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9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大学生医学图像处理创新实践能力探索——以安徽医科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孟雪 钟亚鼎 +2 位作者 陈月明 袁媛 高天昀 《科教文汇》 2019年第27期103-104,107,共3页
本文在创新教育改革背景下,分析医学图像处理课程教学的复杂性,对学生的医学图像处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作出思考和探索。通过案例式理论教学和启发性梯次实验教学,结合创新项目与科研活动,把教学和科研很好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 本文在创新教育改革背景下,分析医学图像处理课程教学的复杂性,对学生的医学图像处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作出思考和探索。通过案例式理论教学和启发性梯次实验教学,结合创新项目与科研活动,把教学和科研很好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处理 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
下载PDF
CBL与PBL教学模式在放射科规培生临床带教的体会与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兴旺 李露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1期1404-1407,共4页
影像专业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所接受的培养模式、学习内容以及培养目的有明显的差异,本科毕业生强调的是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而研究生则强调的是对某一具体临床问题的深入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两种不同... 影像专业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所接受的培养模式、学习内容以及培养目的有明显的差异,本科毕业生强调的是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而研究生则强调的是对某一具体临床问题的深入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两种不同教育经历的影像专业毕业生的带教模式也应当区别对待。以案例为导向的学习(CBL)模式与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BL)模式是目前被临床广泛接受和采纳的两种带教方式,但是两种模式的侧重点不同,在实际运用中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有机结合、灵活运用。本文根据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住院医师的不同层次,探讨CBL模式与以PBL模式有机结合在放射科规培生临床带教中的具体应用,分析CBL与PBL教学模式在放射科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提高放射科规培生临床教学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放射科 教学模式 CBL PBL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生对人工智能课程需求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汪洁 《科教文汇》 2024年第15期90-94,共5页
目的:了解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本科生对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课程的需求,为开设适用于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的AI课程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教育部新医科建设要求和相关文献设计问卷,2023年10月至2023年11月,采用问卷星对105名安... 目的:了解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本科生对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课程的需求,为开设适用于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的AI课程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教育部新医科建设要求和相关文献设计问卷,2023年10月至2023年11月,采用问卷星对105名安徽医科大学2020—2023级在读医学本科生展开横断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对AI技术的认知、编程基础、AI课程的学习意愿和AI课程开设形式等,共收集有效问卷103份。结果:67.96%(70/103)的学生认为“AI+医疗”将对个人未来职业发展产生影响。为了应对AI对传统医疗模式的影响,86.41%(89/103)的学生认为需要了解和学习AI技术,利用AI技术辅助医疗。94.17%(97/103)的学生通过社交媒体、在线视频获取AI知识,66.02%(68/103)的学生对AI基础知识和医疗应用了解程度一般。50.49%(52/103)的学生有Python、Java等编程基础。对AI课程设置,67.96%(70/103)的学生认为只需要学习AI入门知识,90.29%(93/103)的学生对AI医疗领域应用感兴趣,46.60%(48/103)的学生希望以选修课形式开展AI教学。在对“AI+医疗”是否会对个人未来职业发展产生影响、AI技术了解程度、AI知识的学习意愿和AI课程开设形式方面,临床医学专业和其他医学专业学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401、1.825、5.418和3.977,P值均大于0.05)。结论:医学本科生了解和学习AI知识的意愿较强,但编程基础相对薄弱,倾向采用选修课形式开展AI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医学教育 医学生
下载PDF
基于CT临床放射组学列线图与深度学习鉴别非典型肺错构瘤和肺腺癌
4
作者 王传彬 李翠平 +4 位作者 曹锋 郜言坤 钱宝鑫 董江宁 吴兴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350,共7页
目的 探讨临床放射组学列线图(CRN)和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DCNN)对非典型肺错构瘤(APH)和非典型肺腺癌(ALA)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从两家医疗机构回顾性收集307例患者。机构1的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84:APH=97,ALA=87)... 目的 探讨临床放射组学列线图(CRN)和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DCNN)对非典型肺错构瘤(APH)和非典型肺腺癌(ALA)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从两家医疗机构回顾性收集307例患者。机构1的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84:APH=97,ALA=87)和内部验证集(n=79:APH=41,ALA=38),机构2的患者作为外部验证集(n=44:APH=23,ALA=21)。分别建立CRN模型和DCNN模型,并采用德隆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对两种模型的性能进行比较。通过人-机竞赛评估人工智能(AI)在肺结节Lung-RADS分类中的价值。结果 DCNN模型在训练集和内、外部验证集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CRN模型(0.983 vs 0.968、0.973 vs 0.953、0.942 vs 0.9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0.31、0.34)。在放射科医师-AI竞争实验中,AI倾向于下调APH组中更多的Lung-RADS类别,并肯定ALA中更多的Lung-RADS类别。结论 DCNN及CRN在区分APH和ALA方面具有较高价值,前者表现更优;AI在评价肺结节的Lung-RADS分类方面优于放射科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构瘤 肺腺癌 列线图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IMRT联合HDR-ICBT放射治疗同步多西他赛及顺铂化疗对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疗效 被引量:16
5
作者 牛励 胡博 张帆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40-1143,共4页
探讨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放射治疗(HDR-ICBT)同步多西他赛及顺铂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取2015年3月至1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治疗科就诊的60例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均分为... 探讨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放射治疗(HDR-ICBT)同步多西他赛及顺铂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取2015年3月至1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治疗科就诊的60例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同步放化疗(CCRT)组和单纯放射治疗(RT)组,每组30例。RT组单纯采用IMRT联合HDR-ICBT放射治疗,CCRT组IMRT联合HDR-ICBT放射治疗同步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显示,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化疗相关不良反应,CCRT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高于RT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CCRT组治疗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RT组(73.33%,P=0.038)。CCRT组2、3年无进展生存率均明显高于RT组(P<0.05)。2组1、2、3年总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IMRT联合HDR-ICBT放射治疗同步多西他赛及顺铂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耐受性良好,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调强放射治疗 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放射治疗 多西他赛 顺铂 联合治疗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性脑水肿危险性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余永强 孙业桓 +3 位作者 李汉杰 孟庆勇 徐培坤 陈小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 分析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SRS)诱导放射性脑水肿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X刀治疗且有完整影像学随访资料的病人 6 7例 ,分成两组 :水肿组 (2 2例 )、对照组 (4 7例 ) ,采用单因素分析 (χ2 或Wilcoxon秩和检验 )和logisti... 目的 分析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SRS)诱导放射性脑水肿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X刀治疗且有完整影像学随访资料的病人 6 7例 ,分成两组 :水肿组 (2 2例 )、对照组 (4 7例 ) ,采用单因素分析 (χ2 或Wilcoxon秩和检验 )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年龄、性别、肿瘤体积、最大剂量、边缘剂量、肿瘤位置、靶点数目、10Gy剂量覆盖的体积及随访时间对治疗后脑水肿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体积、10Gy等剂量线所包括的体积和最大剂量在两组间有差异显著性 (P <0 0 1) ;多因素分析表明边缘治疗剂量对X刀诱导脑水肿的贡献最大 (OR =1 73 ) ,其次为肿瘤体积 (OR =1 11)。结论 在SRS诱导脑水肿的诸多因素中 ,边缘剂量和肿瘤体积是相对重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副作用 放射性脑水肿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深度学习重建算法的原理及其在腹部CT临床应用进展
7
作者 李云成 邓炜 李小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6,共5页
深度学习重建(DLR)算法是近年新兴的CT图像重建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可作为滤波反投影和迭代重建的替代方案。相较于传统的图像重建算法,DLR算法能够在降低图像噪声和辐射剂量的同时,保留图像纹理,缩短重建时间,提高诊断效能,在图像重建领... 深度学习重建(DLR)算法是近年新兴的CT图像重建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可作为滤波反投影和迭代重建的替代方案。相较于传统的图像重建算法,DLR算法能够在降低图像噪声和辐射剂量的同时,保留图像纹理,缩短重建时间,提高诊断效能,在图像重建领域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DLR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腹部CT临床应用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深度学习 图像重建算法 腹部 综述
下载PDF
影像质量控制与放射防护关系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盛强 钱银锋 +2 位作者 刘可夫 余永强 徐光明 《安徽医学》 2004年第6期478-479,共2页
目的 为进一步做好放射防护工作 ,加强X线机器的质量控制 ,提高影像质量 ,更加有效地降低工作人员以及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方法 测定介入诊断和治疗用X线机的高对比度分辨率 ,低对比度分辨率 ,影像增强器入射面X线空气比释动能率 ,受检... 目的 为进一步做好放射防护工作 ,加强X线机器的质量控制 ,提高影像质量 ,更加有效地降低工作人员以及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方法 测定介入诊断和治疗用X线机的高对比度分辨率 ,低对比度分辨率 ,影像增强器入射面X线空气比释动能率 ,受检者X线空气比释动能率。结果 高对比度分辨率为 14目 /英寸 ,低对比度分辨率显示直径 3mm圆孔需使用 70kV ,1mA的工作条件 ,增强器入射面空气比释动能率大于 40 0 μGy/min ,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大于 40mGy/min ,机器的性能和灵敏度均大幅度下降。 结论 由于机器的长期超负荷使用 ,造成了该机器的影像接受、显示进行性灵敏度下降 ,大大地增加了工作人员和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质量 质量控制 放射防护 计量 介入诊断
下载PDF
放射性脑损伤的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孟庆勇 余永强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08年第5期341-344,共4页
放射性脑损伤是头颈部肿瘤行放射治疗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的损伤具有不可逆性。放射性脑损伤的早期检测和诊断尤为重要。就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机制、分类及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放射性损伤 磁共振成像 USPIO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10
作者 罗明晶 刘婧 +2 位作者 王心怡 徐凤 彭松 《西部医学》 2025年第2期284-288,294,共6页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3年6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ACI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3年6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rt-PA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及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rt-P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 d后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认知功能[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双侧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液流速(Vs)、舒张期血液流速(Vd)、平均流速(Vm)]、外周血氧化应激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丙二醛(MDA)]、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清基质金属MMP-12]及外周血CysC、RB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和外周血MDA、ROS、CRP、MMP-9、MMP-12、Cys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同一时期对照组(P<0.05);两组MMSE评分、MBI评分、外周血SOD、RBP水平和双侧颈内动脉Vs、Vd、Vm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同一时期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rt-PA治疗ACI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加快双侧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纠正外周血CysC、RBP水平,有利于促进患者预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急性脑梗死 双侧颈内动脉血流速度 炎症反应 外周血胱抑素C 外周血视黄醇结合蛋白
下载PDF
CT人工智能模型对急性阑尾炎分类的多中心研究
11
作者 左宗叶 张琪 +5 位作者 黄国权 杨光 张林杰 章婷婷 胡宪林 杨兰英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常规腹部CT平扫影像的深度学习模型对急性单纯性和急性非单纯性阑尾炎的诊断效能,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所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36例急性阑尾炎病人的临床及CT平扫影像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病人分为急性单... 目的探讨基于常规腹部CT平扫影像的深度学习模型对急性单纯性和急性非单纯性阑尾炎的诊断效能,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所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36例急性阑尾炎病人的临床及CT平扫影像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病人分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09例和急性非单纯性阑尾炎227例。按8∶2的比例随机将病人分为训练集(268例)和独立测试集(68例),并采用5折交叉验证方法将训练集进一步分为训练子集(214例)和验证子集(54例)。基于密集连接卷积网络121(Densenet 121)构建模型,并进行训练和测试。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精确度-召回率(PR)曲线和混淆矩阵来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并分别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UC、PR-AUC)等。结果Densenet 121深度学习模型在训练子集、验证子集、独立测试集中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和急性非单纯性阑尾炎分类的诊断效能俱佳,模型的AUC分别为0.999、0.895、0.894,PR-AUC分别为0.999、0.831、0.813。混淆矩阵显示,模型在3个数据集中对急性单纯性和非单纯性阑尾炎均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分类效果良好。结论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在急性阑尾炎CT分类诊断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诊断效能,可为临床医生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计算机辅助诊断
下载PDF
连续时间随机游走DWI在乳腺病变中的应用及其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水平
12
作者 汪飞 孙宜楠 +5 位作者 金燕 章少兰 杨润宇 刘孟潇 余永强 朱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9-233,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连续时间随机游走(CTRW)-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并分析CTRW-DWI参数预测乳腺癌Ki-67的表达水平。方法:对114例乳腺病变患者进行CTRW模型(Dm、α和β)和单指数模型DWI评估。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目的:探讨磁共振连续时间随机游走(CTRW)-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并分析CTRW-DWI参数预测乳腺癌Ki-67的表达水平。方法:对114例乳腺病变患者进行CTRW模型(Dm、α和β)和单指数模型DWI评估。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CTRW-DWI参数和ADC值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和乳腺癌Ki-67表达水平中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乳腺恶性病变的CTRW参数(Dm、α和β)和ADC值均显著低于良性病变(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Dm+β联合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值(0.91)最高。在乳腺癌中,Ki-67高表达组的CTRW参数Dm明显低于Ki-67低表达组(P<0.05)。结论:磁共振CTRW-DWI为无创性评估乳腺恶性肿瘤及更好地了解肿瘤组织异质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疾病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介入放射疗法治疗30例门诊病人
13
作者 林浩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66-67,共2页
用介入放射疗法对30例门诊病人进行46例次治疗。治疗总有效率93%。其中肝癌16例,肺癌5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例。未发生手术意外和并发症。说明介入放射疗法对某些中晚期肿瘤及非肿瘤性疾病具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 肝肿瘤 放射疗法 肺肿瘤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医学影像学科学研究的特征及发展变化方向 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10年发表在《中华放射学杂志》的论著性文章
14
作者 李小虎 束宏敏 +6 位作者 李晓舒 余长亮 钱银锋 余永强 刘斌 张超 丁倩云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4年第3期29-36,共8页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2001年至2010年发表在中国主要的影像学期刊《中华放射学杂志》的论著性文章,从而发现影像学科学研究的特征及发展方向。资料和方法:分析评价发表在《中华放射学杂志》的2378篇论著性文章,评价每篇文章的摘...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2001年至2010年发表在中国主要的影像学期刊《中华放射学杂志》的论著性文章,从而发现影像学科学研究的特征及发展方向。资料和方法:分析评价发表在《中华放射学杂志》的2378篇论著性文章,评价每篇文章的摘要及全文的下述指标:影像学的亚专科,影像技术的类型,研究的类型、方法、统计学方法,及研究有无基金资助,文章的作者数目,第一作者的所从事的专业、单位的级别、所在的省会,同时动态分析上述这些指标在过去10年的变化趋势。结果:科学研究最多的亚专科是中枢神经系统(403/2378,16.9%),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血管介入(369/2378,15.5%),腹部(331/2378,13.9%)。834篇(35.1%)论著性的科学研究文章中使用了MRI的方法或者678篇(28.5%)使用了CT的方法。2034篇(85.5%)的科学研究是临床实验研究,1838篇(77.3%)为回顾性研究。10年内的时间趋势中,显著性上升的为乳腺亚专科,MRI成像技术,基础性研究的数量,大于50的样本量,使用统计学方法的文章,基金支持的文章数目,大于7位作者的数目和江苏、福建和新疆地方发表文章的数目;显著性下降的为超声成像技术和介入治疗技术,无统计学方法的文章数目,小于4名作者数目和山西省发表的文章数目。结论:应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分析发表在中华放射学杂志上2001至2010年的论著性文章的科学研究的特征及发展变化方向可以为医学影像学的科学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多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论著性文章 趋势
下载PDF
基于CT放射组学预测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丁川 李小虎 +6 位作者 王俊 李红文 王玉萍 余长亮 葛亚琼 王海宝 刘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1-164,共4页
目的基于头颅CT放射组学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预测的最佳机器学习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脑出血患者CT图像,提取头颅CT平扫纹理特征,通过选定特征训练分类器,用六种经典的机器学习方法进行交叉验证,评估预测脑出血血肿扩... 目的基于头颅CT放射组学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预测的最佳机器学习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脑出血患者CT图像,提取头颅CT平扫纹理特征,通过选定特征训练分类器,用六种经典的机器学习方法进行交叉验证,评估预测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稳定性和性能。结果支持向量机(SVM-Radial)的预测性能(AUC为0.714,准确性为0.723),广义线性模型(GLM)的预测性能(AUC为0.643,准确性为0.587),随机森林(RF)的预测性能(AUC为0.686,准确性为0.680),k近邻(kNN)的预测性能(AUC为0.657,准确性为0.639),梯度提升树算法(GBM)的预测性能(AUC为0.718,准确性为0.670),神经网络(NNet)的预测性能(AUC为0.659,准确性为0.680),其中SVM-Radial表现出较高的预测性能,GLM表现出较低的预测性能。结论基于头颅CT放射组学方法预测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6种机器学习方法中,SVM-Radial预测性能最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血肿扩大 影像组学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医科院校工程类专业医学数据处理课程体系建设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孟雪 陈月明 +1 位作者 钟亚鼎 高天昀 《科教文汇》 2018年第30期75-77,共3页
在创新教育改革背景下,在充分了解医科院校工程类专业特点和"面向实战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数据处理类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医学数据处理类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包括课程体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资... 在创新教育改革背景下,在充分了解医科院校工程类专业特点和"面向实战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数据处理类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医学数据处理类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包括课程体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资源分析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为构建层次分明、目标明确和顺应医工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医学数据处理教学体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科院校 医学数据处理 课程体系
下载PDF
急诊医学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浩东 马羊 +3 位作者 程炯炯 陈佳 王玉 马云飞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0期2508-2510,2513,共4页
目的:探讨将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于急诊医学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2019级临床医学4个班级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个班级60名学生。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将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于急诊医学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2019级临床医学4个班级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个班级60名学生。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观察翻转课堂教学法对急诊医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结果: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制定学习目标及计划、自我监测及调节、获取及处理信息、交流合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3.01、3.07、3.72,P<0.05)。两组学生自我动机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5,P=0.001)。两组学生学生学习信念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8,P=0.237)。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学 翻转课堂 自主学习 教学效果
下载PDF
美国哈佛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启示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小虎 钱银锋 +7 位作者 刘斌 张国兵 余长亮 伏树奇 陈旭林 李泉 王柘 余永强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89-891,共3页
世界上最早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诞生在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美国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制度。位于波士顿长木医疗区的布莱根妇女医院是哈佛医学院主要教学医院之... 世界上最早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诞生在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美国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制度。位于波士顿长木医疗区的布莱根妇女医院是哈佛医学院主要教学医院之一,也是新英格兰地区规模较大的医院之一。笔者通过在该医院一年的访学和科研工作,对美国一流医院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介绍以布莱根妇女医院为代表的美国教学医院的医学教育模式、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形式和特点,以期为我国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医学影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培训制度 医院放射科 哈佛医学院 住院医师 美国 妇女 医师培训制度 医学教育模式
原文传递
正常泪囊在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中的形态观察
19
作者 李峻岭 王侠 +2 位作者 常沙 刘伦 夏卫东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泪囊在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中的形态及变化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提供的50例(100眼)来检人员头颅CT扫描图像资料,分别在软组织窗和肺窗观察其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中泪囊... 目的探讨正常泪囊在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中的形态及变化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提供的50例(100眼)来检人员头颅CT扫描图像资料,分别在软组织窗和肺窗观察其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中泪囊的影像,根据泪囊类型和形态分为4组:泪囊空气充盈组(31眼)、泪囊空气半充盈组(20眼)、泪囊半封闭组(16眼)、泪囊全封闭组(33眼),比较各组泪囊形态的变化。结果泪囊空气充盈组软组织窗冠状位泪囊为空气密度影,肺窗轴位泪囊腔形状为椭圆形。泪囊空气半充盈组软组织窗冠状位泪囊为空气密度影,轴位上部泪囊形状为椭圆形,下部为弧形;肺窗轴位上部泪囊腔形状为椭圆形,下部为裂隙形。泪囊半封闭组软组织窗冠状位上部泪囊为空气密度影,下部为软组织密度影;肺窗轴位上部泪囊腔形状为椭圆形,下部泪囊腔消失。泪囊全封闭组软组织窗为软组织密度影,肺窗轴位泪囊腔消失。下部泪囊腔横截面由椭圆形变为裂隙形或消失可能原因是下部泪囊外侧壁向鼻侧移位;泪囊软组织密度影范围扩大,而空气密度影范围减少或消失可能原因是眶内软组织向鼻侧移位,正常泪囊CT图像中软组织密度影的来源是眶内软组织。结论正常泪囊的形态可能不是固定不变,而是在不停变化的过程中;眶内软组织压力可向鼻侧推动,进而改变下部泪囊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泪囊 泪道 泪液引流
下载PDF
流程化分层式思维导图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教学中的应用
20
作者 施万印 张秀金 范靖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3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流程化分层式思维导图在介入放射学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的本科实习生、研究生和住培基地的住院医师总计81名;根据接受教学方法的不同,将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流程化分层式思维导图在介入放射学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的本科实习生、研究生和住培基地的住院医师总计81名;根据接受教学方法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0)。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研究组采用流程化分层式思维导图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和纸质考试评估和比较2组教学效果。结果课后问卷调查和纸质考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更易掌握课程学习内容,能获得更好的课堂学习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纸质考试结果研究组均分为(86.1±4.8)分,对照组均分为(78.8±8.9)分,研究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使用流程化分层式思维导图教学,可以提高介入放射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建立科学的临床层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原发性肝癌 思维导图 教学应用 流程化分层思维 教学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