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炼焦煤的热解过程研究 |
张代林
李伟锋
曾涛
郑明东
王培珍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7
|
|
2
|
先锋褐煤及其热溶残煤的过氧化氢氧解 |
潘春秀
魏贤勇
李汉青
水恒福
王知彩
祝婉婉
赵智军
宗志敏
|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3
|
不同变质程度煤镜质组活性质量研究 |
李德平
姚伯元
张代林
曾涛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0
|
|
4
|
神府次烟煤在不同温度下的热溶产物表征 |
潘春秀
刘华龙
祝婉婉
李海平
刘锦润
魏贤勇
水恒福
王知彩
|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5
|
基于40kg试验焦炉对炼焦煤中最佳活惰比研究 |
张代林
余亮
韩仕兵
任学延
张文成
|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6
|
一种基于PCA与RBF-SVM的煤岩显微组分镜质组分类方法 |
王培珍
殷子睆
王高
张代林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1
|
|
7
|
煤岩显微组分中渗出沥青体角点特征检测方法 |
王培珍
杜存铃
孙瑞
周芳
张代林
|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15 |
7
|
|
8
|
基于圆形LBP均匀模式的煤镜质组显微组分纹理分析 |
王培珍
董双
张代林
顾思婧
|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14 |
12
|
|
9
|
不同变质程度炼焦煤的镜质组特性研究 |
任学延
张代林
王坤
黄大中
张小勇
|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16 |
5
|
|
10
|
基于小波变换的煤岩惰质组显微图像分类 |
王培珍
殷子睆
丁海涛
武天元
张代林
|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16 |
8
|
|
11
|
神华煤热解特性与非等温动力学研究 |
周华
王强
陈志雄
王知彩
水恒福
|
《煤化工》
CAS
|
2010 |
6
|
|
12
|
煤直接液化动力学模型及其研究进展 |
陈志雄
水恒福
王知彩
|
《煤化工》
CAS
|
2008 |
3
|
|
13
|
几种低阶煤的过氧化氢氧化解聚性能研究 |
潘春秀
刘锦润
张强盛
|
《广州化工》
CAS
|
2014 |
5
|
|
14
|
中温煤沥青与肥煤对焦炭微观性质的影响 |
黄龙
凌强
刘涛
陈勇
叶友贵
王忠乐
崔平
|
《煤化工》
CAS
|
2015 |
1
|
|
15
|
微观强粘比概念在炼焦配煤生产中的应用 |
任学延
郑明东
余亮
张文成
张代林
王春花
|
《燃料与化工》
|
2008 |
5
|
|
16
|
相近煤化度炼焦煤的镜质组特性研究 |
张代林
黄大中
王坤
郑明东
|
《燃料与化工》
|
2015 |
1
|
|
17
|
基于迁移学习的煤岩壳质组显微组分识别模型 |
王培珍
余晨
薛子邯
张代林
|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9
|
|
18
|
基于轮廓波变换的煤壳质组显微组分分类 |
王培珍
刘婕梅
汪文艳
任将
张代林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19
|
基于改进极限学习机的焦煤惰质组分类方法 |
王培珍
刘曼
王高
张代林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20
|
基于Tamura纹理特征的煤岩壳质组显微组分分类 |
王培珍
任将
杜存铃
张代林
|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1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