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箬竹向针阔混交林扩展对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
作者
许梦娇
邱璐
+2 位作者
邓波
杨阳
雷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4-953,共10页
【目的】明确箬竹向针阔混交林扩展对群落组成结构、植被多样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加深对箬竹扩展的认识,为林分健康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国际竹藤中心安徽太平试验中心林场内的天然箬竹林扩展并取代针阔混交...
【目的】明确箬竹向针阔混交林扩展对群落组成结构、植被多样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加深对箬竹扩展的认识,为林分健康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国际竹藤中心安徽太平试验中心林场内的天然箬竹林扩展并取代针阔混交林的连续生态面为研究对象,选取针阔混交林(MF)、竹-林混交带(IMF)、箬竹纯林(IF)3种林地类型,利用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进行群落物种多样性调查;同时测定3种植被下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1)箬竹向针阔混交林扩展导致了森林原有优势种种类和数量减少:山茶(Camellia japonica)、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乌药(Lindera aggregata)、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柯(Lithocarpus glaber)均在箬竹纯林中消失,共有物种蕨(Pteridium aquilinum var.latiusculum)、柃木(Eurya japonica)、老鼠屎(Symplocos stellaris)、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的数量明显下降;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均下降,群落结构简化。(2)土壤理化性质随着箬竹的扩展也发生了变化:与针阔混交林相比,箬竹纯林的SWC、SOC、TN、TP、Mg、DOC、DON、MBC、MBN含量均下降,土壤K含量上升;除DOC、DON、MBC、MBN以外,土壤养分积累均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少。【结论】箬竹扩展到针阔混交林导致森林原有优势种种类和数量减少,群落结构简化,造成林分退化,林地土壤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箬竹
针阔混交林
扩展
森林群落结构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地被竹光响应曲线拟合及光合特性
被引量:
2
2
作者
雷刚
漆良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4期642-648,共7页
为研究不同地被竹的光合特性和环境适应性,利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函数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3个不同地被竹种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并对拟合光合参数进行分析,还对不同地被竹的叶绿素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比较...
为研究不同地被竹的光合特性和环境适应性,利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函数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3个不同地被竹种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并对拟合光合参数进行分析,还对不同地被竹的叶绿素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模型均具有较高的R2值,但大部分光合参数在不同模型间差异显著(P<0.05),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得到的参数与观测值最为吻合;Amax在不同地被竹种中无明显差异,但α和Rd值在铺地竹、菲黄竹、黄条金刚竹间依次下降,而Is和Ic的变化趋势则相反;具有较强耐荫特征的铺地竹叶片中的总叶绿素和叶绿素b最高,而在黄条金刚竹中最低。铺地竹还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P<0.05)黄条金刚竹和菲黄竹。以上结果可以为地被竹的引种栽培和园林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被竹
水分利用效率
光响应曲线
适应性
原文传递
中国地被竹应用与引种栽培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雷刚
漆良华
+3 位作者
胡璇
郭雯
张建
舒琪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0-66,共7页
地被竹是禾本科竹亚科中的低矮型竹类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还可作为固土护坡植物。文中在简述地被竹种类和主要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地被竹在园林造景、固岸防护和保健方面中的应用,以及生态适应性与引种栽培等方面的研究...
地被竹是禾本科竹亚科中的低矮型竹类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还可作为固土护坡植物。文中在简述地被竹种类和主要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地被竹在园林造景、固岸防护和保健方面中的应用,以及生态适应性与引种栽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地被竹在园林中的应用前景和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我国地被竹进一步推广利用和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被竹
生态适应性
园林绿化
固土护坡
引种
中国
原文传递
题名
箬竹向针阔混交林扩展对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
作者
许梦娇
邱璐
邓波
杨阳
雷刚
机构
国际竹藤中心三亚研究
基地
安徽太平竹林定位观测与种质资源保存长期科研基地
安徽
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4-953,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F130440304)。
文摘
【目的】明确箬竹向针阔混交林扩展对群落组成结构、植被多样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加深对箬竹扩展的认识,为林分健康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国际竹藤中心安徽太平试验中心林场内的天然箬竹林扩展并取代针阔混交林的连续生态面为研究对象,选取针阔混交林(MF)、竹-林混交带(IMF)、箬竹纯林(IF)3种林地类型,利用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进行群落物种多样性调查;同时测定3种植被下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1)箬竹向针阔混交林扩展导致了森林原有优势种种类和数量减少:山茶(Camellia japonica)、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乌药(Lindera aggregata)、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柯(Lithocarpus glaber)均在箬竹纯林中消失,共有物种蕨(Pteridium aquilinum var.latiusculum)、柃木(Eurya japonica)、老鼠屎(Symplocos stellaris)、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的数量明显下降;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均下降,群落结构简化。(2)土壤理化性质随着箬竹的扩展也发生了变化:与针阔混交林相比,箬竹纯林的SWC、SOC、TN、TP、Mg、DOC、DON、MBC、MBN含量均下降,土壤K含量上升;除DOC、DON、MBC、MBN以外,土壤养分积累均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少。【结论】箬竹扩展到针阔混交林导致森林原有优势种种类和数量减少,群落结构简化,造成林分退化,林地土壤质量下降。
关键词
箬竹
针阔混交林
扩展
森林群落结构
土壤理化性质
Keywords
Indocalamus tessellatus
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expansion
forest community structur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分类号
S714.2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地被竹光响应曲线拟合及光合特性
被引量:
2
2
作者
雷刚
漆良华
机构
国际竹藤中心
安徽
太平
试验中心
国际竹藤中心
安徽
太平
竹林
生态
定位
观测
研究站
安徽太平竹林定位观测与种质资源保存长期科研基地
出处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4期642-648,共7页
基金
国际竹藤中心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32018026)资助
文摘
为研究不同地被竹的光合特性和环境适应性,利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函数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3个不同地被竹种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并对拟合光合参数进行分析,还对不同地被竹的叶绿素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模型均具有较高的R2值,但大部分光合参数在不同模型间差异显著(P<0.05),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得到的参数与观测值最为吻合;Amax在不同地被竹种中无明显差异,但α和Rd值在铺地竹、菲黄竹、黄条金刚竹间依次下降,而Is和Ic的变化趋势则相反;具有较强耐荫特征的铺地竹叶片中的总叶绿素和叶绿素b最高,而在黄条金刚竹中最低。铺地竹还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P<0.05)黄条金刚竹和菲黄竹。以上结果可以为地被竹的引种栽培和园林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地被竹
水分利用效率
光响应曲线
适应性
Keywords
ornamental dwarf bamboos
water use efficiency
photosynthesis-light response curve
adaptability
分类号
S795.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地被竹应用与引种栽培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雷刚
漆良华
胡璇
郭雯
张建
舒琪
机构
国际竹藤中心
安徽
太平
试验中心
国际竹藤中心
安徽
太平
竹林
生态研究
定位
观测
站
安徽太平竹林定位观测与种质资源保存长期科研基地
出处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0-66,共7页
基金
国际竹藤中心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32018026)。
文摘
地被竹是禾本科竹亚科中的低矮型竹类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还可作为固土护坡植物。文中在简述地被竹种类和主要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地被竹在园林造景、固岸防护和保健方面中的应用,以及生态适应性与引种栽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地被竹在园林中的应用前景和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我国地被竹进一步推广利用和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被竹
生态适应性
园林绿化
固土护坡
引种
中国
Keywords
dwarf bamboos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landscaping
soil fixation
introduction
China
分类号
S718.4 [农业科学—林学]
S72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箬竹向针阔混交林扩展对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许梦娇
邱璐
邓波
杨阳
雷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地被竹光响应曲线拟合及光合特性
雷刚
漆良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19
2
原文传递
3
中国地被竹应用与引种栽培研究
雷刚
漆良华
胡璇
郭雯
张建
舒琪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