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何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5期150-151,共2页
所谓的护理风险主要是在护理过程中产生的可能不安全事件,而护理风险管理则是对于潜在的风险进行护理识别、评价和处理[1]。由于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医院在护理过程中的风险承担也越来越大,而且护理风险贯穿于医疗卫生的始终,尤其... 所谓的护理风险主要是在护理过程中产生的可能不安全事件,而护理风险管理则是对于潜在的风险进行护理识别、评价和处理[1]。由于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医院在护理过程中的风险承担也越来越大,而且护理风险贯穿于医疗卫生的始终,尤其是肿瘤科的护理基本上都是化疗、手术以及癌症晚期患者,其存在的护理管理风险极大,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医疗风险的形成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因素,而且当前的医疗风险导致了很多的不良事件出现,对医院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声誉影响。同时也给患者的家属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负担,而且还带来了精神上的折磨,因此对于医院的风险管理值得医院各个部门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主要针对肿瘤科的护理风险管理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切实落实好护理风险管理为医院对医疗风险控制提供借鉴,并且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 肿瘤科 应用
原文传递
护理流程在肿瘤科患者进行化疗时的应用方法与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汪恒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27-128,共2页
目的:了解肿瘤科患者接受化疗时应用护理流程的具体措施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肿瘤科收治的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针对性护理流程干预措施化疗治疗,对照组接受... 目的:了解肿瘤科患者接受化疗时应用护理流程的具体措施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肿瘤科收治的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针对性护理流程干预措施化疗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概率、知识掌握率,及对护理措施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各临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措施满意度为96.00%优于对照组的82.00%(P<0.05)。结论:对肿瘤科化疗患者应用护理流程进行干预,能让护理内容更具针对性与科学性,显著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环境,值得临床重视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流程 肿瘤科 化疗
下载PDF
D-二聚体与癌胚抗原和糖链抗原19-9在胃癌患者肿瘤负荷及疗效评价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吴珊 王冰 +3 位作者 方征 汪硕敏 王茺茺 唐梦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索D-二聚体、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19-9(CA199)在胃癌患者肿瘤负荷和疗效评价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28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肿瘤负荷程度,分为无肿瘤负荷组(56例)和有肿瘤负荷组(72例),测定患者血浆D-二聚体、CEA和CA... 目的探索D-二聚体、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19-9(CA199)在胃癌患者肿瘤负荷和疗效评价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28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肿瘤负荷程度,分为无肿瘤负荷组(56例)和有肿瘤负荷组(72例),测定患者血浆D-二聚体、CEA和CA199水平,比较两组之间及有肿瘤负荷组化疗前后三项指标水平的差异,分析三项指标对胃癌患者肿瘤负荷和化疗疗效的预测效能。结果D-二聚体、CEA和CA199对胃癌患者肿瘤负荷预测的灵敏度分别为63.9%、58.3%、30.6%,D-二聚体和CEA联合预测的灵敏度为77.8%;D-二聚体、CEA和CA199对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后进展预测的灵敏度分别为87.0%、65.2%、30.4%,D-二聚体和CEA联合预测的灵敏度为95.7%。结论多项指标联合的预测效能要优于单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生物标记 肿瘤 癌胚抗原 CA-19-9抗原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
下载PDF
胃癌病人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与肿瘤远处转移及分期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吴珊 王冰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404-1408,共5页
目的探索胃癌病人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与肿瘤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139例胃癌病人,按照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分为有远处转移组(56例)和无远处转移组(83例),根据第八版... 目的探索胃癌病人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与肿瘤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139例胃癌病人,按照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分为有远处转移组(56例)和无远处转移组(83例),根据第八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胃癌分期标准分为Ⅰ期15例、Ⅱ期21例、Ⅲ期47例、Ⅳ期56例,分析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以及与TNM分期的相关性。结果血小板计数有远处转移组[(248.13±87.55)×10^(9)/L]高于无远处转移组[(212.23±77.20)×10^(9)/L];在凝血指标中,纤维蛋白原有远处转移组[(3.66±1.26)g/L]高于无远处转移组[(3.16±0.84)g/L],凝血酶原时间有远处转移组[(11.99±1.06)s]高于无远处转移组[(11.36±0.72)s],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有远处转移组[(26.50±3.96)s]高于无远处转移组[(24.61±3.31)s],国际标准化比值有远处转移组1.03±0.10高于无远处转移组0.97±0.07,与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凝血酶时间有远处转移组[(17.14±1.11)s]低于无远处转移组[(17.69±1.04)s],与TNM分期呈负相关(P<0.05)。结论胃癌病人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与肿瘤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有相关性,作为辅助检测手段,有助于预测胃癌病人的转移及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血小板计数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时间 肿瘤转移
下载PDF
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顾利利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951-952,共2页
目的研究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状况。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中随机选取63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PICC置管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病例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探究PICC置管术的临床疗效。结果经PICC置管术... 目的研究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状况。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中随机选取63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PICC置管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病例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探究PICC置管术的临床疗效。结果经PICC置管术治疗的63例肿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成功率较高,能够有效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结论 PICC置管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的特点,在临床肿瘤护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相信PICC置管术在今以后肿瘤护理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会更加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护理 PICC置管术 应用分析 并发症
下载PDF
住院肿瘤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琦 夏巧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9期2926-2927,共2页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住院肿瘤患者睡眠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强睡眠护理干...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住院肿瘤患者睡眠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强睡眠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PSQI)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PSQ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出院时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明显比对照组轻,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肿瘤科患者住院期间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轻其焦虑抑郁程度,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肿瘤患者 护理干预 睡眠质量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护理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国凤 徐丽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第19期106-106,共1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块患者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护理措施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恶性肿瘤行药物化疗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预防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结果... 目的:探讨恶性肿块患者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护理措施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恶性肿瘤行药物化疗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预防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发生静脉压3例,占8.8%,化疗药物外渗1例,占2.9%;对照组并发静脉炎12例,占35.3%,化疗药物外渗10例,占29.4%,组织坏死5例,占14.7%,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进行药物化疗者,采取药物外渗预防护理,能降低药物外渗发生率,利于治疗如期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化疗药物外渗 预防护理
下载PDF
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夏巧玲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1092-1093,共2页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从2012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共98例恶性肿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反应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结果在有效的心理护理下,病人积极的配合治疗,取得良好的预后,提高了患者的...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从2012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共98例恶性肿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反应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结果在有效的心理护理下,病人积极的配合治疗,取得良好的预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心情放松,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心理护理 效果
下载PDF
肿瘤患者疼痛的评估与护理策略
9
作者 刘琦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8期499-499,共1页
目的:肿瘤患者疼痛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3月我科肿瘤晚期患者78例,随机分成对照和观察两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遵医嘱给予止痛处理措施。而观察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舒适护理、替代疗法。结果两组... 目的:肿瘤患者疼痛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3月我科肿瘤晚期患者78例,随机分成对照和观察两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遵医嘱给予止痛处理措施。而观察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舒适护理、替代疗法。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其中观察组病疼痛程度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肿瘤晚期疼痛的患者实施全面、规范的护理措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护理 肿瘤晚期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与护理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芝丽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8期4207-4208,共2页
目的:探究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与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诊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添加心理干预。观察和记录患者护理前后的... 目的:探究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与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诊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添加心理干预。观察和记录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均显著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住院化疗加强心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抑郁的发生风险,赢得患者的较多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恶性肿瘤 心理干预 护理
下载PDF
老年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的常见原因和护理措施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芝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459-460,共2页
目的了解导致老年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的常见诱发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至2014年收治老年晚期肿瘤患者5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诱发呼吸困难的常见原因并制定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了解导致老年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的常见诱发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至2014年收治老年晚期肿瘤患者5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诱发呼吸困难的常见原因并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另选取本院同期收治应用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的老年晚期肿瘤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呼吸困难改善率。结果诱发老年晚期肿瘤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原因有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常见的为合并肺气肿、心力衰竭;心理因素一般为抑郁、焦虑及恐惧情绪,其它诱发呼吸困难的因素为生活难以自理以及病情恶劣。接受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晚期肿瘤合并有呼吸困难患者应该了解诱发因素并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并缓解其负面情绪,保障其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肿瘤 呼吸困难 护理
下载PDF
丹皮酚对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的体外放射增敏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珊 权循凤 +5 位作者 孙国平 金问森 陈先平 汪志 雷宇 吴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18-1422,共5页
目的探讨丹皮酚在体外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放射增敏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丹皮酚对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松胞素B(CB)微核法研究丹皮酚对Eca-109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克隆形成试验观察丹皮酚对Eca-109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目的探讨丹皮酚在体外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放射增敏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丹皮酚对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松胞素B(CB)微核法研究丹皮酚对Eca-109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克隆形成试验观察丹皮酚对Eca-109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射线联合丹皮酚对Eca-109细胞的COX-2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结果 1丹皮酚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有生长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9.40±2.23)mg/L。2 7.81 mg/L丹皮酚加重照射后Eca-109细胞的染色质损伤,提高其放射敏感性。3克隆形成实验显示,丹皮酚对Eca-109细胞有增敏作用,放射增敏比为1.092。4 6 Gy X射线照射后48 h,Eca-109细胞中的COX-2和Survivin的表达增加(P<0.01),3.91、7.81、15.63 mg/L丹皮酚可不同程度降低照射后COX-2和Survivin的表达,其中3.91 mg/L丹皮酚对COX-2表达的下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蛋白表达的变化呈正相关性(r=0.955,P<0.05)。结论丹皮酚在体外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有放射增敏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OX-2和Survivin两种蛋白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食管癌 放射增敏 COX-2 SURVIVIN
下载PDF
COX-2与突变型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彬 聂国庆 +2 位作者 张超 朱黎敏 夏本跃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5-299,共5页
目的研究COX-2蛋白和突变型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相互关系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对99例乳腺癌组织中COX-2蛋白... 目的研究COX-2蛋白和突变型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相互关系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对99例乳腺癌组织中COX-2蛋白和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99例乳腺癌中COX-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9.7%(69/99),COX-2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原发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状况、TNM临床分期、激素受体状况均无显著相关(P>0.05),而与C-erbB-2蛋白表达呈显著相关(P<0.05)。99例乳腺癌中突变型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8.5%(48/99),突变型p53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TNM临床分期、激素受体状况无显著相关(P>0.05),而与原发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状况、C-erbB-2蛋白表达呈显著相关(P<0.05)。COX-2蛋白表达与突变型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88,P<0.05),两者共表达与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状况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COX-2蛋白和突变型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COX-2蛋白与突变型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两者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是反映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基因 环加氧酶 P53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顺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彬 汤雷 +1 位作者 聂国庆 张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2049-2051,共3页
目的:观察替吉奥(S-1)联合多西他赛(Docetaxel)、顺铂(DD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36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5例采用替吉奥(S-1)50mg/(m2·d),分2次口服,第1-14天;多西他赛(Docetaxel)75mg/(m2·... 目的:观察替吉奥(S-1)联合多西他赛(Docetaxel)、顺铂(DD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36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5例采用替吉奥(S-1)50mg/(m2·d),分2次口服,第1-14天;多西他赛(Docetaxel)75mg/(m2·d),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DDP)20mg/(m2·d),静脉滴注第1-5天,B组21例采用5-FU 500mg/(m2·d),静脉滴注24h,第1-5天;多西他赛和顺铂的剂量及用法同A组,两组均21天为1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按WHO标准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KPS评分,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顺铂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可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替吉奥 多西紫杉醇 顺铂 化疗
下载PDF
丁香柿楴汤合洛贝林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健 石皖荣 +3 位作者 王木杉 夏本跃 陆丽 刘莉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83-385,共3页
目的观察丁香柿楴汤合并洛贝林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自6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随机分为研究组(丁香柿楴汤合洛贝林)和对照组(洛贝林)各30例。对照组给予洛贝林3 mg肌注,1次/天,研究组加服丁香柿楴汤。对... 目的观察丁香柿楴汤合并洛贝林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自6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随机分为研究组(丁香柿楴汤合洛贝林)和对照组(洛贝林)各30例。对照组给予洛贝林3 mg肌注,1次/天,研究组加服丁香柿楴汤。对两组病例治疗前后有效率、起效时间及病程分别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在起效时间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程方面,研究组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效率方面,研究组24 h、48 h、72 h、96 h有效率分别为76.7%、90.0%、100.0%、100.0%;对照组24 h、48 h、72 h、96 h有效率分别为53.3%、70%、80%、83.3%,研究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香柿楴汤合洛贝林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是可靠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呃逆 丁香柿蒂汤 洛贝林
下载PDF
经腹腔和静脉应用多西紫杉醇治疗胃癌恶性腹腔积液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彬 聂国庆 +3 位作者 张超 何玮 夏本跃 梅蔚德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345-347,共3页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经腹腔和静脉双途径应用治疗胃癌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35例晚期胃癌伴恶性腹腔积液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5例采用腹腔和静脉同时用药方法,用药方案为多西紫杉醇37.5mg/m2腹腔注入,同时多西紫杉醇...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经腹腔和静脉双途径应用治疗胃癌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35例晚期胃癌伴恶性腹腔积液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5例采用腹腔和静脉同时用药方法,用药方案为多西紫杉醇37.5mg/m2腹腔注入,同时多西紫杉醇37.5mg/m2静脉滴注,顺铂2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5-氟尿嘧啶每天750 mg/m2持续输注120小时,B组20例全部采用静脉用药方法,药物种类与剂量同A组,21天为1周期,每2个周期按WHO标准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5例入组患者中完成2个周期者4例,3个周期者10例,4个周期者21例。35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A组CR 3例(20.0%),PR 7例(46.7%),SD 3例(20.0%),PD 2例(13.3%),总有效率(CR+PR)为66.7%;B组CR 1例(5.0%),PR 7例(35.0%),SD 8例(40.0%),PD 4例(20.0%),总有效率(CR+PR)为40.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6.8月,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5.2月;B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5.9月,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4.6月,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肌肉关节痛、口腔黏膜炎和脱发等,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未见过敏反应及明显的肝肾功能受损,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多西紫杉醇腹腔应用对胃癌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腔积液 多西紫杉醇 腹腔灌注化疗
下载PDF
PICC带管出院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锋 徐丽萍 李敏 《安徽医学》 2012年第5期616-618,共3页
目的探讨PICC带管出院的常见并发症产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78例门诊随访的PICC置管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出现并发症依次为导管堵塞(31.25%),导管脱出(25.00%),静脉穿刺处感染(25.00%),导管破损(12.50%),静脉炎(6.25%... 目的探讨PICC带管出院的常见并发症产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78例门诊随访的PICC置管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出现并发症依次为导管堵塞(31.25%),导管脱出(25.00%),静脉穿刺处感染(25.00%),导管破损(12.50%),静脉炎(6.25%)。结论 16例患者经维护后13例PICC导管继续使用,因此加强患者及家属在出院期间的导管维护和管理可降低PICC带管的并发症,提高PICC导管的有效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带管出院 并发症 静脉炎
下载PDF
解毒消痈中药灌肠联合靶向药物治疗老年晚期非小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超 童佳兵 +1 位作者 王彬 伍权 《陕西中医》 2015年第8期1017-1019,共3页
目的:对解毒消痈中药灌肠联合靶向药物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每组各25例。西药组患者给... 目的:对解毒消痈中药灌肠联合靶向药物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每组各25例。西药组患者给予口服吉非替尼,中西药结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解毒消痈中药灌肠治疗,治疗4周为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生存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西药结合组部分缓解人数较西药组明显减少,且疾病控制率以及除经济困难外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西药组。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腹泻、恶心呕吐及肝功能异常,其中中西药结合组Ⅰ~Ⅱ度皮疹、Ⅰ~Ⅱ度腹泻的发生率相比西药组明显减少,而0度腹泻的人数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联合靶向治疗可有效控制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进展,提高疾病控制率,而中药治疗可辨证施治,并通过积极改善靶向治疗所致的药物毒副反应及临床症状,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中西医结合疗法 灌肠剂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根治术并行造口术患者排便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琦 马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878-879,共2页
目的探讨研究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根治术并行造口术患者在排便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来本院治疗的80位患有直肠癌并行造口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 目的探讨研究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根治术并行造口术患者在排便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来本院治疗的80位患有直肠癌并行造口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在接受不同护理模式后在排便时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患者术后排便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直肠癌根治术并行造口术患者方面,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满意率,促进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根治术 造口术 临床护理干预路径 排便自我管理能力
下载PDF
优质护理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并发症与心理因素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顾利利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32期7277-7277,共1页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并发症以及心理因素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肺癌根治术治疗,根据术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对两组...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并发症以及心理因素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肺癌根治术治疗,根据术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以及SAS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肺癌患者根治术后的护理运用中,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肺癌根治术 并发症 心理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