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转课堂结合OSCE模式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费黎明 孙娟 +1 位作者 吴冬 叶开婷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第5期77-82,共6页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模式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9年1月—2021年6月83名实习...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模式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9年1月—2021年6月83名实习医学生的档案资料,按照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分组,将2019年1—12月接受常规教学结合OSCE模式的医学生设为对照组(n=41),将2020年6月—2021年6月接受翻转课堂结合OSCE模式的医学生设为研究组(n=42)。比较2组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OSCE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学习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疾病知识、诊断与病情评估知识、治疗知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OSCE成绩(治疗问诊、治疗查体、疾病诊断、治疗方案、治疗实施、疗效评价、健康教育)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教学后,研究组寻找真理、开放思维、分析水平、系统化水平、自信心、求知欲望、认知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的学习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56%vs.8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结合OSCE模式的教学能够培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实习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水平,提高医学生的学习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医学教育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临床教学 评判性思维能力
下载PDF
基于智慧病房系统的智慧护理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实施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桂霞 张慧 +7 位作者 施艳群 孟云 董秦玲 程金玲 杨秀英 周凤 鲍露露 李晓慧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智慧病房系统的智慧护理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实施效果。方法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一病区161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二病区160例患者分为智慧护理组;两组护士均为14人。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护理;智慧护理组优化实施输液管... 目的探讨基于智慧病房系统的智慧护理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实施效果。方法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一病区161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二病区160例患者分为智慧护理组;两组护士均为14人。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护理;智慧护理组优化实施输液管理、健康教育、医嘱核对、诊疗护理信息查询、结构化护理文书书写、智能化护理质量管理等。实施2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智慧护理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床铃呼叫次数、健康教育效果、患者满意度、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护士工作量、工作压力及职场疲劳得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P<0.01)。结论基于智慧病房系统的智慧护理可提高护理效率与治疗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减轻护士工作压力与职场疲劳,有利于优化患者住院体验及护理人员工作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智慧病房系统 智慧护理 自我感受负担 工作压力 职场疲劳 护理不良事件
下载PDF
智能输液管理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患者及家属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桂霞 张慧 +7 位作者 施艳群 孟云 董秦玲 程金玲 杨秀英 周凤 鲍露露 李晓慧 《安徽医专学报》 2023年第1期19-21,27,共4页
目的:探讨智能输液管理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3月-2021年6月就诊于安徽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有智能输液监护系统的二病区患者/家属为研究组,无智能输液监护系统的一病区同期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输液期... 目的:探讨智能输液管理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3月-2021年6月就诊于安徽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有智能输液监护系统的二病区患者/家属为研究组,无智能输液监护系统的一病区同期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输液期间按照传统方式进行输液管理,研究组患者输液全程依托输液监护系统进行智能输液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照护者负担。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和照护者负担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智能输液管理可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照护者负担,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输液管理 智能输液监护 智慧护理 自我感受负担 照护者负担
下载PDF
呼吸与危重症病房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中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4
作者 刘平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126-126,128,共2页
探讨呼吸科病房控制多重耐药菌(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MDRO)感染中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本院呼吸科病房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间,接收的300例患者设定为常规组,同时纳入2020年4月—2021年4月,接收的300例患者设定为... 探讨呼吸科病房控制多重耐药菌(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MDRO)感染中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本院呼吸科病房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间,接收的300例患者设定为常规组,同时纳入2020年4月—2021年4月,接收的300例患者设定为实验组。常规组行基础护理,实验组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呼吸科病房细菌及MDRO检出情况。结果:实验组检出218株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56例;常规组检出MDRO 510株,MDRO感染98例。实验组感染率低于常规组,组间形成差异性(P<0.05)。其中组间MDRO情况分析中,AB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占比较高。结论:作为呼吸科病房科室的主要致病菌,AB均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占比相对较高,因此针对性护理可达到控制MDRO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科病房 多重耐药菌 针对性护理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血清及下呼吸道分泌物SLPI水平在ICU重症肺炎中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武道荣 闫雪波 +1 位作者 闻婷玉 宋秋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29-1535,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及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分泌型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SLPI)在重症肺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90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和入ICU及治疗2... 目的探讨血清及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分泌型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SLPI)在重症肺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90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和入ICU及治疗24 h后的血清及下呼吸道分泌物SLPI、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分析血清SLPI与下呼吸道分泌物SLPI、TNF⁃α、IL⁃8的相关性;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症肺炎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及下呼吸道分泌物SLPI对重症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死亡组机械通气时间长于存活组,余基线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两组血清及下呼吸道分泌物SLPI均较治疗前升高,血清TNF⁃α、IL⁃8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存活组治疗后血清及下呼吸道分泌物SLPI均高于死亡组,血清TNF⁃α、IL⁃8均低于死亡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SLPI与TNF⁃α、IL⁃8呈负相关(r=-0.583、-0.672,P<0.001);而与下呼吸道分泌物SLPI呈正相关(r=0.527,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及下呼吸道分泌物SLPI是重症肺炎28 d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后血清及下呼吸道分泌物SLP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3、0.968,血清SLPI<87.59 ng/mL、下呼吸道分泌物SLPI<835.68 ng/mL时患者预后差(P<0.05);二者联合预测效能高于单独指标,AUC为0.991(P<0.05)。结论SLPI是重症肺炎的保护因素,血清及下呼吸道分泌物SLPI或可作为重症肺炎治疗及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型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8 重症肺炎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孙娟 季娟娟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49-150,153,共3页
目的分析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80例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依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 目的分析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80例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依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参数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氧分压(PaO2)、pH、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相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与pH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其PaCO2则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最大呼吸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以及一秒用力呼吸溶积(FEV1)相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EF、FVC以及FEV1同对照组和治疗前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强的松龙 重症哮喘 呼吸衰竭 肺功能
下载PDF
OBE-BOPPPS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苒 张彬彬 +1 位作者 孙莉 王勇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65-168,共4页
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患病率和高死亡率,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是我国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与医疗问题之一[1]。目前,随着大气污染加剧、人口老龄化加重、耐药病原体出现等问题的日益显著,呼吸系统疾病面临着... 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患病率和高死亡率,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是我国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与医疗问题之一[1]。目前,随着大气污染加剧、人口老龄化加重、耐药病原体出现等问题的日益显著,呼吸系统疾病面临着严峻的防治形势[2]。《呼吸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知识点范围广、涉及系统多、专业性强,如何使学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医学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探索的问题[3]。既往《呼吸内科学》的教学主要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模式,以教师为中心,采用单纯机械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教学理念 BOPPPS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呼吸内科学
下载PDF
基于VR的BOPPPS联合WPBL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苒 张彬彬 +1 位作者 孙莉 王勇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16-32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VR的BOPPPS联合基于问题的教学法(Web problem-based learning,WPBL)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已完成基础医学课程的本科生参与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人。... 目的:探讨基于VR的BOPPPS联合基于问题的教学法(Web problem-based learning,WPBL)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已完成基础医学课程的本科生参与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人。试验组采用基于VR的BOPPPS联合W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比较2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的差异,并对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满意度与理论考核成绩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85.8±4.9)分vs(77.2±5.3)分]、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对照组和试验组教学效果评价与理论考核成绩无显著相关性,但教学满意度和理论考核成绩显著相关(P<0.05)。进一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教学分组、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学满意度解释了理论考核成绩60.7%的变异。结论:基于VR的BOPPPS联合W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呼吸内科学》教学中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教学模式 基于问题的教学法 虚拟现实技术 教学 呼吸内科
下载PDF
单元综合安全项目在呼吸科多重耐药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9
作者 施艳群 张云云 +2 位作者 胡立芬 杨秀英 刘平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987-991,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单元的综合安全项目在呼吸科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某院呼吸科2019年1—12月在院患者1093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方案;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院患者1028例为观察组,启动单元的综合安全项目(Comprehens... 目的 探讨基于单元的综合安全项目在呼吸科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某院呼吸科2019年1—12月在院患者1093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方案;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院患者1028例为观察组,启动单元的综合安全项目(Comprehensive unit-based safety program, CUSP)计划,将一系列循证干预措施纳入临床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 MDRO)感染发生率、标本送检正确率、标本送检及时率、抗生素使用规范率、医务人员安全文化、MDRO感染患者住院日数及防控措施落实率。结果 观察组MDRO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21.380,P<0.001),患者标本送检正确率、送检及时率及抗菌药物使用规范率高于对照组(χ^(2)=58.039,P<0.001;χ^(2)=64.590,P<0.001;χ^(2)=36.169,P<0.001),医务人员安全文化总评分高于对照组(t=-26.666,P<0.001),MDRO感染患者住院日数低于对照组(Z=-2.866,P=0.004),MDRO防控措施落实率高于对照组(χ^(2)=37.854,P<0.001;χ^(2)=21.328,P<0.001;χ^(2)=4.423,P=0.035;χ^(2)=5.985,P=0.014)。结论 在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开展单元的综合安全项目干预能够有效降低MDRO感染发生率,提高病房管理质量,提升病区患者安全文化,缩短MDRO感染患者住院日数及提高病区MDRO防控措施落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安全项目 安全文化 多重耐药菌 呼吸内科 感染 病房管理
下载PDF
肺损伤预测评分对重症患者急性呼吸衰竭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6
10
作者 孙振康 刘成 尤青海 《安徽医学》 2019年第9期971-974,共4页
目的探讨肺损伤预测评分(LIPS)对重症患者急性呼吸衰竭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63例收入ICU时未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依据入ICU后患者是否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分为急性呼吸衰竭组40例与非... 目的探讨肺损伤预测评分(LIPS)对重症患者急性呼吸衰竭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63例收入ICU时未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依据入ICU后患者是否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分为急性呼吸衰竭组40例与非急性呼吸衰竭组23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不同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IPS、快速序贯性脏器功能衰竭评分(qSOFA)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均可作为急性呼吸衰竭的预测评分指标,其中以LIPS的OR值最高。LIP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4(P<0.001),LIPS的最佳截断点为4分,其灵敏度为83.24%,特异度为64.21%。LIPS≥4分组患者急性呼吸衰竭发生率、住ICU病死率、住院病死率等均高于LIPS<4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PS有助于早期识别发生急性呼吸衰竭高风险重症患者,从而降低重症患者机械通气使用率和ICU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预测评分 急性呼吸衰竭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ICU病死率
下载PDF
多模式混合教学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炯 闫雪波 +4 位作者 丁佩山 方磊 彭方媛 方曙 周金华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1688-1691,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案例结合3D打印技术及PBL多模式混合教学法在支气管肺癌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整体教学质量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68...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案例结合3D打印技术及PBL多模式混合教学法在支气管肺癌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整体教学质量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68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他们分成传统教学法组和新教学法组(案例结合3D打印技术及PBL多模式混合教学法)进行支气管肺癌有关知识的临床教学,分析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与传统教学法组相比,新教学法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及实践操作能力分数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课程参与度、学习兴趣、学习自觉性、学习效率、临床思维能力、教学方法的认可率、职业自豪感、综合素质、总体满意度等均有提高(P<0.05)。结论案例结合3D打印技术及PBL多模式混合教学法在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教学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教学 教育技术 案例教学 PBL教学 3D打印技术 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教学
下载PDF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呼吸内科临床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苒 田仰华 +1 位作者 李泉 徐爱晖 《临床肺科杂志》 2020年第6期928-930,共3页
培养全科医师是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呼吸内科的临床教学是重要环节,通过对全科住院医师在呼吸内科的规范化培训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以提高全科住院医师的培训积极性,提高培训质量。
关键词 全科医师 培训 呼吸内科
下载PDF
呼吸康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玲 苗嫚丽 +1 位作者 姜雪勤 范晓云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612-617,共6页
随着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逐年加剧,呼吸康复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日益受到重视。它是一项集运动训练、呼吸肌锻炼、气道廓清技术、营养支持、心理康复、健康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管理措施,具有改善患者肺... 随着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逐年加剧,呼吸康复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日益受到重视。它是一项集运动训练、呼吸肌锻炼、气道廓清技术、营养支持、心理康复、健康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管理措施,具有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风险、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呼吸康复的个体化评估、内容及其运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康复 呼吸疗法 身体锻炼 日常生活活动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cGAS-STING信号通路的影响
14
作者 汪陶荣 邵玉宝 +3 位作者 刘楠楠 李文昊 李梦 陈晓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es)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的影响,并初步分析Res抑制FLS释放炎症因子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患者FLS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Res(0、20、40、80、160、320μmol/L)进行处理,12、24 h后CCK-8...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es)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的影响,并初步分析Res抑制FLS释放炎症因子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患者FLS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Res(0、20、40、80、160、320μmol/L)进行处理,12、24 h后CCK-8法分别检测FLS细胞活力;采用不同浓度的Res(0、40、80、160μmol/L)进行处理FLS细胞24 h后,ELISA法分析FLS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刺激因子(STING)蛋白的表达水平;慢病毒感染FLS使其过表达cGAS,将细胞分为Control(对照)组、cGAS组(cGAS过表达)、Res+cGAS组(Res 160μmol/L+cGAS过表达)、Res组(Res 160μmol/L)。Western blot测定各组细胞中STING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FLS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含量。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与0μmol/L Res组比较,使用40、80、160μmol/L的Res处理24 h后的三组FLS细胞活力下降(P<0.01);ELISA结果也表明与0μmol/L Res组比较,使用40、80、160μmol/L的Res处理后的三组FLS细胞上清液中IL-6和TNF-α含量也降低(P<0.01)。同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0μnmol/L的Res组相比,经过40、80、160μnmol/L的Res处理后的三组FLS细胞中STING和cGAS蛋白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Control组相比,过表达cGAS后,CGAS组中FLS中STING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Res组相比,Res+cGAS组中FLS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含量及FLS中STING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P<0.05)。结论适当剂量的Res能有效减少FLS细胞分泌炎症因子,而这一抑制作用机制可能源于其对cGAS-STING信号传导途径的阻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白藜芦醇 cGAS-STING信号通路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肺部多耐药大肠埃希菌感染患者合并活动性结核病的因素分析
15
作者 申晓菲 梁雅雪 +1 位作者 夏文娟 范晓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8-343,共6页
目的分析肺部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MDR-ECO)感染患者合并活动性结核病(ATB)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肺部感染MDR-ECO的住院患者204例,其中合并ATB患者共89例为观察组,使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肺部MDR-ECO感染患者合并... 目的分析肺部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MDR-ECO)感染患者合并活动性结核病(ATB)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肺部感染MDR-ECO的住院患者204例,其中合并ATB患者共89例为观察组,使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肺部MDR-ECO感染患者合并ATB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年龄、中性粒细胞数、血红蛋白、活动性恶性肿瘤、类风湿关节炎、抗生素暴露史、1年内手术史等均是肺部MDR-ECO感染患者合并ATB的影响因素(均P<0.05),其中高龄(95%CI:0.949~0.992,P=0.008)、中性粒细胞降低(95%CI:0.750~0.922,P<0.001)、抗生素暴露史(95%CI:1.202~2.596,P=0.004)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部分肺部MDR-ECO感染患者易合并ATB,应加强对高龄、中性粒细胞数少、既往有抗生素暴露史的高危患者进行ATB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 活动性结核病 影响因素 危险因素 筛查
下载PDF
LPS致PMVECs损伤时CPNE1/CAV-1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16
作者 吴翔晖 李琪琪 +5 位作者 李帅 陆宗庆 方普 庞晴晴 汪博 尤青海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5期692-698,共7页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刺激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时Copine1(CPNE1)与小窝蛋白-1(CAV-1)的相互作用及SHH信号通路对其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PMVECs,Western Blot(WB)检测LPS刺激时CPNE1、CAV-1和GLI1表达变化,随机分为LPS时效组(LPS 1...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刺激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时Copine1(CPNE1)与小窝蛋白-1(CAV-1)的相互作用及SHH信号通路对其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PMVECs,Western Blot(WB)检测LPS刺激时CPNE1、CAV-1和GLI1表达变化,随机分为LPS时效组(LPS 10mg/L,0、3、6、12、18、24h)和量效组(0、1、5、10、20、40mg/L);siRNA沉默CPNE1,WB和免疫荧光检测沉默CPNE1后PMVECs表达CAV-1变化,随机分为Control组、LPS组、siCPNE1组、siCPNE1+LPS组;10mg/L LPS刺激PMVEC时给予SHH信号通路抑制剂(Vismodegib)干扰,随机分为Control组、LPS组、Vismodegib组、Vismodegib+LPS组;siRNA沉默CPNE1后给予SHH信号通路激动剂(SAG)干扰,分为Control组、si-CPNE1组、SAG组、si-CPNE1+SAG组。结果(1)LPS刺激PMVECs12h后,与0h组比较,CPNE1、CAV-1和GLI1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2)共聚焦免疫荧光技术显示LPS刺激PMVECs时CAV-1和CPNE1的荧光信号增强;与Control组比较,si-CPNE1组的荧光信号降低;与LPS组比较,si-CPNE1+LPS组的荧光信号降低。WB检测提示与LPS组比较,siCPNE1+LPS组CAV-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3)Vismodegib显著下调LPS诱导增加的GLI1、CPNE1和CAV-1蛋白表达水平(P<0.05);SAG显著上调CPNE1、CAV-1和GLI1蛋白表达水平(P<0.05);沉默CPNE1后给予SAG干扰,CAV-1和CPNE1蛋白表达水平并未出现显著上升(P>0.05)。结论LPS刺激时CPNE1与CAV-1在PMVECs中协同响应,且均受SHH信号通路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Copine1 小窝蛋白-1 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
下载PDF
WPBL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苒 王红 徐爱晖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73-75,共3页
《呼吸内科学》是研究呼吸系统疾病的一门学科,主要探讨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内容。该课程教学一直采用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模式,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随着医学... 《呼吸内科学》是研究呼吸系统疾病的一门学科,主要探讨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内容。该课程教学一直采用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模式,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改革,目前提倡学生主动学习,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正是适应这种需要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医学教学模式[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PBL 教学模式 呼吸内科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多种混合教学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实践教学中的效果
18
作者 闫雪波 王凯歌 +2 位作者 方曙 周金华 王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183-187,共5页
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PBL和C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高年级本科生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方法:116名安徽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四年级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3D打印技术结合PBL和CBL教学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组... 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PBL和C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高年级本科生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方法:116名安徽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四年级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3D打印技术结合PBL和CBL教学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组织教学,通过理论考试成绩和自制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在提高课堂教学临床思维能力、学习积极性、自学能力、基础知识的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无统计学差异。结论:3D打印技术结合PBL和C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教学效果,是值得在教学中推广的一种临床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教学 PBL教学 3D打印技术 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教学
下载PDF
6例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桂前乐 邵敏 +1 位作者 孙耕耘 张玲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1年第8期698-703,共6页
目的分析6例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临床特点,为诊断及治疗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综合ICU、RICU)收治的6例诊断为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目的分析6例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临床特点,为诊断及治疗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综合ICU、RICU)收治的6例诊断为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疾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结果 6例患者以高热、咳嗽、胸闷气促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均有家禽接触史。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明显升高。胸部CT表现为某一肺叶或多个肺叶炎症渗出和实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主要表现为气道黏膜充血水肿,气道中痰液较少。所有患者均因呼吸衰竭及感染性休克入ICU治疗。利用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技术(m NGS)检测出肺泡灌洗液中鹦鹉热衣原体核酸序列,结合临床表现及接触史明确诊断为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及时调整以多西环素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后病情好转,缩短了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的确诊时间和病程,减少不必要抗菌药物的使用。其中4例患者经治疗好转出院;1例患者继发嗜血细胞综合征,经地塞米松联合依托泊苷治疗后完全缓解;1例患者因继发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而死亡。在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中需警惕继发其他细菌感染和并发症。结论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家禽接触史,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应用m NGS可提高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诊断的准确性,减少漏诊及误诊。以多西环素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对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治疗效果明显,但需警惕在病程中继发细菌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热衣原体 重症肺炎 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技术(mNGS)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CD71水平对重症肺炎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秀娟 方长太 尤青海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转铁蛋白受体CD71水平对重症肺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117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科28 d内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将预后结局... 目的:探讨血清转铁蛋白受体CD71水平对重症肺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117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科28 d内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将预后结局(1=死亡,0=存活)作为因变量,血清CRP和CD71水平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两者联合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估血清CD71、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两者联合对重症肺炎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28 d内死亡50例,病死率为42.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RP和CD71水平的OR(95%CI)分别为1.982(1.355~2.889)、3.615(2.654~4.575)。血清CD71、CRP水平及两者联合预测的AUC(95%CI)分别为0.831(0.752~0.911)、0.763(0.672~0.855)和0.848(0.773~0.923)。结论:血清CD71具有较好预测重症肺炎预后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转铁蛋白受体CD71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