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分泌科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
1
作者 李琪 张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00008-00009,共2页
讨论内分泌科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科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收治149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施以护理安全管理。同时选取护理安全管理之前相同时间段收治的149例老年住院患者施以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观... 讨论内分泌科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科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收治149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施以护理安全管理。同时选取护理安全管理之前相同时间段收治的149例老年住院患者施以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安全隐患预防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安全事故率(0.67%)低于对照组(4.70%),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9.33)高于对照组(95.30%),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率,利于建立良好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科 护理干预 老年患者 安全隐患
下载PDF
不同人员陪护对干部内科老年疾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艳 李莎 朱德发 《安徽医学》 2009年第6期683-684,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陪护人员对干部病房患有内科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7月~2008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60岁以上患者136例,依据患者陪护人员不同分为家属(配偶或子女)陪护组和护工陪... 目的研究不同陪护人员对干部病房患有内科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7月~2008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60岁以上患者136例,依据患者陪护人员不同分为家属(配偶或子女)陪护组和护工陪护组,统计分析两组病例总住院时间、住院期间病死率、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出院时汉密顿评分差异。结果家属陪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入院时Zung氏抑郁评分高于50%者,出院时汉密顿评分均明显低于护工陪护组(P<0.05)。结论家属陪护有助于内科老年病人身心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陪护 老年人 抑郁自评量表 预后
下载PDF
对1 591名大学女性新生月经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汪艳丽 钟银娥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0年第5期677-678,共2页
目的 了解大学女性新生月经状况,防治月经病.方法 对合肥市某大学女性新生1 591名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平均初潮年龄为14.12±1.22岁,城镇学生初潮年龄较农村学生早0.35岁,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5.774,P&... 目的 了解大学女性新生月经状况,防治月经病.方法 对合肥市某大学女性新生1 591名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平均初潮年龄为14.12±1.22岁,城镇学生初潮年龄较农村学生早0.35岁,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5.774,P&lt;0.05);其痛经及经前期综合征发生率较高,分别为51.10%和89.13%.结论 对大学女性新生进行经期卫生知识教育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新生 月经状况 月经病 调查
下载PDF
围绝经期、绝经后妇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糖、脂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13
4
作者 汪艳丽 季其仁 +1 位作者 肖玲玲 周邦涛 《安徽医学》 2005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 了解围绝经期、绝经后妇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围绝经期妇女 17例、绝经后妇女 13 6例。按绝经年限分为 6组 ,比较各组间性激素、血脂、血糖的变化特点。结果  (1)随着绝经年限的延长 ,E2 ... 目的 了解围绝经期、绝经后妇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围绝经期妇女 17例、绝经后妇女 13 6例。按绝经年限分为 6组 ,比较各组间性激素、血脂、血糖的变化特点。结果  (1)随着绝经年限的延长 ,E2 水平下降 ,FSH、LH先升高后逐渐降低 ;(2 )血糖、血脂随着绝经年限的延长呈上升趋势。结论 绝经后妇女存在血糖、血脂的代谢紊乱 ,E2 水平下降可能是血糖、血脂代谢发生紊乱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妇女 血糖 女性激素 脂代谢 围绝经期 血脂 绝经年限 水平 结论 变化
下载PDF
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5
作者 王艳燕 孔艳华 +2 位作者 张德桂 任安 朱德发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340-344,共5页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西格列汀组与二甲双胍组,2组患者均给予相应药物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时,检测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西格列汀组与二甲双胍组,2组患者均给予相应药物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时,检测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FPG、2hPG、Hb A1c、TC、TG、HOMA-IR及HOMA-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2组患者FPG、2hPG、Hb A1c、TC、TG及HOMA-I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HOMA-β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格列汀组FPG、2hPG及Hb A1c水平低于二甲双胍组,HOMA-β水平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C、TG及HOMA-I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二甲双胍比较,西格列汀治疗能更有效改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糖尿病 2型 西格列汀 胰岛素抵抗指数 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 被引量:7
6
作者 孔晓明 朱德发 +1 位作者 张许来 孙艳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评价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53例符合CCMD-3抑郁发作诊断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被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帕罗西汀组。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每天10~20 mg,帕罗西汀每天20~40 mg,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 目的评价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53例符合CCMD-3抑郁发作诊断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被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帕罗西汀组。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每天10~20 mg,帕罗西汀每天20~40 mg,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采用治疗不良反应量表评定其不良反应。观察6周。结果治疗后第6周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为92.6%,治愈率为59.3%;帕罗西汀组有效率88.5%,治愈率为57.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1周,艾司西酞普兰组汗密顿量表评分同治疗前比较即有显著下降,其评分低于帕罗西汀组(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与帕罗西汀组的不良反应例数分别为11例和12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相似,但其起效较帕罗西汀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西酞普兰 帕罗西汀 老年人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的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莉 朱德发 +1 位作者 李艳 杨明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86-289,共4页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反应 (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RFLP)技术 ,研究 5 8例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5 6例 2型糖尿病未合并肾病患者和 76例正常对照者载脂蛋白 (ApoE...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反应 (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RFLP)技术 ,研究 5 8例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5 6例 2型糖尿病未合并肾病患者和 76例正常对照者载脂蛋白 (ApoE)的基因多态性。 结果 ①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ε2 等位基因频率 (14 6 % )高于 2型糖尿病非肾病患者 (3 6 % ) (P <0 0 1,χ2 =8 37)和正常对照者 (5 7% ) (P<0 0 5 ,χ2 =4 2 8) ,3组中ε3 和ε4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②携带ε2 等位基因的 2型糖尿病患者TG水平较携带ε3 和ε4等位基因的 2型DM患者增高 (P <0 0 1vsP <0 0 5 ) ,而LDL C水平降低 (P <0 0 5 ) ,携带ε4等位基因的 2型DM患者 ,其TC和LDL C水平较携带ε2 和ε3 等位基因的个体增高 (P <0 0 1)。③ApoE基因多态性在男女性别上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有关 ,提示ε2 等位基因频率越高 ,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左旋甲状腺素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晏莲英 刘翔 +1 位作者 丁林 朱德发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36-237,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11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患者51例,其血清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另选取同一时间段体检的54例为健康组,对每个患者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定其腰椎(L...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11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患者51例,其血清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另选取同一时间段体检的54例为健康组,对每个患者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定其腰椎(L1-4)、两侧股骨骨密度,比较两组间骨密度值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甲减组患者双侧股骨头的骨密度显著低于健康组;女性患者腰椎及右侧股骨骨密度减低更显著。结论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的甲减患者骨密度仍然比健康者低,需要定期测定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素 骨密度
下载PDF
酒精依赖患者注意网络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孔晓明 孙艳 +2 位作者 谢成娟 汪凯 张许来 《安徽医学》 2012年第5期555-557,共3页
目的探索酒精依赖患者注意缺陷的特征以及可能机制。方法对确诊的21例酒精依赖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测试和注意网络测试,并与21名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酒精依赖患者组定向网络时间[(30.4±36.9)ms]较对照组[(56.8±... 目的探索酒精依赖患者注意缺陷的特征以及可能机制。方法对确诊的21例酒精依赖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测试和注意网络测试,并与21名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酒精依赖患者组定向网络时间[(30.4±36.9)ms]较对照组[(56.8±22.0)ms]明显缩短;执行控制网络时间[(160.6±78.8)ms]较对照组[(103.9±47.6)ms]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警觉网络效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酒精依赖患者定向网络和执行网络受损,提示酒精可能对额叶、顶叶等脑区有更为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依赖 注意网络 认知
下载PDF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艳 孔晓明 汪艳丽 《安徽医学》 2010年第10期1234-1236,共3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86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根据SDS得分,计算出抑郁严重度指数,严重度指数≥0.5者为抑郁。以抑郁严重度指数为因变量(Y=0,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86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根据SDS得分,计算出抑郁严重度指数,严重度指数≥0.5者为抑郁。以抑郁严重度指数为因变量(Y=0,1),分别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BMI、PG、PG2h、HbA1c、TG、CH、FIB、UAER、病程、并发症数目及有无使用胰岛素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 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患抑郁40例。不同PG、HbA1c、病程、并发症数目、有无使用胰岛素组抑郁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组并发症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的变量有PG、HbA1c、并发症数目及有无使用胰岛素。进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的变量有并发症数目和有无使用胰岛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的患病率为46.5%。并发症数目和有无使用胰岛素是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数目与病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抑郁 患病率
下载PDF
合肥市老年人群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汪艳丽 钟银娥 《安徽医学》 2010年第6期670-672,共3页
目的了解合肥市老年人群健康状况及疾病分布规律。方法对659例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记录病史,血压,尿便常规,生化检验,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内外科体格检查,眼耳鼻喉、口腔科检查,心电图,B超,全胸片。结果受检659例中,653例存在不同程度... 目的了解合肥市老年人群健康状况及疾病分布规律。方法对659例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记录病史,血压,尿便常规,生化检验,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内外科体格检查,眼耳鼻喉、口腔科检查,心电图,B超,全胸片。结果受检659例中,653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总患病率99.1%。患病率居前10位的分别是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心律失常、白内障、肝囊肿、冠心病、胆结石、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结论老年人群中慢性疾病患病率较高,代谢性疾病已成为老年期主要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健康状况 代谢综合征
下载PDF
住院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艳 朱德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分析住院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54例住院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成正常尿蛋白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对3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是否... 目的分析住院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54例住院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成正常尿蛋白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对3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是否合并高血压病、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PG)、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FIB)进行分析比较,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UAER的危险因素。结果 3组间年龄、性别、是否合并高血压病、BMI、PG、HbA1c均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病程、TG、CH、FIB在不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病程、TG、FIB是UAER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白蛋白尿 危险因素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与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莉 朱德发 +1 位作者 李艳 左春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90-291,共2页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与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 99例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 (FPG )、空腹胰岛素 (FINS)、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等 ,按血管并发症的有无分组。结果 ① ...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与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 99例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 (FPG )、空腹胰岛素 (FINS)、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等 ,按血管并发症的有无分组。结果 ① 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组与无血管病变组比较 ,胰岛素抵抗指数 (IRI)、血压、HbA1c、TCH、TG、LDL C、VLDL C、ApoB显著升高 (P <0 0 5至P <0 0 0 1) ,HDL C、ApoA显著降低 (P分别 <0 0 0 1,0 0 0 5 )。②胰岛素抵抗指数 (IRI)与收缩压 (SBP)、TCH、LDL C、ApoB、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呈正相关 (r、P分别为 0 333、P <0 0 0 1,0 2 31、P <0 0 0 5 ,0 386、P <0 0 0 1,0 4 6 7、P <0 0 0 1,0 4 2 7、P <0 0 0 1)。结论 ① 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组比无血管病变组存在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紊乱。②胰岛素抵抗与血脂紊乱、血压及尿白蛋白排泄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管并发症 胰岛素抵抗 血脂异常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与老年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相关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庆彬 汪艳丽 张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8-45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及其与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103例老年DM患者根据FIB水平的不同,分为正常FIB组(Ⅰ组)和高FIB组(Ⅱ组),比较两组的年龄、病程、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及其与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103例老年DM患者根据FIB水平的不同,分为正常FIB组(Ⅰ组)和高FIB组(Ⅱ组),比较两组的年龄、病程、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浆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同时检查下肢血管彩超和头颅CT或MRI。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年龄大、女性构成比高、病程长、HbA1C水平高、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P〈0.01~0.05)。回归分析显示,FIB与LDL、年龄、HbA1C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DM病程延长,长期血糖、血脂控制不良及胰岛素抵抗,老年2型DM患者FIB明显上升,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2型 纤维蛋白膨分析 糖尿病血管病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睡眠结构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3
15
作者 郜见亮 张丽 +5 位作者 孙艳 谢成娟 王晨 姚文瑞 杜远 孔晓明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7-18,20,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睡眠状况有无性别差异。方法:对20例老年男性组(年龄≥61岁)与24例老年女性组(年龄≥60岁)抑郁症患者以及20例正常对照(年龄≥60岁)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老年抑郁症男性组与女性组... 目的:研究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睡眠状况有无性别差异。方法:对20例老年男性组(年龄≥61岁)与24例老年女性组(年龄≥60岁)抑郁症患者以及20例正常对照(年龄≥60岁)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老年抑郁症男性组与女性组总睡眠时间(TST)、实际睡眠时间(AST)、睡眠效率(SE)、快速动眼睡眠潜伏期(REML)、快速动眼睡眠时相(REM)、快速动眼时相睡眠百分比(REM%)出现降低,睡眠潜伏期(SL)升高;在非快速动眼时相睡眠(NREM)中,老年男性组与女性组N1、N1%、N3、N3%与NREM较正常对照组降低,而N2与N2%升高。与老年男性组比较,老年女性组AST、SE、N2、N2%、NREM下降,SL、REML、N3及N3%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性别是影响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睡眠结构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性别 多导睡眠监测
下载PDF
老年男性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及血浆ET水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艳 张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 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及血浆ET水平的变化。方法 对 22例 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21例无痛风的 2型糖尿病患者和 16例痛风患者进行空腹血糖 (FBG)、胰岛素 (FINS)、餐后 2h血糖、胰岛素、糖化...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 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及血浆ET水平的变化。方法 对 22例 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21例无痛风的 2型糖尿病患者和 16例痛风患者进行空腹血糖 (FBG)、胰岛素 (FINS)、餐后 2h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GHbA1C)、血尿酸(Ua)及空腹血浆ET测定,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AI)。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较无痛风的糖尿病患者具有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IAI显著降低 (P<0 05 ),同时血浆ET水平较无痛风的糖尿病患者明显升高(P<0 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具有明显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ET水平升高者较糖尿病无痛风患者更具慢性血管病变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痛风 胰岛素抵抗 内皮素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病人微量白蛋白尿有关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庆彬 《安徽医学》 2005年第6期501-502,505,共3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病人微量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方法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微量白蛋白尿组(MA),分别检测二组的血压、血糖(PG)、血脂(TG、CH、LDL、VLDL、HDL)及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GM...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病人微量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方法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微量白蛋白尿组(MA),分别检测二组的血压、血糖(PG)、血脂(TG、CH、LDL、VLDL、HDL)及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GMP-140)、血小板溶酶体膜糖蛋白(LIMP-CD63)表达率,以是否有微量白蛋白尿为因变量拟合多元回归分析。结果MA组的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CH、LDL明显高于NA组(P<0.01), MA组的GMP-140、LIMP-CD63明显高于NA组(P<0.01);GMP-140、VIDL、FPG、血压水平升高是2型糖尿病病人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血小板活化水平升高及长期血压、血糖、血脂控制不良将导致2型糖尿病病人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白蛋白尿 血小板活化 血压 血脂 2型糖尿病患者 微量白蛋白尿 糖尿病病人 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 血小板溶酶体膜糖蛋白 GMP-140 尿白蛋白排泄率 血压水平 空腹血糖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鼠下颌下腺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
18
作者 桂丽 黄大可 +3 位作者 李报 朱德发 蔡瑶俊 贾雪梅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7-537,共4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大鼠下颌下腺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甲减组、甲状腺素治疗组.成模后,称重,取血检测三碘甲状腺激素(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取下颌下腺组织,H-E染色及...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大鼠下颌下腺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甲减组、甲状腺素治疗组.成模后,称重,取血检测三碘甲状腺激素(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取下颌下腺组织,H-E染色及电镜观察.结果:造模后对照组、甲减组、甲状腺素治疗组体质量分别为(444.50±19.42)g、(292.25±17.40)g、(340.50±27.65)g,后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甲状腺素治疗组与甲减组T3、T4、TSH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甲减组下颌下腺腺泡萎缩,排列不规则,颗粒曲管数目减少,直径变小,胞质淡染;甲状腺素治疗组明显好转.甲减组腺细胞核固缩、染色质致密,线粒体空泡变性,粗面内质网扩张,核糖体脱颗粒.甲状腺素治疗组少数细胞有核固缩现象,线粒体少量空泡变,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没有明显的核糖体脱颗粒现象.结论:甲减可引起下颌下腺形态学及超微结构异常,甲状腺素治疗有效,推测甲减的病理生理机制可影响下颌下腺的形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下颌下腺 超微结构 大鼠
下载PDF
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在老年医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永霞 孙艳 +1 位作者 朱德发 许奇 《科技风》 2023年第12期19-21,31,共4页
本文探讨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在老年医学课程中的应用及教学效果。选取临床医学五年制213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期末考试形式进行终结性评价;试验组借助雨课堂结合形成性评价模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查问卷评价学生... 本文探讨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在老年医学课程中的应用及教学效果。选取临床医学五年制213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期末考试形式进行终结性评价;试验组借助雨课堂结合形成性评价模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查问卷评价学生对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试验组的学生总评成绩(80.0±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学生(75.1±11.2),试验组学生的及格率(96.49%)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88.89%),试验班同学对形成性评价的满意度高。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促进自主学习,提高老年医学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医学 雨课堂 形成性评价 学习效果
下载PDF
绝经前后女性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艳丽 《安徽医学》 2013年第10期1543-1545,共3页
目的了解绝经前后女性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方法对514名女性进行健康检查,记录病史、血压、尿便常规、生化检验、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内外科体格检查、眼耳鼻喉、口腔科检查,心电图、B超及全胸片等。结果绝经后女性代... 目的了解绝经前后女性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方法对514名女性进行健康检查,记录病史、血压、尿便常规、生化检验、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内外科体格检查、眼耳鼻喉、口腔科检查,心电图、B超及全胸片等。结果绝经后女性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4.37%,绝经后女性代谢性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患病率较未绝经女性增加。结论绝经后女性是代谢综合征的高危人群,绝经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代谢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