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泌尿系结石患者术后健康宣教知晓率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晓华 王春霞 +2 位作者 万景红 代影 王婷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9年第2期121-122,124,共3页
目的探究如何提高泌尿系结石患者手术后对健康宣传的知晓率。方法用回顾性描述的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1300余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用1:1配比研究... 目的探究如何提高泌尿系结石患者手术后对健康宣传的知晓率。方法用回顾性描述的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1300余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用1:1配比研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给予他们常规性的护理服务(口头宣教,壁报栏,宣教手册,结石分析报告),观察组的患者同样是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经予了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又运用了护理信息化(视频公休会讲座,移动护理车宣教短片放映,微信公众平台'水落石出家园',智能云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健康宣教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健康宣教知晓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将护理信息化运用在泌尿系结石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提高患者手术后对健康宣教的知晓率,有利于患者进一步对泌尿系结石的正确认识,提高患者术后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健康宣教 知晓率 护理信息化
下载PDF
叙事医学结合OSCE模式在泌尿外科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2
作者 金宗兰 陈萍萍 +3 位作者 刘玲莉 任海迪 李磊 胡少华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1023-1025,1028,共4页
目的探讨叙事医学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模式在泌尿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泌尿外科实习的288名护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带教、考核模式不同分为两组,OSCE模式组在泌尿外科临... 目的探讨叙事医学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模式在泌尿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泌尿外科实习的288名护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带教、考核模式不同分为两组,OSCE模式组在泌尿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采用叙事医学结合OSCE模式进行带教、考核,对照组实行常规考核。比较两组学生核心能力得分、对教学模式的认可度等。结果OSCE模式组学生在专业态度、专业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对泌尿外科患者的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专业发展能力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OSCE模式组对教学模式的总认可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叙事医学结合OSCE模式有助于培养泌尿外科临床实习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实践及人文精神等核心能力,这种模式更适用于新形势下护理临床带教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外科 护理教学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 核心能力
下载PDF
输尿管硬镜与软镜处理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郝宗耀 刘明 +5 位作者 张阳阳 樊松 王建忠 曾国华 张艳斌 梁朝朝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32期129-131,共3页
目的 对比分析输尿管硬镜与输尿管软镜处理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医大一附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47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其中硬镜组93例;软镜组54例.比较两组术后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及碎石效果.结果 硬... 目的 对比分析输尿管硬镜与输尿管软镜处理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医大一附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47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其中硬镜组93例;软镜组54例.比较两组术后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及碎石效果.结果 硬镜87例获一期手术成功,其中6例术中结石上移二期行ESWL术;手术时间16~72 min,平均(38.08±14.64)min;术后住院时间2~5 d,平均(2.87±0.78)d;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术后1个月复查:显示结石清除率为89.24%;54例软镜均获手术一期成功.手术时间28~83 min,平均(47.61±11.77)min,术后住院时间1~2 d,平均(1.31±0.47)d.术后1个月复查显示结石清除率为100%,未见并发症发生.4例术后残留结石,行ESWL治疗,2周后结石排净.结论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是处理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有效手段,其中硬镜普及率较高,而且患者手术费用较低;软镜普及率低、手术费用高、维修费高、学习周期长;但软镜在手术后腰痛、血尿、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方面优于硬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硬镜 输尿管软镜 输尿管结石 钬激光 碎石术 输尿管镜
下载PDF
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的健康教育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进 王春霞 《医学信息》 2018年第21期44-47,共4页
本文分析了相关学者关于预防泌尿系结石的理论,并提出关于预防泌尿系结石的健康指导方法,从而使患者对泌尿系结石的相关知识具有充分的了解度,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健康教育 预防方法
下载PDF
CP/CPPS模型大鼠Th1、Th17细胞L5~S2脊髓浸润及其中枢敏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虞勤舟 刘祎 +6 位作者 苏阳 宋正尧 陈晶 钟荣芳 郝宗耀 梁朝朝 樊松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3-409,共7页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疼痛的中枢敏化机制。方法:3~4周龄、体重250~350 g成年雄性SPF级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CP/CPPS模型组,构建模型成功后运用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免疫荧光...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疼痛的中枢敏化机制。方法:3~4周龄、体重250~350 g成年雄性SPF级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CP/CPPS模型组,构建模型成功后运用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免疫荧光检测等方法分析CD4^(+)T细胞亚群L5~S2脊髓的浸润情况,检测L5~S2脊髓GFAP、CR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P/CPPS模型组L5~S2脊髓组织中单个核细胞中CD4^(+)T细胞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RT-qPCR显示Th1细胞分泌的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h17细胞分泌的白介素17(IL-17)和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细胞因子IL-6、IL-1β,趋化因子CCL2、CCL20、CXCL10等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免疫荧光染色显示Th1、Th17细胞的分子标志物IFN-γ、IL-17,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分子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补体受体3(CR3)荧光表达显著增强。结论:CP/CPPS模型大鼠L5~S2脊髓神经元中存在CD4^(+)T细胞浸润,具体亚群为Th1、Th17细胞,其分泌的炎症因子可能损伤神经元细胞并影响神经传导,促进中枢敏化并激活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导致疼痛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中枢敏化 CD4^(+)T细胞 胶质细胞 大鼠
原文传递
减少腹腔镜Bricker术中腹内疝形成与术后肠梗阻发生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施浩强 韩文秀 +9 位作者 周骏 邰胜 杨诚 邹志辉 尹水平 张阳阳 徐凌凡 詹长生 纪光杰 梁朝朝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923-927,F0001,共6页
目的探讨通过关闭经腹腔入路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通道术(Bricker)中形成的腔隙来防止腹内疝形成以减少术后肠梗阻发生率的手术技术改良。方法报告和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在标准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 目的探讨通过关闭经腹腔入路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通道术(Bricker)中形成的腔隙来防止腹内疝形成以减少术后肠梗阻发生率的手术技术改良。方法报告和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在标准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建立回肠通道,2018年10月—2022年2月的41例患者在开放或腹腔镜下将右内侧腹膜与回肠通道系膜缝合,并覆盖于回肠通道末端,封闭右内侧腹膜、输尿管与回肠通道系膜之间的间隙,使回肠通道末端与双侧输尿管均腹膜外化(常规组)。2022年2月—2022年12月的15例患者除了缝合封闭右内侧腹膜、输尿管和回肠通道系膜间隙外,还在回肠通道下方将右内侧腹膜与右外侧腹膜缝合,将回肠通道和右侧腹壁之间的间隙进行“兜底”(改良组)。分析两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肠梗阻发生率。结果常规组41例患者术后2~6 d恢复肠道功能,中位通气时间3 d,3例患者出现术后肠梗阻,经胃肠减压、灌肠等保守治疗后2例好转,1例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探查。改良组15例患者,排气排便时间与常规组无差异,但是改良组术后没有出现肠梗阻的病例。结论回肠通道末端腹膜外化可减少腹内疝发生率和术后肠梗阻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Bricker术 腹内疝 肠梗阻
下载PDF
基于TCGA数据库和炎症相关基因构建前列腺癌预后模型
7
作者 钟荣芳 吴俊超 +2 位作者 凌佳城 孟佳林 樊松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85-995,共11页
目的:探讨炎症相关基因对前列腺癌(PCa)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PC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NA测序数据,分子特征数据库(MSigDB)下载炎症相关通路基因。通过单因素回归和LASSO回归分析筛选炎症基因构建预后风... 目的:探讨炎症相关基因对前列腺癌(PCa)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PC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NA测序数据,分子特征数据库(MSigDB)下载炎症相关通路基因。通过单因素回归和LASSO回归分析筛选炎症基因构建预后风险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PCa独立预后因素构建列线图。根据列线图计算患者的风险评分,并以中位值分为高、低风险评分两组,识别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最后通过免疫组化染色验证PCa组织芯片中SPHK1的表达水平。结果:从172个候选基因筛选19个炎症相关基因构建预后风险模型,其中CD14、PIK3R5、GABBR1、RELA、IRF7、SCARF1、MSR1、SPHK1、OSM和STAB1是风险基因,AQP9、LPAR1、ATP2C1、NDP、CXCL6、P2RY2、DCBLD2、PCDH7和IFNAR1是保护基因。Kaplan-Meier分析显示高炎症评分组患者无复发生存期明显低于低炎症评分组患者,高风险评分患者的预后较低风险评分差。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炎症通路的激活。免疫组化结果提示SPHK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且随Gleason评分的增加而增加,SPHK1表达与包膜侵犯存在相关性。结论:基于TCGA数据库构建的炎症相关基因预后风险模型能够有效预测PCa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TCGA数据库 炎症相关基因 预后风险模型
原文传递
调控自噬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作用
8
作者 温诚浩(综述) 杨荷宇(综述) 张力(审校)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19-1122,共4页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生殖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近年来逐渐增高。因此,改进现有的PCa治疗方法,对于PCa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自噬与PCa密切相关。探究自噬在PC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而通过调控...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生殖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近年来逐渐增高。因此,改进现有的PCa治疗方法,对于PCa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自噬与PCa密切相关。探究自噬在PC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而通过调控自噬水平治疗PCa日益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就调控自噬在PCa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自噬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