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科学创新教育 被引量:13
1
作者 秦宜德 许功林 顾芳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175-177,共3页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医学院校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该文以最近20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奖项和化学奖为例,论述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生命医学领域最前沿的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老师在教学中肩负着培养创造性思维与高层次生...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医学院校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该文以最近20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奖项和化学奖为例,论述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生命医学领域最前沿的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老师在教学中肩负着培养创造性思维与高层次生物医学创新人才的责任。文章从教师必须具备科学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兴趣、建立创新教学模式和加强创新实践教学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在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进行科学创新教育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教学 科学创新 生物医学
下载PDF
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素梅 周青 +1 位作者 汪渊 朱华庆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407-408,共2页
安徽医科大学于2010年开始招收来华学习的全英文教学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随着对外交流的进一步加强,留学生的招生数量和招生规模也有所增加。该校高等教育中,留学生教育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专业留学生必修的课程中,生物化学... 安徽医科大学于2010年开始招收来华学习的全英文教学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随着对外交流的进一步加强,留学生的招生数量和招生规模也有所增加。该校高等教育中,留学生教育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专业留学生必修的课程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如何提高留学生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效果,是该课程教学中要研究的重要方向。根据历年教学中总结的经验和留学生本身的特点,该教研室提出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建立一套新的适合留学生教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提高留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减轻学习压力,最终达到提高该课程学习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留学生教学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下载PDF
医学本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8
3
作者 张素梅 周青 +1 位作者 张胜权 汪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16期2090-2091,共2页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医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生物医学的前沿学科,该学科的技术是医学科学研究和实验室检查中的常用实验技术。为使医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医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生物医学的前沿学科,该学科的技术是医学科学研究和实验室检查中的常用实验技术。为使医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整体优化教学内容,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并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虚拟实验平台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冯婷婷 秦宜德 +3 位作者 许功林 罗欣 顾芳 黄海良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28期137-138,共2页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是近年来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信息及多媒体技术深刻影响了高等医学教育,虚拟实验教学将很大程度地填补了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对于深入理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微观发生机制,扩展学生对该学科...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是近年来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信息及多媒体技术深刻影响了高等医学教育,虚拟实验教学将很大程度地填补了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对于深入理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微观发生机制,扩展学生对该学科的深入了解,对多学科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更重要的是,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实验教学 虚拟实验室
下载PDF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被引量:2
5
作者 顾芳 秦宜德 +2 位作者 张胜权 罗欣 黄海良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23期3666-3667,共2页
实验室是高等院校开展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是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心实验室成立于2001年.为了适应培养高素质新型医学人才的需... 实验室是高等院校开展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是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心实验室成立于2001年.为了适应培养高素质新型医学人才的需要,本中心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心实验室 管理 安徽医科大学 实验室建设 实验教学 高等院校 科学研究
下载PDF
浅谈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 被引量:2
6
作者 安然 都建 《科技视界》 2017年第1期135-135,共1页
高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是高校进行科学研究、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在教学和科研中需运用大量仪器设备和试剂药品,因此,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尤其重要,本文针对本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指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对策,为实验... 高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是高校进行科学研究、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在教学和科研中需运用大量仪器设备和试剂药品,因此,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尤其重要,本文针对本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指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对策,为实验教学的有效进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实验室 安全隐患 安全管理
下载PDF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实践和探索
7
作者 顾芳 秦宜德 +3 位作者 许功林 罗欣 黄海良 冯婷婷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1年第3期68-69,共2页
仪器设备管理是实验室工作的重要内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在仪器设备规范化管理、资源开放与共享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使实验管理与实验教学工作走上了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仪器设备 实验室 管理
下载PDF
生物技术专业分子生物学教学初探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胜权 罗欣 +2 位作者 陈兵 徐从贞 鲁云霞 《安徽医药》 CAS 2005年第4期314-315,共2页
关键词 生物技术专业 分子生物学 教学方法 实验技能 互动式教学
下载PDF
综合性实验在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海良 张胜权 +2 位作者 罗欣 顾芳 冯婷婷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第18期139-139,141,共2页
综合性实验以其连贯性和系统性强、信息量集中,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等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综合性实验在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具有"科研小课题"之称。因此,探索综合... 综合性实验以其连贯性和系统性强、信息量集中,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等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综合性实验在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具有"科研小课题"之称。因此,探索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模式,改革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方式,对于大大提高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成效,提高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主要针对综合性实验在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模式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实验 分子生物学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模拟实验室平台建设
10
作者 冯婷婷 秦宜德 +3 位作者 许功林 罗欣 顾芳 黄海良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4年第2期46-47,共2页
随着多学科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以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手段建立起来的分子模拟方法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分子模拟方法是在分子、亚分子、原子甚至电子结构层次上了解基本生命现象和揭示生... 随着多学科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以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手段建立起来的分子模拟方法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分子模拟方法是在分子、亚分子、原子甚至电子结构层次上了解基本生命现象和揭示生命的本质规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并能够从理论上有力地补充和说明实验结果。在医学院校研究生分子实验室建设中引入分子模拟实验平台已提上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模拟实验室 软件 平台建设
下载PDF
雷帕霉素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治疗糖尿病肾病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成芳 涂珍珍 +3 位作者 周利利 苏超 王德光 周海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RAPA)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治疗糖尿病肾病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使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处理HK-2细胞,以建立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化(EMT)的细胞模型,并联合R...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RAPA)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治疗糖尿病肾病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使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处理HK-2细胞,以建立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化(EMT)的细胞模型,并联合RAPA处理HK-2细胞,通过Transwell迁移实验和侵袭实验观察HK-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等细胞生物学行为变化;通过RT-PCR、Western blot法观察EMT分子标志物表达的变化;结合前期建立的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的肾组织及通过腹腔注射RAPA[1mg/(kg·d)]处理后的模型小鼠肾组织,利用HE染色分析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利用免疫组化检测EMT分子标志物的表达变化。结果 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TGF-β1诱导HK-2细胞发生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增加;联合应用RAPA后,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抑制。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GF-β1可以促进间质细胞标志分子Vimentin的表达,而上皮标志分子E-cadherin的表达明显降低;联合应用RAPA后可以抑制TGF-β1诱发的EMT作用。HE染色显示,RAPA治疗后,能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小鼠肾小管形态病变。结论 RAPA具有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EMT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转化生长因子β1 糖尿病肾病 上皮-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
下载PDF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董琼珠 方敏 +1 位作者 秦宜德 汪渊 《安徽医药》 CAS 2004年第2期154-155,共2页
生物化学实验是生化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适应现代生物学科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是高等医学院校共同面临的课题。本文从改革生化实验课程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四个方面... 生物化学实验是生化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适应现代生物学科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是高等医学院校共同面临的课题。本文从改革生化实验课程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物化学 实验课程 改革 医学教育
下载PDF
新医学模式下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被引量:3
13
作者 华娟 秦宜德 《科技创新导报》 2019年第9期210-212,共3页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又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门前沿课程。传统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多数侧重于老师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与新医学模式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又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门前沿课程。传统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多数侧重于老师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与新医学模式下,医学院校应培养面向社会、面向临床的复合型医学人才的目标大相径庭。因此需要不断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方式、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索与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实验 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 新医学模式
下载PDF
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 被引量:4
14
作者 秦宜德 许功林 石天霞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2年第9期931-933,共3页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医学院校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对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在此,探讨在医学院校建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质量控制体系应遵循的原则;阐述建立该体系的学校、院系和...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医学院校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对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在此,探讨在医学院校建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质量控制体系应遵循的原则;阐述建立该体系的学校、院系和教研室质量监控三级框架结构;论述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质量控制体系的主要内容、实施办法、组织体系、评价体系和奖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教学 质量控制 体系 措施
原文传递
IL-10调控HaCaT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分子机制
15
作者 尹雪莉 贾波 +7 位作者 刘莉 李明聪 张军 杨振 白红枚 胡伟康 张素梅 张胜权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0-895,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增殖影响和对氯化钙(CaCl 2)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标志物的表达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IL-10(0、3、10、30 ng/ml)处理HaCaT细胞不同时间(0、24、48、72 h),MT...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增殖影响和对氯化钙(CaCl 2)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标志物的表达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IL-10(0、3、10、30 ng/ml)处理HaCaT细胞不同时间(0、24、48、72 h),MTS分析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IL-10(终浓度为10 ng/ml)预处理HaCaT 1 h,加入或不加CaCl 2(终浓度为1.2 mmol/L)培养24、48、72 h,Western blot检测IL-10对HaCaT分化标志物表达影响;丝裂原蛋白激活激酶-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APKs-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及磷脂酰肌醇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HaCaT细胞,分别提取细胞总RNA和蛋白,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L-10对HaCaT细胞分化标志物(Keratin1、Keratin5、Involucrin)表达影响。结果MTS结果显示,在72 h内,IL-10(30 ng/ml和较低浓度)对HaCaT细胞增殖无影响;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提示IL-10不影响HaCaT细胞周期进程。Western blot分析显示,IL-10上调HaCaT角质形成细胞角质细胞分化标志物Involucrin表达,而对Keratin1及Keratin5没有显著的影响。机制研究分析显示,IL-10能够活化ERK1/2和AKT,增加其磷酸化水平;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D98059及LY294002部分阻断IL-10诱导的Involucrin的表达。结论IL-10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不影响HaCaT的增殖;IL-10部分通过MAPKs-ERK1/2和PI3K-AKT途径上调HaCaT分化标志物Involucrin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CAT细胞 细胞增殖 IL-10 分化标志物 信号途径
下载PDF
ATPR通过促进自噬缓解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16
作者 束传林 施晓蕊 +4 位作者 朱如梦 周青 汪渊 王怡 朱华庆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06,共7页
目的研究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ATPR)对脂多糖(LPS)诱导C57BL/6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6周龄的雄性C57BL/6品系小鼠15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ATPR组。ATPR组小鼠腹腔注射ATPR[15 mg/(kg·d)],正常组... 目的研究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ATPR)对脂多糖(LPS)诱导C57BL/6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6周龄的雄性C57BL/6品系小鼠15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ATPR组。ATPR组小鼠腹腔注射ATPR[15 mg/(kg·d)],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溶剂,持续给药1周后,模型组和ATPR组腹腔注射LPS(6 mg/kg),6 h后处死所有小鼠。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qPCR检测肝脏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小鼠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损伤相关蛋白FUNDC1、OPA1和自噬相关蛋白LC3B、P62、Beclin1、ATG5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AST含量上升,肝脏组织IL-6、TNF-α的mRNA水平升高,ATPR组逆转这一变化。HE染色显示正常组小鼠肝小叶结构正常,肝索呈放射状排列,无充血和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边界清晰;模型组小鼠肝脏细胞间隙增大,肝索排列发生紊乱,出现炎性细胞浸润;ATPR组肝脏细胞间隙、肝索结构有所恢复,炎性细胞浸润较少。TEM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细胞中受损线粒体和脂滴堆积,ATPR组小鼠肝细胞中线粒体形态和数量、脂滴数量趋于正常。Western blot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脏组织中FUNDC1蛋白表达增多,OPA1蛋白表达减少,LC3BⅡ和LC3BⅠ的比值(LC3BⅡ/Ⅰ)下降,P62蛋白表达增多,Beclin1和ATG5蛋白表达减少,ATPR组逆转以上变化。结论ATPR通过促进自噬缓解脂多糖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 自噬 脂多糖
下载PDF
瑞替普酶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分子伴侣对其复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伟 邹文艺 +1 位作者 范清林 宋礼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87-1291,共5页
目的构建瑞替普酶(r-PA)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体系,并研究DsbA、DsbC、pKJE7、pGro7、pTf16等分子伴侣对其复性的影响。方法将r-PA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质粒PET-32a中,通过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在宿主菌E.coli BL21中进行表达。在... 目的构建瑞替普酶(r-PA)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体系,并研究DsbA、DsbC、pKJE7、pGro7、pTf16等分子伴侣对其复性的影响。方法将r-PA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质粒PET-32a中,通过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在宿主菌E.coli BL21中进行表达。在复性时分别添加不同分子伴侣,研究不同分子伴侣对融合蛋白体外复性的影响。结果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r-PA融合蛋白正确表达,分子伴侣DsbA、pKJE7、pTf16对融合蛋白的复性有明显效果,体外溶圈实验表明复性后的r-PA具有纤溶活性。结论分子伴侣能有效帮助r-PA融合蛋白的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替普酶 融合蛋白 分子伴侣 复性
下载PDF
Ep-cam分子与肿瘤相关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玉 刘晓燕 +2 位作者 张萍 徐振山 宋礼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8-11,共4页
随着人们对上皮组织相关癌症的不断认识,Ep-cam分子引起大家越来越大的兴趣。Ep-cam分子作为一个在上皮组织相关癌症中广泛表达的黏附分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过程中担当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它的相关功能的发现,对人们更好的... 随着人们对上皮组织相关癌症的不断认识,Ep-cam分子引起大家越来越大的兴趣。Ep-cam分子作为一个在上皮组织相关癌症中广泛表达的黏附分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过程中担当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它的相关功能的发现,对人们更好的诊断和治疗这类癌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近年来关于Ep-cam分子与肿瘤相关研究的一些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CAM 肿瘤标志物 免疫疗法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 被引量:4
19
作者 冯婷婷 秦宜德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第23期248-249,共2页
分子动力学是一门多学科且交叉学科,是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和医学的综合技术。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计算机在生物化学,物理,医学各个领域都实现了技术的革新,发展出计算生物学1、计算化学等多门新兴学科,这些新技术和学... 分子动力学是一门多学科且交叉学科,是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和医学的综合技术。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计算机在生物化学,物理,医学各个领域都实现了技术的革新,发展出计算生物学1、计算化学等多门新兴学科,这些新技术和学科的发展革新使得科学家们可以成功的获得在实验技术上尚无法获得或很难获得的很多重要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指导实验、验证某些理论和假设,从而降低试验工作的盲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分子力场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1-磷酸鞘氨醇对淋巴管内皮细胞生物学特性调节作用的研究
20
作者 肖秀斌 王华 +5 位作者 李庆芳 严俊 杨月峰 徐尹 张伟京 王立生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目的:研究1-磷酸鞘氨醇(S1P)对淋巴管内皮细胞(HDLEC)的生物学特性的调节作用及其调节机制。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HDLEC是否表达SPK及S1P受体,应用MTT法、细胞扩散盒技术检测S1P对HDLEC增殖、迁移特性的影响,并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 目的:研究1-磷酸鞘氨醇(S1P)对淋巴管内皮细胞(HDLEC)的生物学特性的调节作用及其调节机制。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HDLEC是否表达SPK及S1P受体,应用MTT法、细胞扩散盒技术检测S1P对HDLEC增殖、迁移特性的影响,并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S1P对HDLEC的MAPK信号通路的调节。结果:HDLEC表达SPK及S1P受体,包括S1P1,S1P2,S1P3和S1P4。外源性S1P对HDLEC没有促增殖作用,但可促进其迁移,并可通过S1P1和S1P2诱导MAPK快速磷酸化。结论:初步研究结果提示,S1P可以影响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有可能成为调控淋巴管生成及其功能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鞘氨醇 1-磷酸鞘氨醇受体 淋巴管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迁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