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PPPS联合TBL教学法在骨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军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索BOPPPS联合TBL教学法在骨科实习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骨科实习的101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51)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n=50)采用BOPPPS模式联合TB... 目的:探索BOPPPS联合TBL教学法在骨科实习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骨科实习的101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51)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n=50)采用BOPPPS模式联合TBL教学法,比较2组的理论和技能操作成绩、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理论和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升沟通能力、增强分析问题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提升表达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增强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效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也更高(P<0.05)。结论:将BOPPPS与TBL教学法有机结合起来应用于骨科的实习教学中,提高了实习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BOPPPS TBL 骨科 实习
下载PDF
3Dbody解剖软件与翻转课堂结合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军 王方圆 +2 位作者 吴慧雯 邓世豪 梁帅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骨科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临床学科,且与解剖学、影像学等基础学科密切相关,因此,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1]。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上,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兴趣和热情,还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不能满足骨科临床教育的需要[2]。现代... 《骨科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临床学科,且与解剖学、影像学等基础学科密切相关,因此,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1]。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上,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兴趣和热情,还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不能满足骨科临床教育的需要[2]。现代医学教育强调增加实践教学,提高解决现实临床问题的能力,各种新式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3-6]。COVID-19流行期间,在线课程已经变得越来越多元,翻转课堂(?ipped classrooms,FC)也得到了迅速发展[7],鼓励学生在课前在线观看教学视频,在课堂上,主要是互动和交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8,9]。在翻转课堂上,学生们表现出更高的满意度、积极性和参与度[10,11]。3Dbody解剖软件是一款良好的临床解剖辅助软件,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的理解复杂的解剖结构,提高临床学习效率。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3Dbody解剖软件结合翻转课堂应用到骨科临床教学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body解剖软件 翻转课堂 临床教学 骨科
下载PDF
浅谈骨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7
3
作者 姚运峰 薛晨曦 荆珏华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1415-1417,共3页
规范化培训医生中普遍存在临床基本知识掌握少,缺少实际操作,工作积极性较低,疾病诊疗中过分依赖辅助检查等缺陷。临床思维方面表现单一、片面,做不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制定专业知识学习规划,增加实际操作训练,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 规范化培训医生中普遍存在临床基本知识掌握少,缺少实际操作,工作积极性较低,疾病诊疗中过分依赖辅助检查等缺陷。临床思维方面表现单一、片面,做不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制定专业知识学习规划,增加实际操作训练,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参与病人术后随访研究等方法,来培养规培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实践证明这些措施能够明显提高培医生临床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一名优秀的医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医师 实习医师和住院医师职务 教学
下载PDF
基于TBL的改良PBL教学法在骨科教学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军 荆珏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34期121-123,共3页
目的比较基于TBL的改良PBL教学法与传统的LBL教学法在骨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2014年9~12月选择9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班级随机分为两组;一个班47名学生为试验组,基于TBL的改良PBL教学法;另一个班46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采... 目的比较基于TBL的改良PBL教学法与传统的LBL教学法在骨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2014年9~12月选择9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班级随机分为两组;一个班47名学生为试验组,基于TBL的改良PBL教学法;另一个班46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采用基于TBL的改良PBL教学模式的实验组在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人际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基于TBL的改良PBL教学模式的实验组在重点突出、方便记忆、内容生动和结合临床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学生对采用基于TBL的改良PBL教学模式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TBL的改良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LBL教学法,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L PBL 教学模式 骨科
下载PDF
以积极灵活的带教方式搞好骨科临床实习教学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云 荆珏华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410-411,共2页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学校课堂走向医院病房、从手捧书本到接触病人迈出的第一步,该文就该院骨科根据骨科临床工作的特点,落实主治医师负责制,采取积极灵活的实习带教方式,搞好骨科临床实习教学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关键词 骨科 临床实习 教学
下载PDF
床边教学在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被引量:7
6
作者 荆珏华 周云 《安徽医学》 2012年第2期232-233,共2页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将医学基本理论转变为临床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阶段。骨科临床实习教学是骨科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由于骨科学专科性强,新理论、新技术发展快,是临床实习教学的难点。在临床实习教学中,...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将医学基本理论转变为临床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阶段。骨科临床实习教学是骨科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由于骨科学专科性强,新理论、新技术发展快,是临床实习教学的难点。在临床实习教学中,我们突出床边教学,并与其他方法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边教学 骨科 临床实习
下载PDF
浅谈“5+3”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骨科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9
7
作者 荆珏华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404-406,共3页
为适应当前"5+3"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更好地开展临床骨科教学,通过分析当前骨科研究生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按照该省"5+3"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提出新形式下骨科临床教学改革方案... 为适应当前"5+3"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更好地开展临床骨科教学,通过分析当前骨科研究生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按照该省"5+3"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提出新形式下骨科临床教学改革方案,从而适应当前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需求,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适应面广、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研究生培养 教学改革 PBL教学
下载PDF
地方院校附属医院临床专硕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
8
作者 刘言畅 陈博 +1 位作者 程锦浩 何凤莲 《中华全科医学》 2025年第3期494-496,520,共4页
目的分析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与培训需求,探讨相应对策,为提高其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2021级全日制在读临床专硕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内容涵盖科研意识、态... 目的分析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与培训需求,探讨相应对策,为提高其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2021级全日制在读临床专硕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内容涵盖科研意识、态度和动机、参与科研现状、培训需求等,统计调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科研意识、态度和动机:(1)科研意识和态度,70.24%(203/289)的学生认为参与科研活动很有必要,并积极参与;(2)科研动机,“提高科研能力”“为了顺利毕业找个好工作”“为了医学事业的发展”是主要动机,分别占76.47%(221/289)、68.17%(197/289)、67.47%(195/289);(3)开展科研的客观障碍:“缺乏科研思路”“缺乏科研技能”,主观障碍:“不能提出临床研究相关问题”。参与科研的现状:(1)“课题研究”“论文/著作撰写”,分别占73.01%(211/289)、60.21%(174/289);(2)发表论文类型,“SCI”“中文核心”“科技核心”分别占21.45%(62/289)、23.88%(69/289)和13.49%(39/289);科研能力提升培训需求主要是“参加临床课题研究”“临床课题选题及设计”“科研论文撰写及投稿技巧”“课题申报”等。结论通过营造学术氛围、优化培训课程、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培训体系4个方面,学生个人、导师与医院管理部门通力协作,提升临床专硕的科研技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 科研能力 科研需求
下载PDF
灵活运用分组教学,提高骨科教学效率 被引量:3
9
作者 钱军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1218-1220,共3页
骨科的专业性较强,内容抽象,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骨科基本理论知识,熟练实践操作,提高课堂效率,骨科临床教师一直致力于探索各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分组教学就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出现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该文将分组... 骨科的专业性较强,内容抽象,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骨科基本理论知识,熟练实践操作,提高课堂效率,骨科临床教师一直致力于探索各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分组教学就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出现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该文将分组教学灵活地运用到骨科教学上,以提高骨科教学的课堂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教学 骨科学 课堂效率
下载PDF
“标准化病人”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应用及质量评估 被引量:10
10
作者 程文丹 李子煜 +1 位作者 于浩然 荆珏华 《实用医药杂志》 2018年第10期954-956,共3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应用于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将30名骨科住院医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案例带教教学,研究组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通过理论考核、临床技能考...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应用于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将30名骨科住院医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案例带教教学,研究组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通过理论考核、临床技能考核和教学评价评估两种组的教学质量。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分别为(92.31±7.02)分和(79.68±7.38)分,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分别为(89.42±6.59)分和(69.73±7.24)分。两组学员理论考核与临床技能考核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评价结果表明研究组学员普遍对SP教学满意(P<0.05)。结论在骨科住院医师培养过程中引入"标准化病人"利于激发骨科住院医师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疾病理解并可提高医患沟通技巧和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利于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病人 规范化培训 骨科 质量评估
下载PDF
磁场在现代骨科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金绍林 周云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1年第6期591-595,共5页
随着电磁场理论的建立,电磁对生物体的作用及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各种研究表明磁场也是骨科治疗领域使用较多且效果较确切的生物物理刺激技术。文章对电磁场在现代骨科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概述。着重介绍了骨科磁场治疗技术的... 随着电磁场理论的建立,电磁对生物体的作用及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各种研究表明磁场也是骨科治疗领域使用较多且效果较确切的生物物理刺激技术。文章对电磁场在现代骨科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概述。着重介绍了骨科磁场治疗技术的发展历史、磁场的生物学效应、磁场应用于骨科领域的机制及研究现状和磁场的副作用,最后对磁场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 骨愈合
原文传递
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骨折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敏 王龙胜 陈磊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766-769,共4页
目的基于腰椎定量CT(QCT)骨密度值和骨代谢指标构建骨质疏松症(OP)患者发生腰椎骨折的预测模型。方法以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52例(骨折组)和OP患者104例(未骨折组)为研究对象,分析骨折组腰椎QCT骨密度值与血清Ⅰ型原胶原C-端前肽(P1CP... 目的基于腰椎定量CT(QCT)骨密度值和骨代谢指标构建骨质疏松症(OP)患者发生腰椎骨折的预测模型。方法以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52例(骨折组)和OP患者104例(未骨折组)为研究对象,分析骨折组腰椎QCT骨密度值与血清Ⅰ型原胶原C-端前肽(P1C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及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指标间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腰椎骨折发生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与未骨折组比较,骨折组的女性、跌倒史占比高,β-CTX水平高,维生素D/钙剂用药史占比、腰椎QCT骨密度值、P1CP、N-MID水平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骨折患者腰椎QCT骨密度值与血清P1CP、N-MID呈正相关,与β-CTX呈负相关(r分别为0.523、0.506、-0.53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高水平的腰椎QCT骨密度值、P1CP、N-MID及维生素D/钙剂用药史是腰椎骨折发生的保护因素,较高水平β-CTX是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预测模型预测腰椎骨折的敏感度为84.62%,特异度为97.12%,曲线下面积为0.926(95%CI:0.873~0.962)。预测模型的校准度良好,一致率为0.910。结论较高水平的腰椎QCT骨密度值、P1CP、N-MID及低水平β-CTX的OP患者腰椎骨折风险较低,使用维生素D及钙剂可有效预防OP患者,尤其女性腰椎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腰椎骨折 骨代谢
下载PDF
骨科临床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
13
作者 胡学琴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7年第11期64-64,68,共2页
目的:对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以不断提升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方法:经过深入分析,找到在临床骨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应对... 目的:对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以不断提升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方法:经过深入分析,找到在临床骨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在制度的保障下,骨科病房的护理人员都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操作,护士的安全意识不断提升,显著减少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患者满意度大大提升。结论:在临床骨科护理中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要认真分析危险事件的相关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治疗效果不断提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护理管理 危险因素 对策 分析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寰枢椎置钉的临床分析
14
作者 陈磊 朱斌 +4 位作者 次仁伦珠 钟华璋 王涛 田大胜 荆珏华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寰枢椎置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到2022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3例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融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D打印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2.87±16.97)岁...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寰枢椎置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到2022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3例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融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D打印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2.87±16.97)岁;对照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43.39±13.59)岁。3D打印组进行3D打印模型的制作、模型研读、模型模拟制作钉道、预制好理想钉道的模型术中参考置钉;对照组根据术者经验常规徒手置钉。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术后住院天数、置钉准确性Kawaguchi分级、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32.88±7.15)个月。3D打印组手术时间(131.07±28.65)min,短于对照组的(168.11±61.7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组透视次数(9.80±2.21)次,少于对照组的(14.00±3.3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组术后3 d VAS评分(2.84±1.04)分,较对照组的(3.37±1.26)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组置钉60枚,Kawaguchi分级0级56枚,优良率93.33%;对照组置钉72枚,Kawaguchi分级0级57枚,优良率79.17%;3D打印组置钉准确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相关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辅助寰枢椎置钉技术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螺钉的置入精度,减少潜在的神经血管损伤风险,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融合 寰枢椎骨折 寰枢椎不稳 3D打印 螺钉置入
下载PDF
3D打印术前规划模型在骨盆髋臼骨折临床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
15
作者 姚运峰 官建中 +3 位作者 肖玉周 李军 荆珏华 盛守琴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982-985,共4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术前规划技术应用于骨盆髋臼骨折临床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在骨科进行规范化培训医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传统方法结合3D打印术前规划骨盆髋臼骨折模型进... 目的:探讨3D打印术前规划技术应用于骨盆髋臼骨折临床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在骨科进行规范化培训医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传统方法结合3D打印术前规划骨盆髋臼骨折模型进行临床教学。以临床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估2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和临床病例分析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病例分析考核成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学员对本专业学习兴趣、骨折受伤机制的理解程度、骨折分型理解断、骨折复位方法的理解以及对手术切口选择的理解与掌握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3D打印术前规划技术可补充关于传统骨盆髋臼骨折内容教学的不足,增加规培学员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可作为重要的辅助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髋臼骨折 3D打印 临床教学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外侧壁完整型和外侧壁危险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钟汉 王景坤 +6 位作者 李涛 许新忠 余水生 程里 田大胜 汤健 荆珏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1-916,共6页
背景:对于老年创伤性髋部骨折患者而言,预后的相关因素非常复杂,股骨外侧壁的完整与否是影响因素之一,了解外侧壁损伤对股骨转子间骨折预后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的:评估外侧壁完整性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及其预... 背景:对于老年创伤性髋部骨折患者而言,预后的相关因素非常复杂,股骨外侧壁的完整与否是影响因素之一,了解外侧壁损伤对股骨转子间骨折预后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的:评估外侧壁完整性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及其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筛选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依据外侧壁厚度将患者分为2组,外侧壁完整组(n=31)及外侧壁危险组(n=51)。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1)外侧壁完整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明显低于外侧壁危险组(P<0.05),其余围术期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术后两组患者均能早期下地和最终完全负重,但外侧壁危险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更长,完全负重时间明显延迟,末次随访的Harris评分更低,患侧髋伸屈活动度及颈干角更小(P<0.05);(3)两组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外侧壁完整组明显更低(P<0.05);(4)综上,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后,与外侧壁危险组患者相比,外侧壁完整组患者具有相对更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型 A2型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外侧壁 完整性
下载PDF
使用经皮椎弓根钉系统治疗单纯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其飞 田大胜 +3 位作者 钟华璋 陈磊 朱斌 荆珏华 《安徽医学》 2024年第6期746-749,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后正中入路开放钉棒内固定及肌间隙入路钉棒内固定对单纯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疗效的差异,为这类患者治疗方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 目的通过比较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后正中入路开放钉棒内固定及肌间隙入路钉棒内固定对单纯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疗效的差异,为这类患者治疗方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上述3种手术方法治疗的仅患有胸腰椎骨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146例,其中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组37例、正中入路开放钉棒内固定组46例、肌间隙入路钉棒内固定组63例。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以及术前、术后1周、1个月、1年时间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病变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RAVH)和伤椎矢状面Cobb角等术后疗效指标的差异。结果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均短于其他两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其他两组(P<0.05),术中透视次数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多于其他两组(P<0.05)。3组研究对象VAS评分、ODI评分、RAVH以及Cobb角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时间效应(P>0.05)。经Bonferroni法两两比较,3组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VAS评分、ODI评分、RAVH以及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单纯胸腰椎骨折疗效确切,切口小利于术后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钉系统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手术
下载PDF
基于思维导图的CBL+PBL教学模式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月 程雁 +2 位作者 叶曙明 张德伟 刘德云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7期159-161,168,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和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住培)教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目的分析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和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住培)教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进行轮转的50名住培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名。研究组采用基于思维导图的CBL+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基础的传统授课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进行考核,并进行住培生满意度调查。结果研究组理论考试成绩(87.28±3.46)分及实践成绩(92.40±1.5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5.04±3.68)分、(91.52±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8、2.072,P均<0.05)。研究组住培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思维导图的CBL+PBL教学在儿科住院医师规培教学的应用要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可充分发挥住培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满意度,提高住培生临床思维,提高住培生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 基于问题的学习 思维导图 儿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新型三角锚复位钳与点式复位钳在髓内钉治疗长斜形或螺旋形胫骨远端骨折中的复位效果:一项前瞻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鑫 许新忠 +1 位作者 吴钟汉 李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981-1987,共7页
目的比较三角锚复位钳和点式复位钳在髓内钉治疗长斜形或螺旋形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58例患者资料。根据术中复位方式,分为点式复位钳复位组(n=26)和三角锚复位钳复位组(n=... 目的比较三角锚复位钳和点式复位钳在髓内钉治疗长斜形或螺旋形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58例患者资料。根据术中复位方式,分为点式复位钳复位组(n=26)和三角锚复位钳复位组(n=32)。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复位质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末次随访时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均参加了1年以上随访。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及受伤机制的构成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角锚复位钳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明显低于点式复位钳组(P<0.05),而骨折复位质量则高于点式复位钳组(P<0.05),其余围术期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三角锚复位钳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更短,踝关节功能也优于点式复位钳复位组(P<0.05)。两组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三角锚复位钳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使用三角锚复位钳可以提高骨折复位质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次数有所减少,局部未见明显感染增加,是一种有效、可靠的复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复位钳 髓内钉
下载PDF
胫骨内侧开放高位截骨术中植骨与未植骨的疗效分析
20
作者 张鑫 钟齐刚 +1 位作者 许新忠 姚运峰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62-66,77,共6页
目的 探究胫骨内侧开放高位截骨术中是否需要植骨填充截骨端缺损。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行胫骨内侧开放高位截骨术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98例,其中植骨组50例(取自体髂骨植骨9例,异体骨植... 目的 探究胫骨内侧开放高位截骨术中是否需要植骨填充截骨端缺损。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行胫骨内侧开放高位截骨术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98例,其中植骨组50例(取自体髂骨植骨9例,异体骨植骨41例),未植骨组48例。比较两组的愈合程度、矫正角度、撑开高度、术后负重时间及各类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的HKA、MPTA、HSS评分、VAS评分、WOMAC膝关节炎指数、膝伸-屈ROM。结果 98例患者均随访12~33个月,平均(20.2±7.3)个月。两组患者在矫正角度、撑开高度、HKA、MPTA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愈合程度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植骨组患者负重时间早于未植骨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未植骨组伤口延迟愈合1例)。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者HSS评分、VAS评分、WOMAC膝关节炎指数、ROM有显著改善(P<0.05),相同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适应证允许的情况下,胫骨内侧开放高位截骨术中未发现不植骨对临床效果有特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内侧开放高位截骨术 植骨术 骨关节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