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价人胰岛素注射液在中国健康受试者的药动学和药效学临床研究
1
作者 张茜 杨晶晶 +5 位作者 吴娟 章钦 秦慧玲 于亮 杜益君 胡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5-391,共7页
目的:采用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价两种重组人胰岛素注射制剂在健康男性受试者中单次皮下注射的药代动力学(PK)、药效动力学(PD)相似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单剂量、双交叉两周期的试验设计,共招募24例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按... 目的:采用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价两种重组人胰岛素注射制剂在健康男性受试者中单次皮下注射的药代动力学(PK)、药效动力学(PD)相似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单剂量、双交叉两周期的试验设计,共招募24例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按照交叉给药方案每周期皮下注射0.2U/kg研究药物,采用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进行14h钳夹试验,进行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评价。结果:成功建立正葡萄糖钳夹技术,给药前及给药后各时间点检测的C肽水平提示,给药后两组受试者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处于抑制状态,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空腹条件下的C_(max)和AUC_(0-t)的几何均值比及其90%置信区间均在80.00%~125.00%范围内。结论:由宁波鲲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人胰岛素注射液与参比制剂优泌林®在药动学及药效学方面具有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葡萄糖钳夹 药代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 相似性
下载PDF
基于文献分析法的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建设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茜 胡伟 +3 位作者 余斌 秦慧玲 陈明壮 鲁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82-189,共8页
目的:梳理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建设研究脉络,了解并掌握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建设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本研究采用知识图谱CiteSpaceⅤ软件,在2000年至2020年中国知网数据库391条文献的基础上,从文献数量分析、研究机构分析、作者分... 目的:梳理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建设研究脉络,了解并掌握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建设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本研究采用知识图谱CiteSpaceⅤ软件,在2000年至2020年中国知网数据库391条文献的基础上,从文献数量分析、研究机构分析、作者分析、研究热点主题以及研究趋势分析等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绘制知识图谱,梳理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建设研究脉络。结果:分析表明近20年来药物临床信息化建设相关研究论文发表数量波动上升,主要研究机构在该领域大都有较强的研究能力,但研究机构间的联系还较为松散,学者间的学术交流还有待加强。在热点研究上的转变体现了该领域更加注重系统化和保护受试者权益。结论: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建设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临床试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控制等方面。通过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试验管理效能,保证药物临床试验可靠规范,有效降低药物临床试验风险隐患是未来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法 药物临床试验 信息化
下载PDF
YTHDF1调控Fis1对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3
作者 贾琳 孙峰 +4 位作者 董琪琪 杨晶晶 周仁鹏 胡伟 鲁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8,共10页
目的探究YTH结构域家族蛋白1(YTHDF1)调控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介导的线粒体裂变对肝星状细胞(HSCs)活化、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5 ng/ml TGF-β1处理小鼠肝星状细胞株JS-124 h以诱导其活化和增殖,并使用YTHDF1-siRNA构建YTH... 目的探究YTH结构域家族蛋白1(YTHDF1)调控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介导的线粒体裂变对肝星状细胞(HSCs)活化、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5 ng/ml TGF-β1处理小鼠肝星状细胞株JS-124 h以诱导其活化和增殖,并使用YTHDF1-siRNA构建YTHDF1沉默模型。实验分为Control组、TGF-β1组、TGF-β1+si-NC组和TGF-β1+si-YTHDF1组。通过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实验检测YTHDF1、Fis1及纤维化关键指标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变化;利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通过Transwell迁移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使用免疫荧光染色实验检测YTHDF1对Fis1介导的线粒体裂变的影响;最后通过JC-1染色实验检测YTHDF1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TGF-β1组中YTHDF1和Fis1的表达增加(P<0.05,P<0.01;P<0.0001),以及纤维化标志物CollagenⅠ和α-SMA的表达水平增加(P<0.01;P<0.001,P<0.0001);CCK-8实验结果显示,TGF-β1组中HSCs的增殖能力增强(P<0.0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TGF-β1组中HSCs的迁移能力增强(P<0.01);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TGF-β1组中HSCs的迁移能力增强(P<0.0001);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TGF-β1组中Mito-Tracker Red染色与Fis1共定位信号增加(P<0.05);JC-1染色实验结果显示,TGF-β1组中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0.01)。与TGF-β1+si-NC组相比,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TGF-β1+si-YTHDF1组中YTHDF1和Fis1的表达降低(P<0.01;P<0.001),纤维化标志物CollagenⅠ和α-SMA的水平降低(P<0.01;P<0.001,P<0.01),CCK-8实验结果显示,TGF-β1+si-YTHDF1组中HSCs的增殖能力减弱(P<0.0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TGF-β1+si-YTHDF1组中HSCs的迁移能力减弱(P<0.001);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TGF-β1+si-YTHDF1组中HSCs的迁移能力减弱(P<0.0001);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TGF-β1+si-YTHDF1组中Mito-Tracker Red染色与Fis1共定位信号减少(P<0.01);JC-1染色实验结果显示,TGF-β1+si-YTHDF1组中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结论YTHDF1通过正向调控Fis1介导的线粒体裂变,促进了HSCs的活化、增殖和迁移能力。提示YTHDF1可能是参与调控HSCs活化、增殖和迁移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THDF1 Fis1 HSCS 活化 增殖 迁移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研究现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娟 杨晶晶 +2 位作者 周仁鹏 胡伟 鲁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5-110,共6页
肝纤维化是肝病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其模型的制备有助于探究发病机理。本论文综述了目前报道的十种常用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讨论了各自模型的成模原理、造模途径、模型效果、优缺点和用途,比较不同小鼠模型的异同,旨在为模型的选择提供... 肝纤维化是肝病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其模型的制备有助于探究发病机理。本论文综述了目前报道的十种常用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讨论了各自模型的成模原理、造模途径、模型效果、优缺点和用途,比较不同小鼠模型的异同,旨在为模型的选择提供依据,为肝纤维化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小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临床药师在临床药学专业药剂学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茜 臧洪梅 +4 位作者 陈小慧 余斌 吴君 解雪峰 吕雄文 《皖西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49-53,共5页
药剂学已被列为临床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及医学教育创新的发展对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提高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和创新能力,需要不断更新药剂学理论及实践教学模式。让临床药师参与药... 药剂学已被列为临床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及医学教育创新的发展对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提高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和创新能力,需要不断更新药剂学理论及实践教学模式。让临床药师参与药剂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并提高其应对并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结合药剂学学科的特点,多角度分析了临床药师在临床药学专业药剂学教学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药学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临床药学 药剂学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心肌梗死机制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魏欣 周仁鹏 +2 位作者 刘清武 胡伟 鲁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4-201,共8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心肌梗死(MI)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检索芪参益气滴丸中药复方中四味草药的所有活性化合物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OMIM、TTD、PharmG KB、DisG inN...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心肌梗死(MI)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检索芪参益气滴丸中药复方中四味草药的所有活性化合物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OMIM、TTD、PharmG KB、DisG inN ET及DrugB ank数据库对MI的相关疾病靶点进行检索,并与药物的治疗靶点进行映射,获得药物作用于疾病的靶点。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筛选药物治疗心肌梗死的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KEGG富集分析,Omicshare数据库进行GO二级分类富集并对KEGG富集的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选择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肠上皮细胞膜渗透性(Caco-2)≥-0.4及半衰期(HL)≥4 h作为活性化合物的ADME筛选条件,共获得82个活性成分和610个成分靶点。五个疾病数据库共检索MI相关靶点1 713个,药物靶点映射到疾病中共获得103个靶点。对大于平均度值的27个核心靶点进行DAVID富集分析,发现ADRB2、CHRM3、CHRM2、NOS3、NOS2、ADRA1D、CALM1、PIK3CG、DRD1、PDE3A、F2、GSK3B、COX2、ESR2、ACHE、SCN5A、COX1、PTGS2等18个芪参益气滴丸治疗MI的核心靶点富集到钙信号通路、cA MP信号通路、cG MP-PKG信号通路等19条与MI相关的通路。结论通过使用系统药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证实了芪参益气滴丸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治疗特点,预测了其治疗MI的可能机制,为其基础研究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益气滴丸 心肌梗死 网络药理学 靶点 信号通路
下载PDF
铁死亡调节剂及其在脑卒中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海林 陈勇 +3 位作者 巴永峰 鲁超 胡伟 周仁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320-1327,共8页
脑卒中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脑血管血压升高或脑血管硬化引起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的脑部血管疾病,并伴随脑神经元的大量死亡。目前发现凋亡、坏死等多种死亡形式共同导致神经元损伤,而阻断凋亡或坏死却无法完全抑制神经元受损,因... 脑卒中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脑血管血压升高或脑血管硬化引起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的脑部血管疾病,并伴随脑神经元的大量死亡。目前发现凋亡、坏死等多种死亡形式共同导致神经元损伤,而阻断凋亡或坏死却无法完全抑制神经元受损,因此积极寻找新的死亡方式将有助于脑卒中的防治。铁死亡是一种以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为主要特征的细胞死亡方式,在多种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证实脑卒中发病过程中神经元细胞发生铁死亡,抑制铁死亡对脑卒中具有保护作用。本文将论述谷胱甘肽代谢、游离Fe^(2+)及脂质过氧化在铁死亡中的作用,以及针对三者所发现的铁死亡调节剂,并综述了神经元铁死亡与脑卒中发生机制的相关性以及铁死亡阻断剂对脑卒中的潜在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游离Fe^(2+) 脂质过氧化 调节剂 脑卒中
下载PDF
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娟 王志强 +5 位作者 周仁鹏 杨晶晶 秦慧玲 张茜 鲁超 胡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81-286,共6页
目的:比较单次空腹条件下口服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评价受试试剂(T)和参比试剂(R)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两制剂、三周期、三序列(TRR、RTR、RRT)、部分重复交叉试验设计,试... 目的:比较单次空腹条件下口服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评价受试试剂(T)和参比试剂(R)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两制剂、三周期、三序列(TRR、RTR、RRT)、部分重复交叉试验设计,试验每周期空腹状态下给药一次(0.2 g),36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2例。结果:36例健康受试者(女性9例,平均年龄31岁)入组试验。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_(max)、AUC_(0-t)和AUC_(0-∞)经自然对数转化后的单侧95%置信区间上限分别为-0.0908、-0.0577、-0.0541,单侧95%置信区间上限均小于0;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索拉非尼药代动力学参数C_(max)、AUC_(0-t)和AUC_(0-∞)几何均值比值分别为101.65%、100.12%、99.24%,均在80.00%~125.00%范围内,因此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索拉非尼的C_(max)、AUC_(0-t)和AUC_(0-∞)在空腹状态下生物等效性成立。结论:受试者空腹单次口服0.2 g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在空腹给药状态下生物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生物等效性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知母治疗2型糖尿病作用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詹志敏 付万进 胡伟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525-1530,I0005,I0006,共8页
目的使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知母治疗2型糖尿病(T2DM)作用机制。方法挖掘中药成分数据库中知母化学成分,获取化学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用于构建药物的化学成分数据库;利用ADME模型筛选潜在活性分子;基于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的方法预测... 目的使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知母治疗2型糖尿病(T2DM)作用机制。方法挖掘中药成分数据库中知母化学成分,获取化学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用于构建药物的化学成分数据库;利用ADME模型筛选潜在活性分子;基于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的方法预测活性分子作用靶点并构建知母化合物-靶点(C-T)网络;从多个人类疾病数据库检索T2DM相关靶点并构建疾病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知母活性-疾病靶点(C-D)网络;通过富集分析构建知母活性分子作用靶点-通路(C-D-M)网络。结果该研究得到的知母化学成分数据库一共有81个分子,通过ADME模型筛选得到15个活性分子,通过分析化合物作用靶点网络发现知母活性分子作用20个T2DM靶点蛋白,富集分析发现知母活性分子通过调控胰岛素通路、胰岛素抵抗通路、PI3K-Akt信号、NOS3通路、HIF-1通路、能量代谢等途径治疗T2DM。结论知母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协同作用治疗T2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属 2型糖尿病 网络Meta分析 信号通路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仁鹏 鲁超 胡伟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95-99,共5页
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背景下,如何培养一流科研人才成为医学高校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随机抽取安徽医科大学大一至大五共214名本科生借用问卷星小程序对医学生的科研参与意愿、参与科研情况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 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背景下,如何培养一流科研人才成为医学高校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随机抽取安徽医科大学大一至大五共214名本科生借用问卷星小程序对医学生的科研参与意愿、参与科研情况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在线调查,共发放214份问卷,获得有效问卷211份。结果表明:医学生对早期接触科研的兴趣较高,但科研参与度不高,自身科研意识不够,科研活动机会和指导老师缺乏。结论: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指导老师,采取多种激励措施为医学本科生创造科研条件,提升对医学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能力 医学生 创新实践
下载PDF
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本科阶段基础导师科研带教的实践探究
11
作者 杨雪枝 赵英杰 +1 位作者 卜娟娟 魏伟 《科教文汇》 2023年第13期106-109,共4页
培养医学人才不能局限于教授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同时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临床医师。教育部明确提出科研素质和能力训练... 培养医学人才不能局限于教授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同时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临床医师。教育部明确提出科研素质和能力训练要贯穿各个教学阶段。该文从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学生本科阶段基础导师视角出发,一方面依托早期接触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培养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以项目制开展带教研究,实施教学实践,从发挥导师主观能动性、多举措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因材施教三个方面总结培养心得与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 早期接触科研 科研能力培养 导师制
下载PDF
槲皮素对Erastin诱导的软骨细胞铁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浩 周富丽 +4 位作者 朱仁弟 赵英杰 周仁鹏 胡伟 鲁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45-1952,共8页
目的探究槲皮素(quercetin,Que)对Erastin诱导的软骨细胞铁死亡模型中铁死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Erastin诱导C28/I2软骨细胞铁死亡模型。采用不同浓度的Que处理C28/I2软骨细胞,分别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LDH法检测细胞毒性。Wes... 目的探究槲皮素(quercetin,Que)对Erastin诱导的软骨细胞铁死亡模型中铁死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Erastin诱导C28/I2软骨细胞铁死亡模型。采用不同浓度的Que处理C28/I2软骨细胞,分别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LDH法检测细胞毒性。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细胞Prdx6和铁死亡相关蛋白ACSL4、GPX4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软骨细胞脂质ROS的产生情况。RH123染色法检测软骨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情况。RT-qPCR检测软骨细胞Prdx6 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铁死亡相关蛋白ACSL4、GPX4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与Erastin诱导的铁死亡模型组相比,Que可以明显提高C28/I2软骨细胞活性,降低细胞毒性。降低铁死亡相关蛋白ACSL4的表达,升高GPX4的表达。同时抑制软骨细胞脂质ROS的产生,并增强其线粒体膜电位。此外,与Control组相比,Erastin组Prdx6的表达明显降低,而使用Que可以上调Prdx6的表达。同时,在使用Prdx6的抑制剂MJ33后,Que对软骨细胞铁死亡的抑制作用下降。结论Que可以抑制Erastin诱导的C28/I2软骨细胞铁死亡,并可能通过上调Prdx6抑制软骨细胞铁死亡,从而发挥保护软骨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dx6 ROS Erastin QUE 铁死亡 软骨细胞
下载PDF
金雀根通过阻断TRPM7抑制Erastin诱导的软骨细胞铁死亡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仁弟 屈彪 +1 位作者 周仁鹏 胡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0-808,共9页
目的:探讨金雀根(Caragana sinica root,CSR)对Erastin诱导的软骨细胞铁死亡模型中铁死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C28/I2软骨细胞系,构建Erastin诱导铁死亡的细胞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Calcein/PI染色观察细胞活性;通过试... 目的:探讨金雀根(Caragana sinica root,CSR)对Erastin诱导的软骨细胞铁死亡模型中铁死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C28/I2软骨细胞系,构建Erastin诱导铁死亡的细胞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Calcein/PI染色观察细胞活性;通过试剂盒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及总谷胱甘肽(GSH)水平;荧光探针BODIPY 581/591 C11标记检测活性氧(ROS)水平;Rh123和JC-1染色观察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ACSL4、GPX4)和TRPM7蛋白的表达。结果:Erastin处理可降低软骨细胞活力,增加细胞毒性,诱发氧化应激,破坏ΔΨm,并上调ACSL4蛋白表达,同时下调GPX4蛋白表达,诱导软骨细胞铁死亡。相反,金雀根可以使细胞活力恢复,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从而抑制软骨细胞铁死亡。此外,金雀根能降低Erastin引起的TRPM7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结论:Erastin诱发了C28/I2软骨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引起线粒体损伤及铁死亡;金雀根可能通过阻断TRPM7抑制软骨细胞铁死亡,从而发挥保护软骨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根 软骨细胞 Erastin 铁死亡 TRPM7
下载PDF
蒲公英甾醇对Erastin诱导的软骨细胞铁死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14
作者 周富丽 王浩 +5 位作者 朱仁弟 赵英杰 杨雅茹 周仁鹏 胡伟 鲁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3-1059,共7页
目的探究蒲公英甾醇(TAR)对Erastin诱导的C28/I2软骨细胞铁死亡的作用。方法用Erastin诱导C28/I2软骨细胞系构建体外软骨细胞铁死亡模型,实验分为Control组、Erastin组、TAR组、TAR+Erastin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试... 目的探究蒲公英甾醇(TAR)对Erastin诱导的C28/I2软骨细胞铁死亡的作用。方法用Erastin诱导C28/I2软骨细胞系构建体外软骨细胞铁死亡模型,实验分为Control组、Erastin组、TAR组、TAR+Erastin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和Calcein/PI细胞活性与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毒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脂质活性氧(ROS)含量;谷胱甘肽(GSH)试剂盒检测细胞内GSH含量;JC-1染色和RH123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法检测铁死亡关键指标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表达变化。结果TAR可以恢复Erastin处理导致的C28/I2软骨细胞细胞活力降低以及减少Erastin诱导的细胞毒性(P<0.01);与Control组比较,Erastin处理后细胞内脂质ROS水平升高(P<0.01),GSH含量降低(P<0.01),而TAR可以减少脂质ROS产生(P<0.01),增加GSH含量(P<0.01);TAR可以恢复铁死亡的C28/I2软骨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减少ACSL4蛋白的表达(P<0.01),增加GPX4蛋白的表达(P<0.01);此外,TAR可以恢复IL-1β刺激导致的软骨细胞活力降低。结论TAR可以抑制Erastin诱导的C28/I2软骨细胞铁死亡,这一过程可能与调控ACSL4、GPX4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甾醇 软骨细胞 铁死亡 骨关节炎
下载PDF
2-APB通过PKCα/HIF-1α信号通路抑制H_(2)O_(2)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
15
作者 欧阳紫微 董雷 +5 位作者 王琰 程远志 朱仁弟 周仁鹏 赵英杰 胡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50-1156,共7页
目的探讨2-氨基乙氧基苯硼酸(2-APB)对H_(2)O_(2)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Control组、H_(2)O_(2)组、2-APB组和H_(2)O_(2)+2-APB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显微镜下观察2-APB对H_(2)O_(2)诱导的软骨细胞形态... 目的探讨2-氨基乙氧基苯硼酸(2-APB)对H_(2)O_(2)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Control组、H_(2)O_(2)组、2-APB组和H_(2)O_(2)+2-APB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显微镜下观察2-APB对H_(2)O_(2)诱导的软骨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软骨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脂质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2-APB对H_(2)O_(2)诱导的各组细胞中Cleaved-PARP、p-PKCα和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PKCα抑制剂BIM-Ⅰ对H_(2)O_(2)诱导的各组细胞中HIF-1α的荧光表达情况。结果2-APB对H_(2)O_(2)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且当2-APB浓度为100μmol/L时抑制效果最为显著(F=235.80,P<0.01);2-APB能够抑制H_(2)O_(2)所致软骨细胞凋亡阳性率(F=114.80,P<0.01)以及ROS的水平(F=52.99,P<0.01),并且抑制Cleaved-PARP(F=10.10,P<0.05)、p-PKCα(F=24.56,P<0.05)和HIF-1α(F=6.85,P<0.05)蛋白的表达;PKCα抑制剂BIM-Ⅰ能够抑制H_(2)O_(2)所致HIF-1α荧光强度的增加。结论2-APB可以通过抑制PKCα/HIF-1α通路减少H_(2)O_(2)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进而保护软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基乙氧基苯硼酸 软骨细胞 细胞凋亡 H_(2)O_(2) PKCα/HIF-1α通路
下载PDF
DNMT3A调控Drp1对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娟 孙峰 +1 位作者 杨晶晶 鲁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42-1547,共6页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3A(DNA methyltransferase 3A,DNMT3A)调控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介导的线粒体裂变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活化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5μg·L^(-1)TGF-...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3A(DNA methyltransferase 3A,DNMT3A)调控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介导的线粒体裂变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活化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5μg·L^(-1)TGF-β1作用24 h诱导HSC-T6细胞活化,DNMT3A慢病毒感染构建DNMT3A沉默模型;实验分为Control组、TGF-β1组、TGF-β1+LV5-NC组和TGF-β1+LV5-DNMT3A组。分别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DNMT3A对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用CCK-8检测细胞活化增殖的情况;分别用细胞划痕、Transwell迁移实验观察DNMT3A对HSCs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慢病毒感染成功构建DNMT3A沉默模型。与Control组比较,TGF-β1刺激后DNMT3A水平明显升高,纤维化标志物CollagenⅠ和α-SMA的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线粒体裂变标志物Drp1的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同时HSCs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明显增加;而与NC组比较,DNMT3A沉默组DNMT3A水平明显降低,CollagenⅠ、α-SMA和Drp1表达明显被抑制,HSCs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也明显被抑制。结论沉默DNMT3A可抑制Drp1的水平,同时抑制了HSCs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提示DNMT3A介导低水平的DNA甲基化修饰可能通过抑制Drp1的水平来抑制线粒体裂变的发生,进而抑制HSCs活化,影响肝纤维化疾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线粒体裂变 HSCS DNMT3A Drp1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HAP致病菌耐药性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郑凌 高磊 +2 位作者 叶静 杨雅茹 赵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4-137,共4页
目的研究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为HAP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统计RICU病区HAP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分析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及诱发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 81例HAP... 目的研究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为HAP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统计RICU病区HAP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分析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及诱发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 81例HAP患者中,血液和下呼吸道痰标本共培养出病原菌156株,其中痰培养出病原菌153株(剔除重复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9株(63.46%),革兰阳性菌7株(4.49%),真菌50株(32.05%);其中48例(59.26%)患者的血液或痰培养出MDRO共75株(剔除重复菌株),占细菌总数的48.08%,包括革兰阴性菌共72株(96.00%),革兰阳性菌共3株(4.00%)。MDRO感染与非MDRO感染患者相比在入住RICU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时间、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情况、气管切开状态上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患者年龄、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糖尿病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AP患者MDRO感染率较高,选择初始抗感染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MDRO感染的可能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及时撤离机械通气,避免PPI的长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感染 耐药性 多重耐药菌
下载PDF
盐酸文拉法辛渗透泵型缓释片人体药动学特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仁鹏 吴娟 +5 位作者 张茜 秦慧玲 吴宗好 杨士伟 鲁超 胡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1-417,共7页
目的比较餐后状态下两种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本试验入组26例受试者,采用随机、开放、两周期、两序列、双交叉给药设计,单次口服受试或参比制剂(75 mg)后,运用LC-MS/MS测定血浆中文拉法辛(V... 目的比较餐后状态下两种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本试验入组26例受试者,采用随机、开放、两周期、两序列、双交叉给药设计,单次口服受试或参比制剂(75 mg)后,运用LC-MS/MS测定血浆中文拉法辛(VEN)及其活性代谢产物O-去甲基文拉法辛(ODV)浓度,经PhoenixTM WinNonlin 6.4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以VEN的药动学参数作为评价指标,ODV作为参考,进行生物等效性分析。结果餐后服用受试或参比制剂后,血浆VEN的Cmax分别为(58.50±19.47)和(60.14±22.18)μg·L^(-1),AUC0-t分别为(1074.1±526.7)和(1057.9±539.7)μg·h·L^(-1),AUC0-∞分别为(1084.7±536.8)和(1067.8±554.0)μg·h·L^(-1);ODV的Cmax分别为(101.63±29.64)和(101.45±31.62)μg·L^(-1),AUC0-t分别为(2694.0±834.5)和(2702.9±946.4)μg·h·L^(-1),AUC0-∞分别为(2753.9±885.5)和(2753.2±988.4)μg·h·L^(-1),VEN和ODV的Cmax,AUC0-t,AUC0-∞几何均数比值90%CI均在80.00%~125.00%等效区间内。结论餐后状态下,两制剂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拉法辛 O-去甲基文拉法辛 中国健康受试者 药代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渗透泵 缓释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发重症药疹与深静脉血栓的药学实践
19
作者 杨婷 余斌 王媛媛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632-634,共3页
报道临床药师参与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发重症药疹、深静脉血栓的诊治过程。患者,女性,67岁,身高155 cm,体质量43 kg,因“皮疹4 d,发热半天”收入院治疗。入院后临床药师结合相关指南协助医师制定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在患者出现药物不... 报道临床药师参与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发重症药疹、深静脉血栓的诊治过程。患者,女性,67岁,身高155 cm,体质量43 kg,因“皮疹4 d,发热半天”收入院治疗。入院后临床药师结合相关指南协助医师制定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在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迅速评估和识别不良反应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通过参与该病例的诊治活动,体现了临床药师在肿瘤多学科诊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来那度胺 重症药疹 深静脉血栓
原文传递
姜黄素可能通过上调Prdx6蛋白表达抑制软骨细胞铁死亡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凡 周富丽 +4 位作者 陈勇 付万进 周仁鹏 胡伟 鲁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06-2112,共7页
目的探究姜黄素(Cur)调控过氧化物酶6(Prdx6)蛋白表达在抑制C28/I2人正常软骨细胞系铁死亡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番红固绿和HE染色观察骨关节炎(OA)大鼠膝关节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分析检测Prdx6、GPX4蛋白在OA软骨... 目的探究姜黄素(Cur)调控过氧化物酶6(Prdx6)蛋白表达在抑制C28/I2人正常软骨细胞系铁死亡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番红固绿和HE染色观察骨关节炎(OA)大鼠膝关节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分析检测Prdx6、GPX4蛋白在OA软骨组织中的表达。用不同浓度Cur处理C28/I2软骨细胞系,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细胞毒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软骨细胞中脂质活性氧(ROS)的产生,总谷胱甘肽(GSH)检测试剂盒检测软骨细胞中GSH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软骨细胞中Prdx6和铁死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分子对接技术探究Cur分子与Prdx6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OA发病进程中,OA大鼠和OA患者出现软骨损伤、软骨细胞数量减少等病理学改变。与正常人相比,OA患者软骨组织中Prdx6、GPX4蛋白表达降低。进一步研究显示20μmol/L Cur可以抑制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诱导的C28/I2软骨细胞系铁死亡,提高细胞活力,降低细胞毒性,抑制脂质ROS的产生,提高细胞内GSH含量,并增加Prdx6、SLC7A11、FTH、GPX4蛋白表达,降低ACSL4蛋白表达。此外,Cur分子与Prdx6蛋白分子对接过程中存在范德华力和π键相互作用。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上调Prdx6蛋白表达抑制Erastin诱导的C28/I2软骨细胞系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骨关节炎 姜黄素 软骨细胞 过氧化物酶6 分子对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