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17
1
作者 徐辉 葛建军 +1 位作者 汪洋 程光存 《安徽医学》 2019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目的评价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将同期行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的60例患者作... 目的评价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将同期行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的60例患者作为消融组,行单纯心脏瓣膜置换术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病死率、并发症及窦性心律恢复情况。结果消融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为(93. 93±30. 06) min,术后监护时间为(1. 97±0. 96) d,术后住院时间为(11. 83±5. 50) d,术后病死率为1. 6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 6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消融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为(164. 58±43. 92) min,手术时间为(300. 03±53. 43) min,术后窦性心律恢复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术前合并心房颤动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在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手术安全可靠,术后窦性心律恢复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 心房颤动 房颤射频消融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不同吻合技术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吻合口通畅率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平海 葛建军 +5 位作者 臧国辉 陈斌 姚杰 王海兵 章文光 余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14-1316,共3页
回顾性分析126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临床资料,单支桥50例,序贯桥76例,比较OPCAB单支桥与序贯桥吻合口通畅情况,评价序贯吻合技术在OPCAB的应用效果。序贯桥近端血流速度及总吻合口通畅率均高于单支桥(P<0.05);... 回顾性分析126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临床资料,单支桥50例,序贯桥76例,比较OPCAB单支桥与序贯桥吻合口通畅情况,评价序贯吻合技术在OPCAB的应用效果。序贯桥近端血流速度及总吻合口通畅率均高于单支桥(P<0.05);序贯桥中间吻合口通畅率高于序贯桥远端吻合口及单支桥远端吻合口(P<0.05);单支桥与序贯桥吻合口通畅率在不同冠脉系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PCAB应用大隐静脉行序贯桥较单支桥有更好的通畅率,序贯吻合尽量将条件好的靶血管安排在桥最远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技术 序贯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通畅率
下载PDF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全弓置换术后早期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姜鑫 赵悦 +5 位作者 文增瑞 蔡茗 葛建军 周正春 左逸 程光存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0年第6期370-374,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行全弓置换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0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全弓置换的A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30 d(包括30 d)是...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行全弓置换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0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全弓置换的A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30 d(包括30 d)是否发生死亡分为死亡组(n=14)与存活组(n=144),并收集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术前肾功能异常及术后二次插管、肝损伤、肾脏替代治疗的比例均更高(P<0.05);此外,死亡组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更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动脉阻断时间(OR=1.056,95%CI:1.005~1.109)、二次插管(OR=4.974,95%CI:1.079~22.925)、肾脏替代治疗(OR=6.197,95%CI:1.189~32.290)是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二次插管及肾脏替代治疗是ATAAD患者行全弓置换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全弓置换 危险因素 心肺转流 心肌损伤 二次气管插管 肾脏替代治疗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行不停跳冠脉搭桥术的近期风险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恩超 葛建军 程光存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22-25,共4页
目的:评估糖尿病是否会增加冠心病患者行不停跳冠脉搭桥术的围手术期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171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临床资料,分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围手术死亡率、相关... 目的:评估糖尿病是否会增加冠心病患者行不停跳冠脉搭桥术的围手术期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171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临床资料,分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围手术死亡率、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术前左室射血分数、手术时间、球囊反搏使用率、呼吸机使用时间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术后住院时间大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内特殊感染发生率情况显著增加(7.79%vs 2.1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术后30 d死亡率、二次插管、二次开胸发生率情况、术后脑卒中、术后恶性心率失常、胸骨及切口愈合不良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不增加冠心病患者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股动脉联合无名动脉 左颈总动脉插管在手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5
作者 王琛 葛建军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2年第7期626-630,共5页
目的分析股动脉联合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插管在手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手术治疗的ATAAD患者62例,其中26例行股动脉+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三动脉... 目的分析股动脉联合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插管在手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手术治疗的ATAAD患者62例,其中26例行股动脉+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三动脉插管方法建立体外循环(CPB)者为观察组,36例采用股动脉+无名动脉的双动脉插管方法建立CPB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早期的临床资料。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停循环时间更短,但术中出血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呼吸机停用时间、胸管拔除时间快于对照组,重症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脑部并发症、肾功能不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当日引流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二次开胸止血3例(8.33%),术后30 d内死亡3例(8.33%);观察组无术后二次开胸止血病例,术后30 d内死亡1例(3.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治疗ATAAD中,通过股动脉+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插管可安全、有效地建立CPB,能在保证术中脑部充足血供的同时降低停循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手术 体外循环 动脉插管 脑保护
下载PDF
不同血运重建策略对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患者预后影响的对比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坦 葛建军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4期433-437,共5页
目的比较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与药物洗脱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DES-PCI)对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TVD)患者中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首次接受血运重建的TVD患者的... 目的比较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与药物洗脱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DES-PCI)对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TVD)患者中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首次接受血运重建的TV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血运重建方式分为DES-PCI组和OPCAB组,随访2年,观察患者术后全因死亡、再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卒中以及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共有688例TVD患者被纳入,其中DES-PCI组435例,OPCAB组253例。随访1年,与OPCAB组相比,DES-PCI组再次血运重建率升高(3.68%vs 0.40%,P<0.01)。随访2年,与OPCAB组相比,DES-PCI组再次血运重建率(11.72%vs 1.58%,P<0.01)、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率(4.14%vs 1.19%,P<0.05)及MACCE事件发生率(22.30%vs 13.83%,P<0.01)升高;而脑卒中发生率(2.07%vs 4.74%,P<0.05)降低。DES-PCI组和OPCAB组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1%vs 3.16%,P>0.05)。结论对于TVD患者,OPCAB在减少再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MACCE方面优于DES-PCI,但OPCAB组的脑卒中发生率较高,仍需要更长期的随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三支病变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血运重建 预后
原文传递
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术中心脏自动复跳的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金秋水 严中亚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期44-48,共5页
背景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病的主要手段,而术中复温阶段心脏能否自动复跳常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其影响因素一直备受临床关注。目的探讨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术中心脏自动复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7月安徽省立医... 背景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病的主要手段,而术中复温阶段心脏能否自动复跳常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其影响因素一直备受临床关注。目的探讨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术中心脏自动复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7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病并行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术患者413例,按照术中复温阶段心脏是否自动复跳分为自动复跳组(n=254)和非自动复跳组(n=159)。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呼吸系统疾病、血栓性疾病、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情况,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肺动脉收缩压(PAS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手术方式〔包括二尖瓣置换术(MVR)、主动脉瓣置换术(AVR)、二尖瓣联合主动脉瓣置换术(DVR)〕,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输库存血量;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术中心脏自动复跳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MI,高血压、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PASP,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输库存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肾功能不全及血栓性疾病发生率、LVEDD、LVPWT、LVEF、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肾功能不全〔OR=5.630,95%CI(1.342,23.612)〕、LVPWT≥13 mm〔OR=2.249,95%CI(1.103,4.583)〕、LVEF<50%〔OR=3.164,95%CI(1.732,5.780)〕、AVR〔OR=2.717,95%CI(1.456,5.071)〕、DVR〔OR=2.581,95%CI(1.427,4.665)〕是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术中心脏自动复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肾功能不全、LVPTW≥13 mm、LVEF<50%、涉及主动脉瓣置换的术式是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术中心脏复跳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脏自动复跳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老年人肌肉减少症与心房颤动之间因果关联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8
作者 申涛 黄璨 +3 位作者 陈泽娥 欧阳昆富 葛建军 韩振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2期290-296,共7页
目的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方法探究肌肉减少症与心房颤动发病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为老年人心房颤动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全基因关联研究数据,以肌肉减少症的特征指标左手握力、右手握力和四肢肌肉质量(... 目的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方法探究肌肉减少症与心房颤动发病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为老年人心房颤动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全基因关联研究数据,以肌肉减少症的特征指标左手握力、右手握力和四肢肌肉质量(appendicular lean mass,ALM)为暴露因素,AF为结局,通过MR评估左手握力、右手握力和ALM对AF的因果效应。结果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结果显示,左手握力(OR=0.782、95%CI:0.6770.904、P<0.001)、右手握力(OR=0.646、95%CI:0.5580.748、P<0.001)和ALM(OR=0.769、95%CI:0.7390.799、P<0.001)与心房颤动的发病风险降低相关,且结果无异质性和多效性。结论左手握力、右手握力和ALM增加可能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心房颤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减少症 心房颤动 孟德尔随机化 衰老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黄海 严中亚 +1 位作者 申运华 卢中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33-1036,共4页
目的:观察借助3D打印技术辅助行不停跳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将36例冠脉多支病变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观察组借助3D打印技术打印出1∶1冠脉模型用于辅助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对照组采用常规不停... 目的:观察借助3D打印技术辅助行不停跳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将36例冠脉多支病变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观察组借助3D打印技术打印出1∶1冠脉模型用于辅助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对照组采用常规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顺利,均康复出院。手术时间[观察组(146.60±7.51) min∶对照组(156.00±7.70) min,P<0.05],术后引流量[观察组(81.65±12.05) ml∶对照组(92.63±18.60) ml,P<0.05],ICU监护治疗时间[观察组(51.08±4.26) h∶对照组(54.21±4.88) h,P>0.05],术后住院天数[观察组(6.46±0.65) d∶对照组(6.55±0.84) d,P>0.05],下肢大隐静脉切口长度[观察组(30.08±3.15) cm∶对照组(33.68±2.58) cm,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均全部一次关胸,胸部切口及大隐静脉切口愈合佳。观察组术中、术后未输注红细胞,对照组输注红细胞2例,大隐静脉切口愈合不良1例。结论:借助3D打印技术进行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的效果较好,且手术时间较短,术后患者心功能及切口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3D打印技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重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