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藜芦醇通过调节BDNF/Akt/CREB及TREM1/2表达失衡抑制脂多糖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 被引量:7
1
作者 徐静娴 刘森 +3 位作者 高欣冉 高叶俊 夏清荣 葛金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02-1408,共7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BV2细胞炎症反应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BV2细胞体外培养并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藜芦醇(10^(-6)-10^(-10)mol·L^(-1))、氟西汀(10^(-7)mol·L^(-1))组、布洛芬(10^(-...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BV2细胞炎症反应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BV2细胞体外培养并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藜芦醇(10^(-6)-10^(-10)mol·L^(-1))、氟西汀(10^(-7)mol·L^(-1))组、布洛芬(10^(-7)mol·L^(-1))组。MTT及LDH法观察LPS诱导BV2细胞炎症反应的时效和量效变化及白藜芦醇对BV2细胞LDH分泌的影响,qRT-PCR法测定炎症因子IL-1β、IL-6及TNF-α的mRNA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Iba-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DNF、CREB、p-CREB、Akt、p-Akt、Synaptotagmin I、TREM1及TREM2的蛋白表达。结果随着LPS刺激浓度及时间延长,LDH释放量增加,综合选择LPS(1 mg·L^(-1))刺激24 h用于后续实验。白藜芦醇(10^(-6)-10^(-10)mol·L^(-1))减少LPS诱导的BV2细胞培养上清中的LDH释放,并下调IL-1β、IL-6及TNF-α的mRNA表达,逆转BDNF/Akt/CREB及TREM1/2的蛋白表达失衡。此外,白藜芦醇(10^(-7)mol·L^(-1))还可抑制BV2细胞的过度激活。结论白藜芦醇能够抑制LPS诱导的BV2细胞损伤及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调节BDNF/Akt/CREB及TREM1/2表达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小胶质细胞 脂多糖 神经炎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
下载PDF
大黄[庶虫]虫丸调控ASIC1a/VEGF通路缓解肝纤维化 被引量:6
2
作者 曹锐 朱月琴 +6 位作者 林慧敏 李洋洋 闻祥瑞 莫文汐 程欣然 吴丽 黄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28-934,共7页
目的探究中药复方大黄[庶虫]虫丸(DHZCP)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大鼠化学性肝纤维化模型的防治作用及酸敏感离子通道1a(acid-sensitive ion channels 1a,ASIC1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相关机... 目的探究中药复方大黄[庶虫]虫丸(DHZCP)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大鼠化学性肝纤维化模型的防治作用及酸敏感离子通道1a(acid-sensitive ion channels 1a,ASIC1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腹腔注射CCl_(4)植物油混合溶液建立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均分成六组: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DHZCP低剂量组、DHZCP中剂量组、DHZCP高剂量组和秋水仙碱(Col)阳性对照组。HE染色、血清学指标评测各组肝脏病理损伤,Masson染色法观察各组胶原纤维的生成,免疫组化、Western blot、q-PCR法检测各组肝组织中ASIC1a、CaMKKβ、VEGF、α-SMA、Collagen-Ⅰ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升高,肝组织结构损坏严重,ASIC1a、CaMKKβ、VEGF、α-SMA、Collagen-I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与模型组相比DHZCP各治疗组可明显缓解CCl4所致的大鼠肝纤维化病理变化,明显降低血清ALT、AST水平,剂量依赖性下调ASIC1a、CaMKKβ、VEGF、α-SMA、Collagen-Ⅰ等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DHZCP可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病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肝组织中ASIC1a/VE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庶虫]虫丸 肝纤维化 酸敏感离子通道 四氯化碳 Α-SMA VEGF
下载PDF
外泌体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及诊疗标志物开发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森 葛金芳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7-244,共8页
外泌体是一种纳米级大小的细胞外分泌囊泡,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结构,可以携带多种DNA,RNA以及蛋白质等生物分子,是细胞间信号传递的重要载体。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外泌体及其内含物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组织敏感性,参与糖脂代谢... 外泌体是一种纳米级大小的细胞外分泌囊泡,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结构,可以携带多种DNA,RNA以及蛋白质等生物分子,是细胞间信号传递的重要载体。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外泌体及其内含物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组织敏感性,参与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的调控,在包括糖尿病在内的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外泌体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及诊疗标志物开发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MIRNAS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血清标志物
原文传递
ASIC1a对急性肺损伤大鼠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月琴 潘学胜 +6 位作者 杜娜 刘敬浩 刘兰 吴县 王媛媛 胡成穆 黄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6-401,共6页
目的探讨酸敏感离子通道-1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体质量180~220 g的SPF级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阿米洛利组和地塞米松组。观察大鼠的肺组... 目的探讨酸敏感离子通道-1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体质量180~220 g的SPF级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阿米洛利组和地塞米松组。观察大鼠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内切核糖核酸酶肌醇需要酶1(IRE-1)、人X盒结合蛋白1(XBP-1)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GRP78、剪切的半胱胺酸蛋白酶蛋白-12(c-caspase-12)、IRE-1和XBP-1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肺泡塌陷,间质性水肿;IL-6的表达上调(P<0.01)。阿米洛利组以及地塞米松组肺组织相关指标改善。Western blot结果提示,模型组的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相比于对照组增加,阿米洛利组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相比于模型组降低(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模型组的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相比于对照组增加,阿米洛利组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相比于模型组降低(P<0.01)。结论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中ASIC1a的上调可能介导内质网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酸敏感离子通道 脂多糖 阿米洛利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