患者均经碘油造影或手术证实38例为双侧输卵管积水,24例为单侧输卵管积水;阴道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率为87.1%(54/62),阴道三维超声诊断率为93.5%(58... 对62例输卵管积水患者进行经阴道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所有患者均经碘油造影或手术证实38例为双侧输卵管积水,24例为单侧输卵管积水;阴道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率为87.1%(54/62),阴道三维超声诊断率为93.5%(58/6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经阴道三维超声比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更全面立体地提供输卵管积水的空间结构及周围脏器的比邻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三维彩超 输卵管积水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预防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峰 黄启凌 李莹莹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4-615,共2页
目的探讨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预防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0.25 g,tid,连用21 d。结果治疗组患儿... 目的探讨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预防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0.25 g,tid,连用21 d。结果治疗组患儿NEC发生率(6.98%)较对照组(23.26%)低,达完全肠内营养时间[(24.3±3.9)d]明显较对照组短[(26.8±4.7)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严重NEC发生率(2.33%)及病死率(2.33%)均较对照组(9.30%,6.98%)低。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以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NEC发生率,缩短其达完全肠内营养时间,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
下载PDF
溃疡周围缝扎+微小切口交通支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并皮肤溃疡20例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艮龙 李梁 +1 位作者 许程伟 于智勇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916-917,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慢性溃疡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自2010年10月—2013年7月,对20例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慢性溃疡患者采取常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抽剥术+溃疡周围缝扎+微小切口交通支离断术治疗。结果手术均顺利,所有溃疡均在术...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慢性溃疡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自2010年10月—2013年7月,对20例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慢性溃疡患者采取常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抽剥术+溃疡周围缝扎+微小切口交通支离断术治疗。结果手术均顺利,所有溃疡均在术后13~38 d内愈合。术后随访2~6个月,溃疡无复发,浅静脉曲张及皮肤瘙痒消失。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抽剥术+溃疡周围缝扎+微小切口交通支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并发皮肤溃疡,疗效肯定,简单易行,易于推广,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周围缝扎术 静脉曲张 慢性溃疡 高位结扎术 抽剥术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峰 唐淼 许康永 《实用骨科杂志》 2012年第6期484-485,572,共3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21例,31椎。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减轻或消失。有3例发生骨水泥,渗漏1例有临床... 目的观察和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21例,31椎。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减轻或消失。有3例发生骨水泥,渗漏1例有临床症状,术后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及Cobb角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缓解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所引起的疼痛,恢复椎体高度,但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18
作者 郭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2-324,共3页
回顾性分析63例乳腺癌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显示肿块形态不规则43例(68.3%),形态规则20例(31.7%);边界不清49例(76.5%),边界清晰14例(24.5%);内部回声不均56例(88.9%),等回声和高回声肿块7例(11.1%);后方回声衰减... 回顾性分析63例乳腺癌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显示肿块形态不规则43例(68.3%),形态规则20例(31.7%);边界不清49例(76.5%),边界清晰14例(24.5%);内部回声不均56例(88.9%),等回声和高回声肿块7例(11.1%);后方回声衰减者37例(58.7%);纵横比>1.0的46例(71.2%);伴有微小砂粒状钙化34例(53.9%)。彩色多普勒分级:0级1例,Ⅰ级5例,Ⅱ级45例,Ⅲ级12例。术前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乳腺病灶,对乳腺癌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癌
下载PDF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时华 钟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 disorder,PSD)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PSD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等综合治疗,治疗...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 disorder,PSD)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PSD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以上综合治疗基础上予以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12周时分别对2组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NIHSS评分及BI指数测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前、4周、12周时HAMD评分、NIHSS评分、BI指数较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PSD疗效显著,且能改善脑卒中患者预后,提高卒中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卒中后抑郁 疗效分析
下载PDF
肿瘤间质比在乳腺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单宏杰 肖迎利 +3 位作者 马骖 谢长华 封杨 夏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1631-1633,共3页
目的:了解肿瘤间质比(TSR)在乳腺癌预后的评估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收集120例乳腺癌病人肿瘤组织标本经HE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寻找肿瘤浸润明显区域3个视野寻找肿瘤细胞,取最高值。并随访病人的预后情况,分析TSR与乳腺癌临床病理... 目的:了解肿瘤间质比(TSR)在乳腺癌预后的评估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收集120例乳腺癌病人肿瘤组织标本经HE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寻找肿瘤浸润明显区域3个视野寻找肿瘤细胞,取最高值。并随访病人的预后情况,分析TSR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关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TSR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r=0.302)、组织学分级(r=0.295)具有相关性(P<0.01)。预后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TSR是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结论:TSR是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且其检测具有重复性高、操作简单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间质比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