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BE 理念下“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1
作者 赵强 彭春雨 +3 位作者 郝礼才 卢文娟 蔺智挺 吴秀龙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7-40,共4页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在课程中引入OBE教学理念,以学生毕业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工作应达成的能力目标为导向,逆向设计课程教学方案。从课程理论讲授到工程项目案例教学,对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跟...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在课程中引入OBE教学理念,以学生毕业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工作应达成的能力目标为导向,逆向设计课程教学方案。从课程理论讲授到工程项目案例教学,对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跟踪并针对教学活动和目标持续改进,形成面向能力目标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帮助学生独立解决科学与工程问题,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 OBE教学理念 数字集成电路
下载PDF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教学方法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郝礼才 彭春雨 +3 位作者 卢文娟 赵强 蔺智挺 吴秀龙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77-179,共3页
当前安徽大学“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的开展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验证性实验内容相对简单,实验课程考核机制单一等),因此教学方法亟须改进。针对课程的现状,立足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积极... 当前安徽大学“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的开展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验证性实验内容相对简单,实验课程考核机制单一等),因此教学方法亟须改进。针对课程的现状,立足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积极探索“新工科”背景下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教学新方法,提出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创新能力
下载PDF
基于面包板的“数字电路”实验教学内容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蒋铁珍 许耀华 黎轩 《科技风》 2024年第5期103-105,共3页
“数字电路”实验是高校电子类专业必修且非常重要的课程,针对该课程普遍采用工具箱完成实验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面包板来完成所有实验,学生需要在面包板上进行整体布局设计,再完成每一个实验电路并进行电路正确性的验证。利用面包板完... “数字电路”实验是高校电子类专业必修且非常重要的课程,针对该课程普遍采用工具箱完成实验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面包板来完成所有实验,学生需要在面包板上进行整体布局设计,再完成每一个实验电路并进行电路正确性的验证。利用面包板完成数字电路实验更加灵活,学生发挥的空间更大,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实验的积极性。由于采用面包板进行数字电路实验,学生需要完成更多的电路搭建,通过对实验内容的合理设计,学生能够综合考虑多个实验之间的关系,节约时间且能够加深学生对各知识点之间联系的理解。经过两年实验课程的验证,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学生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能高效地完成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专业 数字电路 面包板 实验内容
下载PDF
基于融合集成算法的配电网负荷预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强 赵峰 +1 位作者 吴金淦 谭守标 《自动化仪表》 CAS 2024年第1期111-115,121,共6页
配电网的负荷预测在电力运行状态监测中尤为重要。负荷预测的精度提升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通过对融合集成算法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特征选择的融合集成算法。在数据集的选择上,使用相关系数和灰色关联算法综合对样... 配电网的负荷预测在电力运行状态监测中尤为重要。负荷预测的精度提升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通过对融合集成算法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特征选择的融合集成算法。在数据集的选择上,使用相关系数和灰色关联算法综合对样本中负荷影响较小的特征进行剔除,使得样本数据集的相关性更高;同时,对传统Stacking集成学习的输入和输出特征进行优化,提高了模型的预测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融合集成算法的配电网负荷预测模型与传统的Stacking集成算法、XGBoost、灰狼优化-反向传播算法相比,负荷预测的精度提升了3.07%。该模型总体性能表现较好。该研究结果有效地支撑了配电网的负荷监测和规划,也为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算法融合 配电网 集成学习 负荷预测 Stacking集成学习 XGBoost 特征提取 目标预测
下载PDF
一种具有低调制深度和低功耗的自适应抗噪超高频RFID解调器设计
5
作者 王翊 陈冲 +1 位作者 许耀华 柏娜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
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是目前RFID发展的主流,但是传统的RFID幅度调制(amplitude shift keying,简称ASK)解调器在应对低调制深度的射频输入信号时难以实现精准解调.针对这种情况,该文基于GJB7377... 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是目前RFID发展的主流,但是传统的RFID幅度调制(amplitude shift keying,简称ASK)解调器在应对低调制深度的射频输入信号时难以实现精准解调.针对这种情况,该文基于GJB7377.1B标准系统的超高频RFID ASK解调器,设计了一个由包络检测、低通滤波、放大器和比较器组成的低功耗、自适应抗噪ASK解调器.与传统的RFID ASK解调器相比,使用了迟滞放大器来实现低调制深度下的精准解调,使用了偏置电路来降低功耗,并使用了迟滞单元来抗噪.经过测试和验证,该RFID ASK解调器可以在2.31%的最小调制深度下解调信号,其功耗仅为421.63 nW,且在射频信号(radio frequency,简称RF)加入噪声的情况下也能实现精准解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调制深度 低功率 自适应抗噪 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
下载PDF
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低功耗多节点抗辐射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设计
6
作者 柏娜 李钢 +1 位作者 许耀华 王翊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0-858,共9页
随着对太空的探索的深入,人们发现应用于航天领域的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易受到高能粒子轰击发生电节点翻转(SEU)和多节点翻转(SEMNU)。该文为解决SRAM的单粒子翻转问题提出一种16TSRAM单元可以用于SRAM的抗翻转应用,该单元包含3个... 随着对太空的探索的深入,人们发现应用于航天领域的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易受到高能粒子轰击发生电节点翻转(SEU)和多节点翻转(SEMNU)。该文为解决SRAM的单粒子翻转问题提出一种16TSRAM单元可以用于SRAM的抗翻转应用,该单元包含3个敏感节点,使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管堆叠结构,较大提高了单元的稳定性。在65 nm CMOS工艺下仿真证明该单元可以解决SEU和SEMNU问题。相比于SARP12T,LWS14T,SAR14T,RSP14T,EDP12T和SIS10T,MNRS16T的保持静态噪声容限(HSNM)分别提升了1.4%,54.9%,58.9%,0.7%,59.1%和107.4%。相比于SARP12T,RH12T,SAR14T,RSP14T,S8N8P16T,EDP12T和SIS10T,MNRS16T的读取静态噪声容限(RSNM)分别提升了94.3%,31.4%,90.3%,8.9%,71.5%,90.4%和90.3%。相较于SAR14T,RSP14T和EDP12T,MNRS16T的保持功率(Hpwr)降低了24.7%,33.9%和2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子翻转 抗辐射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下载PDF
基于特征分块与域间融合的跨域足迹图像检索方法
7
作者 张艳 申多 +2 位作者 李增辉 朱明 粟娇娇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312,共10页
为了解决现有图像检索方法难以提取跨域足迹图像的高区分性域共享特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分块与域间融合的跨域足迹图像检索方法.首先,以ResNet50为主干网络提取足迹图像全局特征;然后通过水平分块特征提取方法获取更具鉴别性的... 为了解决现有图像检索方法难以提取跨域足迹图像的高区分性域共享特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分块与域间融合的跨域足迹图像检索方法.首先,以ResNet50为主干网络提取足迹图像全局特征;然后通过水平分块特征提取方法获取更具鉴别性的特征;最后,采用跨域特征融合方法提取域共享信息,并设计均衡损失以优化融合特征.在自行采集的200人跨域足迹图像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在光学检索压力及压力检索光学2种模式下Rank-1分别达到91.38%和84.50%,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检索 跨域足迹 特征分块 特征融合 均衡损失
下载PDF
基于虚实结合的混合式高校理工科实验教学方法
8
作者 蒋铁珍 宋钛 《实验室科学》 2025年第1期83-87,共5页
实验课程对于高校电子电路类等理工科专业是必不可少的,既强化了理论课程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但目前很多高校对于这些实验课存在不重视、设备老旧、实验内容实验考核方式及实验时间安排不合理等现象,导致学生完全没有... 实验课程对于高校电子电路类等理工科专业是必不可少的,既强化了理论课程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但目前很多高校对于这些实验课存在不重视、设备老旧、实验内容实验考核方式及实验时间安排不合理等现象,导致学生完全没有学到知识,没有起到工程指导性作用。提出了基于虚实结合的混合式高校实验教学方法,通过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并与理论课程相结合,利用虚拟软件对实际实验进行仿真,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同时可以对实验内容采用虚拟仿真来进行提前预习,减少了各种设计时间,并让学生能够直观了解所要做的实验。经过两年实验课程的验证,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能高效地完成实验,值得在其他电子类实验课程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电路 实验课程 虚实结合 混合式
下载PDF
电容式三维力柔性触觉传感器及软抓取研究
9
作者 方定 汤秀芳 +3 位作者 洪炜强 陈叶馨 潘明启 郭小辉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3,57,共5页
电子皮肤的发展迫切需要具有三维力感知能力的高灵敏度柔性触觉传感器。基于3D打印及层层组装技术,提出一种低成本、高灵敏度、响应速度快、实用性强等特点的电容式三维力柔性触觉传感器。传感器由柔性触头、半圆形凹槽、上下电极和基... 电子皮肤的发展迫切需要具有三维力感知能力的高灵敏度柔性触觉传感器。基于3D打印及层层组装技术,提出一种低成本、高灵敏度、响应速度快、实用性强等特点的电容式三维力柔性触觉传感器。传感器由柔性触头、半圆形凹槽、上下电极和基底构成,并利用触觉传感器测试装置对该传感器进行静态/动态特性测试与软抓取应用研究,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法向力0~0.3 N和切向力0~0.3 N范围内,其灵敏度分别为7.12 N^(-1)和0.91 N^(-1),具有较快的响应时间(约60 ms)和较低的迟滞误差(约6.43%)。通过将三维力柔性触觉传感器与智能仿生手一体化集成实现目标物软抓取应用研究,实验验证了传感器的有效性和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皮肤 三维力传感器 触觉传感器 高灵敏度
下载PDF
基于F-P腔的大孔径MEMS滤波器设计
10
作者 孙创 王思亮 +1 位作者 王鹏 王文婧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122,127,共5页
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设计了一种大孔径的微型F-P腔可调谐滤波器光机敏感结构。器件结构采用折叠悬臂梁设计,在中波红外(3~5μm)光谱范围内实现了通光区域为2 mm×2 mm滤波器件的调谐。通过进行调谐位移、结构应力和平整度分析... 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设计了一种大孔径的微型F-P腔可调谐滤波器光机敏感结构。器件结构采用折叠悬臂梁设计,在中波红外(3~5μm)光谱范围内实现了通光区域为2 mm×2 mm滤波器件的调谐。通过进行调谐位移、结构应力和平整度分析,完成器件结构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波范围内,该结构的调谐位移为0.83μm,最大驱动电压为13 V,最大倾斜角为0.0021°。同时,采用高低折射率交替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多层介质的高反膜,平均反射率达到90.52%,可实现高精度的滤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大孔径 法布里-珀罗腔 可调谐滤波器 折叠悬臂梁 高反膜
下载PDF
基于永磁体间磁力作用的不倒杆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庆荣 蒋宇 +4 位作者 胡华磊 汪澈 陶嘉琪 李浩 冯双久 《大学物理实验》 2024年第3期22-26,共5页
利用永磁体间的同极相斥作用,构造一个磁力势阱,设计制作高度可调、底部防滑的不倒杆装置。该装置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永磁体间磁力约束不需要外界提供电源,具有无接触控制、节能低成本等优势。
关键词 平衡与稳定 永磁体间磁力作用 不倒杆
下载PDF
NMOS晶体管电荷共享导致的SRAM单元单粒子翻转恢复效应研究
12
作者 高珊 李洋 +4 位作者 郝礼才 赵强 彭春雨 蔺智挺 吴秀龙 《中国集成电路》 2024年第6期48-55,共8页
基于Synopsys公司的三维器件模拟软件TCAD,本文研究了NMOS晶体管电荷共享导致SRAM单元的单粒子翻转恢复(SEUR)效应。分析了NMOS晶体管电荷共享导致SEUR效应的物理机制,系统研究了NMOS晶体管偏置(如电源电压、P阱偏置电压)和工艺参数(如P... 基于Synopsys公司的三维器件模拟软件TCAD,本文研究了NMOS晶体管电荷共享导致SRAM单元的单粒子翻转恢复(SEUR)效应。分析了NMOS晶体管电荷共享导致SEUR效应的物理机制,系统研究了NMOS晶体管偏置(如电源电压、P阱偏置电压)和工艺参数(如P+深阱掺杂浓度、P阱接触距离)对线性能量传输翻转恢复阈值(LETrec)以及单粒子翻转脉冲宽度(PWrec)的影响。研究发现:PWrec随着电源电压的增大而增大;PWrec和LETrec随着P阱偏置电压的增大而减小;LETrec随着P+深阱掺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PWrec随着P阱接触与NMOS晶体管之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而LETrec随着P阱接触与NMOS晶体管之间距离增大而减小。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优化SRAM单元抗单粒子效应设计,尤其是基于SEUR效应的SRAM单元的抗辐照加固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子翻转恢复效应 SRAM 电荷共享 工艺参数
下载PDF
基于SIR多模谐振器的双频滤波天线设计
13
作者 蒋铁珍 王建华 +1 位作者 安琪 王安琪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2-47,共6页
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多模谐振器的双频滤波天线,其滤波谐振器采用阶跃阻抗谐振(SIR)来进行枝节末端分流结构小型化设计,可以灵活控制两个频段的中心频率。与加载开路短截线的矩形单极子天线相比,集成设计构成滤波天线,其工作在ISM频段(... 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多模谐振器的双频滤波天线,其滤波谐振器采用阶跃阻抗谐振(SIR)来进行枝节末端分流结构小型化设计,可以灵活控制两个频段的中心频率。与加载开路短截线的矩形单极子天线相比,集成设计构成滤波天线,其工作在ISM频段(工业、科学和医学频段),两通带外引入3个辐射零点,实现了工作频段的高选择性,增益分别为1.60 dBi和4.03 dBi。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反射系数、峰值增益和辐射方向图与设计仿真结果吻合良好,具有较好的滤波和辐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天线 多模谐振器 单极子天线 双频段 辐射零点
下载PDF
基于WOA-VMD的低慢小目标杂波抑制
14
作者 蒋铁珍 谢小娜 李庆祝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24年第7期606-614,共9页
以无人机为代表的低慢小(Low,Slow and Small Targets,LSS)目标的检测在雷达探测中因杂波干扰而面临巨大挑战。为了解决低慢小目标杂波抑制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将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 以无人机为代表的低慢小(Low,Slow and Small Targets,LSS)目标的检测在雷达探测中因杂波干扰而面临巨大挑战。为了解决低慢小目标杂波抑制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将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相结合的方法,该算法用WOA优化VMD的分解参数,以实现最佳的模态分离效果,有效分离出目标信号与杂波信号。实验结果表明,WOA-VMD方法在复杂环境下能够显著提升低慢小目标的检测概率,计算简单且误差较小,可以对多个目标以及不同多普勒频率大小的目标进行处理,优于传统的杂波抑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探测 低慢小目标 杂波抑制 变分模态分解 鲸鱼优化算法
下载PDF
面向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白酒发酵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成成 祝田田 +1 位作者 张保华 张力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24年第3期144-149,共6页
针对由传统白酒固态发酵评估方法数据维度单一、可靠性低导致决策结果存在片面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白酒固态发酵状态评估方法。利用统计过程控制SPC方法剔除多传感器数据中偏离较大的异常数据,并以... 针对由传统白酒固态发酵评估方法数据维度单一、可靠性低导致决策结果存在片面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白酒固态发酵状态评估方法。利用统计过程控制SPC方法剔除多传感器数据中偏离较大的异常数据,并以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将同类传感器数据进行局部融合,将局部融合数据利用模糊集理论建立各环境指标的隶属度函数,对得到的隶属度函数进行基本概率分配并按组合规则进行全局融合。根据决策准则,对融合结果进行判断,得到白酒固态发酵状态评估,将其与传统D-S证据理论、Sun Quan方法和Murphy方法的决策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综合了窖池中各环境参数的不同作用效果,提高了对白酒固态发酵状态评估的准确性,可为白酒生物发酵过程的控制与优化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固态发酵 传感器 SPC方法 D-S证据理论
下载PDF
一种14位80 MS/s流水线型A/D转换器设计
16
作者 郭小辉 黄星辰 +4 位作者 徐福彬 洪炜强 赵雨农 洪琪 许耀华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4年第10期89-94,共6页
基于SMIC 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14位80 MS/s的流水线型A/D转换器(ADC)。为了降低ADC整体功耗,首级电路采用2.5 bit无采样保持(SHA-less)结构。进一步,基于套筒式共源-共栅结构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运放,通过复制尾电流反馈技术和增... 基于SMIC 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14位80 MS/s的流水线型A/D转换器(ADC)。为了降低ADC整体功耗,首级电路采用2.5 bit无采样保持(SHA-less)结构。进一步,基于套筒式共源-共栅结构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运放,通过复制尾电流反馈技术和增益提高技术的应用提升了运放的速度和增益,且功耗较低。比较器仅采用动态锁存器以减小级间延迟。还采用了栅压自举开关降低开关导通电阻,提高采样网络带宽和线性度。芯片测试结果表明,在1.8 V电源电压、采样频率为80 MHz的条件下,输入信号频率分别为10 MHz和70 MHz时,ADC的动态参数性能相差不大。其中,输入信号频率为70 MHz时,信噪失真比(SNDR)为72.2 dB,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为85.82 dB,有效位数(ENOB)为11.7 bit,品质因数(FoM)为0.38 pJ/(conv·ste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线型A/D转换器 无采样保持 复制尾电流反馈技术 动态锁存器
下载PDF
用于车载终端通信的双频段全向偶极子天线
17
作者 朱奎 廖同庆 +2 位作者 左昌余 周刚 赵读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199,共5页
针对露天矿山车载终端通信的需求,文章基于山字型结构设计一款同时满足4G/5G通信的全向偶极子天线。基于双锥天线模型设计全向印刷偶极子单频天线,通过在两侧加载枝节引入高频谐振,并通过在倒三角辐射贴片上开L形缝隙和矩形缝隙实现频... 针对露天矿山车载终端通信的需求,文章基于山字型结构设计一款同时满足4G/5G通信的全向偶极子天线。基于双锥天线模型设计全向印刷偶极子单频天线,通过在两侧加载枝节引入高频谐振,并通过在倒三角辐射贴片上开L形缝隙和矩形缝隙实现频段的展宽及谐振频点的偏移;对两侧枝节的末端进行渐变处理,使天线的谐振频率在拐点处可以平滑地过渡,从而在较宽的频带内获得良好的阻抗匹配。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该天线具备双频段全向的辐射特性,完全满足设计要求,且结构简单小巧、容易安装、不易受到损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终端通信 4G/5G通信 双频段 全向 偶极子天线
下载PDF
忆阻器基神经形态计算器件与系统研究进展
18
作者 郭文斌 汪泽清 +1 位作者 吴祖恒 蔺智挺 《电子与封装》 2024年第4期63-74,共12页
忆阻器作为新原理器件,与现有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器件相比,具有结构简单、集成密度高、微缩性好、操作能耗低、易于三维集成等优点,是实现神经形态计算技术的理想存储器件之一。对近年来忆阻器基神经形态计算技术的研究进展进... 忆阻器作为新原理器件,与现有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器件相比,具有结构简单、集成密度高、微缩性好、操作能耗低、易于三维集成等优点,是实现神经形态计算技术的理想存储器件之一。对近年来忆阻器基神经形态计算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忆阻器基神经突触和神经元功能实现以及忆阻器基神经形态计算系统研究进展,并对当前忆阻器基神经形态计算技术仍然面临的挑战进行总结,对其前景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忆阻器 神经形态计算 突触 神经元
下载PDF
基于图着色和三维匹配的车联网资源分配算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耀华 王慧平 +4 位作者 王贵竹 朱成龙 丁梦琴 蒋芳 王翊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69-875,共7页
车联网通信通过多个车辆对车辆(vehicle to vehicle,V2V)链路复用同一车辆对基础设施(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链路的资源来缓解频谱短缺问题,但频谱复用会导致V2I通信服务质量下降,因此降低系统干扰、提高系统容量成为研究热点... 车联网通信通过多个车辆对车辆(vehicle to vehicle,V2V)链路复用同一车辆对基础设施(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链路的资源来缓解频谱短缺问题,但频谱复用会导致V2I通信服务质量下降,因此降低系统干扰、提高系统容量成为研究热点。提出一种基于图着色和三维匹配的车联网资源分配算法,首先用图着色法对V2V链路分簇,然后求解V2I链路和V2V链路的发射功率,最后通过三维匹配算法对V2I链路、V2V簇和资源块进行信道资源的优化分配,从而降低使用同一资源的链路之间的干扰。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提高了V2I链路总和速率,并在相对较少的迭代次数下收敛到次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分配 频谱复用 图着色 三维匹配
下载PDF
基于群延迟优化的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蒋铁珍 肖凯 +2 位作者 崔永昕 吴文俊 秘晨阳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82-888,共7页
针对IIR数字滤波器位于通带的频率相量延迟不同的时间量,提出了一种群延迟优化方法。对于级联型IIR滤波器系统,该方法在每一级滤波器后接入一个全通滤波器,对设计完成的全通滤波器进行零极点分析,通过分析零极点在z平面的位置,评估全通... 针对IIR数字滤波器位于通带的频率相量延迟不同的时间量,提出了一种群延迟优化方法。对于级联型IIR滤波器系统,该方法在每一级滤波器后接入一个全通滤波器,对设计完成的全通滤波器进行零极点分析,通过分析零极点在z平面的位置,评估全通滤波器以及整个数字滤波器级联情况的稳定性。仿真实验采用8阶的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在0~150 Hz的通带范围内,采样率48 kHz,群延迟优化采用一阶的全通滤波器,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将群延迟的变化量在原有的系统上优化了49.58%。对比其他主流的方法,本文的方法具有计算量小和易于实现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滤波器 群延迟 级联型 全通滤波器 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