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锥形束CT评价微种植体压低上颌伸长磨牙的临床疗效及三维重建影像学分析
1
作者 陆璐云 张薇 +1 位作者 陈志方 闫威风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研究微种植体联合片段弓技术压低上颌伸长磨牙的临床疗效以及牙根吸收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需压低的上颌伸长磨牙患者24例,按照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分为A、B两组,每组各12例。在治疗前(T0)、治疗后(T1)分别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 目的:研究微种植体联合片段弓技术压低上颌伸长磨牙的临床疗效以及牙根吸收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需压低的上颌伸长磨牙患者24例,按照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分为A、B两组,每组各12例。在治疗前(T0)、治疗后(T1)分别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压低量以及牙根长度的变化量。使用CBCT结合Mimics软件对治疗前后伸长磨牙进行三维重建并计算牙体积及牙表面积的减少量。运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两组所有磨牙均被有效压低,平均压低量分别为(3.03±0.17)mm、(3.06±0.21)mm;牙根长度的平均减少量为(0.46±0.11)mm、(0.47±0.13)mm;牙体积减少量分别为(57.60±3.79)mm^(3)、(57.10±3.85)mm^(3);牙表面积减少量分别为(30.60±4.42)mm^(2)、(32.38±3.04)mm^(2);牙体积减少量与压低量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微种植体联合片段弓技术压低上颌伸长磨牙治疗效果显著,但并非绝对压低,部分由牙根吸收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 片段弓 磨牙压低 三维重建
下载PDF
DCE-MRI动力学异质性分析对乳腺肿瘤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刘光竹 何永胜 +1 位作者 戚轩 杨宏楷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4期13-18,共6页
目的:提取DCE-MRI动力学异质性参数进行定量分析,探究其在乳腺肿瘤良恶性及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恶性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3年9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6例女性乳腺肿瘤患者的DCE-MRI病例信息(均有病理结果),根... 目的:提取DCE-MRI动力学异质性参数进行定量分析,探究其在乳腺肿瘤良恶性及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恶性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3年9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6例女性乳腺肿瘤患者的DCE-MRI病例信息(均有病理结果),根据肿瘤性质分为良性组44例、恶性组162例,其中恶性组又分为Luminal组109例及非Luminal组53例。纳入病例均未经临床干预治疗且术前进行条件相同的MRI检查后,经勾画后得到每个肿瘤三维体积(VOI),提取每个病例的动力学异质性参数并计算肿瘤的动力学异质性,分析基于DCE-MRI动力学异质性分析在乳腺肿瘤中的临床价值。结果:恶性组患者的年龄、高DWI信号表达占比、低T_(2)WI信号表达占比、极少BEP占比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患者的Plateau、Heterogeneity高于良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组与非Luminal组的Ki-67值、T_(2)WI信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组与非Luminal组的Peak、Heterogeneity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动力学异质性参数对乳腺肿瘤良恶性及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以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力学异质性 DCE-MRI 动力学 异质性
下载PDF
不同牙龈表型影响牙周组织再生术临床疗效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傅俊博 笪海芹 +2 位作者 周占豪 陶珊悦 陈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评价牙龈表型对牙周组织再生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需行牙周组织再生术的患者30例,患牙共40颗,薄龈型与厚龈型患牙各20颗。术前及术后6个月记录患牙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牙龈退缩深度(gingival recession depth... 目的:评价牙龈表型对牙周组织再生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需行牙周组织再生术的患者30例,患牙共40颗,薄龈型与厚龈型患牙各20颗。术前及术后6个月记录患牙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牙龈退缩深度(gingival recession depth, GRD)、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 CAL)以及角化龈宽度(keratinized tissue width, KTW)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厚龈型组患牙术后6个月的PD、CAL、KTW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薄龈型组患牙术后6个月的PD、GRD、CAL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临床指标变化量中ΔCAL、ΔGRD、ΔKTW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牙龈厚度(gingiva thickness, GT)与ΔGRD呈负相关,与ΔKTW和ΔCAL呈正相关。结论:牙龈表型是影响牙周组织再生术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厚龈型患者术后CAL的改善、KTW的增量及GRD的预后优于薄龈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表型 牙周组织再生术 角化龈宽度 牙龈退缩
下载PDF
基于双心医学模式的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鹤林 张宜春 +1 位作者 顾崇怀 彭志祥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研究基于双心医学模式的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影响。方法:于我院行PCI术的164例冠心病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护理组与运动康复组(常规护理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双心医学模式的运动康复),两组均干预6个... 目的:研究基于双心医学模式的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影响。方法:于我院行PCI术的164例冠心病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护理组与运动康复组(常规护理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双心医学模式的运动康复),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评分,心功能指标:LVEF、LVEDV,6 min步行距离(6MWD)及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随访过程中,常规护理组失访3例,运动康复组失访2例、终止随访4例。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干预6个月后,运动康复组SSS评分[(33.97±5.76)分比(25.76±4.79)分]、LVEDV[(125.33±16.14)ml比(119.53±16.82)ml]均显著降低,LVEF[(56.28±4.46)%比(59.28±4.90)%]、6MWD[(410.42±20.08)m比(439.69±20.66)m]及SF-36躯体功能[(19.20±4.22)分比(23.76±3.98)分]、肌体疼痛[(7.42±1.99)分比(8.84±1.94)分]、一般健康状况[(16.42±4.73)分比(19.09±4.37)分]、活力[16.0(7.0)分比19.0(6.8)分]、情感角色[(4.86±1.10)分比(5.18±0.86)分]、心理健康评分[20.0(5.0)分比24.0(8.8)分]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结论:基于双心医学模式的运动康复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运动疗法 康复
下载PDF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老年/体弱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5
作者 徐佳欢 张倩 +13 位作者 冯佳 孙丽华 钟凤鸾 张文丽 许蕾 徐海婵 温娟娟 覃宝珍 蒋官忆 李晋萌 陈思亮 吴泽华 戴婧 张红宇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2期3280-3285,共6页
目的 探讨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治疗老年/体弱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随访生存情况。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23年3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老年/体弱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15例,收集... 目的 探讨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治疗老年/体弱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随访生存情况。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23年3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老年/体弱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15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基于BTK抑制剂的诱导或维持治疗,观察其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结果 15例患者中位维持治疗时间为13(IQR 7~16)个月,6个月、12个月的PFS率分别为85.6%、66.7%,中位PFS为13个月。中位OS在随访期内未达到。有5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行BTK抑制剂联合治疗,有10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接受了BTK抑制剂单药治疗,两组患者PFS、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本研究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有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肺部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等。结论 BTK抑制剂单药或联合治疗在老年/体弱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基于CISS分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临床分析
6
作者 严银天 施雪英 +3 位作者 唐雄伟 方平 曹莉 方国真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3期18-21,共4页
目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应用CISS分型方法进行亚型分析,对比不同亚型AIS患者应用的不同血管内治疗的预后情况,为AIS患者提供临床有效治疗方案。方法:比较患者入院时、治疗后30d、90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目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应用CISS分型方法进行亚型分析,对比不同亚型AIS患者应用的不同血管内治疗的预后情况,为AIS患者提供临床有效治疗方案。方法:比较患者入院时、治疗后30d、90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结果:与入院时相比,两亚型AIS患者直接取栓组和桥接治疗组治疗后30d、90d的NHISS评分、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ADL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AA亚型桥接治疗组治疗后30d、90d的NHISS评分及mRS评分均显著低于直接取栓组,ADL评分均显著高于直接取栓组(P<0.01);CS亚型两组患者治疗后30d、90d的NHISS评分、mRS评分及ADL评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LAA亚型AIS患者桥接治疗预后优于直接取栓治疗,CS亚型AIS患者直接取栓与桥接治疗预后未见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CISS分型 直接取栓 桥接治疗 预后
下载PDF
4例罕见基因位点突变的新生儿先天性肌病临床表现及基因表型
7
作者 叶超群 代青梅 +2 位作者 邓璐瑶 张语 黄会芝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55-59,共5页
目的分析4例罕见基因位点突变的新生儿先天性肌病(CM)临床表现及基因表型。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CM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通过分析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通过分析基因检测结果分析其突变基因表型。结果4例CM患儿均为新生儿期发病... 目的分析4例罕见基因位点突变的新生儿先天性肌病(CM)临床表现及基因表型。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CM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通过分析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通过分析基因检测结果分析其突变基因表型。结果4例CM患儿均为新生儿期发病,伴有不同程度的肌张力减低,肌酸激酶轻度升高,预后差。基因测序显示,COL12A1基因c.7622(exon49)C>T,p.S2541F的错义突变,NEB基因c.25288C>T(p.Arg8430)的无义突变及c.2783delC(p.Pro928fs)移码突变,FLNC基因c.4021(exon23)C>T(p.R1341X,1385)的错义突变,UNC45B基因c.2591(exon20)A>C(p.H864P),c.2357(exon18)T>A(p.M786K)的错义突变,均为罕见变异及致病基因,其中3个错义突变、1个无义突变合并移码突变。结论罕见基因位点突变致新生儿CM临床表现均有异质性,表现为肌张力及肌力的严重降低,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临床症状不典型;分别发现FLNC基因、UNC45B基因、NEB基因、COL12A1基因4个罕见新发位点突变,其中3个错义突变、1个无义突变合并移码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突变 先天性肌病 新生儿 FLNC基因 UNC45B基因 NEB基因 COL12A1基因
下载PDF
左束支起搏在持续性心房颤动伴慢心室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张宇航 王岳松 +3 位作者 杨达 董学滨 邵旭武 王学忠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观察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合并慢心室率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因持续性房颤合并慢心室率行起搏治疗的患者56例,依据心室起搏电极植入部位将其分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 目的观察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合并慢心室率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因持续性房颤合并慢心室率行起搏治疗的患者56例,依据心室起搏电极植入部位将其分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septal pacing,RVSP)组(29例)和LBBP组(27例),并根据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结果,将各组进一步分为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亚组和非心衰亚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12个月起搏参数(如阈值、感知和阻抗)、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血浆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以及起搏相关并发症、心衰再住院率、新发脑梗死和全因死亡等情况。结果①两组间起搏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心衰患者术后12个月的NT-proBNP水平较术前均有下降,但RVSP组心衰亚组下降不明显(P>0.05)。②RVSP组与术前比较,术后12个月的LVEF、LV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AD显著增大(P<0.05),二尖瓣反流明显加重(P<0.05)。LBBP组与术前比较,术后12个月LAD和二尖瓣反流均无明显变化(P>0.05);心衰患者术后12个月LVEF升高,LVDd下降(P均<0.05)。③与术前比较,两组QRS波时限均有延长(P均<0.05),且RVSP组明显长于LBBP组(P<0.05)。④两组起搏相关并发症和心脑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住院率RVSP组高于LBBP组(P<0.05)。结论LBBP在持续性房颤伴慢心室率患者中有助于延缓或逆转心衰患者左心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心衰再住院率。LBBP应作为慢心室率房颤患者首选的起搏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慢心室率 心脏起搏器 心功能 心脏超声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刘畅 刘颖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181-0185,共5页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过审慎考虑,选取了自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共计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为确保研究的严谨性,这些患儿被严格遵循随机原...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过审慎考虑,选取了自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共计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为确保研究的严谨性,这些患儿被严格遵循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基于治疗方案的不同,对两组患儿进行分组,以期获得具有指导意义的科学结论。在对照组中,医护人员采用了阿奇霉素作为治疗方案,该药物作为一种常见的抗生素,在治疗由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基础。而在研究组中,医护人员则在阿奇霉素治疗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孟鲁司特钠的治疗。为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针对这两个群体,详细观察并比较了包括临床康复指标(如呼吸困难、咳嗽频率等)在内的多项数据,并特别关注了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测量结果。同时,医护人员也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了严密监控。结果 研究组患儿在住院期间所需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此外,这些患儿的退热时间也显著短于接受常规治疗的患儿,咳嗽的消失时间也比对照组提前,而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同样是如此。结果 表明,在本研究中采用的治疗方法对于缩短患儿治疗周期具有重要意义。对比了两组儿童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发现研究组患儿的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一比较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作为炎症反应的一个关键指标,其降低可能有助于反映治疗效果的提升。尽管在改善患儿症状和减少住院时间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但在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两组之间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P>0.05)。这表明,虽然治疗方案有效,但仍需关注药物的安全性,以确保长期治疗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支原体肺炎 孟鲁司特钠 阿奇霉素 血清CRP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与全身免疫炎症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李悦 韩晓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84-0188,共5页
研究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患者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 TCSS)与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SII)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3年1月... 研究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患者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 TCSS)与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SII)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3年1月至2023年8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行多伦多临床评分。依据TCSS评分将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不合并DPN组(TCSS评分≤5分,n=58)和2型糖尿病合并DPN组(TCSS评分>5分,n=57)。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指标,分析SII在T2DM中表达情况与DPN的相关性。结果 T2DM合并DPN组的SII水平高于T2DM不合并DPN组(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SII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证实SII对DPN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AUC(95% CI)=0.854(0.776~0.913) ,P<0.001],最佳截断值为426.95,其对应的灵敏度为93%,特异度为69%。结论 SII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显著的相关性,SII升高对DPN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神经病变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分层与幼年型斯蒂尔病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吴梦园 徐达良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67-0170,共4页
探讨外周淋巴细胞计数分层与幼年型斯蒂尔病临床特点和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儿童医院治疗的44例幼年型斯蒂尔病患儿病例资料,根据治疗前外周血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将其分成3组(正常水平组、低水平组、极低水平组),比较三... 探讨外周淋巴细胞计数分层与幼年型斯蒂尔病临床特点和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儿童医院治疗的44例幼年型斯蒂尔病患儿病例资料,根据治疗前外周血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将其分成3组(正常水平组、低水平组、极低水平组),比较三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发热、皮疹、关节受累数目、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治疗后疾病活动度、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3个月后极低水平组发热发生率高于正常水平组(P<0.05),极低水平组关节受累数目多于正常水平组(P<0.05),极低水平组治疗后疾病活动度高于正常水平组(P<0.05);治疗6个月后低水平组发热发生率高于正常水平组(P<0.05),低水平组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正常水平组(P<0.05);治疗12个月后极低水平组关节受累数目高于正常水平组和低水平组(P<0.05);其余研究指标相近(P>0.05),但正常水平组炎性指标、治疗后疾病活动度和临床症状发生率均较低,临床缓解率均较高。三组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但正常水平组发生率最低。结论 外周血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可能成为监测幼年型斯蒂尔病患儿疗效的实验室指标之一,低水平淋巴细胞计数患儿的疗效和预后相对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年型斯蒂尔病 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淋巴细胞计数 疗效
原文传递
遗传性肾脏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和基因型分析
12
作者 司玉婷 邓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169-172,共4页
研究遗传性肾脏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型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于2016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遗传性肾脏病患儿139例。以遗传性肾脏病患儿中Alport综合症、肾单位肾痨、多囊肾等的临床表现及基因型特征为研究重点。结果 在65例... 研究遗传性肾脏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型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于2016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遗传性肾脏病患儿139例。以遗传性肾脏病患儿中Alport综合症、肾单位肾痨、多囊肾等的临床表现及基因型特征为研究重点。结果 在65例Alport综合症患儿中,男性较女性患儿占比大,(P<0.05);在患者的肾脏表现方面,大多数患者存在微量尿蛋白或大量尿蛋白,其中家族史中阳性的患者居多,遗传方式XLAS的居多,占50.77%(P>0.05)。在65例Alport综合症患儿中突变基因主要为COL4A3、COL4A4、COL4A5,基因突变类型中,错义突变占比较大为35.38%,剪切位点突变次之,为27.69%。在9例多囊肾患儿中,家族史阳性者8例;4例PKD1基因突变,4例PKHD1,1例PKD2。在9例肾单位肾痨患儿中2例以贫血为首发症状,肾功能评估CKD5期3例,CKD4期2例;遗传方式以常隐居多,2例患儿基因检测均显示NPHP1基因突变,3例显示TTC21B基因突变,3例显示NPHP3基因突变,1例显示CEP164基因突变。结论 遗传性肾脏疾病在儿童中的临床表现极为多变,这主要归因于其背后复杂的遗传机制。由于致病基因的多样性和遗传方式的差异性,疾病的病理特征和症状表现不同。同时,也强调了基因检测在遗传性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肾病 患儿 临床特点 基因分型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早期尿控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江轩 黄志文 席俊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46-0049,共4页
探究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在前列腺癌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泌尿科2021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60例,不同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电刺激治疗、观察组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对照组疗效低(P<0.05),漏尿情况治疗前(P... 探究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在前列腺癌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泌尿科2021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60例,不同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电刺激治疗、观察组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对照组疗效低(P<0.05),漏尿情况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时间缩短(P<0.05),并发症观察组低(P<0.05),生活质量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 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疾病症状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前列腺癌 电刺激 生物反馈
下载PDF
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分析
14
作者 陈柳 孙含青 +3 位作者 周汝环 张雁冰 李坤军 曹峰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9期585-588,共4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难治性鼻出血入院治疗的1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常见的出血部位、临床特点、疗效等。结果127例患者中不同年龄段(P=0.000)、是否合并高血压2、3级(P=0.0... 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难治性鼻出血入院治疗的1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常见的出血部位、临床特点、疗效等。结果127例患者中不同年龄段(P=0.000)、是否合并高血压2、3级(P=0.030)、是否长期口服抗凝药(P=0.000)患者出血部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入组患者中,二次止血成功患者14例。二次止血患者中,高血压2、3级患者与高血压1级和不合并高血压患者一次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常见出血部位与年龄,高血压2、3级及长期口服抗凝药有关,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是首选治疗方法,血压高低与电凝止血治愈率有关,血压控制不佳患者需同时积极控制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出血 电凝术 止血 内窥镜 治愈率
下载PDF
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45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姚国卿 戴立英 +1 位作者 石笑晴 范敏侠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6期7-11,共5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的临床表现及食物回避性试验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45例新生儿CMPA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胎龄将45例新生儿CMPA分为早产儿组(15例)和... 目的:分析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的临床表现及食物回避性试验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45例新生儿CMPA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胎龄将45例新生儿CMPA分为早产儿组(15例)和足月儿组(30例)两组,均采用食物回避性试验干预。总结两组临床表现和临床分度,比较两组组间干预后临床效果,以及两组组内干预前后体重及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白蛋白、嗜酸粒细胞、牛奶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sIgE)。结果:早产儿组呕吐7例(46.7%),腹胀9例(60.0%),腹泻5例(33.3%),血便4例(26.7%),咳喘1例(6.7%),湿疹和皮炎1例(6.7%),拒乳及体重不增2例(13.3%)。足月儿组呕吐9例(30.0%),腹胀7例(23.3%),腹泻15例(50.0%),血便16例(53.3%),咳喘2例(6.7%),湿疹和皮炎3例(10.0%),拒乳及体重不增1例(3.3%)。早产儿组轻、中度8例(53.3%),重度7例(46.7%);足月儿组轻、中度24例(80.0%),重度6例(20.0%)。干预后,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组sIgE阳性1例(6.7%),足月儿组sIgE阳性3例(10.0%)。两组组内干预前后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嗜酸粒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CMPA胃肠道反应位于首位,其次为皮肤与呼吸道反应,早产儿与足月儿临床表现有显著差异。食物回避性试验干预后,早产儿与足月儿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但干预前后两组组内体重和实验室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足月儿 牛奶蛋白过敏 临床分析 食物回避性试验 干预效果
下载PDF
基于改良衰弱指数评估老年患者衰弱程度对顺式阿曲库铵作用的影响
16
作者 薛松 汪平娟 +3 位作者 江涛 刘玉 李查兵 王义桥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衰弱状态对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和作用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4年4月本院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大于65岁)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访视时根据改良衰弱指数(modified Frailty Inde...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衰弱状态对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和作用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4年4月本院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大于65岁)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访视时根据改良衰弱指数(modified Frailty Index mFI-11)评估量表对老年患者进行改良衰弱指数评估并记录。随机选取没有数据缺失项的患者87例纳入本研究中,采集数据后根据mFI-11指数分为两组:mFI<0.27分为C组(非衰弱组),mFI≥0.27分为D组(衰弱组)。两组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麻(麻醉诱导、维持方案一致),入室后均进行肌松监测,分别记录患者入室镇静镇痛药物推注之后加速度肌松监测仪测得的T1及TOfr基础值(TOFrc),顺式阿曲库胺(0.15 mg/kg)推注后TOFr为0的时间(t0)、术中第1次TOFr为0.25的时间(t1)等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罹患高血压、糖尿病、周围血管疾病、感觉障碍、生活依赖程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血管意外病史以及脑血管事件伴神经功能受损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t0时间比较,D组较C组t0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t1时间比较,D组较C组t1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T1及TOFrc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衰弱指数评估为衰弱状态的患者与非衰弱状态患者相比,肌松监测下显示顺式阿曲库胺推注后,达到TOFr=0的时间更短、术中恢复到TOFr=0.25的时间更长,即随着衰弱程度的增加,顺式阿曲库胺起效时间更短,肌松开始恢复的时间则需要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衰弱指数 mFI-11 四个成串刺激 老年 顺式阿曲库胺
下载PDF
靶向髓源性抑制细胞在肺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及进展
17
作者 李娇 张春阳 韩志海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3期454-462,共9页
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具有强大的免疫抑制能力,是肿瘤微环境中主要的负调控细胞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DSCs在肺癌的形成和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MDSCs在肺肿瘤微环境中的多重作用,以及M... 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具有强大的免疫抑制能力,是肿瘤微环境中主要的负调控细胞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DSCs在肺癌的形成和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MDSCs在肺肿瘤微环境中的多重作用,以及MDSCs与预后不良和免疫治疗耐药的内在关联,探讨了靶向MDSCs在肺癌免疫治疗中的策略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源性抑制细胞 肺癌 免疫治疗
下载PDF
X射线透视引导下不同方式建立兔椎间盘退变模型的结果对比
18
作者 丁至立 黄杰 +3 位作者 蒋强 李土胜 刘江 丁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5-1002,共8页
背景:国内外学者认为新西兰大白兔腰椎解剖形态与人类腰椎更为相似,是理想的模型动物。在X射线引导下采用不同方式建立兔椎间盘退变模型目前尚缺乏系统性比较。目的:基于X射线引导采用针刺法、终板注射法以及改良终板注射法建立兔腰椎... 背景:国内外学者认为新西兰大白兔腰椎解剖形态与人类腰椎更为相似,是理想的模型动物。在X射线引导下采用不同方式建立兔椎间盘退变模型目前尚缺乏系统性比较。目的:基于X射线引导采用针刺法、终板注射法以及改良终板注射法建立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比较3种方法造模的效果。方法: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针刺组、终板注射组、改良终板注射组及空白对照组,针刺组对3个连续节段(L2/3、L3/4、L4/5)椎间盘进行针刺造模,终板注射组在3个连续节段终板单点注射50μL无水乙醇,改良终板注射组对3个连续节段椎间盘进行针刺并在相应节段终板4个方位点注射50μL无水乙醇,空白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术后2,4,8周进行X射线检查,测量椎间隙高度指数,然后取椎间盘组织进行解剖学观察、病理学检查。结果与结论:①解剖学观察显示,针刺组以纤维环破溃为主要表现,终板注射组主要以髓核退变为主要表现,改良终板注射组以全椎间盘结构紊乱为主要表现;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针刺组术后2周椎间隙高度指数降低最明显,终板注射组术后2,4周椎间隙高度指数降低明显,改良终板注射组术后2,4,8周椎间隙高度指数均显著降低;③病理学检查显示,针刺组纤维环结构出现破损,内层纤维环向内凸入,终板注射组表现为终板裂隙、排列混乱及细胞核丢失,改良终板注射组表现为整体椎间盘结构紊乱,髓核失水皱缩,与破损的纤维环无明显边界。结果表明,针刺法、终板注射法及改良终板注射法均能建立兔椎间盘退变模型,改良终板注射法较单一方法可大幅加快并加重椎间盘退变,可有效缩短实验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椎间盘退变 纤维环穿刺法 终板注射法 X射线 新西兰大白兔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运动评估对帕金森病及多系统萎缩P型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王茜尧 任娜 +5 位作者 陈纪霖 李华 李敏 张舒凤 于瑾 钱海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2-487,共6页
目的应用人工智能辅助下的运动障碍评估法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及多系统萎缩P型(multiple system atrophy-Parkinson,MSA-P)进行运动量化评估以期精准鉴别诊断。方法连续纳入2024年1~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和第三医... 目的应用人工智能辅助下的运动障碍评估法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及多系统萎缩P型(multiple system atrophy-Parkinson,MSA-P)进行运动量化评估以期精准鉴别诊断。方法连续纳入2024年1~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和第三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就诊的年龄≥60岁患者105例,根据诊断情况分为PD组48例,MSA-P组31例及对照组26例。收集一般资料,采用运动功能辅助评估系统进行运动评定,评估该方法在PD及MSA-P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3组面部表情指标、左右侧对指频率、左右侧手部运动频率、右侧手部运动的幅度变化率、左右侧连续翻掌频率、左右侧脚趾拍地频率、左右侧脚趾拍地冻结负荷、左右侧腿部灵活度频率、右侧腿部灵活度幅度变化率、左右侧腿部灵活度的冻结负荷、直立伸展角速度、转身耗时、前进步频、返回步频、前进平均步幅、返回平均步幅、前进平均步速、返回平均步速、前进平均步宽、返回平均步宽、左右手姿势性震颤频率、左右手姿势性震颤最大幅度、左右手动作性震颤频率、左右手动作性震颤最大幅度、左右手静止性震颤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MSA-P组左右侧瞬目频率、面部震颤最大幅度、面部震颤频率、直立伸展角速度、前进步频、返回步频明显低于PD组,张嘴时长占比及转身耗时明显高于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联合9项运动功能指标或5项面部表情指标鉴别诊断PD与MSA-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3(95%CI:0.895~0.991,P=0.000),0.925(95%CI:0.870~0.981,P=0.000),大于各单项指标。结论联合面部表情、姿势、步态等人工智能辅助的运动评估有助于PD及MSA-P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多系统萎缩 人工智能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微积分模型DWI全容积直方图分析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20
作者 张宝媞 汪飞 +6 位作者 孙宜楠 章少兰 汪敏敏 高何燕 程兰兰 刘孟潇 朱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1-338,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分数阶微积分(FROC)模型DWI全容积直方图参数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91例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多b值DWI扫描,经后处理得到FROC... 目的:探讨基于分数阶微积分(FROC)模型DWI全容积直方图参数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91例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多b值DWI扫描,经后处理得到FROC-DWI[异常扩散系数(D)、体素内扩散异质性参数(β)和空间参数(μ)]及ADC图全容积直方图参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良恶性病变组的D、β、μ及ADC图全容积直方图参数的差异。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构建综合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综合模型及各直方图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除D_(熵)、β_(最大值、峰度、90th、最小值)及ADC_(熵)外,其他FROC-DWI及ADC图全容积直方图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直方图参数组中,D50th、β_熵、μ偏度、ADC50th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高(分别为0.889、0.813、0.759、0.894)。纳入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FROC-DWI及ADC图全容积直方图参数建立综合模型1,AUC为0.960;纳入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FROC-DWI全容积直方图参数建立综合模型2,AUC为0.962。结论:基于FROC-DWI全容积直方图参数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具有一定价值,在各直方图参数组中,D50th、β_(熵)、μ_(峰度)、ADC_(50th)的诊断价值最高;多直方图参数联合诊断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分数阶微积分模型 直方图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