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医学教学及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吴涛 徐慧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9期76-79,共4页
核医学作为现代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核医学设备、技术和放射性药物的飞速发展,其在分子影像领域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核医学人才的缺口也正在逐渐增大,这与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提高本科生和临床规培学员的兴趣导致人才基础坍塌有一... 核医学作为现代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核医学设备、技术和放射性药物的飞速发展,其在分子影像领域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核医学人才的缺口也正在逐渐增大,这与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提高本科生和临床规培学员的兴趣导致人才基础坍塌有一定关系,传统教学是以教师宣讲、学生被动吸收知识为主的模式,导致学生思维僵硬、创新不足,而像PBL、CBL等新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教学方法灵活多变,针对性更强,能够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文章就目前核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总结并比较现有模式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核医学 教学模式 现状分析 传统模式 新型模式 综合模式
下载PDF
体验式教学在核医学临床见习课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罗家伦 徐慧琴 +2 位作者 何延辉 薛杨央 赵学峰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06-107,共2页
核医学临床见习课对于学生将医学理论知识向临床实际应用方面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核医学见习课体验式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设计不同工作场景,让学生通过扮演"医生""患者""教师""学生"等不同角... 核医学临床见习课对于学生将医学理论知识向临床实际应用方面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核医学见习课体验式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设计不同工作场景,让学生通过扮演"医生""患者""教师""学生"等不同角色来亲身体验临床诊疗活动。体验式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加医患沟通技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核医学 体验式教学 临床见习课
下载PDF
跨专业医学硕士研究生核医学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3
作者 金问森 徐师国 +2 位作者 徐慧琴 罗家伦 司宏伟 《基础医学教育》 2015年第3期243-245,共3页
随着图像融合技术和放射性靶向药物的发展,核医学技术的应用日趋广泛,几乎涵盖了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的各个领域。然而,当前跨专业医学硕士生的核医学教学尚存在较大不足。通过整合多方面的教学内容,补充和完善相关的研究进展,优化教学... 随着图像融合技术和放射性靶向药物的发展,核医学技术的应用日趋广泛,几乎涵盖了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的各个领域。然而,当前跨专业医学硕士生的核医学教学尚存在较大不足。通过整合多方面的教学内容,补充和完善相关的研究进展,优化教学体系并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可以提高跨专业医学硕士生在科研和临床中应用核医学技术的能力,开拓其创新思维,满足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教学改革 硕士研究生
下载PDF
临床核医学教学中比较和归纳法的应用
4
作者 司宏伟 徐慧琴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10年第8期241-242,共2页
在核医学教学过程中以比较、归纳法为主线,有机地穿插“案例教学”和“PBL教学”,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目的,从旧式的被动灌输性教学转向主动接受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比较法 归纳法 案例教学 启发式教学
下载PDF
全民食盐加碘前安徽大别山巢湖缺碘病区和合肥市儿童碘营养及甲状腺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汪延华 孙桂华 +11 位作者 储小宏 赵广碧 帅宗文 章秋 包爱民 孙家通 贾敬华 彭永德 刘树琴 杨明功 左祥生 王长江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2期68-72,共5页
对安徽大别山、巢湖缺碘病区和合肥市共3759例儿童在全民食盐加碘前的碘营养、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状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巢湖组为重病区(肿大率为55.8%),儿童人群严重缺碘(尿碘中位数为19.2μg/L),垂体—甲状... 对安徽大别山、巢湖缺碘病区和合肥市共3759例儿童在全民食盐加碘前的碘营养、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状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巢湖组为重病区(肿大率为55.8%),儿童人群严重缺碘(尿碘中位数为19.2μg/L),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呈高代偿状态,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存在。大别山组,尿碘(中位数269.1μg/L)虽高,但甲肿率为22.4%,为中等病区水平,且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呈代偿状态,也提示有亚甲减存在,而合肥市甲肿率低,各项功能正常,为非病区,但尿碘水平偏低,提示碘营养不足。显示了全民食盐加碘防治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缺乏 儿童 碘代谢 甲状腺功能 磺营养
下载PDF
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与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解玉泉 王邦宁 +2 位作者 陈大年 何延辉 徐慧琴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67-469,共3页
目的探讨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在冠心病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冠心病的可疑患者,行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部分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前后进行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检查对比。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采用单光子发... 目的探讨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在冠心病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冠心病的可疑患者,行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部分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前后进行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检查对比。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采用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图像采集系统,腺苷总量为840μg/kg静脉泵入,3 min后静脉推注99mTc-MBI925 MBq,90 min后进行心肌断层显像,如果发现心肌显像异常,次日再行静息心肌显像。结果134例冠心病患者,年龄21~85(63.3±14.8)岁,男90例,女44例,进行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109例提示有心肌缺血现象,25例正常,诊断阳性率达81.3%。12例患者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有冠脉狭窄的患者行PCI,前后复查腺苷心肌核素显像,介入后心肌核素血流灌注较介入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在冠心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敏感性与特异性较高,同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疗效评价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放射性核素显像 腺苷
下载PDF
双核素图像VOI阈值、体积和靶本比间关系
7
作者 宁烈晶 司宏伟 +1 位作者 王明明 李飞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2-486,共5页
为探讨SPECT双核素图像VOI阈值、体积和靶本比间关系,利用圆柱形体模内置10个空心球,按照1:7、1:6和1:5的靶本比,同时和分别注入^(99m)TcO_4-和^(18)F—FDG,采集DISA和SIDA图像。采用阈值法勾画每个球体的感兴趣体积,拟合最佳阈值计算... 为探讨SPECT双核素图像VOI阈值、体积和靶本比间关系,利用圆柱形体模内置10个空心球,按照1:7、1:6和1:5的靶本比,同时和分别注入^(99m)TcO_4-和^(18)F—FDG,采集DISA和SIDA图像。采用阈值法勾画每个球体的感兴趣体积,拟合最佳阈值计算公式。最佳阈值计算公式为Tm=d+c×Bm/(e+f×Vm)+b/Vm。利用公式由球体真实体积计算的绝大多数阈值均在真实阈值所在的1%区间内,不在区间内者也处于该区间的上限或下限。无论DISA还是SIDA图像,利用VOI阈值、体积和靶本比间关系,以及球体真实体积均能较好地计算体积3.3~30.8ml空心球体的最佳阈值,其误差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最佳阈值 体积感兴趣区
下载PDF
全身动态^(18)F-FDG PET/CT Patlak显像定量参数MR_(FDGmax)和SUV_(max)在大鼠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阶段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施慧敏 张金洲 +3 位作者 王馨 朱干 赵学峰 汪会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0-235,共6页
目的 通过全身动态^(18)F-FDG PET/CT Patlak显像,探讨定量参数MR_(FDGmax)、SUV_(max)在大鼠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阶段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组、肝炎组、肝纤维化组、肝硬化组。根据实验分组... 目的 通过全身动态^(18)F-FDG PET/CT Patlak显像,探讨定量参数MR_(FDGmax)、SUV_(max)在大鼠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阶段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组、肝炎组、肝纤维化组、肝硬化组。根据实验分组,对各组大鼠进行CCl_(4)油溶液复合法诱导;诱导完成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全身动态^(18)F-FDG PET/CT patlak显像。显像完成后,分析各组肝脏的MR_(FDGmax)、SUV_(max)、CT值;分别提取各组大鼠血清行肝功能指标(AST、 ALT和ALP)检测,并对正常组、肝炎组及肝硬化组的大鼠肝脏行HE染色,肝纤维化组行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法分析各组肝脏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数据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MR_(FDGmax)、SUV_(max)值在正常组、肝炎组、肝纤维化组及肝硬化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4.54、38.35,P<0.001)。肝纤维化组与肝硬化组之间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7,P=0.693),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2.25,P<0.001)。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AST、ALT及ALP呈阶段性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3.32、64.63、145.03,P<0.001);HE染色示正常组肝细胞排列整齐,结构完整;肝炎组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脂肪变性;肝硬化组假小叶形成;肝纤维化组Masson染色示胶原纤维增生,被膜增厚。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肝炎组、肝纤维化组及肝硬化组α-SMA表达增加,呈阶段性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57,P<0.001)。相关性分析示SUV_(max)与MR_(FDGmax)呈正相关(r=0.967,P<0.01)。肝炎组、肝纤维化组及肝硬化组α-SMA分别与AST、ALT、ALP呈正相关(r=0.924、0.756、0.934,P<0.01)。结论 全身动态^(18)F-FDG PET/CT Patlak显像通过定量参数MR_(FDGmax)、SUV_(max)变化,对监测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阶段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动态PET/CT Patlak MR_(FDGmax) SUV_(max) 肝炎 肝纤维化 肝硬化
下载PDF
全身动态^(18)F-FDG PET/CT显像对上消化道肿瘤术后吻合口炎症与复发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吕涛 徐悦 +4 位作者 赵翊含 余文静 朱干 汪会 司宏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697-703,共7页
目的:探讨全身动态^(18)F-FDG PET/CT显像在鉴别上消化道肿瘤术后吻合口复发与炎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上消化道肿瘤术后并行全身动态^(18)F-FDG PET/CT显像后吻合口提示FDG异常摄取的患者,胃癌29例,食管癌24例。根据PET/C... 目的:探讨全身动态^(18)F-FDG PET/CT显像在鉴别上消化道肿瘤术后吻合口复发与炎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上消化道肿瘤术后并行全身动态^(18)F-FDG PET/CT显像后吻合口提示FDG异常摄取的患者,胃癌29例,食管癌24例。根据PET/CT检查前后胃镜病理及其他影像学检查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吻合口复发组和吻合口炎症组。应用Patlak多参数分析软件获得吻合口病灶的代谢率(MR_(FDG))、分布容积最大值(DV_(max))及正常肝组织的MR_(mean)和DV_(mean),将吻合口病灶MR_(FDG)和DV_(max)分别除以其正常肝组织的MR_(mean)和DV_(mean)以计算病灶/本底比值(LBRs),获得LBR-MR_(FDG)和LBR-DV_(max)。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于吻合口复发与炎症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胃癌及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病灶的动态^(18)F-FDG PET/CT显像参数MR_(FDG)、DV_(max)、LBR-MR_(FDG)、LBR-DV_(max),复发组与炎症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参数LBR-MR_(FDG)鉴别诊断吻合口炎症与复发病灶时表现出较好的诊断效能,胃癌分组中以1.83为阈值时AUC值为0.935[0.778,0.993],食管癌分组中以1.86为阈值时AUC值为0.927[0.743,0.993]。结论:全身动态^(18)F-FDG PET/CT显像可以比较准确地鉴别诊断胃癌及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和炎症,有潜力成为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手术治疗后有效的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食管癌 吻合口 动态PET 鉴别诊断 代谢率
下载PDF
基于Lasso-logistic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的癌症患者抑郁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晓燕 魏申奥 卢曼曼 《安徽医学》 2024年第9期1177-1182,共6页
目的探究癌症患者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癌症患者心理健康,提高临床照护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安徽省内不同地域8家医院的5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患者的医院焦虑抑郁等相关信息... 目的探究癌症患者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癌症患者心理健康,提高临床照护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安徽省内不同地域8家医院的5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患者的医院焦虑抑郁等相关信息。描述调查对象一般特征,构建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癌症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再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对变量重要性进行评价。结果560例癌症患者中,有237例患者患有抑郁情绪,占比42.32%。Lasso-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焦虑、住院环境、失眠、家庭年收入和临床分期是癌症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变量重要性排序依次为焦虑、住院环境、失眠、家庭年收入和临床分期。结论癌症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焦虑、住院环境、失眠、家庭年收入和临床分期是影响癌症患者抑郁情绪的重要因素,临床照护应从以上方面加强对癌症患者抑郁情绪的管理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患者 抑郁 Lasso-logistic回归 随机森林模型
下载PDF
^(18)F-FDG PET/CT动态成像诊断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瘤的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馨 于振鹏 +1 位作者 汪会 代鹏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873,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动态成像诊断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研究以通过全身动态^(18)F-FDG PET/CT成像的94例肝脏恶性病变[肝细胞癌组(25例)、胆管细胞癌组(27例)、肝转移瘤组(42例)]的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应...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动态成像诊断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研究以通过全身动态^(18)F-FDG PET/CT成像的94例肝脏恶性病变[肝细胞癌组(25例)、胆管细胞癌组(27例)、肝转移瘤组(42例)]的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等方法对不同病理类型肝恶性肿瘤患者的: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FDG代谢率(MR_(FDG))、靶-本底比值(TBR)和病灶的最大直径(d_(max))等影像学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94例患者中,肝细胞癌组、胆管细胞癌组和肝转移瘤组的SUV_(max)、MR_(FDG)、TBR_(SUV_(max))和TBR_(MRFD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UV_(max):F=48.773,P<0.001;MR_(FDG):F=26.334,P<0.001;TBR_(SUV_(max)):F=41.314,P<0.001;TBR_(MRFDG):F=20.821,P<0.001)。SUV_(max)、MR_(FDG)、TBR_(SUV_(max))和TBR_(MRFDG)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瘤的AUC分别为0.836、0.851、0.827和0.847。SUV_(max)、MR_(FDG)与肝脏恶性肿瘤病灶的最大直径d_(max)之间存在正相关(SUV_(max):r=0.4,P<0.05;MR_(FDG):r=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8)F-FDG PET/CT动态成像在不同病理类型肝脏恶性肿瘤中有较好的鉴别诊断效能。不同病理类型肝脏恶性肿瘤SUV_(max)、MR_(FDG)和病灶的最大直径d_(max)之间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下载PDF
全身动态^(18)F-FDG PET/CT Patlak多参数显像监测PD-1抗体联合放射治疗对小鼠B16F10黑色素瘤的协同作用及远隔效应
12
作者 张金洲 施慧敏 +4 位作者 张利亚 苗璟璇 朱干 赵学峰 汪会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85-1391,共7页
目的 采用全身动态^(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 Patlak多参数显像技术,监测和评价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免疫检查点单抗与放射联合治疗的协同抗肿瘤效应。方法 建立B16F10黑色素瘤小鼠双瘤模型,按... 目的 采用全身动态^(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 Patlak多参数显像技术,监测和评价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免疫检查点单抗与放射联合治疗的协同抗肿瘤效应。方法 建立B16F10黑色素瘤小鼠双瘤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PD-1单抗组、单纯放疗组、PD-1单抗+放疗(联合治疗)组,每组6只,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完成后24 h对小鼠行全身动态^(18)F-FDG PET/CT Patlak多参数显像。显像完后之后,分析比较四组肿瘤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葡萄糖净摄取速率(MR_(FDG))的变化,以颈椎脱臼的方法处死小鼠,取出四组肿瘤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CD8)、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免疫组化分析肿瘤组织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及肿瘤组织增殖情况。治疗期间记录远端肿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4 h,原位肿瘤中,空白对照组SUV_(max)及MR_(FDG)值较治疗前升高(P<0.000 1),联合治疗组SUV_(max)及MR_(FDG)值较治疗前降低(P<0.000 1);远端肿瘤中,空白对照组、PD-1单抗组、单纯放疗组SUV_(max)及MR_(FDG)值较治疗前升高,但仅空白对照组治疗前后SUV_(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远端肿瘤中MR_(FDG)值上述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0 1)。远端肿瘤联合治疗组SUV_(max)及MR_(FDG)值较治疗前降低(P<0.000 1)。远端肿瘤治疗后比较各组SUV_(max)及MR_(FDG)值,除单纯放疗组和PD-1单抗组外,其余各组间SUV_(max)及MR_(FDG)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远端肿瘤CD8 T淋巴细胞平均吸光度值高于其他三组(P<0.001);远端肿瘤增殖指数Ki-67免疫组化平均吸光度值低于其他三组(P<0.001)。结论 联合治疗发挥出的协同作用可以降低远端肿瘤生长速度,全身动态^(18)F-FDG PET/CT Patlak多参数显像能够作为PD-1抗体与放射联合治疗远隔效应对小鼠B16F10黑色素瘤的协同作用的监测方法,可为优化联合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评估参数,对改善肿瘤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动态PET/CT Patlak SUV_(max) MR_(FDG) 联合治疗 远隔效应
下载PDF
手术方式及治疗前TSH水平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13
作者 吴摇涛 赵学峰 +2 位作者 韩圣男 汪摇会 高再荣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006-1009,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及治疗前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病人^(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清甲)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131)I清甲治疗的147例DTC病人资料,清甲^(131)I剂量为3.7 GBq,清甲治疗后6~9...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及治疗前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病人^(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清甲)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131)I清甲治疗的147例DTC病人资料,清甲^(131)I剂量为3.7 GBq,清甲治疗后6~9个月测定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g)水平及进行诊断性全身碘扫描(Dx-WBS)。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双侧全切+颈部淋巴结清扫清(双全切组),单侧全切+对侧次全切+颈清(次全切组),单侧全切+颈清(单全切组),再以TSH=30 mU/L为临界值分为2组。采用两样本χ2检验比较组间清甲成功率,采用LSD-t检验对组间TSH水平进行多重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确定最佳界值。结果:147例病人中清甲成功者115例,未成功者32例,清甲成功率78.2%(115/147)。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TNM分期对清甲疗效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双全切组病人的清甲成功率90.5%明显高于次全切组的69.2%和单全切组的65.0%(P<0.01),治疗前TSH≥30 mU/L病人的清甲成功率84.9%明显高于TSH<30 mU/L组的清甲成功率66.7%(P<0.01);ROC曲线结果显示预测清甲成功与否的治疗前TSH最佳界值为102.0 mU/L。以清甲治疗后第一次随访sTg=1.71μg/L、第二次随访sTg=14.51μg/L为界值时,预测复发或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2%和80%、94%和80%。结论:采用甲状腺双侧全切并使治疗前TSH>102.0 mU/L有助于提高病人清甲成功率,清甲治疗后密切随访sTg可以有效预测复发或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131)I 手术方式 促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1993—2023年国际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文献计量分析
14
作者 潘逸缙 石聪 +4 位作者 孙郁青 孙迪 赵翊含 彰金 林岩松 《中国癌症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23-1133,共11页
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际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ca DTC)放射性碘131(iodine 131,^(131)I)治疗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检索Web of Science Core C... 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际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ca DTC)放射性碘131(iodine 131,^(131)I)治疗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检索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 SCC)数据库,检索时间限定为1993年1月1日—2023年12月1日,使用VOSviewer 1.6.20与Cite Space 6.2.R6进行可视化分析。共计150篇文献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首篇发表于1994年;近30年来,ca DTC^(131)I治疗领域文献年发行量尽管自2020年以来略有下降,但整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31个国家/地区涉足该领域,美国、意大利和中国的文献产出最多,全球合作网络分析显示欧美机构间合作相对更紧密;该领域期刊多为内分泌及代谢或儿科类别,Thyroid和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Metabolism具有重要影响力;2015年发表的《儿童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Children with Thyroid Nodules an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是总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献;共计869名学者发表过该领域论文,高发文量学作者主要来自欧美地区,我国黄蕤学者上榜前十;聚类分析显示研究热点包括“metastasis(转移)”、“fusion oncogene(融合致癌基因)”、“late effects(迟发效应)”;关键词时序分析显示“^(131)I”持续受关注时间最长,其他重要标签包括“management guidelines(管理指南)”、“2nd primary malignancy(第二原发恶性肿瘤)”及“term follow up(定期随访)”,涵盖ca DTC^(131)I治疗的标准制定、疗效及不良事件监测等内容。当前在国际ca DTC^(131)I治疗领域,欧美地区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可依托患者群体规模优势加强国内外合作,以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影响力。在当前^(131)I治疗仍待规范的情况下,聚类结果提示应尽快统一临床实践中的ca DTC用^(131)I治疗标准。未来该领域研究需关注术后^(131)I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监测,深入探索RET融合等基因特征与^(131)I疗效间的关联,寻找^(131)I难治性ca DTC的预测标志物,以期为临床上作出^(131)I治疗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儿童及青少年 放射性碘 文献计量学 数据可视化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诱导胞内自组装Gd-纳米粒子对比剂的合成及MR成像研究
15
作者 郭祥源 郑一凡 +2 位作者 张曼琳 任怡博 蒋金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87-2094,共8页
目的拟合成一种Gd标记的能够响应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中高度表达的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的分子探针,用于胰腺癌的MR显像研究。方法化学合成Z-Gly-Pro-Cys-Lys(Gd-DOTA)-CBT(下文简称对比剂1)并对其进行质谱分析以表征其化学结构;应用... 目的拟合成一种Gd标记的能够响应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中高度表达的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的分子探针,用于胰腺癌的MR显像研究。方法化学合成Z-Gly-Pro-Cys-Lys(Gd-DOTA)-CBT(下文简称对比剂1)并对其进行质谱分析以表征其化学结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体外验证对比剂1在FAP的作用下形成二聚体,透射电子显微镜验证酶切还原后自组装形成的“Gd-纳米粒子”;CCK-8实验检测对比剂1的生物安全性;建立BxPc-3胰腺癌裸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静脉注射0.08 mmol/kg对比剂1作为实验组、0.08 mmol/kg Gd-DTPA作为对照组和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每组3只),分别对其进行0~3 h的动态MR扫描,观察T1和T2加权成像的增强效果,并分析时间进程中肿瘤与肌肉灰阶比值(T/M)的变化率。结果对比剂1在体外能够响应FAP,在FAP的作用下能够形成二聚体,并自组装形成了纳米粒子结构。对比剂1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BxPc-3肿瘤小鼠静脉注射对比剂1和Gd-DTPA后均在2 h时肿瘤的T1加权对比度达到最高:实验组在T1加权成像中T/M在2 h时为0 h的135.20%±0.06%,Gd-DTPA组为115.70%±0.05%,生理盐水组为113.50%±0.02%。实验组比Gd-DTPA对照组增强T1加权对比效果更明显(P<0.01)。T2加权成像中,T/M定量分析结果显示3组的肿瘤T2加权对比增强均较小,实验组、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在0.5 h的T/M分别为0 h的94.60%±0.03%、106.30%±0.04%和102.20%±0.002%,均未显示出明显的肿瘤T2磁共振对比度增强。结论合成靶向FAP且能胞内自组装成Gd-纳米粒子的新型MR对比剂,提高了Gd在靶区的富集,增强了胰腺癌T1加权磁共振成像,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 点击反应 自组装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 胰腺癌 T1加权成像
下载PDF
丹参对肝硬化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及血管活性物质影响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6
作者 孔德润 胡乃中 +2 位作者 许建明 张磊 刘功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6-168,184,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及血管活性物质的相关性影响。方法49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丹参治疗组与常规对照组,采用多普勒超声在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检测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同时检测了丹参治疗... 目的研究丹参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及血管活性物质的相关性影响。方法49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丹参治疗组与常规对照组,采用多普勒超声在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检测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同时检测了丹参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一氧化氮、内皮素、前列腺素、心钠素及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变化。分析丹参对血管活性物质与门脉压力关系的影响。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丹参治疗后门、脾静脉内径及其血流量明显减小(P<0.05),但内毒素及血管活性物质水平降低不明显。结论丹参能有效地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但对内毒素及血管活性物质水平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血液动力学过程
下载PDF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联合尿β_2-MG测定评估妇科肿瘤患者化疗肾功能损伤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7
作者 胡永全 徐慧琴 +2 位作者 赵学峰 汪会 余永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99mTc-亚锡喷替酸(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高峰时间(Tb)和半排时间(C1/2)联合尿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测定,评估其在妇科肿瘤顺铂(DDP)化疗时肾功能早期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自身对照法对98例... 目的探讨应用99mTc-亚锡喷替酸(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高峰时间(Tb)和半排时间(C1/2)联合尿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测定,评估其在妇科肿瘤顺铂(DDP)化疗时肾功能早期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自身对照法对98例妇科肿瘤患者在首次化疗前与化疗2周期后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Tb、C1/2,同期测定血尿素氮(BUN)、肌酐(SCr)以及血、尿β2-MG含量。应用配对t检验对比观察。结果 98例患者化疗2周期后较化疗前GFR明显下降(P<0.05),而Tb、C1/2显著延长(P<0.01);尿β2-MG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血中BUN、SCr、β2-MG变化均不明显。结论与测定血BUN、SCr、β2-MG含量比较,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Tb、C1/2及尿β2-MG含量,能发现含DDP化疗患者肾功能早期的损伤,对于临床合理用药、观察和保护肾功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DTPA 肾动态显像 妇科肿瘤 顺铂化疗 肾功能 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在评价不同病理亚型淋巴瘤疗效方面的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延辉 徐慧琴 +3 位作者 汪会 余文静 赵学峰 余永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在不同病理亚型淋巴瘤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我科近4年来治疗前后均行PET/CT检查的淋巴瘤患者资料,同时根据自愿原则随机选取治疗前已行PET/CT检查的淋巴瘤患者,于治疗2~4个疗程后再次行PET/C...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在不同病理亚型淋巴瘤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我科近4年来治疗前后均行PET/CT检查的淋巴瘤患者资料,同时根据自愿原则随机选取治疗前已行PET/CT检查的淋巴瘤患者,于治疗2~4个疗程后再次行PET/CT检查。回顾性分析并比较43例不同病理亚型淋巴瘤病灶(包括淋巴结病灶和结外灶)治疗前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滞留指数(RI)和治疗后的SUVmax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病例随访至少3个月。结果治疗前霍奇金淋巴瘤(HL)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病灶间平均SUVmax比较及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不同病理亚型的NHL淋巴瘤病灶平均SUVmax及RI与NHL的侵袭性呈正相关性,与淋巴瘤的分期无明显相关;治疗后43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23例,部分缓解16例,疾病稳定状态1例,复发或进展3例。治疗前后淋巴瘤病灶的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淋巴瘤患者治疗前后病灶平均SUVmax及RI的比较分析能有效评价疗效、判断预后,并为进一步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帮助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18 F-FDG PET/CT SUVMAX 滞留指数 疗效评价
下载PDF
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罗家伦 徐慧琴 +4 位作者 周勇 余长亮 张峰 金问森 郝加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0-572,共3页
目的研究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的相关性及两者联合应用在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肌缺血情况中的价值。方法对35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或有心肌缺血性疾病史的患者分别静脉注射腺苷和核素显像剂99mTc-MIBI,1... 目的研究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的相关性及两者联合应用在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肌缺血情况中的价值。方法对35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或有心肌缺血性疾病史的患者分别静脉注射腺苷和核素显像剂99mTc-MIBI,1h后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若显像异常,次日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所有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将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MSCTA结果进行对照,研究两者的相关性并联合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肌缺血情况。结果 MSCTA显示18例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者中,9例有壁冠状动脉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均为阳性;右冠状动脉显示纤细2例,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1例阳性,1例阴性;伴有冠状动脉钙化斑块2例,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1例阳性,1例阴性;5例冠状动脉未见异常者腺苷显像均为阴性。4例冠状动脉狭窄<50%者,1例腺苷负荷心肌灌注阴性;2例有壁冠状动脉及1例心尖区低密度灶者,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均阳性。12例狭窄≥50%者,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11例阳性,1例阴性。1例伪影明显者,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示局部血流灌注轻度减低。结论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MSCTA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联合能充分了解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肌缺血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放射性核素显像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缺血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99m)Tc-MIBI评价2-脱氧-D-葡萄糖对鼻咽癌耐药株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20
作者 申勇 孙伟莉 +2 位作者 袁超 徐慧琴 刘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33-1438,共6页
目的探讨2-脱氧-D-葡萄糖(2-DG)对鼻咽癌顺铂耐药株细胞(HNE-1/DDP)多药耐药(MDR)的逆转机制,观察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echnetium-methoxyisobutylisonitrile,99mTc-MIBI)细胞内的摄取变化,评价2-DG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效果... 目的探讨2-脱氧-D-葡萄糖(2-DG)对鼻咽癌顺铂耐药株细胞(HNE-1/DDP)多药耐药(MDR)的逆转机制,观察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echnetium-methoxyisobutylisonitrile,99mTc-MIBI)细胞内的摄取变化,评价2-DG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效果。方法γ计数器检测不同浓度2-DG作用下HNE-1/DDP细胞对99mTc-MIBI的摄取清除情况以及2-DG浓度为10 mmol·L-1时HNE-1及HNE-1/DDP细胞对99mTc-MIBI的摄取清除情况。测定2-DG作用下HNE-1/DDP细胞内ATP值。Western blot检测2-DG作用下HNE-1/DDP细胞内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表达。溴化丙啶(PI)单染检测顺铂(DDP)单独及联合2-DG作用下HNE-1/DDP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HNE-1/DDP细胞对99mTc-MIBI的清除率为54.8%,高于HNE-1细胞的清除率-41.3%(P<0.01),2-DG(10 mmol·L-1)作用后HNE-1/DDP细胞的清除率为-203.7%,较前明显降低(P<0.01)。HNE-1/DDP细胞在2-DG作用下ATP值为对照组的55.69%,且P-gp、MRP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减少。DDP联合2-DG(10 mmol·L-1)作用24 h后HNE-1/DDP细胞凋亡率为49.4%,高于单独使用DDP时HNE-1/DDP细胞的凋亡率(22.5%)。结论99mTc-MIBI可有效检测HNE-1/DDP细胞多药耐药现象及评价2-DG的逆转效果,2-DG逆转机制可能与细胞内ATP生成抑制及相关转运蛋白表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 99mTc-MIBI-2-脱氧-D-葡萄糖 鼻咽癌 逆转 P糖蛋白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