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环保产业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界 胡文杰 +5 位作者 夏建东 马娜 谢品华 桂华侨 刘文清 张登亮 《中国环保产业》 2023年第6期29-33,共5页
文章梳理了安徽省环保产业发展现状,为实现安徽省环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产业链条协同、创新要素整合、新兴技术发展、高端品牌优势和建设环保产业工业互联网等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环保产业 高质量发展 对策
下载PDF
环保服务现状及评价体系建设——以安徽省为例
2
作者 马娜 王界 +6 位作者 桂华侨 谢品华 胡文杰 夏建东 徐诗慧 吴婷婷 张登亮 《中国环保产业》 2023年第7期86-90,共5页
本文通过分析安徽省生态环境综合服务现状,构建包含4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20项三级指标在内的评价体系。利用Delphi法建立评价模型,对影响安徽省生态环境综合服务体系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客观评价生态环境综合服务的服务... 本文通过分析安徽省生态环境综合服务现状,构建包含4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20项三级指标在内的评价体系。利用Delphi法建立评价模型,对影响安徽省生态环境综合服务体系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客观评价生态环境综合服务的服务水平,为各级环保管理部门考评监督以及社会化服务单位自我评价与提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综合服务 服务能力 评价体系 DELPHI法
下载PDF
基于细芯保偏-细芯光敏光纤结构的Sagnac干涉仪的温度和应变传感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许强 方莎莎 +4 位作者 王鹤林 张刚 时金辉 左铖 俞本立 《大学物理实验》 2020年第6期1-6,共6页
提出并实验验证一种基于纤芯失配的光纤赛格纳克(Fiber Sagnac Interferometer,FSI)温度和应变传感器。该传感器由细芯熊猫型保偏光纤(Thin-Core Panda Polarization Maintaining Fiber,TPMF)与细芯光敏光纤(Thin-Core Photosensitizer ... 提出并实验验证一种基于纤芯失配的光纤赛格纳克(Fiber Sagnac Interferometer,FSI)温度和应变传感器。该传感器由细芯熊猫型保偏光纤(Thin-Core Panda Polarization Maintaining Fiber,TPMF)与细芯光敏光纤(Thin-Core Photosensitizer Fiber,TPSF)熔接并引入Sagnac环中制成。实验研究了不同TPSF长度对温度和应变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PSF长度分别为12 cm和16 cm时,获得的最高和最低温度灵敏度为-1.93 nm/℃和-1.46 nm/℃,但TPSF长度对传感器的应变灵敏度影响不大,相关指标都优于相关文献报道的非填充或无涂层光纤温度和应变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制作简单、稳定性好等优点。在物理、生物和化学传感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芯熊猫型保偏光纤 细芯光敏光纤 纤芯失配 温度和应变传感器
下载PDF
基于TROPOMI观测的珠三角地区对流层臭氧特征研究
4
作者 杨昆鹏 刘浩然 +5 位作者 邢成志 苏文静 洪茜茜 李启华 季祥光 刘诚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7-59,共13页
利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开发的对流层观测仪(TROPOMI)O3、NO2和HCHO产品,结合城市建成区边界数据,分析了珠三角地区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间臭氧及其特征前体物(NO2和HCHO)的时空分布特征、臭氧生成控制类型的季节变化和城乡差异。首先... 利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开发的对流层观测仪(TROPOMI)O3、NO2和HCHO产品,结合城市建成区边界数据,分析了珠三角地区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间臭氧及其特征前体物(NO2和HCHO)的时空分布特征、臭氧生成控制类型的季节变化和城乡差异。首先,观测结果表明在时空分布特征方面,观测期间该地区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VCD)受工业源排放波动影响显著,而对流层HCHOVCD的变化则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对流层O3在2019年10月和2020年2月VCD较高,分别为44.33DU和43.26DU,佛山市、广州市和东莞市臭氧污染较为严重。然后,在生成控制类型的季节变化方面,珠三角地区中心区域的臭氧生成控制类型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其在秋季主要处于过渡控制区,进入冬季后转为VOCs控制区,而外围区域则主要处于NOx控制区。最后,在生成控制类型的城乡差异方面,城市区域的臭氧控制类型随时间波动明显,2019年9月68.86%的区域为NOx控制区,而12月VOCs控制区的比例达到了77.80%;乡村区域臭氧控制类型稳定,观测期间NOx控制区比例介于64.58%~98.3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污染 珠三角 对流层观测仪 臭氧生成过程 城乡差异
下载PDF
零记忆增量学习的复合有源干扰识别
5
作者 吴振华 崔金鑫 +3 位作者 曹宜策 张强 张磊 杨利霞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8-200,共13页
非完备、高动态有源干扰对抗作战环境下,现阶段针对库内多类型单一有源干扰样本所优化训练的静态模型,在面对库外类型多样、参数多变、组合方式多元的复合干扰时,模型无法快速更新且难以应对测试样本数非均衡问题。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 非完备、高动态有源干扰对抗作战环境下,现阶段针对库内多类型单一有源干扰样本所优化训练的静态模型,在面对库外类型多样、参数多变、组合方式多元的复合干扰时,模型无法快速更新且难以应对测试样本数非均衡问题。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零记忆增量学习的雷达复合有源干扰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元学习训练模式对库内单一干扰进行原型学习,训练出高效的特征提取器,使其具备对库外复合干扰特征有效提取能力。进而,基于超维空间和余弦相似度计算,构建零记忆增量学习网络(ZMILN),将复合干扰原型向量映射到超维空间并存储,从而实现识别模型动态更新。此外,为解决样本数非均衡下复合干扰识别问题,设计直推式信息最大化(TIM)测试模块,通过在互信息损失函数中加入散度约束,对识别模型进一步强化训练以应对非均衡测试样本。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方法在非均衡测试条件下对4种单一干扰和7种复合干扰进行增量学习后,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3.62%。该方法通过对库内多类型单一干扰知识充分提取,实现对多种组合条件下库外复合干扰的快速动态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有源干扰 零记忆增量学习 非均衡 直推式信息最大化 复合干扰识别
下载PDF
基于光纤温度和应变传感器的物理创新实验
6
作者 张刚 葛强 +2 位作者 王辉升 吴许强 俞本立 《大学物理》 2023年第4期21-27,共7页
为了实现温度和应变同时测量,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多模干涉的光纤温度和应变传感器.该传感器利用光纤熔接机将一段细保偏光纤和一段细芯光纤错位熔接后引入萨格纳克环中而制成.由于光纤错位和模场失配,传感器内存在偏振模干涉和纤芯模-... 为了实现温度和应变同时测量,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多模干涉的光纤温度和应变传感器.该传感器利用光纤熔接机将一段细保偏光纤和一段细芯光纤错位熔接后引入萨格纳克环中而制成.由于光纤错位和模场失配,传感器内存在偏振模干涉和纤芯模-包层模干涉.对不同温度和应变作用下采集到的传感器透射谱进行滤波处理,可提取两种干涉对应的透射谱.基于透射谱中两个不同波谷的温度和应变灵敏度建立同时测量矩阵,即可实现温度和应变的同时测量.实验数据显示该传感器的温度和应变分辨率分别为0.30℃和13.50με.本实验可以作为物理和光电相关专业本科生物理创新实验,帮助大学生掌握光纤传感原理、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温度和应变传感器 萨格纳克环 多模干涉 细保偏光纤 细芯光纤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光纤麦克风频带扩展
7
作者 方健 甄胜来 +1 位作者 陈鑫 俞本立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5,共7页
光纤麦克风具有体积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能在复杂环境下拾取目标语音.然而,在采集语音过程中,光纤麦克风受响应带宽限制,出现了高频成分缺失情况,进而降低语音短时客观可懂度(short-time objective intelligibility,简称ST... 光纤麦克风具有体积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能在复杂环境下拾取目标语音.然而,在采集语音过程中,光纤麦克风受响应带宽限制,出现了高频成分缺失情况,进而降低语音短时客观可懂度(short-time objective intelligibility,简称STOI)和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简称SNR).将时间卷积模块(temporal convolutional module,简称TCM)引入Wave-U-Net,提出TCM_Wave-U-Net.在此基础上,提出频域卷积递归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简称CRN)与时域TCM_Wave-U-Net协同的网络(简称协同网络).实验结果表明:协同网络具有较强的泛化性和鲁棒性.该文研究结果为光纤麦克风的语音保真拾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麦克风 频带扩展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多尺度融合
下载PDF
星载高动态范围差分吸收成像光谱仪成像电路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煜 陆亦怀 +5 位作者 周海金 司福祺 刘国华 常振 林方 刘文清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017-2028,共12页
星载差分吸收成像光谱仪通常运行于太阳同步轨道,探测地表反射光的光谱并根据特征气体的谱线吸收强度测量区域内某些痕量气体浓度。第一代星载差分吸收光谱仪受限于探测器性能等原因,探测的动态范围不大,造成暗背景下数据信噪比低,亮背... 星载差分吸收成像光谱仪通常运行于太阳同步轨道,探测地表反射光的光谱并根据特征气体的谱线吸收强度测量区域内某些痕量气体浓度。第一代星载差分吸收光谱仪受限于探测器性能等原因,探测的动态范围不大,造成暗背景下数据信噪比低,亮背景下像元饱和。随着更大阱深,更高速度的探测器出现,第二代高动态范围的差分吸收成像光谱仪得以实现。本文介绍了高动态范围的差分吸收光谱仪成像电路的研制过程,包括器件选型,电路方案及电路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高动态范围的实现,给出了单点测量值的概念,提出了最大单点测量值的计算公式,解释了最大单点测量值与动态范围的关系,并评估了探测器件的单点探测能力,同时规划了未来进一步提高动态范围的方法,从而为同类设备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吸收光谱仪 CCD成像电路 高动态范围 卫星载荷
下载PDF
具有可重构特征的轨道角动量天线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杰 胡俊 +3 位作者 张忠祥 沙威 黄志祥 吴先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3-1185,共13页
轨道角动量(OAM)因其模式具有理论上无穷且正交互不干扰的特点,在扩展信道容量方面展现出良好的优势,为解决日趋紧张的频谱资源提供了一种新型设计自由度。面对复杂多样的无线通信场景,设计具有可重构特征的OAM天线,是实现多模态复用、... 轨道角动量(OAM)因其模式具有理论上无穷且正交互不干扰的特点,在扩展信道容量方面展现出良好的优势,为解决日趋紧张的频谱资源提供了一种新型设计自由度。面对复杂多样的无线通信场景,设计具有可重构特征的OAM天线,是实现多模态复用、智能信息感知和人工智能天线的物理层基础。该文首先结合可重构天线实现机理,给出了OAM可重构天线设计的方法及具备的特点;然后,系统性综述了具有可重构特征的OAM天线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未来设计具有可重构特征的OAM天线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电磁波 轨道角动量天线 可重构 复用
下载PDF
基于泵浦强度调制的超快光纤激光器中孤子分子光谱脉动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振 余游 +3 位作者 赵秋烨 张昱冬 王治强 张祖兴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73,共7页
采用实时傅里叶变换光谱探测技术,研究了基于泵浦强度调制的超快掺铒光纤锁模激光器中孤子分子光谱的脉动动力学.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泵浦强度调制情况下,孤子分子光谱的脉动周期可由泵浦调制频率进行调控.同时,孤子分子脉动幅度以及孤子... 采用实时傅里叶变换光谱探测技术,研究了基于泵浦强度调制的超快掺铒光纤锁模激光器中孤子分子光谱的脉动动力学.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泵浦强度调制情况下,孤子分子光谱的脉动周期可由泵浦调制频率进行调控.同时,孤子分子脉动幅度以及孤子间相对相位的演化与泵浦调制频率有关.在较低的调制频率(如1 kHz)下,光谱脉动的孤子分子内脉冲间的相对相位随传播时间呈现滑动型动力学.随着调制频率逐渐加大(如20 kHz),孤子分子内脉冲间的相对相位演化逐渐趋于混乱,表明脉动孤子分子可能存在固有的共振频率,与孤子分子的稳定性有关.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理解孤子分子的产生与稳定性提升、孤子分子的全光操作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子分子 泵浦强度调制 光谱脉动 色散傅里叶变换
下载PDF
面向激光测振应用的改进相位生成载波解调算法
11
作者 蒋翌超 顾劭傑 +4 位作者 张刚 许林广 葛强 吴许强 俞本立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6,共15页
为了解决相位生成载波解调方案应用于激光测振技术时,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失真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相位生成载波解调算法。该算法采用低频、大幅值的相位调制和迭代重加权椭圆特殊拟合对两路含有非线性误差的正交信号进行校正以抑制非线性... 为了解决相位生成载波解调方案应用于激光测振技术时,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失真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相位生成载波解调算法。该算法采用低频、大幅值的相位调制和迭代重加权椭圆特殊拟合对两路含有非线性误差的正交信号进行校正以抑制非线性失真。其中,低频相位调制由三角波信号驱动压电换能器生成,确保小信号情况下椭圆拟合结果的准确性。迭代重加权椭圆特殊拟合可以减小离群数据的影响并避免拟合结果退化为双曲线,具有精度高、鲁棒性好和计算效率高的优点。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相位生成载波解调算法可以有效抑制激光测振实验系统的非线性失真,在不同相位调制深度(0.8~3.4 rad)下解调信号的信纳比和总谐波失真稳定,对应的标准差分别为0.55 dB和0.03%。系统的响应线性度优于99.99%,动态范围可达103.9 dB@500 Hz,总谐波失真为1%且工作频宽为20~8000 Hz。与传统相位生成载波解调方案相比,该算法不仅显著抑制了非线性失真,还克服了椭圆拟合算法在小信号下无法工作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振技术 相位生成载波解调算法 低频调制 迭代重加权椭圆特殊拟合 非线性失真
下载PDF
基于参数本地化InVEST模型的安徽省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莹莹 马晓双 +1 位作者 祁国华 吴艳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3-325,共13页
水源涵养服务功能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处于中心地位,定量评估水源涵养功能可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提供参考。基于参数本地化的InVEST模型对安徽省2000~2019年逐年的水源涵养时空变化及其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影响因素差异进行分析。结... 水源涵养服务功能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处于中心地位,定量评估水源涵养功能可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提供参考。基于参数本地化的InVEST模型对安徽省2000~2019年逐年的水源涵养时空变化及其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影响因素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年来,安徽省水源涵养服务功能增强;(2)水源涵养深度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南高北低,钱塘江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3)多年均产水深度为763.1 mm,产水量为10.65×10^(10)m^(3),多年均水源涵养深度为193.7 mm,总量为26.8×10^(9)m^(3);(4)各地类中,草地产水能力最强,林地的水源涵养能力最强;(5)在干旱年2001年、正常年2008年、湿润年2015年,各因子对水源涵养量的解释力度排序没有太大差异,人为活动对于水源涵养服务功能的干预强度不断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功能 时空格局 InVEST模型 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
原文传递
基于准连续域束缚态的强圆二色性超表面
13
作者 夏兆生 刘宇行 +6 位作者 包正 王丽华 吴博 王刚 王辉 任信钢 黄志祥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85-293,共9页
连续域束缚态最初是在量子力学中发现的,它是一种可保持局域化的波动现象.这种效应已在各种材料系统中得到广泛研究,包括压电材料、石墨烯和光子晶体.本工作提出了一种由中断的环形槽组成的四重旋转对称硅超表面.通过同时打破晶胞的面... 连续域束缚态最初是在量子力学中发现的,它是一种可保持局域化的波动现象.这种效应已在各种材料系统中得到广泛研究,包括压电材料、石墨烯和光子晶体.本工作提出了一种由中断的环形槽组成的四重旋转对称硅超表面.通过同时打破晶胞的面内反转对称性,实现了具有高品质因子和显著手性的准连续域束缚态.通过对动量空间中拓扑荷的研究,揭示了由超表面的内部共振机制产生的准连续域束缚态的独特拓扑特征.在合适的对称破坏下,具有平面内对称破坏的四重旋转对称超表面表现出–0.93的强圆二色性,并且其显示出了在对称破坏较大时的强圆二色性.这项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在手性生物传感器和低阈值激光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域束缚态 超表面 手性 品质因子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光纤微震信号分类识别的研究
14
作者 金姝 罗家童 +3 位作者 高雅 俞本立 张书金 甄胜来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142,共8页
微震监测技术可实时、精确给出岩体破裂或失稳的空间位置,已成为煤与瓦斯突出、隧道岩爆等灾害预警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地下工程中环境复杂,信号微弱难以有效辨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卷积神经网络与Transformer结合(T_CNN)的微震信号... 微震监测技术可实时、精确给出岩体破裂或失稳的空间位置,已成为煤与瓦斯突出、隧道岩爆等灾害预警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地下工程中环境复杂,信号微弱难以有效辨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卷积神经网络与Transformer结合(T_CNN)的微震信号识别方法。利用光纤加速度传感器采集西部某隧道工程中的6种信号,将信号经过带通滤波降噪和傅里叶变换后输入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利用模型中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基于Transformer对重点信息进行聚焦,通过多层感知机得出最终多分类结果。结果表明,基于T_CNN模型分类准确率达到98.09%,且收敛速度更快。相较于目前先进的残差神经网络来说,其准确率提高了6.2%,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分别提高了0.036、0.023和0.033,证实了该算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优越性。此外,将光纤微震信号经过特征变换后输入到模型中,光纤微震信号的能量也能得到较为准确的估算,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微震信号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分类识别 能量估算
原文传递
金属诱导晶化(MIC)模式非晶晶化的原位透射电子显微学研究
15
作者 向斐斐 李傲 +3 位作者 范浩涵 林杨剑 程峰 葛炳辉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非晶晶化作为一种制备晶体材料的有效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采用金属诱导晶化(metal induced crystallization,MIC)法显著降低材料的晶化温度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兴趣。为探究MIC模式下温度对金属催化剂扩散行为及晶化过程中材料结构... 非晶晶化作为一种制备晶体材料的有效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采用金属诱导晶化(metal induced crystallization,MIC)法显著降低材料的晶化温度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兴趣。为探究MIC模式下温度对金属催化剂扩散行为及晶化过程中材料结构变化的本征影响,本研究以金属Pt诱导非晶硅晶化为例,采用透射电镜结合原位热学研究方法,在原子尺度上直接观察MIC模式下非晶硅的晶化过程。结果显示在550℃下Pt/Si界面处产生了硅化物Pt_(2)Si等化合物,使得材料界面处出现明显的结构变化。而当温度升高至650℃时,Pt会以颗粒移动的形式发生扩散,且扩散过程中会发生明显的几何结构变化。Pt与非晶硅不同的扩散速度会导致界面处出现柯肯达尔孔洞而阻碍界面处两种材料的进一步扩散。当温度升高至700℃时,非晶硅发生晶化,且在此过程中Pt对非晶硅的晶化起了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镜 原位 MIC 非晶硅
下载PDF
弧形边界在伴随变量法下的电磁灵敏度分析
16
作者 张玉贤 朱海鸽 +2 位作者 冯晓丽 杨利霞 黄志祥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513-4521,共9页
电磁灵敏度分析是评估设计参数变化对电磁性能影响的一种方法,它通过计算灵敏度信息指导结构模型分析,以满足设计规范。商业软件在进行电磁结构优化设计时,常通过调整几何结构并使用传统算法,但这种方法计算耗时且资源占用大。为了提高... 电磁灵敏度分析是评估设计参数变化对电磁性能影响的一种方法,它通过计算灵敏度信息指导结构模型分析,以满足设计规范。商业软件在进行电磁结构优化设计时,常通过调整几何结构并使用传统算法,但这种方法计算耗时且资源占用大。为了提高模型设计的效率,该文提出一种稳定高效的处理方案,即伴随变量法(AVM),利用仅有2次算法模拟条件下,实现在参数变换上进行1~2阶灵敏度估计。当前AVM的绝大多数应用局限在矩形边界参数的灵敏度分析,该文首次开拓性地将AVM拓展到弧形边界参数的灵敏度分析。基于固定的本构参数、频率依赖性目标函数以及瞬态脉冲函数的3种不同情形设计的条件,实现了对弧形结构的电磁灵敏度的高效分析。与有限差分方法(FDM)相比,该方法在计算效率上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该方法有效实施显著拓宽了AVM在弧形边界上的应用范围,可应用于等离子体模型的电磁结构、复杂天线模型的边缘结构等优化问题上。当计算资源较少的情况下,可满足电磁结构优化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灵敏度分析 有限差分法 伴随变量法
下载PDF
用于分析单轴/双轴双各向异性媒质电磁特性的快速传输矩阵法
17
作者 樊久扬 张玉贤 +1 位作者 冯晓丽 黄志祥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56-166,共11页
提出了一种高效分析单轴/双轴双各向异性媒质电磁特性的快速传输矩阵法(rapid-transfer matrix method,R-TMM).该方法基于旋度麦克斯韦方程,构造了关于电场的齐次微分方程,并通过复杂的矩阵运算,导出用于特征值求解的布克四次方程.随后... 提出了一种高效分析单轴/双轴双各向异性媒质电磁特性的快速传输矩阵法(rapid-transfer matrix method,R-TMM).该方法基于旋度麦克斯韦方程,构造了关于电场的齐次微分方程,并通过复杂的矩阵运算,导出用于特征值求解的布克四次方程.随后,从特征方程中提取单轴/双轴双各向异性媒质的特征值.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层状结构中电磁场在分界面处切向连续性的深入研究,构建了适用于多层媒质中平面波传播的传输矩阵.结合上下行波在不同区域的传播关系,推导出单轴/双轴双各向异性传播系数的计算公式.最后,设计了单轴/双轴双各向异性材料模型,并对R-TMM和传统传输矩阵法(conventional-transfer matrix method,C-TMM)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数值实验表明,R-TMM不仅能够精确计算单轴/双轴双各向异性媒质的传输系数,而且可以实现计算效率的大幅度提升.该方法为科研人员开展单轴/双各向异性媒质电磁特性的研究提供了可靠且高效的计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轴/双轴双各向异性 特征值 快速传输矩阵法
下载PDF
基于超光谱遥感技术的广州夏季O_(3)垂直分布和潜在来源研究
18
作者 张倩华 黄坤伦 +7 位作者 雷蕾 徐明旺 邓炳森 季祥光 魏少聪 邢成志 谈伟 刘浩然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10期107-114,共8页
广州市是珠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臭氧污染逐渐成为影响该地区空气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迫切需要开展污染成因研究。本研究基于2023年6—8月广州市超光谱遥感监测站点番禺大学城站数据,对广州市夏季臭氧垂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解析臭... 广州市是珠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臭氧污染逐渐成为影响该地区空气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迫切需要开展污染成因研究。本研究基于2023年6—8月广州市超光谱遥感监测站点番禺大学城站数据,对广州市夏季臭氧垂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解析臭氧污染潜在来源情况。结果表明:1)超光谱遥感观测数据与近地面国控站点监测数据相关性验证结果良好,超光谱遥感结果准确可靠;2)广州市夏季臭氧每日高值主要出现在下午15∶00—16∶00的边界层中层,夏季6月和7月平均值高于8月;3)广州地区臭氧浓度受外源输入影响较大。近地面臭氧主要来源于广东省东部;边界层中层臭氧主要来源于广州市偏东方向;高层臭氧主要来源于广州市东北方向,同时,广州市西南方向对臭氧输送也有所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光谱遥感 广州市 夏季 臭氧污染 后向轨迹 潜在源区
下载PDF
基于集成改进卷积注意力块的SAR图像目标分类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靖森 李宗豫 +3 位作者 杨森 钟芝怡 艾加秋 史骏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45-452,共8页
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中,目标的轮廓和细节通常比较复杂。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只使用单一均值参数进行无差别的特征提取,不能很好地区分SAR特征之间的差异。为了解决此问... 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中,目标的轮廓和细节通常比较复杂。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只使用单一均值参数进行无差别的特征提取,不能很好地区分SAR特征之间的差异。为了解决此问题,文章提出了1种基于集成改进卷积注意力块(Improved 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ICBAM)的SAR图像目标分类算法ICBAM_CNN。首先,该模块通过引入方差参数至传统CBAM模块中,设计了1种改进的CBAM注意力机制,有助于分类识别网络更好地学习SAR图像不同目标卷积层输出与通道注意力之间的差异信息,提升不同SAR目标特征的可分离性;然后,ICBAM设计了1种中心坐标注意力机制,能更好地捕捉SAR图像中目标的中心分布特征,有效抑制杂波对SAR目标分类影像的干扰;最后,为了提高效率,将改进后的ICBAM模块集成到CNN网络中,实现SAR图像目标分类。ICBAM_CNN深度融合了SAR图像目标的多层级特征,提升了SAR目标特征的可分离性,可实现SAR图像目标的高精度、高效率识别分类。通过MSTAR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CBAM方法,改进ICBAM方法的精确率提升了2.44%,召回率提升了2.24%,F1-score提升了2.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图像目标分类 改进卷积注意力块 集成ICBAM的CNN网络 中心坐标注意力机制 多层级特征融合
下载PDF
基于双边截断的双参数海上风电站SAR图像CFAR检测
20
作者 余佳恒 艾加秋 +1 位作者 史骏 张勇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15-223,共9页
文章提出了1种基于双边截断的双参数海上风电站SAR图像CFAR检测器DTCS-TPCFAR,目的是提高在具有多个目标海上区域和石油泄漏区域等环境下对海上风电站的检测性能。DTCS-TPCFAR所提出的双边截断杂波的方法,能够同时消除高强度和低强度异... 文章提出了1种基于双边截断的双参数海上风电站SAR图像CFAR检测器DTCS-TPCFAR,目的是提高在具有多个目标海上区域和石油泄漏区域等环境下对海上风电站的检测性能。DTCS-TPCFAR所提出的双边截断杂波的方法,能够同时消除高强度和低强度异常值的干扰,同时保留真实的杂波样本。通过使用最大似然估计计算双边截断后样本的均值和标准差,然后通过这2个参数估计值计算出截断阈值,最后再结合指定的虚警率(Probability of False Alarm,PFA)来对测试单元(Test Cell,TC)进行判断,完成最终的目标检测。这也是首次将CFAR检测器用于检测海上风电站。文章通过Sentinel-1数据集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所提出的算法在相同指定虚警率下,具有更高的检测率(Detection Rate,DR)和更低的误报率(False Alarm Rate,F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图像 海上风电站检测 恒虚警率检测 复杂环境 双边截断杂波统计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