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医科背景下康复治疗本科专业OSCE体系建设的思考
1
作者 李键 程迎 陈和木 《教育进展》 2024年第11期951-958,共8页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和新医科的发展,康复治疗专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是一种有效的临床能力评价工具。本文探讨了新医科背景下康复治疗本科专业OSCE体系的建设,包括OSCE体系的构建原则、具体内容、...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和新医科的发展,康复治疗专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是一种有效的临床能力评价工具。本文探讨了新医科背景下康复治疗本科专业OSCE体系的建设,包括OSCE体系的构建原则、具体内容、实施步骤以及质量控制等。建立并优化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OSCE体系有助于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康复人才。With the promotion of the “Healthy China” strate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medical education, th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major is facing new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he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 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evaluating clinical compete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SCE system for undergraduat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majo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 medical education, 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specific contents, implementation steps, and quality control of the OSCE system. Establishing and optimizing the OSCE system for undergraduat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major helps cultivate high-quality rehabilitation talents who meet the needs of the ti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专业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新医科 本科
下载PDF
基于ICF脑卒中核心分类组合评价VR技术训练联合电子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康复效果的影响
2
作者 江婵娟 黄秀平 +2 位作者 殷其勇 陈和木 鲍文 《浙江医学》 2025年第3期295-300,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脑卒中核心分类组合评价虚拟现实(VR)技术训练联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62... 目的探讨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脑卒中核心分类组合评价虚拟现实(VR)技术训练联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6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中主动退出训练2例,最终纳入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VR技术训练,共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ICF脑卒中核心分类组合中上肢功能部分限定值、Fugl-Meyer量表的上肢功能(FMA-UE)评分、组块测试(BBT)、改良Barthel指数(MBI)、上肢Brunnstrom分期及屈肌组、伸肌组肌张力(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评估)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功能、肌张力、手和手臂的使用、精巧手的使用限定值均低于干预前,FMA-UE评分、BBT和MBI均高于干预前,Brunnstrom分期均优于干预前,屈肌组、伸肌组肌张力均优于干预,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VR技术训练联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能加强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功能康复效果,促进ICF脑卒中核心分类组合限定值的下降,改善上肢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脑卒中 虚拟现实技术训练 电子生物反馈治疗 偏瘫 上肢功能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模式对脑瘫患儿ADL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5
3
作者 徐梅 吴建贤 +1 位作者 黄金华 赵敬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模式对小儿脑瘫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就诊的103例脑瘫患儿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其中研究组实施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模式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即家庭康复组,由家长在家对患儿进行康...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模式对小儿脑瘫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就诊的103例脑瘫患儿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其中研究组实施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模式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即家庭康复组,由家长在家对患儿进行康复治疗。两组患儿分别在入组时、6月时采用ADL评估量表和GMFM-88项评估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患儿入组时ADL评分和GMFM-88项总百分比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儿入组时与6月时ADL评、GMFM-88项总百分比组内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6月时患儿ADL百分比、ADL有效值、GMFM-88项总百分比两组间比较,研究组比对照组有提高(P<0.01)。结论: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模式可以明显地促进脑瘫患儿ADL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模式 小儿脑瘫 ADL能力
下载PDF
西方康复医学教学方法及其特点 被引量:1
4
作者 燕铁斌 《中国康复》 1993年第2期94-95,共2页
康复医学专门人才的培养是发展康复医学的关键问题之一,怎样培养,按照什么样方式培养,是康复医学教育的重要课题,自1989年9月起,WHO 西太区,WHO 香港康复合作中心和我国卫生部在武汉同济医科大学联合举办了“康复医师培训班”(以下简称... 康复医学专门人才的培养是发展康复医学的关键问题之一,怎样培养,按照什么样方式培养,是康复医学教育的重要课题,自1989年9月起,WHO 西太区,WHO 香港康复合作中心和我国卫生部在武汉同济医科大学联合举办了“康复医师培训班”(以下简称武汉培训班),每年举办1期。该班的办班宗旨是为中国康复医学事业培训一批具有现代康复医学知识和掌握现代康复医学治疗技能的康复医师,以解决我国康复医学人才奇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医学 康复教育 外国
下载PDF
云存储在康复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研究
5
作者 程迎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3期0184-0186,共3页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为教育拓宽了新的形式和内容。对于康复治疗学来说,是我国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阶段市场需要以及学科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对康复治疗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立足于新...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为教育拓宽了新的形式和内容。对于康复治疗学来说,是我国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阶段市场需要以及学科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对康复治疗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立足于新时期下的云端技术背景之下,优化创新康复治疗学教育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度具备可行性。本文就云存储在康复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展开分析和论述,希望以此可以给广大相关工作者以建议或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存储 康复治疗学 教学应用 影响
下载PDF
沉痛悼念著名康复医学专家赵翱教授
6
《中国康复》 2011年第4期319-319,共1页
中国共产党党员、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的发起人和奠基者、安徽省医学会运动医学会和安徽省体育科学会运动医学会的发起人和奠基者、安徽省康... 中国共产党党员、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的发起人和奠基者、安徽省医学会运动医学会和安徽省体育科学会运动医学会的发起人和奠基者、安徽省康复医学会的发起人和奠基者、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专家库成员赵翱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7月13日19时30分逝世,享年86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康复医学会 医学专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 安徽省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 专业委员会 专家库成员 主任医师
下载PDF
专业课程思政资源融入路径实践与探索
7
作者 陈和木 李键 +2 位作者 王冬 余永强 宋娟 《皖西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7-11,共5页
探讨学习强国APP资源在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方面的融入路径及效果。选取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生,每班52人,其中一班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基于学习强国APP设计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进行教学,二班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探讨学习强国APP资源在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方面的融入路径及效果。选取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生,每班52人,其中一班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基于学习强国APP设计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进行教学,二班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上无明显差异,但“思政+”的混合教学模式组对技能知识点的掌握更全面,病例分析整体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思政+”的混合教学模式组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更高,学习积极性更强。基于学习强国APP设计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康复治疗专业本科生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掌握,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强国APP 课程思政 实践 教学 康复
下载PDF
基于活动分析的体验式教学法在作业治疗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程迎 李键 +2 位作者 陈珣 周褔健 陈和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4期116-119,共4页
基于活动分析的体验式教学法在作业治疗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24年9月至2024年12月本校学习作业治疗学的本科生9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4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学习,观察组应用基于活动分析的体验式教学法... 基于活动分析的体验式教学法在作业治疗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24年9月至2024年12月本校学习作业治疗学的本科生9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4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学习,观察组应用基于活动分析的体验式教学法。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岗位胜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思维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活动分析的体验式教学法可以提升作业治疗学的教学效果,提高本科生康复岗位胜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满意度,具有借鉴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活动分析的体验式教学 作业治疗学 本科教学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宋娟 胡子木 +1 位作者 刘奔 陈和木 《中国康复》 2025年第4期207-211,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ESWT)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的疗效,并分析其表面肌电的特征。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6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成NMES组和联合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药...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ESWT)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的疗效,并分析其表面肌电的特征。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6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成NMES组和联合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NMES组予以胫骨前肌NMES治疗,联合组予以胫骨前肌NMES和小腿三头肌ESWT治疗,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均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估患者小腿三头肌的肌张力,采用量角器测量踝背伸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下肢部分(FMA-LE)评估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采集腓肠肌内侧头和胫骨前肌的肌电信号,并应用积分肌电值(iEMG)和协同收缩率(CR)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MAS评分、踝关节背伸AROM、FMA-LE评分、腓肠肌内侧头和胫骨前肌iEMG值及踝背伸时CR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M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低于NMES组(P<0.01);2组患者踝关节背伸AROM及FMA-L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组高于NMES组(P<0.05);2组患者腓肠肌内侧头iEMG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NMES组(P<0.01),胫骨前肌iEMG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NMES组(P<0.01);2组患者踝背伸时CR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NMES组(均P<0.01)。结论:ESWT联合NMES治疗可以缓解脑卒中患者小腿三头肌的痉挛,提高胫骨前肌的肌力,改善踝关节活动度,纠正异常痉挛模式,从而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神经肌肉电刺激 痉挛 体外冲击波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和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肩痛及上肢运动功能康复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2
10
作者 盛治进 刘九玉 +4 位作者 常春 张忠兴 余千春 陈凯华 夏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4-607,共4页
偏瘫肩痛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限制了肩关节活动度,从而影响上肢运动功能[1]。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偏瘫肩痛发生率高达70%,常表现为被动和主动活动肩关节时出现肩痛,或伴有肩关节活动受限,甚至静息状态下自发性肩痛,这增加了患者痛苦,... 偏瘫肩痛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限制了肩关节活动度,从而影响上肢运动功能[1]。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偏瘫肩痛发生率高达70%,常表现为被动和主动活动肩关节时出现肩痛,或伴有肩关节活动受限,甚至静息状态下自发性肩痛,这增加了患者痛苦,影响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延长了患者的恢复进程[2]。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两种减少偏瘫肩痛、缓解上肢运动功能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神经肌肉电刺激 上肢运动功能 肩关节活动度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偏瘫肩痛 脑卒中患者 静息状态
下载PDF
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1
11
作者 陈瑾 倪朝民 +4 位作者 陈进 李踔 刘书芳 孙会芳 韩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2-324,329,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社区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28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康复组172例和对照组110例,社区康复组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对照组只进行随访。于入组和治疗5个月后,应用Barthel指数(BI)... 目的:探讨影响社区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28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康复组172例和对照组110例,社区康复组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对照组只进行随访。于入组和治疗5个月后,应用Barthel指数(B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M)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5个月后,社区康复组和对照组的NIM和ADL评分比较,康复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新病例康复组和既往病例康复组NIM和ADL评分比较,新病例组优于既往病例组(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对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ADL的恢复作用显著;社区康复治疗介入时间越早对患者运动功能和ADL恢复的作用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社区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 运动功能
下载PDF
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5
12
作者 孙会芳 倪朝民 +4 位作者 韩瑞 李踔 刘书芳 高圣海 武行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22例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112例)和对照组(110例),康复组给予正规的康复治疗,对照组未接受任何正规的康复治疗,并对每组患者在入组时、入组后2个月末和5个月...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22例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112例)和对照组(110例),康复组给予正规的康复治疗,对照组未接受任何正规的康复治疗,并对每组患者在入组时、入组后2个月末和5个月末利用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对其生存质量(QOL)进行评定。结果:在社区治疗2个月末和5个月末,康复组在WHOQOL-BREF各领域的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社区康复可以全面提高社区中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生存质量 社区康复
下载PDF
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肌痉挛、ADL与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武行华 倪朝民 +4 位作者 韩瑞 李踔 高圣海 李厥宝 孟兆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4-496,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肌痉挛、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肌痉挛、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在患者入组时、6个月后分别进行功能评定,评价两组的疗效。结果:经1—6个月治疗后,巴氏指数、运动能力、肌痉挛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改善幅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有助于改善偏瘫患者的肌痉挛、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 日常生活能力 运动能力 早期康复
下载PDF
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6
14
作者 范文祥 倪朝民 +3 位作者 王涛 陈进 陈瑾 韩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远期疗效。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社区康复组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对照组只进行随访。于入组时、第5个月末和17个月末应用巴氏指数(BI...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远期疗效。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社区康复组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对照组只进行随访。于入组时、第5个月末和17个月末应用巴氏指数(B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M)中关于肩、臂运动及手运动的评定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NIM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第5个月和17个月后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组效果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第5个月末至第17个月末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ADL的恢复有远期作用;社区康复治疗介入时间越早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和ADL恢复的作用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社区康复 上肢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的功能变化与费用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倪朝民 傅佳 +5 位作者 韩瑞 李厥宝 孟兆祥 刘成英 陈和木 葛建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变化的影响及相关费用的分析和评价。方法: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除进行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外,康复组患者在急性期(病后1个月内,病情稳定48h)至病后6个月进行规...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变化的影响及相关费用的分析和评价。方法: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除进行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外,康复组患者在急性期(病后1个月内,病情稳定48h)至病后6个月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和言语治疗等,并对每组患者在入组时、病后3个月和6个月时的功能状况采用改良Barthel和综合功能评定(FCA)进行评测。比较两组在病后3个月和6个月的相关费用,包括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间接费用等,并进行了成本—效果分析。结果:病后3个月和6个月两组患者的功能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康复组患者功能改善程度较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后3个月康复组38例的费用总和为$889104.2(23397.5±14176.4),对照组38例的费用总和为$737686.1(19412.8±20897.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后6个月康复组38例的费用总和为$1087417.5(28616.2±22009.1),对照组为$901915.2(23734.6±22687.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MBI或FCA积分每增加1分在康复组所需的总费用和直接医疗费用相对较低。结论:早期规范的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急性脑卒中的功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早期康复 功能状况 成本-效果分析 随机对照性研究
下载PDF
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功能和生存质量的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16
作者 王涛 倪朝民 +3 位作者 范文祥 陈进 陈瑾 韩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34-937,共4页
目的:应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和WHO生存质量测定简式量表(WHOQOL-BREF)中文版研究社区康复(CBR)对脑卒中患者功能和生存质量(QOL)的远期疗效。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社区康复组进行康复治疗和... 目的:应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和WHO生存质量测定简式量表(WHOQOL-BREF)中文版研究社区康复(CBR)对脑卒中患者功能和生存质量(QOL)的远期疗效。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社区康复组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对照组只进行随访。于入组时、5个月末和17个月末,采用FCA、WHOQOL-BREF中文版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FCA和WHOQOL-BREF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5个月后,社区康复组和对照组的FCA和WHOQOL-BREF评分比较,康复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17个月后康复组有进一步提高(P<0.05),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对提高脑卒中患者FCA和WHOQOL-BREF作用显著;社区康复治疗介入时间越早,脑卒中患者功能和生存质量恢复的作用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社区康复 功能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影响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区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28
17
作者 刘书芳 倪朝民 +4 位作者 韩瑞 李踔 孙会芳 高圣海 武行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社区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20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康复组103例和对照组99例,社区康复组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包括对高危因素的药物控制、康复治疗、卫生宣教、心理疏导等,对照组只... 目的探讨影响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社区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20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康复组103例和对照组99例,社区康复组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包括对高危因素的药物控制、康复治疗、卫生宣教、心理疏导等,对照组只进行随访。于入组时和治疗5个月后,应用巴氏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及综合功能评定(FCA)中的认知项,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将所有患者最后一次ADL评分作为因变量,分组情况、病程、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发病部位、文化程度、性别、年龄、饮酒、睡眠质量、FCA认知功能(入组时)、FCA运动功能(入组时)、BI(入组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入组时)做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分组情况、发病前是否饮酒、病程(入组时间早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综合功能评分(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与患者日后的ADL恢复存在相关性。结论早期社区康复治疗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ADL作用显著;认知障碍对患者的ADL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社区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 相关因素
下载PDF
跨学科多量表评定神经重症患者意识的信度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燕晓翔 徐梅 +1 位作者 王古月 王长青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跨学科应用3种量表对重症患者进行意识评估,评价其一致性,为重症康复提供可靠的临床评定工具。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本院2017年9—12月入住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患者30例。患者入住ICU后72h内分别用Glasgow昏迷量表、全面无反应性量... 目的:跨学科应用3种量表对重症患者进行意识评估,评价其一致性,为重症康复提供可靠的临床评定工具。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本院2017年9—12月入住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患者30例。患者入住ICU后72h内分别用Glasgow昏迷量表、全面无反应性量表、昏迷恢复量表评定1次,每次评定由ICU医师、康复科医师、康复治疗师分别单独进行评定,3人的评定均在1天内完成,记录患者每次每个评分量表的评测结果、评定时间。结果:3位评定者应用3种量表,评定患者的得分及所用时间经过统计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GCS、FOUR、CRS-R量表进一步进行相关分析,发现ICU医生、康复科医生、康复科治疗师在每个量表的内部评分显著相关,r>0.9,P<0.0001。在ICU医生、康复科医生、康复科治疗师评估中,GCS、FOUR、CRS-R量表间显著相关,r>0.85,P<0.0001。结论:3种量表评测意识的一致性较好,可作为重症脑血管病意识评估的工具,ICU医生、康复科医生、康复科治疗师在经过正规培训后,用GCS、FOUR、CRS-R三个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的一致性同样较好,因此三种量表用于跨学科的重症患者意识评估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康复 意识障碍 意识量表 Glasgow昏迷量表 全面兀反应性量表 昏迷恢复量表
下载PDF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26
19
作者 李键 高晓平 +5 位作者 陈和木 宋娟 王冬 符俊杰 吴毅文 施磊 《安徽医学》 2018年第11期1309-1313,共5页
目的分析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有单侧下肢放射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 目的分析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有单侧下肢放射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2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核心稳定性训练,持续2周。于治疗前、治疗后、随访6个月后分别采用功能障碍指数(ODI)、单桥耐力试验(UHBE)评估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和核心稳定性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ODI评分、UHBE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随访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ODI评分、UHBE时间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及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ODI评分低于对照组,而UHBE时间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后相比,随访6个月后的观察组患者的ODI评分较治疗后增高,UHBE时间较治疗后减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而对照患者的ODI评分较治疗后增高,UHBE时间较治疗后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有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康复,坚持训练可巩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稳定性 单桥耐力试验 非手术脊柱减压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介入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6
20
作者 王天舒 谢玉环 +2 位作者 相艳艳 钱卫南 高晓平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1797-1800,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住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住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3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住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住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待病情稳定即开始早期的康复训练;3周后,比较两组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和ADL能力(Barthel指数)情况。结果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提高患者的偏瘫肢体运动能力,进一步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脑出血术后早期临床康复的开展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康复护理 日常生活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