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脊柱转移瘤微创手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雄伟
曹叙勇
刘耀升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2年第7期554-560,共7页
随着全身治疗水平的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逐渐延长,脊柱转移瘤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手术联合放射治疗是脊柱转移瘤的主要治疗方案。传统开放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病率相对较高,导致术后恢复期延长,后续治疗也被迫推迟。微创...
随着全身治疗水平的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逐渐延长,脊柱转移瘤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手术联合放射治疗是脊柱转移瘤的主要治疗方案。传统开放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病率相对较高,导致术后恢复期延长,后续治疗也被迫推迟。微创手术组织损伤小、术中失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可以在短时间内开展辅助治疗,因此愈发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目前常用的微创治疗手段包括经皮椎体骨水泥增强术、经皮/小切口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微创减压、内镜技术和经皮消融技术。本文就上述微创手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微创手术
椎体增强手术
减压手术
消融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RNF43靶向PTEN进行泛素化修饰抑制人胃癌细胞AGS增殖与迁移
被引量:
1
2
作者
邵笑
魏从文
+1 位作者
闵敏
董瑞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63-1768,共6页
目的研究E3泛素连接酶环指蛋白43(RNF43)在人胃腺癌细胞AGS中新的作用靶点及其对AGS凋亡、增殖与迁移的影响。方法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RNF43在人胃腺癌细胞AGS中的瞬时转染效率;使用Western blot研究高表达RNF43对AGS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
目的研究E3泛素连接酶环指蛋白43(RNF43)在人胃腺癌细胞AGS中新的作用靶点及其对AGS凋亡、增殖与迁移的影响。方法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RNF43在人胃腺癌细胞AGS中的瞬时转染效率;使用Western blot研究高表达RNF43对AGS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免疫共沉淀实验研究RNF43与PTEN的相互作用及RNF43对PTEN的泛素化修饰;分别用流式细胞实验、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研究RNF43通过调控PTEN的表达对AGS细胞凋亡、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细胞荧光结果显示,外源RNF43成功在人胃腺癌细胞AGS中过表达;RNF43与PTEN在AGS中存在相互作用,RNF43可以通过K63形式的泛素化方式对PTEN进行泛素化修饰并增加PTEN的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功能实验结果显示RNF43可以通过靶向调控PTEN的功能水平进而加速AGS的凋亡并抑制AGS的增殖与迁移。结论RNF43可以通过对PTEN的泛素化修饰来抑制人胃癌细胞AGS的增殖与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F43
PTEN
AGS
泛素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树突状细胞临床治疗实体瘤:峰回路转
3
作者
张一健
张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45-753,共9页
肿瘤免疫细胞疗法展现了良好的临床抗肿瘤前景。树突状细胞(DC)识别肿瘤抗原作为机体免疫响应的关键起始步骤,捕获肿瘤抗原后分化成熟,在淋巴结将抗原信号提呈给CD4^(+)T细胞、CD8^(+)T细胞等免疫细胞,激发抗肿瘤效应,应用于肿瘤治疗,...
肿瘤免疫细胞疗法展现了良好的临床抗肿瘤前景。树突状细胞(DC)识别肿瘤抗原作为机体免疫响应的关键起始步骤,捕获肿瘤抗原后分化成熟,在淋巴结将抗原信号提呈给CD4^(+)T细胞、CD8^(+)T细胞等免疫细胞,激发抗肿瘤效应,应用于肿瘤治疗,尤其是实体瘤,被寄予厚望。但由于实体瘤TME复杂的结构特点、DC和T/B细胞免疫响应的机制不清晰等问题犹如崇山峻岭摆在眼前,故未能形成关键理论和技术突破。以CAR-T细胞为代表的精准细胞免疫疗法已表现出优势,但仍面临抗原选择瓶颈。DC治疗性疫苗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随着DC在TME中关键作用机制的进一步揭示,研究者的目光重新聚焦在DC抗肿瘤效应,推动着DC与其他手段的联合疗法、工程化DC疫苗等实体瘤治疗方案从基础向临床转化,目前正迈入DC临床治疗实体瘤的新阶段。本文系统地对DC治疗实体瘤的临床研究进展、实体瘤TME中DC的种类及其抗肿瘤机制、工程化DC疫苗,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等问题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免疫细胞治疗
实体瘤
肿瘤微环境
肿瘤疫苗
原文传递
题名
脊柱转移瘤微创手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雄伟
曹叙勇
刘耀升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骨科
解放军总医院
第五
医学
中心
骨科
解放军总医院
骨科学部
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研究
中心
出处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2年第7期554-560,共7页
基金
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Z171100001017176,Z161100000516232)。
文摘
随着全身治疗水平的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逐渐延长,脊柱转移瘤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手术联合放射治疗是脊柱转移瘤的主要治疗方案。传统开放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病率相对较高,导致术后恢复期延长,后续治疗也被迫推迟。微创手术组织损伤小、术中失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可以在短时间内开展辅助治疗,因此愈发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目前常用的微创治疗手段包括经皮椎体骨水泥增强术、经皮/小切口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微创减压、内镜技术和经皮消融技术。本文就上述微创手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微创手术
椎体增强手术
减压手术
消融技术
Keywords
Spinal Metastases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Vertebral Augmentation
Decompression
Ablation
分类号
R738.1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RNF43靶向PTEN进行泛素化修饰抑制人胃癌细胞AGS增殖与迁移
被引量:
1
2
作者
邵笑
魏从文
闵敏
董瑞华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临床学院
军事科学院军事
医学
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解放军总医院
第五
医学
中心
南院区消化内科
首都
医科大
学附属北京友谊
医院
研究型病房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63-1768,共6页
基金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编号:Z191100001119140)。
文摘
目的研究E3泛素连接酶环指蛋白43(RNF43)在人胃腺癌细胞AGS中新的作用靶点及其对AGS凋亡、增殖与迁移的影响。方法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RNF43在人胃腺癌细胞AGS中的瞬时转染效率;使用Western blot研究高表达RNF43对AGS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免疫共沉淀实验研究RNF43与PTEN的相互作用及RNF43对PTEN的泛素化修饰;分别用流式细胞实验、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研究RNF43通过调控PTEN的表达对AGS细胞凋亡、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细胞荧光结果显示,外源RNF43成功在人胃腺癌细胞AGS中过表达;RNF43与PTEN在AGS中存在相互作用,RNF43可以通过K63形式的泛素化方式对PTEN进行泛素化修饰并增加PTEN的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功能实验结果显示RNF43可以通过靶向调控PTEN的功能水平进而加速AGS的凋亡并抑制AGS的增殖与迁移。结论RNF43可以通过对PTEN的泛素化修饰来抑制人胃癌细胞AGS的增殖与迁移。
关键词
RNF43
PTEN
AGS
泛素化
Keywords
RNF43
PTEN
AGS
ubiquitination
分类号
R349.5 [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树突状细胞临床治疗实体瘤:峰回路转
3
作者
张一健
张斌
机构
中国人民
解放军总医院
第五
医学
中心
血液病
医学
部暨造血干细胞治疗与转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出处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45-753,共9页
基金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项目(No.Z181100001818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31900678)。
文摘
肿瘤免疫细胞疗法展现了良好的临床抗肿瘤前景。树突状细胞(DC)识别肿瘤抗原作为机体免疫响应的关键起始步骤,捕获肿瘤抗原后分化成熟,在淋巴结将抗原信号提呈给CD4^(+)T细胞、CD8^(+)T细胞等免疫细胞,激发抗肿瘤效应,应用于肿瘤治疗,尤其是实体瘤,被寄予厚望。但由于实体瘤TME复杂的结构特点、DC和T/B细胞免疫响应的机制不清晰等问题犹如崇山峻岭摆在眼前,故未能形成关键理论和技术突破。以CAR-T细胞为代表的精准细胞免疫疗法已表现出优势,但仍面临抗原选择瓶颈。DC治疗性疫苗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随着DC在TME中关键作用机制的进一步揭示,研究者的目光重新聚焦在DC抗肿瘤效应,推动着DC与其他手段的联合疗法、工程化DC疫苗等实体瘤治疗方案从基础向临床转化,目前正迈入DC临床治疗实体瘤的新阶段。本文系统地对DC治疗实体瘤的临床研究进展、实体瘤TME中DC的种类及其抗肿瘤机制、工程化DC疫苗,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等问题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免疫细胞治疗
实体瘤
肿瘤微环境
肿瘤疫苗
Keywords
dendritic cell(DC)
immune cell therapy
solid tumor
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
cancer vaccine
分类号
R392.12 [医药卫生—免疫学]
R329.2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730.51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脊柱转移瘤微创手术的研究进展
赵雄伟
曹叙勇
刘耀升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RNF43靶向PTEN进行泛素化修饰抑制人胃癌细胞AGS增殖与迁移
邵笑
魏从文
闵敏
董瑞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树突状细胞临床治疗实体瘤:峰回路转
张一健
张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