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0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及创新研究——以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1
作者 汪盛颜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01-103,共3页
高校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阵地,而教师是教育工作中的中坚力量。本研究立足于新时期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适应新形势,构建全面协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完善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长效机制,从根... 高校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阵地,而教师是教育工作中的中坚力量。本研究立足于新时期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适应新形势,构建全面协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完善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好地担负起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教师 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
下载PDF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
作者 史晓斌 王永强 魏海莲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3-65,共3页
材料工程基础是集理论与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实施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模式教学,并采用形成性评价机制,提高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参与度。结合实际,实施课程思政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专业信心和学习热情。
关键词 材料工程基础 线上教学 形成性评价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地方高校金属材料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王永强 史晓斌 +4 位作者 张慧燕 李维火 李娜 陈双双 夏爱林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87-89,共3页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安徽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于2019年获批安徽省一流专业建设点,近年来对标一流专业要求,通过加强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不断改革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扩充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与资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安徽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于2019年获批安徽省一流专业建设点,近年来对标一流专业要求,通过加强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不断改革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扩充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与资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化建设,提高了专业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工程 一流专业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夏爱林 吕耀辉 斯松华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88-89,共2页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为指导,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修订了2019版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围绕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和功能材料两个专业特色方向,注重课程体系和授课内容与时俱进,加强本科生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学习,...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为指导,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修订了2019版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围绕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和功能材料两个专业特色方向,注重课程体系和授课内容与时俱进,加强本科生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学习,重视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完善专业选修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通用标准 材料科学与工程 课程体系
下载PDF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集中性实践教学的改革实践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伟 夏爱林 +2 位作者 张庆安 晋传贵 斯松华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59-60,共2页
集中性实践教学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教学效果不理想。可以通过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开设新的集中性实践教学课程、实施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等有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关键词 集中性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下载PDF
地方高校材料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6
作者 周红伟 白凤梅 +3 位作者 王永强 李永涛 斯松华 夏爱林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3-75,共3页
地方高校在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学生主动参与创新活动意识淡薄、创新能力培养缺乏有效载体和创新能力培养流于形式等共性问题。通过导师指导建立学生成长共同体,搭建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支撑的舞台、以学科竞赛为核心... 地方高校在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学生主动参与创新活动意识淡薄、创新能力培养缺乏有效载体和创新能力培养流于形式等共性问题。通过导师指导建立学生成长共同体,搭建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支撑的舞台、以学科竞赛为核心的擂台,构建以成果产出为导向的创新能力评价标准,强化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培养 学生成长共同体 创新教育载体 学科竞赛
下载PDF
原位合成Si/(SiO+Ag)复合负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7
作者 王帅 唐梦 +3 位作者 蔡振飞 曹瑞 马扬洲 宋广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3,共7页
将微米Si和纳米Ag_(2)O进行机械球磨,通过原位固相反应合成了Si基复合材料[Si/(SiO+Ag)],以沥青为碳源采用高温煅烧法制备了碳包覆Si基复合材料[Si/(SiO+Ag)-C]。采用XRD、XPS、SEM、TEM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 将微米Si和纳米Ag_(2)O进行机械球磨,通过原位固相反应合成了Si基复合材料[Si/(SiO+Ag)],以沥青为碳源采用高温煅烧法制备了碳包覆Si基复合材料[Si/(SiO+Ag)-C]。采用XRD、XPS、SEM、TEM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微米Si和纳米Ag_(2)O在球磨破碎过程中原位形成Si O和Ag颗粒,并附着在基体Si上,两种复合材料都展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在低电流密度(0.12 A/g)下Si/(SiO+Ag)和Si/(SiO+Ag)-C循环5次后分别表现出1422和1039 mA·h/g的可逆比容量,而在高电流密度(2.40 A/g)下仍能获得672和393 mA·h/g的可逆比容量;当电流密度再次恢复到0.12 A/g时,可逆比容量可恢复到1329和961m A·h/g,Si/(SiO+Ag)-C表现出更好的循环稳定性,经80次循环后可逆比容量仍稳定在943 m A·h/g,其突出的倍率性能归因于微米Si的颗粒细化以及球磨过程中原位反应形成纳米Ag颗粒导电特性,而循环稳定性的提高与原位形成Si O和包覆碳构成的双相缓冲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复合材料 Si负极材料 固相反应 机械化学 功能材料
原文传递
先进结构材料双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8
作者 陈翔 俞海云 裴立宅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1-62,65,共3页
面向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开设的先进结构材料双语课程,旨在使学生加深对新型无机非金属结构材料的制备、组成、结构和性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同时掌握一定数量的相关专业英语词汇,能阅读英文专业文献和使用英语进行写作。根据专业... 面向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开设的先进结构材料双语课程,旨在使学生加深对新型无机非金属结构材料的制备、组成、结构和性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同时掌握一定数量的相关专业英语词汇,能阅读英文专业文献和使用英语进行写作。根据专业特点以及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优化授课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实施过程性评价等改革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结构材料 双语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面向新工科的无机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课程建设探索
9
作者 葛雪祥 张毅 张莹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6-78,共3页
针对无机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探讨了与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相匹配的课程建设策略。通过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的革新,将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多教师授课制度以及形成性评价手段等融入课程建设中... 针对无机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探讨了与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相匹配的课程建设策略。通过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的革新,将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多教师授课制度以及形成性评价手段等融入课程建设中,实现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建设 无机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新工科 课程思政
下载PDF
碳/铝复合材料界面Al_(4)C_(3)相的形成与调控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肖亮 李昱桦 +5 位作者 董正学 万梓涵 任可聪 邓海亮 杨康 吴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3-1474,共22页
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碳纤维等碳材料作为铝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时,其界面润湿性差、与Al基体结合弱等缺点限制了其增强效果。利用C与Al反应使界面黏接形式转变为部分反应结合的形式,可有效提升碳/铝(C/Al)界面强度及其载荷与功能传递的效... 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碳纤维等碳材料作为铝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时,其界面润湿性差、与Al基体结合弱等缺点限制了其增强效果。利用C与Al反应使界面黏接形式转变为部分反应结合的形式,可有效提升碳/铝(C/Al)界面强度及其载荷与功能传递的效率。然而,高温下C/Al界面反应易生成大量脆性Al_(4)C_(3),且会损伤增强体。针对C/Al界面Al_(4)C_(3)的调控,本文首先介绍了其形成机制、对C/Al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和性能的作用,随后从碳增强体表面涂层、纳米颗粒修饰、Al基体合金化,以及复合制备、热加工与处理工艺优化等方面,综述了Al_(4)C_(3)生成量与形貌的控制研究及效果,最后展望了C/Al复合材料界面与性能的研究方向,以期通过碳增强体跨尺度设计与界面构型控制,挖掘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碳纤维增强Al基体的最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石墨烯 碳纳米管 碳纤维 Al_(4)C_(3)相
下载PDF
异质梯度结构对高铁钢轨材料耐磨性的影响
11
作者 毛鑫豪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6-157,共12页
随着客运铁路运输朝着高速化的方向发展,轮轨之间剧烈的磨损会严重制约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因此需要提高钢轨材料的表面耐磨性能。基于此,采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urface mechanical attrition treatment,SMAT)技术对U71Mn钢轨材料表面进... 随着客运铁路运输朝着高速化的方向发展,轮轨之间剧烈的磨损会严重制约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因此需要提高钢轨材料的表面耐磨性能。基于此,采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urface mechanical attrition treatment,SMAT)技术对U71Mn钢轨材料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微米划痕仪等表征了其表层异质梯度结构(HGS)的组织演变、力学性能和耐磨性。结果表明:经过表面改性处理后,U71Mn钢轨材料表层形成了约130μm厚的异质梯度结构;越靠近表层,材料的变形程度越大,珠光体内的片状渗碳体发生断裂和溶解,呈短条形或颗粒状,铁素体被挤压成细长的塑性流线,并出现亚晶粒。随着距离表面深度的增加,变形程度减弱,渗碳体片层不规则弯曲起皱,部分渗碳体碎裂。SMAT技术可以大幅提高U71Mn钢轨材料的耐磨性能,其磨损率较原始材料下降了89%。越靠近表面,U71Mn钢轨材料的硬度和断裂韧性越高,相较于基体分别提高了34.6%和30.5%。SMAT后钢轨材料的晶粒出现细化,位错大量增殖,因此具有异质梯度结构的U71Mn钢轨材料力学性能及耐磨性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细晶强化和位错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结构 轮轨材料 耐磨性 组织演变 位错强化
原文传递
一步法合成碳包覆Na_(0.44)MnO_(2)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12
作者 张威龙 李桦林 +1 位作者 庞刚 张庆安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48-255,共8页
以MnCO_(3)为锰源,Na_(3)C_(6)H_(5)O_(7)•2H_(2)O为碳源和钠源,采用一步固相法制备碳包覆Na_(0.44)MnO_(2)(NMO/C)正极材料,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微观组织形貌进行表征分析,探究Na_(3)C_(6)H_(5)O_(7)•2H_(2)O和Na_(2)CO_(3)对Na_(0.44)M... 以MnCO_(3)为锰源,Na_(3)C_(6)H_(5)O_(7)•2H_(2)O为碳源和钠源,采用一步固相法制备碳包覆Na_(0.44)MnO_(2)(NMO/C)正极材料,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微观组织形貌进行表征分析,探究Na_(3)C_(6)H_(5)O_(7)•2H_(2)O和Na_(2)CO_(3)对Na_(0.44)MnO_(2)晶体结构的影响;采用NMO/C组装纽扣电池进行循环伏安和首圈充放电测试,探究NMO/C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NMO/C材料具有三维隧道结构,空间群为Pbam,形貌为长棒状,且表面均匀包覆一层2~3 nm的碳层;NMO/C正极材料表现出比较优异的长循环寿命和倍率性能,0.5 C倍率下的首圈放电比容量为113.1 mAh•g^(−1),循环1000圈后的放电比容量仍有74.1 mAh•g^(−1),容量保持率为65.5%;0.1,0.2,0.5,1.0,2.0 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21.1,115.7,113.4,110.3,103.9 mAh•g^(−1),这是由于碳包覆层不仅可提高Na_(0.44)MnO_(2)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还可阻碍其与电解液直接接触,抑制Mn3+的溶解,致使NMO/C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Na_(0.44)MnO_(2) 三维隧道结构 碳包覆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锌碘电池中碘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马连波 郑雨爽 李莉媛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18-134,共17页
锌碘电池由于具有比容量高(211 mAh·g^(-1))、氧化还原电势理想(~0.54 V vs.H^(+)/H)、安全性高、锌和碘自然界储量丰富及价格低廉等特点而被广泛研究。然而,锌碘电池也存在一些缺陷,如碘及多碘离子导电性低、中间产物易溶于电解... 锌碘电池由于具有比容量高(211 mAh·g^(-1))、氧化还原电势理想(~0.54 V vs.H^(+)/H)、安全性高、锌和碘自然界储量丰富及价格低廉等特点而被广泛研究。然而,锌碘电池也存在一些缺陷,如碘及多碘离子导电性低、中间产物易溶于电解液、多碘离子转化反应速率缓慢及易发生穿梭效应等。目前,构筑碘正极载体材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常用有效策略。本文从设计理念、构筑方法、工作原理、电化学性能等方面综述近年锌碘电池中碘正极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探究载体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形貌与锌碘电池电化学性能间的内在构效关系,揭示载体材料的物理限域与化学吸附/催化对电化学性能的协同增效机制。最后,结合碘载体材料当前存在的问题指明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如探索反应机理、催化中间产物转化、组装测试软包电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碘电池 碘载体材料 多碘离子 穿梭效应 协同增效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柳东明 张毅 +1 位作者 裴立宅 斯松华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85-86,共2页
新工科研究和建设背景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应明确合适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设置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在培养路径和方法上应加强全方位协同育人、全程导师制培养、多层次创新创业训练,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 新工科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 创新型人才 培养
下载PDF
新时代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高素质本科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永强 李娜 +2 位作者 斯松华 朱国辉 李维火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86-90,共5页
为了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要求,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从课程体系优化建设、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效果考核以及教师授课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提升。形成了"科学基础-技术基础-工程技术"全... 为了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要求,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从课程体系优化建设、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效果考核以及教师授课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提升。形成了"科学基础-技术基础-工程技术"全方位的课程体系;同时将思政教育恰当融入专业课程中,培养高年级本科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担当;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到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将工程实践引入到专业课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金属材料工程 高素质人才 教学改革与探索
下载PDF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模式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红伟 白凤梅 +3 位作者 曹启定 张世宏 李维火 斯松华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87-88,共2页
针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认识实习中学生学习结果不理想的问题,探索了从单一参观实习模式向多维度协同认识实习模式的转变,通过实施小班化、小组化、精细化的教学和实践,借助网络平台构建学生、指导老师和企业校友导师的朋友圈,及时地交流... 针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认识实习中学生学习结果不理想的问题,探索了从单一参观实习模式向多维度协同认识实习模式的转变,通过实施小班化、小组化、精细化的教学和实践,借助网络平台构建学生、指导老师和企业校友导师的朋友圈,及时地交流分享和高效的解疑答惑,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认识实习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材料学基础实验"课程改革探索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义伟 方俊飞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第2期176-178,共3页
本文主要针对我校材料类专业"材料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背景下,进行了在原有教学基础上的改革探讨,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和综合应用能力,为后续... 本文主要针对我校材料类专业"材料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背景下,进行了在原有教学基础上的改革探讨,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和综合应用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前期基础,实现以培养材料类卓越工程师为导向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过程的统一,全面推动课程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类专业 卓越工程师计划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材料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毅 柳东明 +1 位作者 裴立宅 樊传刚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89-89,95,共2页
材料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是材料科学工程领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在该课程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专业方向,突出课程重点,注入新鲜元素,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关键词 材料工程新技术新工艺 教学改革 创新思维
下载PDF
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材料热处理》课程改革 被引量:1
19
作者 包全合 斯松华 程广萍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第28期184-185,共2页
为适应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要求,开展材料热处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该课程的目的在于阐明钢的内部转变、组织及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的在各种因素(如:化学成分、温度、冷却速度、形变等)作用下的变化... 为适应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要求,开展材料热处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该课程的目的在于阐明钢的内部转变、组织及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的在各种因素(如:化学成分、温度、冷却速度、形变等)作用下的变化规律,以此来指导制定合理的热处理工艺,以改善钢材的使用性能,更好地发挥材料的潜力,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热处理 卓越工程师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探索
20
作者 丁汉林 程广萍 +2 位作者 李殿凯 张义伟 斯松华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16-117,共2页
提高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必须深化教学综合改革,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实施因材施教,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关键词 金属材料工程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