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0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法结合LBL教学法在呼吸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25
1
作者 杨志仁 桂淑玉 孙耕耘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12期2188-2189,共2页
目的探索基于问题学习(PBL)教学法结合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教学法在呼吸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PBL教学法结合LBL教学法应用于呼吸内科学小班课的教学中,并通过自制问卷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在呼吸内科学的教学中,应用PBL教... 目的探索基于问题学习(PBL)教学法结合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教学法在呼吸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PBL教学法结合LBL教学法应用于呼吸内科学小班课的教学中,并通过自制问卷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在呼吸内科学的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结合LBL教学法,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并能促进师生沟通,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结论在呼吸内科学的教学中,在有条件的班级应用PBL教学法结合LBL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大有裨益,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医学 呼吸内科学 PBL教学 LBL教学
下载PDF
多媒体教学在呼吸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探讨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苒 桂淑玉 孙耕耘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12期2301-2301,2303,共2页
随着现代医学教育理念的的更新与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在医学教育领域中,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得医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医学教学内容、医学教学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医学课堂教学,可以利... 随着现代医学教育理念的的更新与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在医学教育领域中,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得医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医学教学内容、医学教学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医学课堂教学,可以利用其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信息量大等优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有效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从而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上述的多种优点,在各所医学院校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成为目前重要的教学手段[1].但是,如何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医学生的整体学习素质,成为目前医学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内科学教学 应用 医学教育理念 课堂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 呼吸 医学教学
下载PDF
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朱莹莹 贾冉 王炯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3期443-445,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收集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测出革兰阴性菌占71.8%,前三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29.3%)、鲍曼不动杆菌(13.5%)、肺炎克雷伯菌(10.5%);... 目的了解医院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收集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测出革兰阴性菌占71.8%,前三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29.3%)、鲍曼不动杆菌(13.5%)、肺炎克雷伯菌(10.5%);真菌占24.4%,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中占3.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6%)为主;药敏试验显示,革兰阴性菌中,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其次为阿米卡星;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无耐药,发现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66.7%)。结论呼吸科细菌耐药现象严重,需要进一步规范抗生素的应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抗生素 耐药性
下载PDF
医院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汤同伟 桂淑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医院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耐药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10月1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生院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80例作为感染组,按1:1... 目的探讨医院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耐药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10月1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生院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80例作为感染组,按1:1配对原则,选取同期入院但未发生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80例为对照组。根据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19.30%和21.15%,其次为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分别为54.93%和57.89%,对其他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0.00%。鲍曼不动杆菌中多重耐药、广泛耐药菌株所占比例分别为66.25%和27.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住ICU(≥5 d)(OR=13.868)、机械通气(OR=36.325)、APACHEⅡ评分≥20分(OR=37.821)、联合使用抗生素(OR=15.652)是院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目前该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形势严峻,呈多重耐药趋势。入住ICU(≥5 d)、机械通气、APACHEⅡ评分≥20分、联合使用抗生素是其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医院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尤青海 牛成成 +1 位作者 朱钟鸣 胡先纬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11期1941-1943,共3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7名实习生随机分成PBL组(n=55)和对照组(n=42)进入呼吸内科实习,分别给予不同的教学方法,观察实习的总体印象和出科考试成绩。结果 PB...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7名实习生随机分成PBL组(n=55)和对照组(n=42)进入呼吸内科实习,分别给予不同的教学方法,观察实习的总体印象和出科考试成绩。结果 PBL组总体印象优于对照组;PBL组总得分、选择题得分、填空题得分、名词解释得分以及分析题得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79.25±8.63 vs 67.36±13.01;13.36±3.19 vs10.40±2.44;33.58±4.66 vs 30.98±5.72;17.44±2.59 vs 14.36±4.19;14.73±3.11 vs 12.14±4.95)差异显著(P<0.05)。结论 PBL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以及教学成绩,值得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式教学法 呼吸内科 医学生 临床实习
下载PDF
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费广鹤 何源沁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菌种分布、易感因素和防治措施,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3年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例,并进行跟踪调查,对相应资料进行统... 目的:分析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菌种分布、易感因素和防治措施,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3年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例,并进行跟踪调查,对相应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年内共发生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205例,其感染发生率按年份统计分别为0.28%、0.34%和0.39%,居医院内同期深部真菌感染的首位,占58.53%,其中以白念珠菌感染率最高。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皆表明,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常见易感因素为老年患者、基础疾病、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以及侵袭性操作等。结论: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白念珠菌是主要的病原菌。积极控制易感因素是降低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发生率的关键。早诊、早治是预防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真菌感染 医院内感染 临床特点
下载PDF
PBL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教学中的初探 被引量:14
7
作者 胡先纬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8期1213-1214,共2页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界越来越重视从培养临床医生的角度对医学生进行实用性教育,让学生对疾病的认识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已经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界越来越重视从培养临床医生的角度对医学生进行实用性教育,让学生对疾病的认识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已经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PBL教学模式通常以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学习内容围绕着"问题"展开[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呼吸内科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教”与“学”的思考 被引量:11
8
作者 桂淑玉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6期695-696,共2页
关键词 呼吸内科 临床实习 教学
下载PDF
呼吸内科压疮风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桂霞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压疮风险因素,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采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表,筛选出55例Braden评分≤16分患者,对其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结果:呼吸内科存在的压疮高危因素依次是摩擦力和剪切力、移动能力大小、活动...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压疮风险因素,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采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表,筛选出55例Braden评分≤16分患者,对其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结果:呼吸内科存在的压疮高危因素依次是摩擦力和剪切力、移动能力大小、活动是否受限、潮湿与否、营养状态以及感觉有无障碍。结论:呼吸内科存在诸多压疮高危因素,应针对不同情况给予相应预防措施并根据压疮分期区别对待,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风险因素 护理对策
下载PDF
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研究和改革应用
10
作者 张妍蓓 张志红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8期1006-1007,共2页
21世纪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教学实际,总结了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现代教学方法及研究的研究和应用。并针对呼吸内科的理论教学特点,介绍了在教学中应用新型教学方法的具体设置。认为临床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 21世纪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教学实际,总结了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现代教学方法及研究的研究和应用。并针对呼吸内科的理论教学特点,介绍了在教学中应用新型教学方法的具体设置。认为临床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医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学 呼吸内科
下载PDF
综合性医院呼吸科443例发热患者临床诊断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栋林 桂淑玉 《临床肺科杂志》 2016年第2期234-238,共5页
目的探讨呼吸科发热患者的病因构成和临床特点,为发热患者的病因诊断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且最终确诊的发热患者并按年龄分为〈45岁组,45~59岁组及≥60岁组三组... 目的探讨呼吸科发热患者的病因构成和临床特点,为发热患者的病因诊断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且最终确诊的发热患者并按年龄分为〈45岁组,45~59岁组及≥60岁组三组,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3例发热患者中,感染性疾病321例(72.5%),肺炎最常见168例(37.92%);非感染性疾病122例(27.5%),肺癌105例(23.7%)。〈45岁组:共有80例,其中感染性疾病71例(88.75%),其中肺炎40例(50.00%);急性气管支气管炎12例(15.00%);结核性胸膜炎10例(12.50%)。非感染性疾病9例(11.25%),其中肺癌7例(8.75%);45~59岁组:共有93例,其中感染性疾病56例(60.21%)肺炎33例(35.48%);肺脓肿、慢阻肺急性加重各5例(均5.38%)。非感染性疾病39例(41.94%),其中肺癌35例(37.53%)。≥60岁组:共有270例,其中感染性疾病195例(72.22%),其中肺炎95例(35.18%);慢阻肺急性加重42例(15.56%)。非感染性疾病75例(27.78%),其中肺癌63例(23.33%);ANCA相关性血管炎8例(2.96%)。结论综合性医院呼吸科发热患者主要病因为感染性疾病,其中肺炎所占比例最高;在非感染性疾病中,各年龄组均以肺癌为首位,应该引起临床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临床诊断 感染性疾病 非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医院-家庭延续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未来风险影响的评估 被引量:27
12
作者 严丽 范晓云 +3 位作者 钱朝翠 张慧 匡大林 李华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5期829-832,共4页
目的评估医院-家庭延续管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未来风险的影响,以期延缓病程的进展。方法募集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内科确诊慢阻肺患者85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 目的评估医院-家庭延续管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未来风险的影响,以期延缓病程的进展。方法募集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内科确诊慢阻肺患者85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出院健康指导,观察组采用医院-家庭延续护理方案进行指导,分别于患者出院当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慢阻肺评估测试(CAT)问卷调查,同时随访12个月中急性加重及再次住院次数,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出院当天、1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CAT评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观察组CAT评分(19.31±3.84)显著低于对照组(22.51±3.55)(P<0.05),12个月观察组CAT评分(19.38±3.44)显著低于对照组(23.23±4.71)(P<0.05)。观察组患者年平均急性加重次数(0.12±0.40)显著低于对照组(0.35±0.61)(P<0.05),观察组患者年平均再入院次数(0.10±0.30)显著低于对照组(0.19±0.39)(P<0.05)。结论医院-家庭延续护理可降低慢阻肺患者的未来风险,延缓慢阻肺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家庭延续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AT 急性加重次数 再入院率
下载PDF
呼吸衰竭患者保留气管套管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的护理 被引量:13
13
作者 胡玉萍 张秀梅 +4 位作者 蔡传凤 陆咏梅 吴丹 张伟丽 林欢欢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7期34-35,共2页
目的总结呼吸衰竭患者保留气管套管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患者保留气管套管行有创-无创呼吸序贯通气,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气道护理、封堵套管的护理等。结果患者总的机械通气时间为(8.90±7... 目的总结呼吸衰竭患者保留气管套管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患者保留气管套管行有创-无创呼吸序贯通气,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气道护理、封堵套管的护理等。结果患者总的机械通气时间为(8.90±7.65)d,有创通气时间为(3.40±0.23)d,撤机成功率为80.77%。序贯通气期间患者的呼吸频率维持在12~25次/min,动脉血气为pH 7.35±0.38、PaCO2(7.57±1.29)kPa、PaO2(10.64±1.26)kPa;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15.38%,2例撤机后再次行有创机械通气,死亡1例。结论对保留气管套管患者实施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提供正确规范化的护理措施,是成功撤机的必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气管切开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 撤机 护理
下载PDF
安徽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被引量:38
14
作者 费广鹤 胡先纬 +1 位作者 戴梦缘 涂友慧 《安徽医学》 2017年第12期1631-1642,共12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影响患者疾病的整体严重程度。COPD主要累及肺部,但也可以引起肺外多器官的损害。一、我国COPD的现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影响患者疾病的整体严重程度。COPD主要累及肺部,但也可以引起肺外多器官的损害。一、我国COPD的现状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992年对我国北部和中部地区102230名农村成人进行了调查,COPD的患病率为3%。近年来对我国7个地区20245名成年人进行调查,COPD的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2000年对安徽省部分农村地区成年人进行调查,COPD患病率占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7.29%,其中男性9.81%,女性5.35%。病死率更是居高不下,在城市居第四位,农村居第一位,全国每年死亡人数达100万,相当于每分钟就有2.5个人死于COPD,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每年致残人数也高达500万~1000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部疾病 疾病分级 安徽省 诊疗指南 COPD 呼吸系统疾病 农村地区
下载PDF
PBL结合多媒体教学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牛成成 张瑞明 尤青海 《安徽医学》 2016年第8期1050-1052,共3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结合多媒体教学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3名护生全部参加多媒体教学并采用抛币法随机分成PBL组(n=56)和对照组(n=47)后进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习,分别给予不同的教学方...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结合多媒体教学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3名护生全部参加多媒体教学并采用抛币法随机分成PBL组(n=56)和对照组(n=47)后进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习,分别给予不同的教学方法,观察实习的总体印象、满意度和出科考试成绩。结果 PBL组总体印象优于对照组;满意度调查显示PBL组满意度为89.29%,与对照组(65.9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组总得分、选择题得分和非选择题得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的操作考试合格率(91.09%vs 89.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满意度以及教学成绩,值得在CSSD护理教学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式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护生 实习
下载PDF
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氏菌及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费广鹤 何源沁 +2 位作者 徐元宏 王中新 沈继龙 《临床肺科杂志》 2008年第7期838-840,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点,从而掌握耐药菌株的流行状况。方法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菌种鉴定。采用微量液体稀释与K-B法分别对常用抗生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点,从而掌握耐药菌株的流行状况。方法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菌种鉴定。采用微量液体稀释与K-B法分别对常用抗生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进行检测。结果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AMP、AMP/SB、PIP、CF、CFZ、CRM、CPD、CAX、CAZ、CTX、CPE和AZT的耐药率高达90%以上;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PIP/TB和SCF)的耐药率分别是52.6%、34.6%和39.7%、19.8%;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是64%、88.8%,96.2%、75%和96%、87.9%,具有多重耐药特点,但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多种不同种类抗生素耐药,且具有多重耐药的特点。尤其是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耐药率高,但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肺炎克雷伯氏菌 大肠埃希氏菌 多重耐药
下载PDF
合肥地区成人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血清IgM抗体测定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隽敏 徐爱晖 +1 位作者 王明丽 黄维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检测合肥地区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患者血清中病毒特异性IgM抗体,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帮助。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133例成人AURI患者进行流感病毒A(FluA)、流感病毒B(Flu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目的检测合肥地区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患者血清中病毒特异性IgM抗体,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帮助。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133例成人AURI患者进行流感病毒A(FluA)、流感病毒B(Flu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IV—Ⅰ、Ⅱ、Ⅲ)特异性IgM抗体进行检测。同时设计健康对照组。结果在133例患者标本中有122例被检出1种相关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91.7%),其余11例(8.3%)为2种抗体阳性。其中FluA 51例(38.3%);FluB 21例(15.8%);RSV 34例(25.6%);ADV 14例(10.5%);PIV 13例(9.8%);FluA、FluB的流行季节性较明显,在2006年12月-2007年2月有一高峰,而RSV、ADV和PIV无明显的季节性。复合感染以FluA+FluB为主,共6例;其次为ADV+RSV3例;FluA+PIV-Ⅰ、Ⅱ、Ⅲ例;FluB+PIV—Ⅰ、Ⅱ、Ⅲ例。结论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合肥地区成人AURI的常见病原体,流感病毒的季节性较明显,以冬季流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 成人
下载PDF
整合医学教学模式下呼吸系统疾病教学探讨 被引量:13
18
作者 尤青海 桂淑玉 《临床肺科杂志》 2016年第10期1923-1924,共2页
整合医学是医学发展的方向,整合课程模式是医学教学改革的趋势,但整合不是盲目地揉合,是相邻乃至相距甚远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目的是打破学科界限、强化学科联系,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 整合医学是医学发展的方向,整合课程模式是医学教学改革的趋势,但整合不是盲目地揉合,是相邻乃至相距甚远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目的是打破学科界限、强化学科联系,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医学课程整合有临床与基础医学,临床与预防、临床与公共卫生乃至临床专科之间的整合,使整合后的课程更加符合认知科学规律,压缩核心课程学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疾病 医学教学模式 医学教学改革 医学课程 临床思维 临床专科 学科联系 公共卫生 相互交叉 自学能力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1
19
作者 杨欢欢 刘荣玉 《安徽医学》 2012年第2期186-188,共3页
目的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79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使用Bi-PAP无创呼... 目的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79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行双水平正压辅助通气治疗组(治疗组,39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动脉血气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7天后pH、PO2、PCO2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心率及呼吸频率也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Bi-PAP无创呼吸机双水平正压辅助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Ⅱ型呼吸衰竭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呼吸阻抗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志仁 胡杰贵 孙耕耘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 探讨呼吸阻抗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脉冲振荡法(IOS)对62例COPD患者进行呼吸阻抗测定并将测定结果与常规肺通气功能测定结果比较。结果 COPD患者黏性阻力较健康组明显增高,COPD组呼吸阻抗指标中Fres... 目的 探讨呼吸阻抗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脉冲振荡法(IOS)对62例COPD患者进行呼吸阻抗测定并将测定结果与常规肺通气功能测定结果比较。结果 COPD患者黏性阻力较健康组明显增高,COPD组呼吸阻抗指标中Fres、R5、R20、R5 R20与FEV1 /FVC、FEV1 (%pred)、Vmax50 (%pred)、Vmax25 (%pred)、MMEF(%pred)均呈显著负相关,而X5 则与它们呈正相关,Fres与FEV1 (%pred)的相关性最强,Fres诊断COPD的敏感性最高,其次为R5、X5。结论 IOS法测定COPD患者呼吸阻抗与常规肺通气功能测定有显著的相关性,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诊断 气道阻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