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鼻咽喉科留学生教学体会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潮兵 刘业海 +5 位作者 吴正升 方平 童步升 里晓红 汪东 朱红梅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611-612,共2页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大国地位的不断提升和国际教育的快速发展,近10年以来,大批的医学留学生涌入我国学习。结合该校近几年留学生教学的实际情况,该文总结了留学生在耳鼻咽喉科教学和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中的尝试和心得,为更好地进行留学生教...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大国地位的不断提升和国际教育的快速发展,近10年以来,大批的医学留学生涌入我国学习。结合该校近几年留学生教学的实际情况,该文总结了留学生在耳鼻咽喉科教学和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中的尝试和心得,为更好地进行留学生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科 留学生 临床教学
下载PDF
安徽省合肥地区过敏性鼻炎、哮喘的过敏原分布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2
作者 马燕 方平 +3 位作者 刘业海 里晓红 沙群 杨克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49-1251,共3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合肥地区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过敏原分布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40例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运用皮内试验的方法检测过敏原。结果740例过敏性鼻炎、哮喘的过敏原阳性率前3位依次是尘螨(93.4%)、多价真菌... 目的了解安徽省合肥地区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过敏原分布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40例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运用皮内试验的方法检测过敏原。结果740例过敏性鼻炎、哮喘的过敏原阳性率前3位依次是尘螨(93.4%)、多价真菌(33.4%)、夏秋花粉(32.6%)。不同年龄组中均以尘螨居于首位,而居于第2位的在学龄前及学龄组是多价真菌,在其他组均是春季花粉。所有患者中单一过敏原阳性率33%,多种过敏原阳性率67%;儿童和老年组单一过敏原阳性率(45%~47%)高于青春期和青中年组(17%-28%);病程3年以下单一过敏原阳性率(43%)高于3年以上(27%)。结论安徽省合肥地区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中,尘螨居于过敏原首位;在预防过敏原方面,除尘螨外,儿童还需注意真菌,成人需注意花粉;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以多种过敏原阳性多见,单一过敏原阳性可能与年龄、病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哮喘 过敏原 分布
下载PDF
鼻内镜下视神经管段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明 方平 陆地红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视神经管段的解剖及临床应用,进而了解蝶筛区域的解剖结构。方法经鼻内镜下对15具湿性成人尸头30侧筛、蝶窦解剖,观察筛蝶区域的解剖结构,对视神经骨管段进行观察和测量。对6例损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诊疗进行回顾性研...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视神经管段的解剖及临床应用,进而了解蝶筛区域的解剖结构。方法经鼻内镜下对15具湿性成人尸头30侧筛、蝶窦解剖,观察筛蝶区域的解剖结构,对视神经骨管段进行观察和测量。对6例损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诊疗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视神经管眶口与鼻小柱和鼻翼交界处左侧的距离为(77.90±1.65)mm,74.8~81.0mm,右侧为(77.65±1.77)mm,74.2~80.8mm;视神经管颅口与鼻小柱和鼻翼交界处左侧的距离分别为(83.80±2.14)mm,80.2~86.8mm,右侧为(83.38±2.36)mm,79.4~86.4mm;经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transethmoidalopticnervedecompression,TOND)治疗6例损伤性视神经病变(trau-maticopticneuropathy,TON),4例效果良好。结论临床手术中OC的准确定位具有重要意义;TOND是治疗TON较好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 鼻内镜 应用解剖 损伤性视神经病变 综合治疗
下载PDF
翼管神经阻断术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 被引量:6
4
作者 宋昌湘 孟黎平 +4 位作者 谢金 胡国勤 鲍玲 徐明安 顾翠媛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68-469,共2页
关键词 翼管神经阻断术 治疗 常年变应性鼻炎 疗效
下载PDF
东菱迪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5
作者 鲁茂松 邱建新 段茂利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2-384,共3页
目的探讨东菱迪芙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和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东菱迪芙。对照组与试验组再按有无伴发眩晕症状和病程时间各分... 目的探讨东菱迪芙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和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东菱迪芙。对照组与试验组再按有无伴发眩晕症状和病程时间各分成两组。结果①对照组与试验组之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两组伴发有无眩晕组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③两组的病程>7d组与病程≤7d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东菱迪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突发性耳聋药物,眩晕和病程时间是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曲酶/治疗应用 听觉丧失 突发性/药物疗法
下载PDF
经鼻内窥镜筛动脉窦内段的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徐明 方平 陆地红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8期33-34,37,共3页
目的为筛窦手术中筛动脉定位提供客观资料和数据。方法经鼻内窥镜对15具湿性成人尸头30侧筛窦进行解剖,对筛动脉筛窦段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筛前动脉距鼻小柱和鼻翼交界点的平均距离左侧为(60.1±3.44)mm,55.2~66.3 mm, 右侧为(60.... 目的为筛窦手术中筛动脉定位提供客观资料和数据。方法经鼻内窥镜对15具湿性成人尸头30侧筛窦进行解剖,对筛动脉筛窦段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筛前动脉距鼻小柱和鼻翼交界点的平均距离左侧为(60.1±3.44)mm,55.2~66.3 mm, 右侧为(60.1±3.2)mm,55.3~65.8 mm,个体间最大差距为11.1 mm。筛后动脉与鼻小柱和鼻翼交界点的平均距离左侧为(67.3±3.86)mm,62.2~72.7 mm,右侧为(67.9±3.87)mm,62.6~73.5 mm,个体间最大差距为10.9 mm。结论临床手术中筛动脉的准确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动脉 应用解剖 鼻内窥镜
下载PDF
经鼻鼻内镜下泪囊造口定位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徐明 方平 +1 位作者 沈安民 许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7年第5期329-331,共3页
目的调查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的解剖定位资料。方法经鼻内镜下解剖16具湿性成人尸头32侧泪囊,确定泪囊鼻腔造口的最佳解剖位置标志;并结合2例手术失败病例和12例尚未行手术的慢性泪囊炎病例的相关影像学资料,对比分析最佳解剖定位... 目的调查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的解剖定位资料。方法经鼻内镜下解剖16具湿性成人尸头32侧泪囊,确定泪囊鼻腔造口的最佳解剖位置标志;并结合2例手术失败病例和12例尚未行手术的慢性泪囊炎病例的相关影像学资料,对比分析最佳解剖定位数据。结果泪囊上、下点与鼻小柱和鼻翼交界点及"中鼻甲腋"(即中鼻甲前端位于鼻腔外侧壁的附着处)的距离分别为33.0±3.3mm、44.6±4.9mm和6.8±1.4mm、3.2±1.6mm;2例手术失败病例的泪囊鼻腔开口位置较低。结论手术中,应在中鼻甲腋前上方定位鼻腔内泪囊开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 应用解剖 鼻内镜手术 手术标志
下载PDF
鼻咽癌误诊为咽旁间隙肿瘤六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马云霞 刘业海 +1 位作者 吴静 赵益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2期172-173,F0003,共3页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鼻咽癌和咽旁间隙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以减少误诊。方法对6例误诊为咽旁间隙肿瘤的鼻咽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例以鼻咽部不适、鼻塞、打喷嚏为首发症状,2例以打鼾为首发症状,2例以颌下肿物为首发症状。...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鼻咽癌和咽旁间隙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以减少误诊。方法对6例误诊为咽旁间隙肿瘤的鼻咽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例以鼻咽部不适、鼻塞、打喷嚏为首发症状,2例以打鼾为首发症状,2例以颌下肿物为首发症状。4例术前常规行CT检查,2例术前行MRI检查,均示咽旁间隙占位病变;4例行纤维鼻咽镜检查,2例发现鼻咽部可疑病变,活检示慢性炎性组织。术中冷冻病理检查示低分化鳞癌4例;不能明确诊断2例,疑诊鳞状细胞癌,经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低分化鳞癌。结论鼻咽癌的原发病灶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均与咽旁间隙关系紧密,临床医师应重视鼻咽癌影像学表现、活检及EB病毒抗体的检测,以降低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误诊 咽旁间隙肿瘤
下载PDF
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玲玲 邱建新 段茂利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外科手术的合理选择和术式改进。方法对2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患者施行完整骨桥式乳突手术(IBM)合并后鼓室径路,开放上鼓室、鼓窦及乳突,磨薄削低骨性外耳道后壁,经面神经隐窝开放后鼓室,保留低...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外科手术的合理选择和术式改进。方法对2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患者施行完整骨桥式乳突手术(IBM)合并后鼓室径路,开放上鼓室、鼓窦及乳突,磨薄削低骨性外耳道后壁,经面神经隐窝开放后鼓室,保留低位骨桥,去除不可逆病灶,同期或分期进行鼓室成形术。结果随访1年,干耳时间5~13周,平均7周,术前、术后30d平均听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9.06,P〈0.01)。术前与术后1年平均听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8.15,P〈0.01)。结论在根除病灶的基础上保存并提高听力,IBM合并后鼓室径路为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外科手术的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外科手术
下载PDF
耳前颞蝶径路颅底手术及其缺损修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业海 张琨龄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颅底肿瘤的手术途径。方法采用经耳前“∩”形切口行颞蝶进路切除前颅底、侧颅底良、恶性肿瘤10例,其中9例同时利用同一术野的颞肌及筋膜瓣修复颅底或鼻咽缺损。结果8例恶性肿瘤随诊2~7年:其中7例随诊3年以上,5例... 目的探讨颅底肿瘤的手术途径。方法采用经耳前“∩”形切口行颞蝶进路切除前颅底、侧颅底良、恶性肿瘤10例,其中9例同时利用同一术野的颞肌及筋膜瓣修复颅底或鼻咽缺损。结果8例恶性肿瘤随诊2~7年:其中7例随诊3年以上,5例无复发,健在,术后3年复发2例(皆为6次术后复发再复发)中1例死亡,1例带瘤生存;1例随访2年无复发,健在。2例良性肿瘤无复发。9例修复缺损的颞肌瓣除1例坏死外,其余皆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无其它并发症。结论耳前“∩”形切口行颞蝶进路,切口暴露范围大,损伤小,术中可用同一术野的颞肌瓣修复颅底或鼻咽部缺损,术后瘢痕隐蔽,不影响美观,因此可有选择地用于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肿瘤 外科手术 颞蝶径路 缺损 修复
下载PDF
内耳畸形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标新 虞银香 邱建新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3年第6期466-467,451,共3页
目的了解内耳畸形耳蜗植入患者术中及术后容易出现的异常情况,藉此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2012年7月在安医大一附院耳鼻咽喉科实行的合并有内耳结构异常的117例耳蜗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 目的了解内耳畸形耳蜗植入患者术中及术后容易出现的异常情况,藉此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2012年7月在安医大一附院耳鼻咽喉科实行的合并有内耳结构异常的117例耳蜗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大前庭水管综合征72例;共同腔畸形7例;Mondini畸形23例;其它内耳畸形15例,所有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术前评估和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结果术中出现井喷19例,搏动性淋巴渗出27例,全部完成电极植入;术后出现眩晕17例,无脑脊液漏、颅内感染、面瘫及跌倒等意外发生。所有病例好转出现,术后x线检查无植入体移位,开机顺利。结论内耳有畸形的患者,手术风险高,经过详细的术前评估,对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异常状况采取预见性防范措施,能确保手术成功和术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植入 内耳畸形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蜂蜜麻油混悬液在鼻窦内窥镜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昆 张琨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480-481,共2页
目的 用蜂蜜麻油混悬液在鼻窦内窥镜术后局部留置及点鼻以加速筛窦腔创面上皮化。方法 将 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按病型及病期配对分成两组。甲组患者术后 4d用浸泡蜂蜜及麻油混悬液的明胶海绵填塞筛窦腔 ,以后每天用该混悬液点鼻 3次 ,... 目的 用蜂蜜麻油混悬液在鼻窦内窥镜术后局部留置及点鼻以加速筛窦腔创面上皮化。方法 将 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按病型及病期配对分成两组。甲组患者术后 4d用浸泡蜂蜜及麻油混悬液的明胶海绵填塞筛窦腔 ,以后每天用该混悬液点鼻 3次 ,每次 2滴 ;乙组患者术后不用蜂蜜及麻油 ,其余治疗方法相同。比较两组术后上皮化时间 ,统计方法用配对t检验。结果 各型各期配对病例中 ,甲组病例术后上皮化时间皆明显短于乙组 (P <0 0 1)。结论 蜂蜜及麻油混悬液能使鼻窦内窥镜术后筛窦腔早期上皮化 ,可以减轻水肿 ,减少痂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治疗应用 芝麻油/治疗应用 外科手术 内窥镜 鼻窦炎/中药疗法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血清中EB病毒DNA的检测
13
作者 里晓红 周青 +3 位作者 方平 陆地红 周健 沙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血清中EB病毒DNA的分布及其与鼻咽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 2 4例鼻咽癌患者 (实验组 )及 10例头颈部其它部位肿瘤 (对照组 1)和 10例慢性鼻咽炎患者 (对照组 2 )外周血白细胞及血清...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血清中EB病毒DNA的分布及其与鼻咽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 2 4例鼻咽癌患者 (实验组 )及 10例头颈部其它部位肿瘤 (对照组 1)和 10例慢性鼻咽炎患者 (对照组 2 )外周血白细胞及血清中EB病毒的DNA。同时采用免疫酶法检测以上各组患者血清中EB病毒VCA IgA抗体的效价。结果 发现实验组中 10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EB病毒DNA为阳性 ,阳性率为 4 1 6 7% (10 / 2 4 )。对照组 1阳性率为 10 % (1/ 10 ) ,对照组 2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EB病毒DNA均为阴性。实验组与对照组 2比较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在以上三组患者血清中EB病毒DNA均为阴性 ,三组间无差异。实验组VCA IgA与对照组 1,对照组 2分别比较阳性率其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有些鼻咽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可检测出EB病毒DNA。血清中未能检测出EB病毒DNA。鼻咽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EB病毒DNA的存在与血清V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外周血 白细胞 血清 EB病毒 DNA
下载PDF
复方蜂胶膜治疗60例鼻粘膜溃疡近期疗效观察
14
作者 刘业海 张琨龄 王恩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43-144,共2页
探讨鼻腔粘膜溃疡出血治疗新途径,用蜂胶膜治疗鼻易出血区溃疡60例,痊愈41例,好转12例;无效7例。治疗过程中,无明显的副作用,疗效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认为复方蜂胶膜是治疗鼻易出血区溃疡出血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
关键词 鼻粘膜溃疡 中医药法 蜂胶膜 鼻出血
下载PDF
24例呼吸道特殊异物的外科治疗
15
作者 方平 杨见明 张琨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5期606-607,共2页
报道24例呼吸道特殊异物,经支气管镜检查+异物取出术,异物均被取出,病人痊愈出院,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作者认为:术前认真研究异物的样本,选择合适的异物钳,术中操作与麻醉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呼吸道异物 异物 支气管镜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鼻息肉组织唾液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16
作者 江世英 杨克林 +2 位作者 邱建新 罗欣 洪明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5期399-400,共2页
测定27例鼻息肉脂质结合唾液酸和丙二醛含量分别为6.4662±1.2156μmol·g^(-1)Pr和0.6342±0.0274μmol·g^(-1)Pr.与正常鼻粘膜对照具有显著性意义.提示:自由基生成及其导致的脂质过氧化作用,膜结构和功能改变,可能... 测定27例鼻息肉脂质结合唾液酸和丙二醛含量分别为6.4662±1.2156μmol·g^(-1)Pr和0.6342±0.0274μmol·g^(-1)Pr.与正常鼻粘膜对照具有显著性意义.提示:自由基生成及其导致的脂质过氧化作用,膜结构和功能改变,可能在鼻息肉形成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唾液酸类 丙二醛
下载PDF
鼻咽部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17
作者 刘业海 张琨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鼻咽恶性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通过9例鼻咽部恶性肿瘤不同手术治疗效果,对鼻咽恶性肿瘤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进行讨论;介绍了耳前颞-蝶径路侧颅底手术方法,对其并发症防治措施进行讨论。结果部分鼻咽癌选择适当的进路,... 目的探讨鼻咽恶性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通过9例鼻咽部恶性肿瘤不同手术治疗效果,对鼻咽恶性肿瘤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进行讨论;介绍了耳前颞-蝶径路侧颅底手术方法,对其并发症防治措施进行讨论。结果部分鼻咽癌选择适当的进路,可行手术治疗。结论改良侧颅底径路是一种可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外科手术 恶性肿瘤 术式 手术指征
下载PDF
喉癌病人围手术期鼻出血
18
作者 刘业海 张琨龄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7年第3期185-185,187,共2页
关键词 喉肿瘤 围手术期 鼻出血
下载PDF
耳鸣掩蔽法治疗耳鸣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二民 彭洪 张琨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70-70,共1页
耳鸣掩蔽法治疗耳鸣刘二民,彭洪,张琨龄耳鸣是一种尽管外界没有任何音响的刺激但机体仍能听到声音的现象。大多数耳鸣完全是自觉性的称之为“主观性耳鸣”.往往伴有感音神经性耳聋,尚无很治疗法,一般施行以减轻耳鸣为目的的药物疗... 耳鸣掩蔽法治疗耳鸣刘二民,彭洪,张琨龄耳鸣是一种尽管外界没有任何音响的刺激但机体仍能听到声音的现象。大多数耳鸣完全是自觉性的称之为“主观性耳鸣”.往往伴有感音神经性耳聋,尚无很治疗法,一般施行以减轻耳鸣为目的的药物疗法和掩蔽法。1990年5月~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耳鸣掩蔽法 治疗 听力障碍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特异性免疫治疗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晓波 方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2年第2期154-157,共4页
慢性鼻一鼻窦炎是鼻科常见慢性疾病,根据2007年“欧洲鼻一鼻窦炎和鼻息肉诊疗意见书”(EPOS2007)^[1],依其是否伴发鼻息肉分为慢性鼻一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w/oNP)、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另外依据遗传缺陷和针对真... 慢性鼻一鼻窦炎是鼻科常见慢性疾病,根据2007年“欧洲鼻一鼻窦炎和鼻息肉诊疗意见书”(EPOS2007)^[1],依其是否伴发鼻息肉分为慢性鼻一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w/oNP)、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另外依据遗传缺陷和针对真菌的特异性IgE介导的免疫反应,把囊性纤维化(cysticfibrosis,CF)^[1]和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allergicfungalrhinosinusitis,AFRS)^[2]的鼻息肉区分为特定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特异性免疫治疗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慢性鼻-鼻窦炎 IGE介导 囊性纤维化 慢性疾病 免疫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