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区胶质瘤外科辅助技术进展
1
作者 田落意 程传东 +2 位作者 钱中润 彭楠 计颖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95-98,共4页
大脑功能区胶质瘤在手术过程中经常会损伤锥体束或弓状束、运动皮质等重要功能结构,这些功能结构受损后可导致术后肢体瘫痪、视野缺损、失语、认知障碍等神经功能缺失。最大限度安全切除肿瘤不但可以延长脑胶质瘤患者的总体生存期和无... 大脑功能区胶质瘤在手术过程中经常会损伤锥体束或弓状束、运动皮质等重要功能结构,这些功能结构受损后可导致术后肢体瘫痪、视野缺损、失语、认知障碍等神经功能缺失。最大限度安全切除肿瘤不但可以延长脑胶质瘤患者的总体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还能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然而,由于肿瘤位于或者邻近功能区,如何能在保护患者神经功能不受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切除功能区胶质瘤,至今仍是神经外科领域的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功能区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技术也有了快速发展,本文从术中荧光、术中超声、术中唤醒麻醉、术中核磁共振成像等方面对功能区胶质瘤近年来手术治疗技术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功能区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高颈段椎管神经鞘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春 牛朝诗 +1 位作者 丁宛海 刘会林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颈段椎管神经鞘瘤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高颈段椎管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椎管内外哑铃状肿瘤35例,椎管内肿瘤39例。结果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显微手术,肿瘤全切除70例(94.6%),次全切除4... 目的探讨高颈段椎管神经鞘瘤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高颈段椎管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椎管内外哑铃状肿瘤35例,椎管内肿瘤39例。结果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显微手术,肿瘤全切除70例(94.6%),次全切除4例(5.4%)。术后症状完全消失67例(90.5%),症状改善7例(9.5%)。术后均未发生脊髓和神经根损伤并发症,2例病人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无死亡。6例失访,68例病人术后随访3个月~4年,2例术后复发(1例再次手术),其他病人恢复良好。结论神经电生理及显微手术技术联合应用显著提高高颈段神经鞘瘤的全切率,最大程度地保护脊髓、神经,减少术后复发及并发症,提高高颈段神经鞘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神经电生理 高颈段椎管 显微外科手术中图分类丹 R730 264
下载PDF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所致难治性癫痫的微创神经外科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旻 钱若兵 +3 位作者 傅先明 魏祥品 牛朝诗 汪业汉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05-211,共7页
目的应用神经导航结合术中皮质电极描记,微创治疗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所致的难治性癫痫。方法 26例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的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常规使用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 目的应用神经导航结合术中皮质电极描记,微创治疗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所致的难治性癫痫。方法 26例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的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常规使用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长程视频脑电图(digital video signal and electroencephalogram,VEEG)、磁共振波谱分析(MR Spectroscopy,MRS)等检查,如病灶位于功能区则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术中通过神经导航确定的病灶与ECoG确定的致痫灶位置及范围进行对比,了解两者的吻合程度及差异,综合分析后精确并标记出癫痫波的起源位置和范围,将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病灶和周边的致痫皮质切除;如致痫灶位于功能区或附近,在保留功能区皮质的基础上,给予低功率皮质热灼。结果术后病理结果:26例患者病理标本符合FCD。术后患者无明显并发症出现。根据Engel术后效果分级进行评估,Ⅰ级23例,Ⅱ级2例,Ⅲ级1例。结论神经导航结合术中皮质电极描记在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的难治性癫痫手术中,具有定位准确、损伤少的优点,在切除致痫灶的同时能最大程度保护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 难治性癫痫 神经导航 皮质电极描记
下载PDF
转化医学及其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袁季 钱若兵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2年第4期390-393,共4页
转化医学是指实验室与临床研究之间双向、迅速而有效转化的研究体系,近年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人士的关注并得到迅速发展。本文综述了转化医学的概况,转化医学在神经外科学基础研究、临床诊疗、教学等方面的应用,并对转化医学在神经外科... 转化医学是指实验室与临床研究之间双向、迅速而有效转化的研究体系,近年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人士的关注并得到迅速发展。本文综述了转化医学的概况,转化医学在神经外科学基础研究、临床诊疗、教学等方面的应用,并对转化医学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神经外科 基础研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理论与病例分析结合讲解在神经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林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21-122,124,共3页
神经外科学实践性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来认真教授理论知识,还要适当结合临床典型真实病例分析讲解,既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意识。理论与病例结合讲解在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学实践性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来认真教授理论知识,还要适当结合临床典型真实病例分析讲解,既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意识。理论与病例结合讲解在神经外科学教学实践中是一种很有益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学 病例分析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6
作者 曾明慧 傅先明 姜晓峰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55-57,共3页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颅神经疾病或神经源性疼痛中较常见的一种神经痛。年发病率约为4.3/100,000,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TN分为典型性和不典型性(Atypical Trigeminal Neuralgia,ATN)三叉神经痛。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发病机制 神经源性疼痛 年发病率 不典型性 颅神经疾病
下载PDF
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大脑皮质中央区脑膜瘤 被引量:7
7
作者 凌士营 王林 +4 位作者 傅先明 牛朝诗 蒋辰 丁宛海 汪业汉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48-350,共3页
目的总结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技术切除大脑皮质中央区脑膜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大脑皮质中央区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导航辅助确定肿瘤切除范围,利用肿瘤与脑组织之间的蛛网膜界面,整体或分块切除肿瘤,注意保护肿瘤周围重... 目的总结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技术切除大脑皮质中央区脑膜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大脑皮质中央区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导航辅助确定肿瘤切除范围,利用肿瘤与脑组织之间的蛛网膜界面,整体或分块切除肿瘤,注意保护肿瘤周围重要组织。结果按照Simpson分级标准:Ⅰ级切除17例(58.6%),Ⅱ级切除9例(31.0%),Ⅲ级切除3例(10.4%)。无手术死亡。随访21例,时间3个月~4年,Ⅱ级切除1例、Ⅲ级切除2例在术后1~3年复发。结论术前影像学评估,术中应用神经导航辅助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大脑中央区皮质脑膜瘤,妥善保护大脑中央区血管、脑皮质、矢状窦,是提高大脑中央区皮质脑膜瘤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中央区 大脑皮质 神经导航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切除术中应用IFNM技术可视化面神经 被引量:4
8
作者 梅加明 牛朝诗 +6 位作者 刘会林 凌士营 计颖 丁宛海 姜晓峰 陈海宁 傅先明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面神经监测(IFNM)技术在显微切除大型听神经瘤过程中保留面神经的效果。方法对86例单侧大型听神经瘤(直径≥3cm)病人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切除肿瘤。切开肿瘤背侧包膜前,根据电刺激肿瘤表面及边缘产生的激发性肌电图来... 目的探讨术中面神经监测(IFNM)技术在显微切除大型听神经瘤过程中保留面神经的效果。方法对86例单侧大型听神经瘤(直径≥3cm)病人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切除肿瘤。切开肿瘤背侧包膜前,根据电刺激肿瘤表面及边缘产生的激发性肌电图来探查并确认面神经的行走路径;术中采用自发性肌电图监测面神经,使其免受牵拉、挤压或损伤,交替采用激发性肌电图实时探查、确认面神经,从而在虚拟状态下达到面神经"可视化"。结果本组肿瘤全切除79例,占91.9%;次全切除5例,占5.8%;大部分切除2例,占2.3%。面神经解剖保留74例,保留率达86.0%;实用听力保留28例,占32.6%。术后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分级:Ⅰ~Ⅱ级64例,占74.4%;Ⅲ~Ⅳ级15例,占17.4%;Ⅴ~Ⅵ级7例,占8.2%。结论采用IFNM技术术中"可视化"面神经是大型听神经瘤切除术后面神经得以保留的关键,而娴熟的显微手术技巧、扎实的桥小脑角局部解剖知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瘤 显微神经外科 术中面神经监测 面神经 小脑脑桥角 监测 手术中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监测异常肌反应在面肌痉挛术中的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贾力 傅先明 +5 位作者 姜晓峰 牛朝诗 邓大丽 何金超 李仲森 汪业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5年第5期262-264,共3页
目的评价异常肌反应(AMR)监测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88例面肌痉挛患者,均行MVD治疗,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AMR波指导手术。结果术前所有患者均监测到AMR波,压迫面神经的血管减压后76例... 目的评价异常肌反应(AMR)监测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88例面肌痉挛患者,均行MVD治疗,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AMR波指导手术。结果术前所有患者均监测到AMR波,压迫面神经的血管减压后76例(86.4%)AMR波消失,12例(13.7%)AMR波未消失。术后随访结果6个月,AMR波消失的76例患者中,75例面肌痉挛消失,1例痉挛程度较术前明显缓解;AMR波未消失的12例患者,8例面肌痉挛消失,3例较术前明显缓解,1例无效。结论面肌痉挛患者MVD术中监测AMR波有助于鉴别责任血管、评价手术减压效果、判断手术后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 异常肌反应
下载PDF
吗啡成瘾大鼠伏核毁损术后行为学改变与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变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平 傅先明 +2 位作者 钱若兵 牛朝诗 汪业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吗啡成瘾大鼠伏核毁损术后行为学改变与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给大鼠每日2次腹腔注射吗啡,逐日递增吗啡用量,制作急性吗啡成瘾模型。用立体定向技术电极毁损伏核,对比毁损前后吗啡成瘾大鼠的行为学变化;高... 目的探讨吗啡成瘾大鼠伏核毁损术后行为学改变与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给大鼠每日2次腹腔注射吗啡,逐日递增吗啡用量,制作急性吗啡成瘾模型。用立体定向技术电极毁损伏核,对比毁损前后吗啡成瘾大鼠的行为学变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脑内不同结构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比较毁损前后递质含量的变化。综合分析吗啡成瘾大鼠伏核毁损术后行为学改变与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吗啡成瘾模型制模成功率较高,大鼠成瘾前后以及毁损术后行为学变化明显,毁损伏核后可缓解成瘾大鼠的戒断症状。毁损伏核后大鼠相关脑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下降,5-羟色胺含量升高,真毁损组较假毁损组的变化明显(P<0.01)。结论吗啡成瘾大鼠立体定向毁损伏核后相关脑区单胺递质含量的变化与毁损术前后行为学的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立体定位技术 伏核/损伤 行为 生物胺神经递质
下载PDF
脑裂畸形继发难治性癫的微创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1
作者 钱若兵 傅先明 +4 位作者 魏祥品 林彬 吴旻 牛朝诗 汪业汉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356-358,共3页
目的探讨脑裂畸形继发难治性癫的致灶定位以及微创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脑裂畸形继发难治性癫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通过多模态神经影像和长程视频脑电图进行解剖与功能定位。在神经导航引导下使用皮质电极描记了解脑... 目的探讨脑裂畸形继发难治性癫的致灶定位以及微创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脑裂畸形继发难治性癫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通过多模态神经影像和长程视频脑电图进行解剖与功能定位。在神经导航引导下使用皮质电极描记了解脑裂畸形病灶与癫波的关系,显微镜下将脑裂畸形的致灶切除。其中位于功能区的脑裂畸形,可使用功能MRI(fMRI)导航并辅以小功率皮质热灼。结果随访11例,时间12个月。术后癫发作完全消失9例,好转2例。结论多模态神经影像和长程视频脑电图可以对脑裂畸形继发的难治性癫进行致灶的解剖与功能定位,在保护脑功能的基础上将脑裂畸形的致灶切除是手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裂畸形 癫 难治性 多模态神经影像学 神经导航 皮质电极
下载PDF
导航辅助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 被引量:6
12
作者 邱胜利 魏建军 +3 位作者 张扬 丁宛海 晁迎九 傅先明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5期293-296,共4页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卵圆孔定位穿刺在三又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术前颅脑CT薄层扫描获取影像资料,在Brain—Lab导航工作站进行颅底重建,观察并测量卵圆孔相关数据;应用计划系统勾画卵圆孔作为靶点,...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卵圆孔定位穿刺在三又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术前颅脑CT薄层扫描获取影像资料,在Brain—Lab导航工作站进行颅底重建,观察并测量卵圆孔相关数据;应用计划系统勾画卵圆孔作为靶点,在导航棒引导下卵圆孔穿刺。结果 共施行21例,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术中阻抗405~710Ω,平均505Ω,感觉刺激平均值0.52V.运动刺激平均值0.85V。所有病例术后均痛觉消失,触觉保留。将获得卵圆孔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推断。结论 卵圆孔孔径影像学测量均值与文献尸头测量均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左右侧卵圆孔孔径大小无统计学差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又神经痛效果的关键是卵圆孔的准确定位,在导航棒辅助下,卵圆孔穿刺准确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又神经痛 卵圆孔 神经导航 射频热凝术
下载PDF
吗啡成瘾性大鼠脑内核团神经细胞[Ca^(2+)]i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林 傅先明 +3 位作者 钱若兵 牛朝诗 汪业汉 鲁明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7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研究吗啡成瘾对大鼠脑内与成瘾相关核团神经细胞[Ca2+]i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吗啡成瘾组和对照组,观察成瘾后的戒断症状;应用对Ca2+敏感的探针Fluo-3与Ca2+络合后被激光激发发出荧光的特性,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伏... 目的研究吗啡成瘾对大鼠脑内与成瘾相关核团神经细胞[Ca2+]i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吗啡成瘾组和对照组,观察成瘾后的戒断症状;应用对Ca2+敏感的探针Fluo-3与Ca2+络合后被激光激发发出荧光的特性,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伏核、海马、内侧额前皮质神经细胞[Ca2+]i变化,并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吗啡成瘾大鼠脑内伏核、海马及内侧额前皮质神经细胞[Ca2+]i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结论长期使用吗啡可明显增高伏核、海马和内侧额前皮质神经细胞[Ca2+]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成瘾 钙离子 伏核 海马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桥小脑角区血管神经复合体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光贵 牛朝诗 韩卉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研究桥小脑角区血管神经间的解剖关系,为临床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20例10%甲醛固定并灌有乳胶的成人头颅湿标本,去除大脑半球、小脑幕和模拟临床枕下乙状窦后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观察、照相。方法桥小脑角区上血管神经... 目的研究桥小脑角区血管神经间的解剖关系,为临床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20例10%甲醛固定并灌有乳胶的成人头颅湿标本,去除大脑半球、小脑幕和模拟临床枕下乙状窦后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观察、照相。方法桥小脑角区上血管神经复合体主要包括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和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岩上静脉、岩上窦等。小脑上动脉主干尾袢及其分叉部附近常压迫三叉神经出入脑干区的上方。中血管神经复合体主要包括展神经、面听神经和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等。小脑下前动脉常呈折叠状凸入内耳,在折叠端及其附近常发出内听动脉入内耳。下血管神经复合体主要包括延髓、后组颅神经、舌下神经、小脑下后动脉、椎动脉等。结论责任血管可能不止一根,压迫点可能不止一处,详尽的解剖研究可提高显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小脑角区 血管神经复合体 解剖
下载PDF
人脑组织匀浆液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 被引量:5
15
作者 牛朝诗 李健 +2 位作者 孔杰 傅先明 汪业汉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5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 研究人脑组织匀浆液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向神经元细胞分化能力。方法 从大鼠骨髓分离培养骨髓间质干细胞,经体外增殖,用人脑组织匀浆液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 目的 研究人脑组织匀浆液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向神经元细胞分化能力。方法 从大鼠骨髓分离培养骨髓间质干细胞,经体外增殖,用人脑组织匀浆液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可在体外增殖,经人脑组织匀浆液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可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且分化率较高,2 4小时为4 5 % ,4 8小时为78.2 % ,72小时为88.3%。分化后的细胞表达神经元标志物-神经微丝(N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结论 人脑组织匀浆液可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向神经元细胞分化,从而为骨髓间质干细胞脑内移植与及其分化,以及神经功能的修复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分离 分化 神经细胞
下载PDF
后交通动脉动脉瘤致动眼神经麻痹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顾大群 张扬 +4 位作者 晁迎九 魏建军 傅先明 牛朝诗 余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4年第10期587-589,共3页
目的探讨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引起动眼神经麻痹(ONP)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2例后交通动脉动脉瘤致ONP患者临床资料,血管内栓塞治疗33例,开颅手术治疗19例。结果术后ONP完全恢复25例(48.1%),部分恢复2... 目的探讨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引起动眼神经麻痹(ONP)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2例后交通动脉动脉瘤致ONP患者临床资料,血管内栓塞治疗33例,开颅手术治疗19例。结果术后ONP完全恢复25例(48.1%),部分恢复21例(40.4%),无变化6例(11.5%)。血管内栓塞33例中,ONP完全恢复15例,部分恢复14例,无变化4例;手术夹闭19例中,ONP完全恢复10例,部分恢复7例,无变化2例;两组患者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动眼神经麻痹程度和ONP持续时间与术后动眼神经功能恢复显著相关(P<0.05)。结论血管内栓塞和手术夹闭对改善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引起的ONP效果无显著差异;术前动眼神经部分麻痹和ONP持续时间短患者术后动眼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的可能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通动脉动脉瘤 动眼神经麻痹 血管内治疗 显微手术 预后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原代培养及GABA能神经元的诱导分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鲁明 牛朝诗 +8 位作者 傅先明 汪业汉 钱若兵 汤深凤 王林 李光武 贾雪梅 沈韶辉 黄大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8-531,共4页
目的 探讨神经干细胞(NSC)的原代培养及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的诱导分化、鉴定。方法 取出生1—3dSD大鼠全脑,分离、培养NSC并诱导分化了GABA能神经元,用免疫荧光染色进行鉴定。结果培养24h后,由单细胞发展成2~4细胞神经... 目的 探讨神经干细胞(NSC)的原代培养及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的诱导分化、鉴定。方法 取出生1—3dSD大鼠全脑,分离、培养NSC并诱导分化了GABA能神经元,用免疫荧光染色进行鉴定。结果培养24h后,由单细胞发展成2~4细胞神经球,随时间延长球体增大,神经球均有Nestin阳性细胞;用含10%血清分化液分化1d后,神经球开始贴壁,伸出细长突起,部分可和周边神经球伸出的突起连接。神经球周边见大量散在贴壁的双极或多极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可见NSE、GABA阳性细胞。加了分化液的实验组GABA阳性细胞分化率为(30.25±2.12)%,而对照组分化率为(1.14±.39)%。结论 成功从新生大鼠脑组织中分离、培养了NSC,并能较大比率分化GABA能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细胞学 神经形细胞学 细胞 培养 γ-氨 基丁酸 细胞分化
下载PDF
颅眶沟通性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春春 魏祥品 +4 位作者 牛朝诗 傅先明 钱若兵 汪业汉 范振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第12期705-707,共3页
目的探讨颅眶沟通性肿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其相关技巧。方法 2000年5月至2011年5月对27例颅眶沟通性肿瘤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式及对眼眶的累及情况选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其中经额颞眶顶入路手术17例,眶上-翼点入路5例... 目的探讨颅眶沟通性肿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其相关技巧。方法 2000年5月至2011年5月对27例颅眶沟通性肿瘤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式及对眼眶的累及情况选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其中经额颞眶顶入路手术17例,眶上-翼点入路5例,改良翼点入路5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1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肿瘤全切除率为77.8%(21/27)。术后病理学检查示脑膜瘤19例,转移癌2例,视神经胶质瘤1例,视神经纤维瘤4例,泪腺混合瘤1例。术后随访6年,2例死亡,22例仍存活,3例随访半年后失去联系。结论颅眶沟通性肿瘤首选的治疗方法为手术,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娴熟的显微手术操作对于全切除肿瘤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眶沟通性肿瘤 手术 技巧 疗效
下载PDF
融合功能磁共振的神经导航结合皮层电极扫描在功能区难治性癫痫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世发 傅先明 +3 位作者 钱若兵 魏祥品 牛朝诗 汪业汉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融合功能磁共振的神经导航结合皮层电极扫描在功能区难治性癫痫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对11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于手术前分别进行运动、感觉、语言及视觉的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扫描,将信息输入导航数据库,神经导航指引手术入路,术中配合... 目的探讨融合功能磁共振的神经导航结合皮层电极扫描在功能区难治性癫痫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对11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于手术前分别进行运动、感觉、语言及视觉的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扫描,将信息输入导航数据库,神经导航指引手术入路,术中配合皮层电极扫描切除病灶,尽可能减少功能区的损伤。结果1例于术后第1d出现癫痫发作。术后2周、1月和3月随访,10例患者未见发作,1例于术后1月、3月时各发作1次。术后病理:脑皮层发育不良5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灰质异位症2例;钙化灶1例;少突胶质星形细胞瘤1例。随访4~7个月,11例均无明显功能障碍。结论功能磁共振神经导航联合皮层电极扫描辅助治疗功能区难治性癫痫手术定位准确,损伤小,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磁共振成像 功能性 神经导航 脑电描记术
下载PDF
损伤脑组织匀浆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牛朝诗 孔杰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5期270-272,共3页
目的探讨损伤脑组织匀浆液对骨髓间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质干细胞,经体外增殖,用损伤脑组织匀浆液诱导其分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可在体外增殖,经损伤脑组... 目的探讨损伤脑组织匀浆液对骨髓间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质干细胞,经体外增殖,用损伤脑组织匀浆液诱导其分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可在体外增殖,经损伤脑组织匀浆液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形态学改变明显,部分细胞突起可见锥样改变,在细胞密集处可突起交织成网。免疫细胞化学法染色显示分化细胞呈NSE阳性表达占23.2%±6.09%,GFAP阳性表达占14.3%±3.27%。结论损伤脑组织匀浆液可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部分为神经元,部分为神经胶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分离 分化 神经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