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理生理学多媒体教学效果的观察及体会 被引量:18
1
作者 郑红 汪思应 孔德虎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年第3期73-74,共2页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已成为国内外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就多媒体辅助病理生理教学的优点、发展及存在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为新世纪病生教学的改革提供一些经验与借鉴。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病理生理学 教学效果
下载PDF
多媒体在病理生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郑红 汪思应 孔德虎 《继续医学教育》 2005年第12期37-39,共3页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是计算机技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发学习资源,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已成为国内外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多媒体辅助病理生理教学的优点及发...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是计算机技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发学习资源,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已成为国内外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多媒体辅助病理生理教学的优点及发展进行初步探讨,为新世纪病生教学的改革提供一些经验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高等医学教育 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香兰素衍生物对辐射损伤细胞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郑红 汪思应 +4 位作者 严雨倩 王林 徐勤枝 丛建波 周平坤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26-231,共6页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方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Colorimetric Assay.ATT法)和电子自旋共振法(ESR)初步探讨香兰素衍生物VND3207对辐射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首先采用MTT方法进行香兰素衍生物VND3202-VND3209...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方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Colorimetric Assay.ATT法)和电子自旋共振法(ESR)初步探讨香兰素衍生物VND3207对辐射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首先采用MTT方法进行香兰素衍生物VND3202-VND3209对人成纤维母细胞(HFS)的毒性检测,然后再通过MTT方法检测各衍生物对2Gy照射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及VND3207对4Gy照射的正常T淋巴母细胞系AHH-1细胞的影响;并通过电子自旋共振法(ESR)检测香兰素和VND3207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8种衍生物单独作用HFS细胞72h,VND3206和VND3207在5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正常细胞未见明显毒性;单独作用HeLa细胞72h后,VND3206在30μmol/L时对HeLa细胞有增殖作用(P〈0.05),而VND3207、VND3209对其没有明显的增殖效果,相反VND3208对HeLa细胞具有增敏作用;VND3207对照射后AHH-1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ESR进一步检测表明VND3207能够清除自由基,且清除能力大于香兰素(P〈0.05或P〈0.01)。本实验初步筛选出香兰素衍生物VND3207对辐射损伤细胞可能具有保护作用,为下一步研究工作提供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兰素 香兰素衍生物 ^60CO γ射线细胞保护作用
下载PDF
SHP-2酪氨酸磷酸酶在DNA损伤性放化疗引发的小鼠骨髓毒中的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梅 李菲菲 +3 位作者 郑红 倪芳 瞿成奎 汪思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0-484,共5页
目的研究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放、化疗引发的骨髓毒的调节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从野生型(Wild-type,WT)、SHP-2杂合突变型(SHP-2+/-)及SHP-2纯合突变型(SHP-2-/-)胚胎鼠(9.0~9.5d)的卵黄囊中获取造血祖细胞,用细胞因... 目的研究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放、化疗引发的骨髓毒的调节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从野生型(Wild-type,WT)、SHP-2杂合突变型(SHP-2+/-)及SHP-2纯合突变型(SHP-2-/-)胚胎鼠(9.0~9.5d)的卵黄囊中获取造血祖细胞,用细胞因子IL-3(Interleukin-3,0.5ng/ml)、SCF(stem cell factor,0.5ng/ml)将造血祖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粒-巨噬造血细胞系(granulocyte-macrophage,GM)。60Coγ射线及化疗药物顺铂(Cisplatin,CDDP)处理后,台盼蓝染色法观察比较三种GM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差异;集落形成实验(Colony-forming Units,CFU)分析比较卵黄囊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差异;血细胞计数法检测比较WT小鼠和SHP-2+/-小鼠在照射或化疗后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Erk在WT及SHP-2-/-造血细胞中的表达与磷酸化水平。结果在CDDP或60Coγ射线导致的细胞损伤反应中,SHP-2-/-造血细胞的生存能力较SHP-2+/-和WT造血细胞增强;相比WT小鼠,SHP-2+/-组小鼠的白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量降低程度减轻;SHP-2-/-造血祖细胞克隆集落形成能力较SHP-2+/-组及WT组增强;提示SHP-2-/-突变可以减轻CDDP或60Coγ导致的骨髓毒性。Western Blot显示在CDDP损伤反应中,SHP-2-/-抑制Erk的磷酸化。结论SHP-2参与调控放、化疗导致的骨髓毒性,其分子机制可能与SHP-2对Erk活化调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骨髓/药物作用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副作用
下载PDF
孕血清中早孕因子的纯化 被引量:7
5
作者 邓松华 苏宝田 +2 位作者 徐振山 罗畅民 谭福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64-166,共3页
本文用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ConA—Sepharose亲和层析、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等技术,分离纯化妊娠3~6周正常早孕妇女静脉血混合血清中早孕因子(Early Pregnancy Factor,EPF).以花结抑制实验检测各阶段层析物中EPF活性,以放射免... 本文用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ConA—Sepharose亲和层析、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等技术,分离纯化妊娠3~6周正常早孕妇女静脉血混合血清中早孕因子(Early Pregnancy Factor,EPF).以花结抑制实验检测各阶段层析物中EPF活性,以放射免疫法测定hCG含量.结果表明,经凝胶过滤后,提取物中hCG均为阴性(<3.1ng/ml),高EPF活性部分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分子量分别为24KD.和41KD_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孕因子 孕血清 层析
下载PDF
早孕因子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邓松华 苏宝田 徐振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10-413,共4页
目的:探讨早孕因子(EPF)活性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在胎母免疫中的作用。方法:使用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技术提纯3~6周孕妇血清中EPF;用淋巴细胞转化法观察EPF对淋巴细胞的作用。结果:EPF... 目的:探讨早孕因子(EPF)活性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在胎母免疫中的作用。方法:使用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技术提纯3~6周孕妇血清中EPF;用淋巴细胞转化法观察EPF对淋巴细胞的作用。结果:EPF活性物G4、G3及孕血清均能抑制淋巴细胞DNA合成,尤以G4作用更为明显,并呈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EPF可能在介导、调控妊娠早期诱导的免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免疫抑制 生殖 早孕因子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段巧建 高世明 +1 位作者 刘镜泉 罗畅民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659-660,共2页
目的 为探讨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免法和比色法同时测定47 例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血清一氧化氮的浓度。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明显高于正常组,病情越重升高越明显;血清一氧化氮则明... 目的 为探讨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免法和比色法同时测定47 例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血清一氧化氮的浓度。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明显高于正常组,病情越重升高越明显;血清一氧化氮则明显低于正常组,病情越重降低越明显;血浆内皮素浓度与血清一氧化氮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血浆内皮素和血清一氧化氮均参与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发展,并与病情相关,检测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对判断高血压病情、估计其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一氧化氮 高血压 血浆
下载PDF
肝大部分切除或HGF刺激可以引起STAT3和TEC的同时激活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菲菲 郑红 +2 位作者 许望翔 杨晓明 汪思应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2809-2812,共4页
目的:了解STAT3和TEC在肝再生以及HGF刺激的肝干细胞中激活情况,探讨在肝细胞早期增生中STAT3和TEC 的活化的相关性. 方法:建立小鼠肝大部分切除和HGF刺激肝干细胞(WB F- 344)的体内、体外两个试验模型,采用免疫沉淀(immun- oprecipitat... 目的:了解STAT3和TEC在肝再生以及HGF刺激的肝干细胞中激活情况,探讨在肝细胞早期增生中STAT3和TEC 的活化的相关性. 方法:建立小鼠肝大部分切除和HGF刺激肝干细胞(WB F- 344)的体内、体外两个试验模型,采用免疫沉淀(immun- oprecipitation,IP)、免疫印迹(immunoblotting,IB)的方法检测TEC和STAT3酪氨酸磷酸化激活水平与时间, 使用凝胶阻滞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n assay, EMSA)分析核蛋白与STAT3 DNA特异序列的结合能力. 结果:肝大部分切除和HGF刺激下STAT3和TEC的磷酸化水平均快速明显升高,肝大部分切除后10-20 min时二者激活水平均达到最高,HGF刺激后10 minTEC激活水平最高,30 min STAT3活化水平最高.肝大部分切除或HGF 刺激下10 min左右,核蛋白与STAT3 DNA特异序列的结合能力明显增强. 结论:肝大部分切除和HGF刺激下STAT3和TEC均被快速激活,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影响肝细胞早期增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大部分切除 HGF刺激 STAT3 TEC的 激活
下载PDF
用差异显示杂交技术筛选与造血相关的新基因 被引量:4
9
作者 汪思应 卢海妹 +5 位作者 郑红 王丹 胡兆平 许望翔 魏汉东 杨晓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6期422-424,共3页
目的 建立 4月龄人胎肝组织差异表达基因EST库 ,并分离未知功能基因以寻找造血相关的新基因。方法 表达性差异显示技术 (RDA)、核苷酸序列分析、竞争PCR及Northern杂交。结果 建立了 4月龄人胎肝组织差异表达基因EST库。该文库富集... 目的 建立 4月龄人胎肝组织差异表达基因EST库 ,并分离未知功能基因以寻找造血相关的新基因。方法 表达性差异显示技术 (RDA)、核苷酸序列分析、竞争PCR及Northern杂交。结果 建立了 4月龄人胎肝组织差异表达基因EST库。该文库富集了造血及肝生长调控相关基因 ,部分克隆序列测定及分析表明该库含有重要的未知功能新基因 ,具有一株新基因可能与红细胞增殖、分化有关。结论 RDA技术为寻找新的基因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系统 RNA 差异显示杂交技术 EST库
下载PDF
两种方法建立人肾透明细胞癌裸鼠原位移植转移模型及其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玉侠 曹广文 +6 位作者 温宗梅 张明霞 蔡春晓 潭晓洁 贺松琴 于德新 邓松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9-402,共4页
目的建立人肾癌裸小鼠原位移植转移模型,并比较两种不同方法的结果。方法将肾癌完整组织块和肿瘤细胞悬液种植于裸小鼠肾包膜形成原位移植瘤,并观察和比较两种方法所建立模型的肿瘤生长状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结果肾癌完... 目的建立人肾癌裸小鼠原位移植转移模型,并比较两种不同方法的结果。方法将肾癌完整组织块和肿瘤细胞悬液种植于裸小鼠肾包膜形成原位移植瘤,并观察和比较两种方法所建立模型的肿瘤生长状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结果肾癌完整组织块接种的原位成瘤率达75·0%,肾、肺门淋巴结转移率均73·3%,肺转移发生率53·3%;细胞悬液种植的原位成瘤时间较组织块法延迟10d,成瘤率为40·0%,肺、肾门淋巴结转移率均12·5%,肺脏无转移。结论两种原位移植转移模型均具有人肾细胞癌自然生长过程的特点,肾癌完整组织块原位移植模型优于细胞悬液原位接种模型,为研究人肾细胞癌转移机制和抗转移实验治疗提供了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疾病模型 动物 肿瘤转移
下载PDF
用表达性差异显示分析技术分离人胎肝组织选择性表达基因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望翔 魏汉东 +1 位作者 汪思应 杨晓明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2-194,共3页
目的 :建立 4月龄人胎肝组织选择性表达基因EST库 ,为研究胚胎肝组织特异表达基因提供有力的工具。方法 :采用表达性差异显示分析 (representationaldifferenceanalysis,RDA)技术建立 4月龄人胎肝组织选择性表达基因EST库 ,并测定部分... 目的 :建立 4月龄人胎肝组织选择性表达基因EST库 ,为研究胚胎肝组织特异表达基因提供有力的工具。方法 :采用表达性差异显示分析 (representationaldifferenceanalysis,RDA)技术建立 4月龄人胎肝组织选择性表达基因EST库 ,并测定部分克隆核苷酸序列 ,以竞争PCR检测代表性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与结论 :以珠蛋白家族基因为标志 ,所建差减cDNA文库中α 珠蛋白家族基因的表达频率较未差减cDNA文库增高 7倍 ,同时该文库也含有多种与肝生长密切相关的基因 ,表明RDA技术确是研究差异表达基因的有效手段 ,所建EST库富集胎肝特异表达基因 .部分克隆序列分析获得 2种未报道序列 ,其中一株含有丝 /苏氨酸激酶结构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胎肝 基因表达 基因分离 表达性差异显示分析技术
下载PDF
免疫反应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调控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术成 苏宝田 史敏言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72-274,共3页
本文采用绵羊红细胞(SRBC)经腹腔注入C_(57)BL小鼠作为免疫反应模型,观察小鼠在免疫反应中脾脏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CR)数的变化,发现自SRBC致敏后第五天始小鼠脾脏细胞GCR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第七天达高峰,第十一天恢复至正... 本文采用绵羊红细胞(SRBC)经腹腔注入C_(57)BL小鼠作为免疫反应模型,观察小鼠在免疫反应中脾脏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CR)数的变化,发现自SRBC致敏后第五天始小鼠脾脏细胞GCR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第七天达高峰,第十一天恢复至正常水平。地塞米松对致敏组和对照组小鼠脾脏细胞由PH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抑制程度的明显差异可能与脾脏细胞GCR数变化有关。本文还用上述方法研究了妊娠小鼠,发现妊娠小鼠脾脏细胞GCR数明显高于未妊娠小鼠(P<0.05),这在调节母胎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反应 GCR 妊娠
下载PDF
孕血清中早孕因子生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左祥生 苏宝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1年第2期85-87,共3页
将210名妊娠3~8周妇女静脉混合血清经DE_(52)、ConA-Sepharose CL-4B和Sephadex G-100 3次柱层析后,获得了hCG(-)、具花抑活性的样本孕G-Ⅱ、G-Ⅲ和G-Ⅳ。对照组为37例非孕、健康妇女混合血清。PAGE分析表明孕G-Ⅳ出现1条与孕G-Ⅲ的主... 将210名妊娠3~8周妇女静脉混合血清经DE_(52)、ConA-Sepharose CL-4B和Sephadex G-100 3次柱层析后,获得了hCG(-)、具花抑活性的样本孕G-Ⅱ、G-Ⅲ和G-Ⅳ。对照组为37例非孕、健康妇女混合血清。PAGE分析表明孕G-Ⅳ出现1条与孕G-Ⅲ的主要蛋白带相似的带,还有一条小带。SDS-PAGE显示,孕G-Ⅲ、G-Ⅳ均存在1条分子量为1.9×10~4u的蛋白带,且孕G-Ⅳ另2条带分子量均为1.9×10~4u的整数倍,为3.8×10~4u和5.7×10~4u。并测定了EPF活性物孕G-Ⅳ的等电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生物化学 凝胶 色谱法
下载PDF
葛根素对烫伤大鼠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晟 蔡晨 +2 位作者 唐益中 余又新 邓松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6-428,共3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烫伤大鼠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制作30%TBSAⅢ度烫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复苏组(40只),治疗组(40只),另取8只作为伤前对照。于烫伤后1、3、6、12、24h各取静脉血,测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肿瘤坏死因子α(TNF...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烫伤大鼠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制作30%TBSAⅢ度烫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复苏组(40只),治疗组(40只),另取8只作为伤前对照。于烫伤后1、3、6、12、24h各取静脉血,测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另取大鼠心脏作形态学检查。结果复苏组及治疗组cTnT及TNF-α的含量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低于复苏组(P<0.05)。电镜显示,伤后24h,治疗组心肌组织损伤程度较复苏组减轻。结论葛根素对大鼠烧伤后心肌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药理学 心肌/病理学 烧伤 肌钙蛋白T/血液 肿瘤坏死因子/血液
下载PDF
同种异体输血对肝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丹 黄强 +4 位作者 马金良 曹先东 郑红 卢海妹 汪思应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2年第4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同种异体输血 肝癌 术后 免疫功能
下载PDF
HIV-1 HXB2株Tat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分段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璐 潘卫 +7 位作者 曹洁 卢海妹 何俊 蒋少华 唐萍 李存枚 廖文婷 邓松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9-243,共5页
目的研究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XB2株调控蛋白Tat原核表达产生影响的区域和Tat蛋白重要的抗原表位。方法用PCR方法获得Tat(1-48aa)、Tat(22-72aa)和Tat(38-101aa)DNA片段,构建其原核表达质粒pET32a-Tat(1-48aa)、pET32a-Tat(22-72aa)... 目的研究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XB2株调控蛋白Tat原核表达产生影响的区域和Tat蛋白重要的抗原表位。方法用PCR方法获得Tat(1-48aa)、Tat(22-72aa)和Tat(38-101aa)DNA片段,构建其原核表达质粒pET32a-Tat(1-48aa)、pET32a-Tat(22-72aa)和pET32a-Tat(38-101aa),并转入E.coli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及纯化,SDS-PAGE鉴定表达及纯化产物。采用间接ELISA方法用兔抗pET32a-Tat抗血清对三种肽段进行免疫原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pET32a-Tat(1-48aa)、pET32a-Tat(22-72aa)和pET32a-Tat(38-101aa)质粒,分别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Mr)为23×103、23×103和25×103的融合肽段,其浓度分别为4.26、3.35和5.11mg/ml。间接ELISA结果表明三种融合肽段与兔抗pET32a-Tat抗血清均呈特异性结合反应,其抗体滴度分别为1:128000、1:32000、1:64000,而抗血清与pET32a蛋白仅有较弱结合。结论半胱氨酸富集区(22-37位氨基酸)对Tat蛋白的原核表达有较显著影响;Tat蛋白的N端区、碱性区和C端区是其重要的抗原表位,其中N端区的免疫原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遗传学 大肠杆菌/遗传学 基因产物 tat/遗传学 基因表达
下载PDF
Gab2在SHP-2酪氨酸磷酸酶激活突变所致小鼠髓系异常增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吉 汪心怡 +4 位作者 陈卓 李菲菲 郑红 瞿成奎 汪思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03-1008,共6页
目的:观察SHP-2信号通路中关键接头蛋白Gab2对SHP-2激活突变引发的小鼠髓系异常增殖是否具有调控作用。方法:用Gab2-/-和SHP-2D61G/+模型小鼠建立4种基因型(SHP-2+/+、Gab2-/-、SHP-2D61G/+和SHP-2D61G/+/Gab2-/-)小鼠,解剖分析其脾大小... 目的:观察SHP-2信号通路中关键接头蛋白Gab2对SHP-2激活突变引发的小鼠髓系异常增殖是否具有调控作用。方法:用Gab2-/-和SHP-2D61G/+模型小鼠建立4种基因型(SHP-2+/+、Gab2-/-、SHP-2D61G/+和SHP-2D61G/+/Gab2-/-)小鼠,解剖分析其脾大小,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及骨髓髓系细胞表面标志分子Mac-1和Gr-1并计数Mac-1和Gr-1阳性髓系细胞比例,骨髓造血干/祖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小鼠造血干细胞或祖细胞对细胞因子反应性,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沉淀实验检测骨髓来源肥大细胞经IL-3刺激后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的活化水平,以及Gab2与SHP-2蛋白的结合情况。结果:敲除Gab2后显著减轻SHP-2激活突变导致的小鼠髓系增殖表型,主要表现在:脾指数减小,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小鼠髓系来源的Mac-1和Gr-1阳性细胞比例降低。与SHP-2D61G/+小鼠相比,经IL-3刺激后,骨髓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显著降低;骨髓来源肥大细胞内p-ERK和p-Akt表达明显下调,SHP-2D61G/+/Gab2-/-小鼠肥大细胞内无Gab2与SHP-2结合。结论:敲除Gab2可以明显减轻SHP-2D61G/+激活突变导致的小鼠髓系异常增殖,这种减轻作用可能与SHP-2无法与Gab2结合而导致下游信号途径ERK和Akt活化减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P-2酪氨酸磷酸酶 基因激活突变 Gab2 髓系增殖性疾病
下载PDF
进化免疫球蛋白结合分子LD5的原核表达、纯化及结合活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少华 徐容 +5 位作者 何俊 陈璐 卢海妹 贾建安 陈秋莉 潘卫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22-326,共5页
目的对新型进化免疫球蛋白(Ig)结合分子LD5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并鉴定其结合活性。方法将LD5基因片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转化大肠杆菌后,IPTG诱导表达。以8mol/L尿素裂解菌体后,上清经Ni2+-NTA柱纯化,并对纯化蛋白进行SDS-PAG... 目的对新型进化免疫球蛋白(Ig)结合分子LD5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并鉴定其结合活性。方法将LD5基因片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转化大肠杆菌后,IPTG诱导表达。以8mol/L尿素裂解菌体后,上清经Ni2+-NTA柱纯化,并对纯化蛋白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以ELISA和Dot blot对LD5蛋白结合IgG、IgM活性进行鉴定。结果LD5分子在大肠杆菌中获得成功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9000。Western blot表明纯化的LD5蛋白能特异结合IgG。ELISA结果显示,LD5在结合IgM上较SpA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LD5分子在大肠杆菌中已成功表达,纯化的LD5蛋白保留了天然Ig结合分子的结合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免疫球蛋白结合分子 原核表达 结合活性
下载PDF
静脉转位在撕脱性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传亮 彭俊才 +1 位作者 陈贻玲 邓松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6-717,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血管转位在撕脱性断指再植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对近端静脉血管缺如的11例断指采用健指背侧静脉血管转位完成血液回流。结果 11例再植手指全部成活,患指恢复了良好外观、功能、感觉。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 目的探讨静脉血管转位在撕脱性断指再植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对近端静脉血管缺如的11例断指采用健指背侧静脉血管转位完成血液回流。结果 11例再植手指全部成活,患指恢复了良好外观、功能、感觉。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9例,良2例。结论应用健指背侧静脉血管转位完成患指血液回流是治疗手指离断伤特别是患指近端静脉撕脱缺如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植术 显微外科手术 静脉/外科学
下载PDF
慢性肝病患者的内源性一氧化氮水平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顺明 邓松华 +1 位作者 陈从新 刘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201-202,共2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变患者病情活动期内源性一氧化氮(NO)水平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变和献血员各30例,抽取清晨空腹血2ml,分别检测NO水平和NK细胞活性。结果慢...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变患者病情活动期内源性一氧化氮(NO)水平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变和献血员各30例,抽取清晨空腹血2ml,分别检测NO水平和NK细胞活性。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变组及献血员组NO(μmol·L-1)水平分别为523±103、473±105、234±38,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变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三组的NK细胞活性分别为(0269±0039)、(0268±0032)、(0395±0120),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变组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NO水平与NK细胞活性间无明显相关关系(r=-0112,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变患者内源性NO水平明显升高,NK细胞活性明显降低,提示肝细胞损害与内源性NO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一氧化氮 自然杀伤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