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镜手术对重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5
1
作者 周和平 查正江 +3 位作者 王雷 陈敏 张清超 唐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3003-3007,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手术对重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96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其中经神经内镜手术49例,单纯脑室外引流手术47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住院...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手术对重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96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其中经神经内镜手术49例,单纯脑室外引流手术47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GCS评分、术后血肿清除程度、预后和相关并发症。结果神经内镜组和单纯脑室外引流组血肿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颅内感染和术后第1、14天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随访6个月,ADL评分神经内镜组预后良好35例(71.42%),脑积水5例(10.20%)。脑室外引流组预后良好18例(38.29%),脑积水19例(40.42%)。神经内镜组预后良好率、脑积水发生率明显好于脑室外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及转归,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室出血 神经内镜 脑室外引流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自发性脑出血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施雪英 袁良津 +2 位作者 蒋鸣坤 顾尚恒 曹莉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1286-1289,共4页
目的分析相关因素与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的关联性,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6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住院治疗的247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是否发生神经功能恶化(neurological deteriorati... 目的分析相关因素与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的关联性,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6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住院治疗的247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是否发生神经功能恶化(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ND)及时间分为非ND、72 h内ND与72 h后ND组,分析不同组脑出血患者各危险因素与ND的独立相关性。结果 247例患者中,其中非ND组189例,72 h内ND组31例,72 h后ND组27例。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血肿形状不规则(OR=1.136,95%CI 1.001~1.290,P=0.048)、破入脑室(OR=1.693,95%CI 1.145~2.502,P=0.009)与72 h内发生ND呈独立相关。未鼻饲(OR=1.126,95%CI 1.019~1.244,P=0.020)、肺部感染(OR=1.216,95%CI 1.045~1.415,P=0.012)与72 h后发生ND独立相关。结论血肿形状不规则、血肿破人脑室是72 h内ND的独立危险因素,未鼻饲、肺部感染是72 h后N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肺炎 插管法 胃肠 磁共振成像 危险因素 因素分析 统计学 神经功能恶化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经三七总皂甙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表型特征、凋亡蛋白的表达及存活 被引量:5
3
作者 施雪英 陈先文 +3 位作者 袁良津 方毅 周力军 胡慧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2期8465-8468,共4页
目的:研究证实三七总皂甙能促进骨髓间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的横向分化,但分化细胞能否表达神经递质?存活时间是否延长?采用三七总皂甙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并检测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表型特征、凋亡蛋白表达及存活情况。方法... 目的:研究证实三七总皂甙能促进骨髓间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的横向分化,但分化细胞能否表达神经递质?存活时间是否延长?采用三七总皂甙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并检测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表型特征、凋亡蛋白表达及存活情况。方法:实验于2006-01/2007-01在安徽医科大学实验中心完成。①实验方法:脱颈椎法快速处死大鼠,取股骨,剪断骨两端,IMDM冲洗骨髓腔,分离培养骨髓间质干细胞。取第5代细胞,用含体积分数为0.2胎牛血清、1mmol/L2巯基乙醇的完全培养液预诱导24h,然后更换含不同诱导剂的无血清培养液诱导分化,设立3组:三七总皂甙组的诱导剂含2.0g/L三七总皂甙,2巯基乙醇+丁羟茴醚组的诱导剂含200μmol/L丁羟茴醚+10mmol/L2巯基乙醇,空白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诱导剂。②实验评估:观察诱导期间细胞形态变化及分化细胞的存活时间。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表型特征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情况,并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结果:①加入三七总皂甙诱导后约2h可见细胞胞质收缩,逐渐有突起形成。约5h后多数细胞呈明显的神经元样细胞形态,胞体呈圆形,突起较长,双极或多极形,在突起末端出现分支,部分相邻细胞的突起连接成网。②2巯基乙醇+丁羟茴醚诱导8h后即有部分细胞贴壁,但不牢靠,1d后约半数细胞死亡,3d后仅少数细胞存活。三七总皂甙诱导后细胞死亡现象缓慢发生,1周内少数神经元样细胞出现漂浮、崩解,三四周仍有部分细胞存活。③分化细胞能够表达神经干细胞标志巢蛋白、神经元标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递质标志乙酰胆碱酯酶及γ-氨基丁酸,不表达酪氨酸羟化酶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④诱导后12,24h与2巯基乙醇+丁羟茴醚组比较,三七总皂甙组分化细胞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1),bax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1)。结论:三七总皂甙在体外能够有效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表达神经递质表型特征;与传统的诱导因子比较,可延长细胞存活时间,且具有抗细胞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神经元 分化 三七总皂甙 凋亡
下载PDF
45例腕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姚正鹏 袁良津 +2 位作者 陈祚胜 唐向阳 姜伟韬 《安徽医药》 CAS 2010年第9期1045-1046,共2页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TS)神经电生理特征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72侧CTS患者进行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和电位测定,及拇短展肌、小指展肌的肌电图检查。结果神经电生理检查: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运动末端运动潜伏期(DML...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TS)神经电生理特征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72侧CTS患者进行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和电位测定,及拇短展肌、小指展肌的肌电图检查。结果神经电生理检查: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运动末端运动潜伏期(DML)、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的异常率分别为100%、71%、45%、85%和67%;肌电图(EMG)检查的异常率高达79%,均与正常参考值有显著差异。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是CTS诊断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神经电生理
下载PDF
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周力军 唐向阳 袁良津 《安徽医学》 2012年第8期990-992,共3页
目的评价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近、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机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或封闭... 目的评价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近、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机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或封闭方法治疗,分别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组中期疗效进行随访。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优良率61.3%,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6%、优良率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1、7.01,P<0.01),治疗组术后中期的临床疗效随访,总有效率仍为96.8%,2例复发,占6.5%,经第2次射频热凝术治疗完全止痛。结论 DSA机引导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穿刺成功率高,近、中期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DSA机引导 射频热凝术
下载PDF
老龄化对错误记忆影响的神经心理学研究
6
作者 谢丹丹 曹莉 +1 位作者 王雄 袁良津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老龄化对错误记忆的神经心理学影响,并对产生老年人错误记忆的神经心理学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将60名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受试者分为青年组人(44岁及以下)、中年组(45~59岁)、老年组(60岁及以上),每组20名;采用图片诱发的和词汇诱发... 目的探讨老龄化对错误记忆的神经心理学影响,并对产生老年人错误记忆的神经心理学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将60名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受试者分为青年组人(44岁及以下)、中年组(45~59岁)、老年组(60岁及以上),每组20名;采用图片诱发的和词汇诱发的错误记忆的实验范式(DRM范式)进行研究。结果老年组图片诱发的错误记忆高于青年组、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P=0. 000)。中年组词汇诱发的关键诱饵错误再认高于青年组、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P=0. 000)。老年组词汇诱发的无关项目的错误再认高于中年组、青年组,中年组的高于青年组,这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32,P=0. 000,P=0. 005);且无关项目的错误再认和学习项目正确再认呈负相关(P=0. 000)。结论老龄化错误记忆的增加不仅与其本身记忆编码和提取功能减退有关,还可能与记忆监测的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心理学 老龄化 错误记忆 DRM范式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狭窄时间窗内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雄 唐向阳 +4 位作者 曹莉 方国真 方平 温晶 施雪英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1473-1477,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狭窄时间窗内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38例,依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均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及正常剂量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尿激酶治疗,低剂量组采取低剂量...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狭窄时间窗内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38例,依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均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及正常剂量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尿激酶治疗,低剂量组采取低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正常剂量组采取正常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收集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治疗后5 d、1周及2周时的临床有效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时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结果低剂量组和正常剂量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后5 d、2周时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时,低剂量组与正常剂量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时,低剂量组与正常剂量组NSE、S-100β、GF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N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治疗狭窄时间窗内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优于尿激酶,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患者的神经组织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不同剂量阿替普酶 尿激酶 效果 神经损伤标志物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进展性脑梗死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章礼勇 唐向阳 +2 位作者 江伟 陈苏毅 袁良津 《安徽医学》 2014年第5期649-652,共4页
目的观察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探讨其在进展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44例进展性脑梗死(进展组)和42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非进展组)的第2天、第4天、第8天血清hs-CR... 目的观察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探讨其在进展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44例进展性脑梗死(进展组)和42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非进展组)的第2天、第4天、第8天血清hs-CRP和NSE水平,并作对照。结果第2日进展组hs-CRP水平(2.98±0.46 mg/mL)与非进展组(2.95±0.55m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日进展组hs-CRP水平(5.58±0.41 mg/mL)明显高于非进展组(2.84±0.51 m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日进展组hs-CRP水平(3.51±0.52 mg/mL)与非进展组(2.96±0.47m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日进展组NSE水平(16.92±1.45 ng/mL)与非进展组(15.88±1.51 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日进展组NSE水平(23.91±2.42 ng/mL)明显高于非进展组(15.79±1.65 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第8日进展组NSE水(17.01±1.58ng/mL)与非进展组(15.97±1.32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和NSE水平检测对进展性脑梗死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进展性脑梗死
下载PDF
产后女性前瞻性记忆损害的神经心理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奎 袁良津 +2 位作者 唐向阳 谢丹丹 方国真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846-849,共4页
目的:研究产后女性前瞻性记忆(PM)成分(EBPM、TBPM)改变的情况,探讨妊娠对PM的影响。方法:建立PM检测的神经心理学方法和相关背景测试方法,对教育程度、年龄等相匹配的30例健康未生育女性和30例自然分娩后1周内初产妇进行PM、回顾性记忆... 目的:研究产后女性前瞻性记忆(PM)成分(EBPM、TBPM)改变的情况,探讨妊娠对PM的影响。方法:建立PM检测的神经心理学方法和相关背景测试方法,对教育程度、年龄等相匹配的30例健康未生育女性和30例自然分娩后1周内初产妇进行PM、回顾性记忆(RM)测试和总体认知评估。结果:对照组EBPM和TBPM得分(7.60±0.67、5.93±0.25)与产妇组得分(6.00±0.83、5.33±0.7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9、4.11,P<0.01)。与对照组RM1和RM2得分(5.83±1.53、5.63±0.56)比较,产妇组得分(5.80±1.63、5.53± 0.5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8、0.69,P>0.05)。产妇组TBPM损伤指数0.00(-0.17,0.00)与EBPM损伤指数-0.25(-0.38,-0.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8,P<0.05)。结论:产后女性存在PM为主的记忆损害,且EBPM损害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妊娠 前瞻性记忆 神经心理学测验
下载PDF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早期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0
作者 廖珍珍 袁良津 +2 位作者 唐向阳 陈祚胜 江伟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PD伴发MCI患者随机分为rTMS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以左前额叶背外侧皮质为刺激区域,rTMS组予以10 Hz高频rTMS,对照组予以...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PD伴发MCI患者随机分为rTMS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以左前额叶背外侧皮质为刺激区域,rTMS组予以10 Hz高频rTMS,对照组予以伪刺激处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P300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MoCA量表总分及各子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TMS组治疗后MoCA量表总分、记忆评分显著升高(均P<0.05),余MoCA量表子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rTMS组治疗前MoCA量表总分及各子项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MoCA量表总分及记忆评分显著升高(均P<0.05),余MoCA量子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TMS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显著降低,波幅显著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rTMS组治疗前P300潜伏期、波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rTMS组P300潜伏期显著降低,波幅显著升高(均P<0.05)。本研究不良反应均轻微而短暂,休息后很快缓解,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高频rTMS能够改善早期PD患者的MCI,且主要体现在提高记忆能力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经颅磁刺激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P300
下载PDF
血小板平均体积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1
作者 施雪英 袁良津 +5 位作者 石力 顾尚恒 蒋鸣坤 姚正鹏 陈苏毅 张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4-326,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90例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同期检测患者MPV、Fg水平。结...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90例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同期检测患者MPV、Fg水平。结果 90例患者中有67例患者存在颈动脉硬化病变,23例正常。其中Ⅰ型25例;Ⅱ型31例;Ⅲ型5例;Ⅳ型5例;Ⅴ型1例。颈动脉硬化组患者的平均MPV、Fg水平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硬化组(均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MPV、Fg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硬化 血小板平均体积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不同肠内营养方式改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 免疫功能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陈二花 李博 +1 位作者 王雄 施雪英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改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免疫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脑卒中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营养改善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58例及观察组62例,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观... 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改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免疫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脑卒中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营养改善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58例及观察组62例,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乳剂。比较2组入院第1、7天C反应蛋白(CRP)、营养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并评估预后。结果与入院第1天比较,2组入院第7天CRP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与入院第1天比较,入院第7天对照组IgG、IgA、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IgG、IgA、IgM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P<0.01)。与入院第1天比较,2组入院第7天CD4+、CD4+/CD8+水平升高,CD8+水平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5,P<0.01)。与入院第1天比较,2组入院第7天总蛋白、血红蛋白均下降,前白蛋白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5,P<0.01)。观察组入院第7天白蛋白水平低于入院第1天及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显著降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显著增高(P<0.01)。结论肠内营养乳剂可改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态、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为疾病的治疗及康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免疫球蛋白A 免疫球蛋白M 免疫球蛋白G C反应蛋白 T淋巴细胞亚群 白蛋白 前白蛋白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曹莉 袁良津 +5 位作者 陈祚胜 施雪英 谢丹丹 王雷 江伟 刘玉玲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62-364,共3页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共选取60例脑梗死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低频刺激组,高频刺激组,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低频组和高频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每天30 min的rTMS治疗...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共选取60例脑梗死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低频刺激组,高频刺激组,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低频组和高频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每天30 min的rTMS治疗,疗程10 d。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FMA)评定,同时检测各组脑梗死患侧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波幅。结果治疗后,三组FMA评分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低频组及高频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频刺激组和高频刺激组相比,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频刺激组MEP潜伏期较高频刺激组缩短(P<0.05)、波幅峰值高于高频刺激组(P<0.05)。结论低频及高频刺激均有利于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经颅磁刺激 功能恢复 运动活动
下载PDF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4
作者 刘瑞凌 袁良津 +1 位作者 李博 陈祚胜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1903-1905,共3页
目的评价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左侧额叶背外侧(DLPFC)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入组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rTMS组、帕罗西汀+假性rTMS组及帕罗西汀组。进行为期8周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 目的评价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左侧额叶背外侧(DLPFC)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入组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rTMS组、帕罗西汀+假性rTMS组及帕罗西汀组。进行为期8周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rTMS组、帕罗西汀联合假性rTMS组及帕罗西汀组分别有1、2、3例患者脱落。共有90例患者完成8周治疗,治疗后各组患者HAMD-24分值、CGI-SI分值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而3组间有效率、CGI-G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MS组、帕罗西汀+假性rTMS组及帕罗西汀组HAMD-24有效率分别是78.13%、81.25%、75.00%,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12.5%、21.88%、21.88%,3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高频rTMS左侧DLPFC治疗抑郁症与帕罗西汀疗效相当,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帕罗西汀 抑郁症
下载PDF
大血小板比率血小板平均体积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脑出血患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施雪英 袁良津 +3 位作者 石力 顾尚恒 曹莉 陈苏毅 《安徽医学》 2011年第4期447-449,共3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纤维蛋白原(Fg)水平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对137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与65例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进行P-LCR、MPV、Fg水平检测。结果 137例患者中,67例脑出血患者Fg水平与脑梗死...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纤维蛋白原(Fg)水平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对137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与65例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进行P-LCR、MPV、Fg水平检测。结果 137例患者中,67例脑出血患者Fg水平与脑梗死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CR、MPV与脑梗死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健康对照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LCR、MPV、Fg水平和脑出血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梗死 大血小板比率 血小板平均体积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血清白蛋白及球蛋白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曹莉 袁良津 +3 位作者 石力 王雷 江伟 朱盼盼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5330-5332,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白蛋白(ALB)及球蛋白(GLB)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的关系。方法以4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体格检查、疾病相关情况及入院时血清ALB和GLB水平。参照脑卒... 目的研究血清白蛋白(ALB)及球蛋白(GLB)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的关系。方法以4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体格检查、疾病相关情况及入院时血清ALB和GLB水平。参照脑卒中量表(mRS)评估患者出院结局,将mRS〈3分设为结局良好组,mRS≥3分设为结局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差异,并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出院结局不良与血清ALB和GLB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结局不良组的年龄、复发、发病一入院时间、住院时间、NIHSS评分、SBP值、DBP值和血脂异常比例均高于结局良好组患者,而其血清ALB水平低于结局良好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LB〈39.8g/L是患者出院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经调整后发生结局不良的危险性是高水平ALB〉43.2g/L者的3.117倍(P〈0.05),而未发现ALB水平为39.8~43.2g/L与出院结局不良的相关性(P〉0.05)。同时,研究未发现不同水平血清GLB与出院结局不良的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ALB水平是急性缺虹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的影响因素,低水平血清ALB可增加患者出院结局不良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白蛋白 球蛋白 结局
下载PDF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施雪英 袁良津 +5 位作者 蒋鸣坤 方毅 周立军 姚正鹏 顾尚恒 石力 《安徽医学》 2009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疾病的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的结果,探讨术后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我院神经内科2005-2008年80例DSA的结果,分析疾病与血管病变的关系及术程中并发症。结果80例DSA显示:颅内外血管内斑块形成、血管闭塞、次全闭塞、血... 目的观察不同疾病的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的结果,探讨术后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我院神经内科2005-2008年80例DSA的结果,分析疾病与血管病变的关系及术程中并发症。结果80例DSA显示:颅内外血管内斑块形成、血管闭塞、次全闭塞、血管狭窄等52例,Moyamoya病2例,阳性检出率67.5%。其中1例术后出现穿刺部位血肿,皮下瘀血12cm×18cm,1例出现小脑梗塞。结论DSA对于脑血管疾病是一项较为安全、灵敏的检查方法;颈动脉病变在脑梗死、短暂脑缺血发作以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病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卒中单元模式下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曹莉 袁良津 +5 位作者 施雪英 石力 顾尚恒 蒋鸣坤 姚正鹏 姜伟韬 《安徽医学》 2012年第6期661-663,共3页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模式下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方法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在3级及以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117例,其中普通病房61例,卒中单元病房56例。普通病房组按《中国脑血管病的防治指南》进行治疗及常规护理,卒中单元病...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模式下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方法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在3级及以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117例,其中普通病房61例,卒中单元病房56例。普通病房组按《中国脑血管病的防治指南》进行治疗及常规护理,卒中单元病房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专业治疗小组制定吞咽困难康复训练计划,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前后评价吞咽困难改善情况、误吸性肺炎发生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卒中单元组疗效优于普通病房组(P<0.05),误吸性肺炎发生率低于普通病房组(P<0.05),治疗2周后卒中单元组患者巴氏指数增高,与普通病房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卒中单元综合治疗有利于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恢复,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单元 脑卒中 吞咽困难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附2例报告)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博 袁良津 +3 位作者 顾尚恒 陈二花 汪艳 任惠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6-307,共2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RPL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均为急性起病,例1为产后2 d出现持续高血压,以癫疒间发作、意识障碍为主要症状;例2遭雷击后出现以声音嘶哑、共济失调为主...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RPL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均为急性起病,例1为产后2 d出现持续高血压,以癫疒间发作、意识障碍为主要症状;例2遭雷击后出现以声音嘶哑、共济失调为主要症状。颅脑MRI检查急性期均显示以大脑后部为主的异常信号,恢复期异常信号可明显减少或消失。结论 RPLS临床表现为脑病的症状,急性期MRI的脑白质异常是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临床表现 影像学
下载PDF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情绪记忆损害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唐向阳 袁良津 +1 位作者 汪凯 陈祚胜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情绪记忆的改变。方法采用情绪记忆神经认知心理学检查评价22例MCI患者(MCI组)及22名健康成年人(正常对照组)的情绪记忆,并采用事件诱发电位(ERPs)检测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I...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情绪记忆的改变。方法采用情绪记忆神经认知心理学检查评价22例MCI患者(MCI组)及22名健康成年人(正常对照组)的情绪记忆,并采用事件诱发电位(ERPs)检测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I组MMSE、词汇流畅性试验、数字广度试验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 <0. 01)。MCI组与正常对照组正性、中性和负性情绪图片效价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I组正性和负性图片再认正确率均显著降低(P <0. 05~0. 01),中性图片再认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MCI组及正常对照组正性、负性与中性图片再认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 27,F=39. 13;均P <0. 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I组正性和负性图片再认反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0. 01),中性图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MCI组及正常对照组正性、负性与中性图片再认反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 74,F=16. 48;均P <0. 05)。MCI组与正常对照组学习阶段ERPs-P300的潜伏期、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I组再认阶段正性和负性图片ERPs-P300潜伏期显著增加,波幅显著降低(P <0. 05~0. 01);中性图片潜伏期及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MCI组学习阶段(F=55. 20,P <0. 05; F=43. 12,P <0. 05)及再认阶段(F=29. 36,P <0. 05; F=19. 39,P <0. 05)正性、负性与中性情绪图片ERPs-P300潜伏期及波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正性与负性ERPs-P300潜伏期及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正常对照组的学习阶段(F=55. 66,P <0. 05; F=39. 33,P <0. 05)及再认阶段(F=114. 48,P <0. 05; F=51. 77,P <0. 05)正性、负性与中性情绪图片ERPs-P300潜伏期及波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CI患者存在情绪记忆的受损及反应时间延长,且情绪效价"正向"选择性偏向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情绪记忆 反应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