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脉内注射大剂量替罗非班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无复流及慢血流现象的改善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艳艳 程景林 +1 位作者 周姝 张云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2403-2405,共3页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中出现无复流及慢血流时,予大剂量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处理的疗效。方法选取96例STEMI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中出现无复流及慢血流时,予大剂量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处理的疗效。方法选取96例STEMI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负荷量处理,术中出现无血流或慢血流现象时,予以实验组大剂量替罗非班(25μg·kg-1)冠状动脉内推注,对照组予以常规剂量(10μg·kg-1)处理,待血流恢复后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患者经上述处理后,以术后冠脉血流TIMI分级、术后24 h ST段完全回落率、术后1周血清肌钙蛋白I完全正常率、术后1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后1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事件(死亡、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反复心绞痛发作等)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患者年龄、性别、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脑梗死病史、高脂血症、糖尿病病史、心功能Killip分级、心肌梗死部位、植入支架数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具有可比性。但患者术中冠脉血流TIMI 3级获得率大剂量组(85.42%)较对照组(52.0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 ST段完全回落率,大剂量组(83.33%)高于对照组(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1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大剂量组优于实验组。术后1个月随访,两组在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及慢血流时,予以大剂量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处理,可显著改善上述表现,且并未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可提高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慢血流 无复流
下载PDF
血清NT-proBNP、MMP-9对AMI患者急诊PCI术后ST段回落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凤 万俊 梁有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4期1512-151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ST段回落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急诊PCI治疗的96例AMI患...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ST段回落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急诊PCI治疗的96例AMI患者,对入选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PCI术后ST段回落监测结果,分为正常组(ST段回落≥50%)61例和研究组(ST段回落<50%)35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入院时血清NT-proBNP、MMP-9水平,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的方法,分析入院时血清NT-proBNP、MMP-9水平与ST段回落不良的关系及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52.87±4.58)%,低于正常组[(56.77±4.61)%],发病至PCI时间、血清NT-proBNP、MMP-9水平分别为(6.30±2.26)h、(4076.43±1239.26)pg/mL、(851.28±136.07)ng/L,高于正常组[(5.27±2.18)h、(2457.93±846.26)pg/mL、(726.58±118.43)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至PCI时间(OR=1.375,95%CI:1.132~1.648)、NT-proBNP(OR=2.836,95%CI:1.729~3.943)和MMP-9(OR=1.947,95%CI:1.235~2.659)是AMI患者急诊PCI术后ST段回落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入院时血清NT-proBNP、MMP-9水平预测AMI患者急诊PCI术后ST段回落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7、0.803,截断值为2769.83 pg/mL、819.52 ng/L,敏感度为83.61%、75.41%,特异度为75.41%、80.00%。结论入院时血清NT-proBNP、MMP-9水平对AMI患者急诊PCI术后ST回落不良具有预测价值,为临床筛查高危患者和及时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9 ST段回落 预测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3
作者 罗明晶 刘婧 +2 位作者 王心怡 徐凤 彭松 《西部医学》 2025年第2期284-288,294,共6页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3年6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ACI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3年6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rt-PA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及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rt-P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 d后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认知功能[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双侧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液流速(Vs)、舒张期血液流速(Vd)、平均流速(Vm)]、外周血氧化应激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丙二醛(MDA)]、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清基质金属MMP-12]及外周血CysC、RB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和外周血MDA、ROS、CRP、MMP-9、MMP-12、Cys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同一时期对照组(P<0.05);两组MMSE评分、MBI评分、外周血SOD、RBP水平和双侧颈内动脉Vs、Vd、Vm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同一时期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rt-PA治疗ACI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加快双侧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纠正外周血CysC、RBP水平,有利于促进患者预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急性脑梗死 双侧颈内动脉血流速度 炎症反应 外周血胱抑素C 外周血视黄醇结合蛋白
下载PDF
Lp(a)与前壁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
4
作者 杨琦 刘泽岩 程景林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5年第1期939-947,共9页
背景:脂蛋白a(Lp(a))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与AMI后心脏重构密切相关。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Lp(a)与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室重构的关系以及对心肌梗死... 背景:脂蛋白a(Lp(a))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与AMI后心脏重构密切相关。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Lp(a)与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室重构的关系以及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本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前壁STEMI患者218例,在心肌梗死后1周和6个月通过心脏超声评估左心室功能和体积。不良心室重构(VR)的定义是基于心肌梗死后6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20%。根据患者左心室重构情况分为心室重构组和非心室重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Lp(a)及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前壁STEMI患者PCI术后左心室重构的相关因素;将独立危险因素创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Lp(a)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结果:6个月后,218例前壁STEMI患者中,58例患者出现心室重构。根据患者左心室重构情况分为心室重构组(160例)和非心室重构组(58例)。与非心室重构组比较,心室重构组年龄、糖尿病史、糖化血红蛋白、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C反应蛋白、NT-proBN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p(a)、Gensini评分、室壁运动记分指数(WMSI)均显著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心室重构组LVEF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肌钙蛋白I、C反应蛋白、Lp(a)、LVEF是前壁STEMI患者PCI手术心室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高Lp(a)是VR的独立预测因子(OR = 1.006, P Background: Lipoprotein a (Lp(a))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cardiac remodeling after AMI.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p(a) and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in patients with acute anterior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and its predictive valu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218 patients with anterior STEMI undergoing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and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nd volume were evaluated by cardiac ultrasound at 1 week and 6 month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Poor ventricular remodeling (VR) is defined as a ≥ 20% increase in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6 month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ccording to the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ventricular remodeling group and non-ventricular remodeling group. The Lp(a) and clinical dat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the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elevant factors affecting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fter PCI in patients with anterior STEMI.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 was created for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and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Lp(a) in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was analyzed. Results: After 6 months, ventricular remodeling occurred in 58 of the 218 patients with anterior STEMI. According to the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ventricular remodeling group (160 cases) and non-ventricular remodeling group (58 cases). Compared with the non-ventricular remodeling group, the age, diabetes history,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troponin I, 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C-reactive protein, NT-proBNP,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p(a), Gensini score, and wall motion scoring index (WMSI) in the ventricular remodel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LVEF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he ventricular remodeling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roponin I, C-reactive protein, Lp(a) and LVEF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fter PCI in patients with anterior STEMI. High Lp(a) w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VR (OR = 1.006, P < 0.001). The optimal cut-off value of Lp(a) for predicting VR was 342, with a sensitivity of 82.6% and a specificity of 81.6% (AUC = 0.842, P < 0.001). Conclusion: Lp(a) is associated with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in patients with anterior STEMI, and Lp(a) is a useful tool for predicting the risk of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early clinical intervention is recommen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a) 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PCI术后 心室重构
下载PDF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侯琳琳 李雪翔 +8 位作者 周江荣 罗春苗 高玉 李超 陈东 努热曼古丽 张瑞琪 冯俊 张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37-1541,共5页
目的 探究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AMI患者180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前检测血浆AIP水平,随访患者近远期预后[随访6、1... 目的 探究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AMI患者180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前检测血浆AIP水平,随访患者近远期预后[随访6、12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分析AIP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近远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180例患者,单支病变31例、多支病变149例,随访6、12个月MACE发生率分别为9.44%(17/180)、20.00%(36/180)。多支病变组年龄≥60岁、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高脂血症史占比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AIP水平和远期MACE发生率较单支病变组明显高(P<0.05)。校正混杂因素提示血浆AIP水平是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近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AMI患者血浆AIP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近远期预后密切相关,血浆AIP水平在易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初步筛查和患者近期预后评估中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致动脉硬化指数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血清LncRNA FAF、ITIH4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意义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江洋 刘泽岩 +3 位作者 叶丽 汪栋林 程景林 万俊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18-422,428,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FAF、间α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重链4(ITIH4)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表达意义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CHF患者187例为CHF组,再根据... 目的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FAF、间α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重链4(ITIH4)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表达意义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CHF患者187例为CHF组,再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亚组65例,Ⅲ级亚组77例,Ⅳ级亚组45例。于同期招募健康志愿者103例为健康对照组。2组受试者均检测血清LncRNA FAF表达和ITIH4水平,CHF患者出院后随访12个月,统计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HF患者发生MACE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ncRNA FAF、ITIH4预测CHF患者发生MACE的价值。结果CHF组血清LncRNA FAF表达、ITIH4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t/P=24.469/<0.001、35.196/<0.001)。血清LncRNA FAF表达、ITIH4水平Ⅳ级亚组低于Ⅲ级亚组低于Ⅱ级亚组(F/P=91.653/<0.001、102.345/<0.001)。MACE亚组血清LncRNA FAF表达,ITIH4水平低于非MACE亚组(t/P=13.556/<0.001、6.293/<0.001)。NYHAⅣ级、高水平NT-proBNP是CHF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OR(95%CI)=4.627(2.245~9.538)、2.284(1.505~3.468)],高表达LncRNA FAF、高水平ITIH4是保护因素[OR(95%CI)=0.599(0.425~0.844)、0.666(0.478~0.928)]。LncRNA FAF、ITIH4及二者联合预测CHF患者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为0.796、0.801、0.896,二者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预测(Z=2.453、2.404,均P<0.001)。结论CHF患者血清LncRNA FAF表达和ITIH4水平均降低,且与不良预后有关,联合LncRNA FAF和ITIH4可预测CHF患者预后不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相关因子 间α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重链4 预后
下载PDF
SYNTAX积分联合血清NT-pro BNP、CK-MB、cTnI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付春生 张浩 +2 位作者 周姝 张庆龙 李雪翔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1期1643-1647,共5页
目的探讨SYNTAX积分联合血清N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 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钙蛋白(cTnI)水平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1月我院85例行PCI术的AMI患者... 目的探讨SYNTAX积分联合血清N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 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钙蛋白(cTnI)水平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1月我院85例行PCI术的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存在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分为预后良好组(n=63)和预后不良组(n=22),术前均行冠脉造影,采用SYNTAX积分评估患者冠脉变程度,住院期间常规测定患者血清NT-pro BNP、CK-MB、cTnI水平,术后随访半年。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SYNTAX积分及血清NT-pro BNP、CK-MB、cTnI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AMI患者PCI术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SYNTAX积分联合血清NT-pro BNP、CK-MB、cTnI水平对AMI患者PCI术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两组性别、年龄、BMI、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清TC、TG、HDL-C、LDL-C、Scr、LVEF、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llip分级、病变支数分布、支架置入数、介入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SYNTAX积分、血清NT-pro BNP、CK-MB、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支数、支架置入数、SYNTAX积分、血清NT-pro BNP、CK-MB、cTnI水平是影响AMI患者PCI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SYNTAX积分、NT-pro BNP、CK-MB、cTnI单独及联合预测AMI患者PCI术预后的AUC分别为0.747、0.754、0.752、0.881、0.952。结论SYNTAX积分、血清NT-pro BNP、CK-MB、cTnI水平单独或联合检测均可有效预测AMI患者PCI术后MACCE的发生,联合检测预测效能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SYNTAX积分 血清N末端钠尿肽原 肌酸激酶同工酶 心肌钙蛋白 诊断价值
下载PDF
DETERMINE评分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预后关系的分析
8
作者 李加乐 刘泽岩 程景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51-0054,共4页
探讨DETERMINE评分(病理性Q波导联数*2+碎裂QRS波导联数+T波倒置导联数)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1.1-2022.12在我院住院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6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 探讨DETERMINE评分(病理性Q波导联数*2+碎裂QRS波导联数+T波倒置导联数)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1.1-2022.12在我院住院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6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165例)和预后不良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DETERMINE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创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DETERMINE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急性心肌梗死PCI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糖尿病史、心律失常史比例及DETERMINE评分、年龄、体重指数、左室射血分数、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ETERMINE评分、心律失常史、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冠心病患者PCI手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43~15.658,P<0.05)。结论 DETERMINE评分与冠心病PCI术预后相关,需引起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TERMINE评分 急性心肌梗死 PCI术后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血清脂蛋白a、血清钙卫蛋白A4、血小板活化物表达水平及对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万俊 徐凤 +2 位作者 王育林 程景林 梁有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29-933,共5页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血清钙卫蛋白A4(S100A4)表达水平与血小板活化的关系及对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为研究组,11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血清钙卫蛋白A4(S100A4)表达水平与血小板活化的关系及对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为研究组,11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血清Lp(a)、S100A4和血小板活化物指标。对患者随访1年,分析患者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血清中Lp(a)、S100A4和血小板活化物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MI患者在1年内出现心脏不良事件42例。不良事件组血清Lp(a)和S100A4水平均偏高。对患者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a)、S100A4均是影响AMI患者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Lp(a)、S100A4表达水平越高,患者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风险越高,对其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脂蛋白A 钙卫蛋白A4 急性心肌梗死 血小板活化 心脏不良事件
下载PDF
急性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杨琴 田仰华 +2 位作者 周姝 李景荣 程景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7期3296-329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4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29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本院同期体检健康者29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急性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4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29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本院同期体检健康者29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均给予及时洗胃等相应治疗。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价所有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对照组入组时及研究组治疗后1周、1个月及6个月的Mo C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结果研究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Mo CA总分均高于治疗后1周(P<0.05);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Mo CA总分高于治疗后1月(P<0.05)。研究组治疗后1周、1个月Mo CA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Mo CA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命名、注意、抽象、延迟回忆、定向评分均高于治疗后1周,治疗后6个月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语言评分高于治疗后1周(P<0.05);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定向评分高于治疗后1个月(P<0.05)。对照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注意、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定向评分均高于研究组治疗后1周(P<0.05);对照组注意、语言、延迟回忆、定向评分均高于研究组治疗后1个月(P<0.05);对照组注意、延迟回忆评分高于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语言评分低于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P<0.05)。结论急性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可导致患者认知功能损伤,治疗后6个月Mo CA总分虽然恢复正常,但注意及延迟回忆功能仍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化合物 中毒 认知障碍 神经心理学
下载PDF
左西孟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心功能和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徐凤 程景林 +1 位作者 梁有峰 万俊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390-393,共4页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其对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肽素、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水平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按治疗方法不同将104例CHF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其对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肽素、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水平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按治疗方法不同将104例CHF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予以左西孟旦,每周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和血清NT-proBNP、和肽素、sST2、炎症因子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31%vs.73.08%,P<0.05)。观察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和舒张末期内径、血清NT-proBNP、和肽素、sST2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CH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NT-proBNP、和肽素、sST2和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强心剂 左西孟旦 N末端脑钠肽前体 炎症
下载PDF
电离辐射对心脏介入患者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梦达 王爱玲 +3 位作者 郭杰 程景林 郝玉瑜 顾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17-1220,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中的电离辐射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依据介入术式的不同将100例行心脏介入诊疗的患者分为4组:经皮冠脉介入术(PCI)组35例,经皮冠脉造影术(CAG)组31例,射频消融术(RFCA)组20例以及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中的电离辐射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依据介入术式的不同将100例行心脏介入诊疗的患者分为4组:经皮冠脉介入术(PCI)组35例,经皮冠脉造影术(CAG)组31例,射频消融术(RFCA)组20例以及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PCPI)组14例;另选取有介入手术指征但拒绝手术的40例患者作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2 h、术后24 h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和微核实验检测尾部DNA含量(TDNA%)、尾矩(TM)和染色体微核率。记录术中患者的辐射剂量指标:面积剂量乘积(DAP)、累积皮肤表面入射剂量(CD),评估电离辐射对各组患者DNA损伤的影响。结果PCI组患者术中的DAP、CD值以及术后24 h的TDNA%、TM值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各组患者术后24 h的TDNA%、TM值与DAP、CD值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各组患者术后2 h及24 h的微核率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不同的介入术式,术中的电离辐射均会造成患者DNA的损伤,辐射剂量越大,DNA损伤越严重。应改善患者的防护措施,避免辐射随机性效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介入 电离辐射 辐射剂量 DNA损伤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1α高表达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动员 被引量:5
13
作者 戚金威 程景林 +15 位作者 周姝 李景荣 李雪翔 杨琴 张浩 万俊 王育林 张立新 陈赟赟 习秀霞 叶丽 唐茜 徐凤 江洋 胡乐义 刘泽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SCD 2014年第10期1579-1584,共6页
背景:设想通过增加自体干细胞动员达到有效修复心脏缺血区的目的,因此找到可利用的特异而有效的干细胞动员剂成为关键所在。目的:观察心肌梗死时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动员的影响。方法:将90只远交群SD大鼠结扎冠状动... 背景:设想通过增加自体干细胞动员达到有效修复心脏缺血区的目的,因此找到可利用的特异而有效的干细胞动员剂成为关键所在。目的:观察心肌梗死时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动员的影响。方法:将90只远交群SD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3组:低氧诱导因子1α反义寡核苷酸组给予低氧诱导因子1α反义寡核苷酸干预抑制大鼠梗死缺血组织的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低氧诱导因子1α错义寡核苷酸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等量低氧诱导因子1α错义寡核苷酸和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造模后30 h、7 d,对照组外周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计数及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低氧诱导因子1α错义寡核苷酸组相近,但明显高于低氧诱导因子1α反义寡核苷酸组。造模后7 d,对照组心肌缺血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表达与低氧诱导因子1α错义寡核苷酸组相近,但明显高于低氧诱导因子1α反义寡核苷酸组。造模后7,14,28 d,对照组心肌缺血组织切片毛细血管密度分析与低氧诱导因子1α错义寡核苷酸组相近,明显高于低氧诱导因子1α反义寡核苷酸组。说明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高表达的低氧诱导因子1α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动员、启动一系列心肌组织自我修复过程有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低氧诱导因子1Α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心肌梗死 动员 寡核苷酸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SYNTAX-Ⅱ评分与心电图QRS碎裂波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李雪翔 周姝 +3 位作者 程景林 程自平 张浩 刘泽岩 《安徽医学》 2019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SYNTAX-II评分与心电图QRS碎裂波(fQR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的1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计算其SYNTAX-Ⅱ评...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SYNTAX-II评分与心电图QRS碎裂波(fQR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的1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计算其SYNTAX-Ⅱ评分,分析其心电图记录有无fQRS波。根据SYNATAX-Ⅱ评分高低将病例分为低危、中危及高危组,比较3组SYNTAX-II评分、fQRS阳性率的差异。再根据有无fQRS将病例分为无fQRS组和有fQRS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差异,同时分析fQRS与SYNTAX-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低危组[(27.91±11.08)分]、中危组[(37.79±9.84)分]、高危组[(43.62±10.14)分]之间的SYNTAX-I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11.6%)、中危组(36.3%)、高危组(33.3%)之间fQRS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fQRS组SYNTAX-II评分[(39.54±8.24)分]高于无fQRS组[(33.62±9.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SYNTAX-II评分、肌酐清除率均与fQRS有关(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SYNTAX-II评分与fQRS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SYNTAX-II评分 QRS碎裂波
下载PDF
血栓抽吸术联合替罗非班对STEMI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云 程景林 +1 位作者 周姝 张艳艳 《安徽医学》 2016年第6期684-686,共3页
目的观察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予以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和大剂量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78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与对照组(48例),术中试验组序贯给予血栓抽吸和大剂量... 目的观察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予以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和大剂量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78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与对照组(48例),术中试验组序贯给予血栓抽吸和大剂量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推注处理,对照组仅予以大剂量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推注处理,经处理后植入支架。观察术后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24 h ST段完全回落率、第7天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1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术前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血流TIMI 3级获得率、24 h ST段完全回落率及第7天LVEF的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MACE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予以联合应用血栓抽吸术及大剂量替罗非班,可显著增加心肌供血,改善心功能及愈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栓抽吸术
下载PDF
血清肌红蛋白联合SYNTAX-Ⅱ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近期预后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陈赟赟 卢冬雨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61-965,共5页
目的分析肌红蛋白(Myb)联合SYNTAX-Ⅱ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急诊PCI术的AMI患者99例.根据PCI术后3个月内心脏不良... 目的分析肌红蛋白(Myb)联合SYNTAX-Ⅱ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急诊PCI术的AMI患者99例.根据PCI术后3个月内心脏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发病距PCI时间、Killip分级、术前心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Myb和SYNTAX-Ⅱ评分.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PCI术后近期预后的独立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术前Myb水平与SYNTAX-Ⅱ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yb和SYNTAX-Ⅱ评分对PCI术后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前Killip分级≥Ⅱ级(OR=1.984,P=0.028)、Myb增加(OR=1.881,P=0.045)和SYNTAX-Ⅱ评分增加(OR=2.073,P=0.026)为影响AMI患者PCI术后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Myb水平与术前SYNTAX-Ⅱ评分和Killip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322,P=0.001;r=0.269,P=0.007),术前SYNTAX-Ⅱ评分与术前Killip分级呈显著的正相关(r=0.445,P<0.001);术前Myb、SYNTAX-Ⅱ评分以及两者联合预测PCI术后近期预后的AUC依次为0.783、0.863和0.920.结论术前Myb联合SYNTAX-Ⅱ评分对AMI患者PCI术后近期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有望应用于临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红蛋白(Myb) SYNTAX-Ⅱ评分 急性心肌梗死(AMI)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下载PDF
合肥地区急性毒蘑菇中毒临床特点及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胡乐义 程景林 +3 位作者 李景荣 周姝 戚金威 张立新 《安徽医学》 2017年第8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探讨合肥地区急性毒蘑菇中毒的临床特点及血液灌流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2011年4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毒蘑菇中毒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根据患者是否进行血液灌流治疗... 目的探讨合肥地区急性毒蘑菇中毒的临床特点及血液灌流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2011年4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毒蘑菇中毒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根据患者是否进行血液灌流治疗分为药物治疗组20例和血液灌流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及生化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血液灌流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的差异。结果本地区毒蘑菇中毒类型主要为胃肠炎型38例,其次为中毒性肝炎型12例,无精神神经型和中毒性溶血型病例,其中1例患者因急性肝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血液灌流组住院时间、生化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均较药物治疗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灌流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肥地区以胃肠炎型毒蘑菇中毒为主,总体治疗效果佳。早期血液灌流治疗可明显缓解毒蘑菇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化指标,缩短住院时间,尤其对于中毒性肝炎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蘑菇 中毒 血液灌流
下载PDF
APACHEⅡ评分在预测百草枯中毒预后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习秀霞 李景荣 程景林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9期1699-1701,共3页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在评估百草枯中毒预后中的价值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入该院EICU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41例,根据患者最终转归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在APACHEⅡ评分等各方面的差异。根据服毒剂量,将患者...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在评估百草枯中毒预后中的价值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入该院EICU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41例,根据患者最终转归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在APACHEⅡ评分等各方面的差异。根据服毒剂量,将患者分为<30 mL组、30~50 mL组、>50 mL组,比较三组的预后。结果死亡组的服毒量、急性肺损伤发生率、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两组在男女比例、年龄、服毒至就诊时间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服毒量<30 mL组的死亡率、急性肺损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30~50 mL组及>50 mL组( P<0.05),后两组之间的死亡率、急性肺损伤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三组的APACHEⅡ评分、死亡患者存活时间存在显著差异,服毒量越大,APACHEⅡ评分越高(P<0.01),存活时间越短(P<0.05)。结论 APACHEⅡ评分可用于预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服毒量是影响百草枯中毒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 APACHEⅡ评分 服毒量 急性肺损伤
下载PDF
介入诊疗对心血管病患者外周淋巴细胞DNA的损伤 被引量:4
19
作者 程景林 万俊 王爱玲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51-553,共3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介入诊疗中的X线电离辐射对心血管病患者DNA损伤的影响。方法收治接受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患者244例,按介入术式不同分为四组: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组87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组72例,射频消融术组48例,起搏器植入术组37例。...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介入诊疗中的X线电离辐射对心血管病患者DNA损伤的影响。方法收治接受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患者244例,按介入术式不同分为四组: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组87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组72例,射频消融术组48例,起搏器植入术组37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 h、24 h抽取患者外周血,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微核。同时记录患者手术全程辐射的累积皮肤表面入射剂量(CD)、面积剂量乘积(DAP)、透视时间(FT)等,观察各种介入诊疗中患者接受的辐射损伤程度和差异。结果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组CD和DAP值显著高于其他三组,而其他三组间CD和DA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2 h染色体微核率为16.3‰±4.2‰,P<0.05),术后24 h为17.5‰±5.1‰,,明显高于术前水平(13.8‰±4.7‰,P<0.05)。结论不同介入术中,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不同,但介入诊疗中的电离辐射都可能会造成患者的DNA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介入治疗 DNA损伤 电离辐射
下载PDF
cTnT、NT-proBNP、Lac及APACHEⅡ评分与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雪翔 程景林 戚金威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14期1192-1194,121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肌钙蛋白T(cTnT)、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乳酸(La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102例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好转组73例和死亡... 目的探讨血浆肌钙蛋白T(cTnT)、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乳酸(La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102例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好转组73例和死亡组29例,比较两组cTnT、NT-proBNP、La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的差异,分析cTnT、NT-proBNP、La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与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死亡组的cTnT、NT-proBNP、La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好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nT、NT-proBNP、Lac水平和APACHE II评分是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NT-proBNP与cTnT呈正相关(P<0.01)。结论 cTnT、NT-proB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T N末端脑钠肽前体 乳酸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