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来自安徽大学经济学专业实践探索研究
1
作者 王玉燕 《大学教育》 2025年第1期115-118,共4页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虽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劳动教育,但部分大学生仍存在错误劳动思想,缺乏基本劳动习惯与技能。文章通过梳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安徽大学经济学专业“八位...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虽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劳动教育,但部分大学生仍存在错误劳动思想,缺乏基本劳动习惯与技能。文章通过梳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安徽大学经济学专业“八位一体”劳动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与实践探索,提出了优化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劳动教育 现状 问题 “八位一体” 优化对策
下载PDF
综合性大学农村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以安徽大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崔宝玉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6年第6期126-131,共6页
在综合性大学,农村经济学科的发展正遭受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此文以安徽大学农村经济学科为例,在回顾安徽大学农村经济学科学科体系构建历史的基础上,总结了农村经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四大困境,提出了农村经济学科发展的改进对策,以期... 在综合性大学,农村经济学科的发展正遭受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此文以安徽大学农村经济学科为例,在回顾安徽大学农村经济学科学科体系构建历史的基础上,总结了农村经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四大困境,提出了农村经济学科发展的改进对策,以期为综合性大学农村经济学科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农村经济学 教学 困境 改革
下载PDF
安徽大学“小黄车”事件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颖 《商情》 2012年第28期175-176,共2页
安徽大学“小黄车”事件一时之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而本文将站在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小黄丰是一种公共资源.非排他性和竞争性使它会被过度使用,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途径是明晰产权,当产权明晰到各个学生的手中之时,免费自行车似乎... 安徽大学“小黄车”事件一时之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而本文将站在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小黄丰是一种公共资源.非排他性和竞争性使它会被过度使用,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途径是明晰产权,当产权明晰到各个学生的手中之时,免费自行车似乎又失去了它存在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黄车” 公共资源 产权 博弈论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绿色经济效率——基于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空间面板数据
4
作者 陈济源 《现代商业》 2025年第2期148-153,共6页
数字经济不仅可促进资源利用效率,而且有助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因此,研究数字经济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研究对象落足于安徽省的16个地级市,从面板数据分析数字经济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本文分别使用空间... 数字经济不仅可促进资源利用效率,而且有助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因此,研究数字经济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研究对象落足于安徽省的16个地级市,从面板数据分析数字经济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本文分别使用空间计量模型从基准回归、空间效应分解以及区域异质性这三个方面分析数字经济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水平显著促进绿色经济效率,从空间溢出效应可以看出,本地区的绿色经济的发展对周边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皖南皖中区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水平 绿色经济效率 空间计量
下载PDF
经济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问题与改革路径研究——以安徽大学为例
5
作者 郝楠 徐剑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90-93,共4页
专业课程设置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和重要手段。通过对安徽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体系进行实地调研,在分析本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改革路径。
关键词 课程设置 经济学 安徽大学
下载PDF
“外贸单证”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化路径——以安徽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
6
作者 王珊珊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5-69,共5页
“外贸单证”是国际贸易专业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之一,该课程融入思政教育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激发社会责任感。文章分析了“外贸单证”课程思政在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四个维度的教学设计情况,并... “外贸单证”是国际贸易专业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之一,该课程融入思政教育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激发社会责任感。文章分析了“外贸单证”课程思政在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四个维度的教学设计情况,并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同频共振为导向,探究“外贸单证”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优化路径,以此推动“外贸单证”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创新,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贸单证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优化路径
下载PDF
论优化教学课程设置对经济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以安徽大学为例
7
作者 王芳 张翔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110-111,共2页
通过对安徽大学经济学院4个年级19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得出现有学校教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不合理是影响经济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阻碍因素,在对问卷数据统计的分析基础上,参照国外经济学教学课程设置的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经济学 人才培养 创新型人才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安徽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邓小华 袁晨露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6-122,共7页
为探究数字化转型如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于2011—2021年安徽省16地市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各地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运用中介效应和面板门槛模型考察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通过提升地区产业高级化和合理化促进制造业... 为探究数字化转型如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于2011—2021年安徽省16地市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各地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运用中介效应和面板门槛模型考察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通过提升地区产业高级化和合理化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在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起重要中介作用;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数字经济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效果更加显著,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转型 产业高级化 产业合理化 科技创新
下载PDF
教研型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探究——基于安徽大学的调查 被引量:6
9
作者 贺文慧 李光龙 《高教论坛》 2012年第4期71-73,86,共4页
科研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是大学教学过程中的基本任务,也是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基于实证调研的结果表明,教研型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遭遇到来自于学生、教师、管理者、社会... 科研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是大学教学过程中的基本任务,也是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基于实证调研的结果表明,教研型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遭遇到来自于学生、教师、管理者、社会需求以及教育体制等多方面的阻滞。因此,教研型高校要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必须从认识更新、教师自身能力提升以及工作管理机制等多方面入手,构建适合教研型高校发展要求的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型高校 本科生 科研能力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下证券投资学课程改革——以安徽大学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姚登宝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44-49,共6页
以安徽大学为例,基于现代金融市场的人才需求和高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对当前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新挑战进行剖析,提出了以高校“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从教学方案、课程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 以安徽大学为例,基于现代金融市场的人才需求和高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对当前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新挑战进行剖析,提出了以高校“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从教学方案、课程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对证券投资学课程进行改革,并结合金融投资竞赛对课程改革的教学效果进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投资学 “双一流”建设 课程改革 金融市场 金融投资竞赛
下载PDF
国际商务谈判与礼仪课程多层次立体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安徽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芳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34-36,共3页
以安徽大学为例,探索《国际商务谈判与礼仪》课程的多层次立体实践教学改革模式,从“164”多层次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智慧教学相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出发,从五个方面介绍了教学改革的方法、重点和思路。
关键词 智慧课堂 课堂实训 优化师资 教材改革 学科竞赛
下载PDF
大类招生下的经济学本科人才培养方式探究——以安徽省属重点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翟敏园 张翔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46-148,共3页
经济全球化形势之下,高等学校经济类人才供应量逐年上升,社会对经济类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如何为市场提供更高素质的新型经济类人才,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目前国内外的经济类本科生培养模式各异,对于学生专业素质和和综合能力的... 经济全球化形势之下,高等学校经济类人才供应量逐年上升,社会对经济类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如何为市场提供更高素质的新型经济类人才,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目前国内外的经济类本科生培养模式各异,对于学生专业素质和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方式也不同。通过总结出各自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指导我国现阶段经济类人才的培养,形成适合我国经济类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经济类 本科生 培养
下载PDF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增长现代化:理论内涵与科学逻辑
13
作者 李静 徐杨清昕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41,共10页
中国经济增长的现代化转型是构建具有更高级形态、更合理分工、更合理结构的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具体体现在生产力的现代化、生产关系的现代化与生产理念的现代化。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S”形增长路径的关键分岔口,要求突破发展惯性、... 中国经济增长的现代化转型是构建具有更高级形态、更合理分工、更合理结构的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具体体现在生产力的现代化、生产关系的现代化与生产理念的现代化。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S”形增长路径的关键分岔口,要求突破发展惯性、打破经济增长路径依赖,以实现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向国际前沿水平收敛”。这一过程需要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理念三个维度的相互作用与协调发展。生产力的现代化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实现质量、动力和效率的变革,从而推动生产方式的持续演进。与此同时,生产关系的现代化通过构建新的市场经济制度框架,解放生产力,去除旧有制度障碍,打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生产理念的现代化则涉及观念体系的重塑,为制度形成提供底层逻辑和实施环境条件,这是推动经济转型和变迁的基础,也是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关键。三个层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现代化转型的美好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 经济增长 高质量发展 新型生产关系 新型生产理念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产业集聚的协同效应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
14
作者 江永红 赵丹丹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1-145,共5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基石,其形成离不开数字经济和产业集聚这两个关键要素。而中国数字经济与产业集聚发展存在不平衡问题,二者的协同效应能否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尚缺乏有支撑的理论和经验证据。文章基于2011—2022年... 新质生产力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基石,其形成离不开数字经济和产业集聚这两个关键要素。而中国数字经济与产业集聚发展存在不平衡问题,二者的协同效应能否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尚缺乏有支撑的理论和经验证据。文章基于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讨数字经济与产业集聚协同效应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产业集聚的协同效应和新质生产力水平在地区间呈现“东强西弱”的分布格局;协同效应提高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协同效应是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新动力。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科技投入和绿色创新是协同效应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两个重要渠道,积极的市场竞争和政府竞争能够提升协同效应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但政府的过度竞争会限制这一有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集聚 新质生产力 协同效应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背景下人口流动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
15
作者 田淑英 郭浩 董战峰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1,共9页
基于2011—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组成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等,实证研究了人口流动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数字经济对二者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人口流动显著提升了碳排放绩效,但也受到城市... 基于2011—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组成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等,实证研究了人口流动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数字经济对二者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人口流动显著提升了碳排放绩效,但也受到城市资源禀赋、地理位置差异以及人口流动规模的影响;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人口流动提升碳排放绩效的重要机制;数字经济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发展水平越高,人口流动对碳排放绩效的促进作用越强。基于研究结论,从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升数字经济低碳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促进碳排放绩效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人口流动 碳排放绩效 低碳发展 超效率SBM-GML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与“龙象之争”:中印服务外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16
作者 徐毅 张敏 《大连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93-102,共10页
基于文章对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印两国服务外包竞争力进行量化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国家服务外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支点倚重不同,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服务外包产业构筑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从个体指标来看,可数字化交易的服务贸易、信... 基于文章对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印两国服务外包竞争力进行量化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国家服务外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支点倚重不同,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服务外包产业构筑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从个体指标来看,可数字化交易的服务贸易、信息通信技术(ICT)服务出口是影响中印两国服务外包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但其对中国的加成效果更明显;从一级指标来看,数字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与数字创新研发对中国服务外包的影响效果均优于印度。不难发现,将数字经济引入影响指标体系后,数字经济对中国服务外包的影响权重和关联度均高于印度,特别是数字产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国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走出“中国式服务外包”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服务外包3.0时代 服务外包竞争力
下载PDF
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17
作者 蒋长流 司怀涛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83-93,共11页
基于2008-2019年31个省面板数据,从人均受教育年限及各层次学历人口占比两个不同维度出发,对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及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提升人均受教育水平,增加大专及以上不同教育层次人口占比均可显... 基于2008-2019年31个省面板数据,从人均受教育年限及各层次学历人口占比两个不同维度出发,对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及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提升人均受教育水平,增加大专及以上不同教育层次人口占比均可显著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正相关,增加高层次学历人口尤其是博士学历人口占比,可显著提升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另外,各模型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技术创新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即人力资本结构可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加快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结构 技术创新 经济高质量发展 熵权法 中介效应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孟静 余佳丽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61-71,共11页
基于数字经济的内涵和高质量发展理念,分别构建指标评价体系,评价2011—2019年中国281个地级市的数字经济水平和外贸高质量发展水平,从成本降低、促进创新等角度分析数字经济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考察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和外贸高质... 基于数字经济的内涵和高质量发展理念,分别构建指标评价体系,评价2011—2019年中国281个地级市的数字经济水平和外贸高质量发展水平,从成本降低、促进创新等角度分析数字经济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考察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和外贸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显著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具有中介效应;数字经济对中心城市、沿海城市及高人力资本水平城市的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数字经济显著促进本地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会抑制周边地区外贸发展。基于此,从促进数字经济协调发展、加快科技创新和加强区域联动等多个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外贸高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 外贸竞争力 外贸溢出效应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影响路径
19
作者 李光龙 胡露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0-80,共11页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快速扩张,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经济新业态,新型经济形态的改革带动“数据生产力”快速发展,“数实共生”的新经济模式对税收产生重要影响。基于2013—2019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快速扩张,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经济新业态,新型经济形态的改革带动“数据生产力”快速发展,“数实共生”的新经济模式对税收产生重要影响。基于2013—2019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对地方政府税收收入产生积极影响,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提高就业水平增加对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贡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税收收入 就业水平 税收征管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