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89篇文章
< 1 2 1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以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为例
1
作者 尹楠 《青年与社会(下)》 2015年第12期40-41,共2页
新时期,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逐步扩大,研究生毕业生数量有了较大增加,但高校对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关还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度。研究生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现状受到了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和大学毕业生自身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不断提高研究生就业... 新时期,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逐步扩大,研究生毕业生数量有了较大增加,但高校对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关还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度。研究生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现状受到了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和大学毕业生自身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不断提高研究生就业工作水平,需要通过学校和学院创新观念、完善制度和改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方式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研究生 就业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强化大学生资助工作育人效果的实践与思考——以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为例
2
作者 陈峰 《新校园(中旬刊)》 2013年第9期44-44,共1页
国家奖助学金和各类资助是党和政府以及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一项民生工程,意义重大。把学生资助工作当作民心工程来抓,落实好各项资助政策,能够强化资助工作育人... 国家奖助学金和各类资助是党和政府以及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一项民生工程,意义重大。把学生资助工作当作民心工程来抓,落实好各项资助政策,能够强化资助工作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助工作 奖助学金 育人效果
下载PDF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方江华 姚传勤 《高等理科教育》 2008年第6期38-40,53,共4页
土木工程专业评估是我国工程学士学位专业中按照国际通行的专门职业性专业认证制度进行的工程专业评估。专业评估制度的核心内容是校内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笔者结合安徽理工大学的实际,提出了从建立健全规范科学的校、学院两级教... 土木工程专业评估是我国工程学士学位专业中按照国际通行的专门职业性专业认证制度进行的工程专业评估。专业评估制度的核心内容是校内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笔者结合安徽理工大学的实际,提出了从建立健全规范科学的校、学院两级教学质量管理、监控组织和制度;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课程教学质量、实践教学质量、德育和体育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构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努力提高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水准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工程专业评估 教育质量保证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产学研信息一体化教学模式分析——以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邹久群 庞建勇 +2 位作者 缪海波 王晓飞 杜晓丽 《安徽建筑》 2023年第1期110-111,159,共3页
结合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320名21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分析结果,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特点,以及调研访谈21级土木工程专业新生的认知情况。针对区域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实现产学研信息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路线和预期效果,以... 结合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320名21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分析结果,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特点,以及调研访谈21级土木工程专业新生的认知情况。针对区域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实现产学研信息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路线和预期效果,以土木工程生产实习课程为例展开信息化一体教学模式探讨。旨在提高专业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扩大内循环,实施信息化的产学研教学模式,以突破区域资源壁垒,引导学生较早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就业观,在强化专业基础教学的同时,实现实践教学的同步强化,凸显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应对大环境下的就业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 土木工程 信息一体化 教学模式 内循环
下载PDF
谈工科院校建筑学专业艺术教育功能的开发——以安徽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教学现状为个案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岩 陈林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95-97,共3页
立足于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的建筑学专业教学,阐述在工科院校背景下,如何遵循艺术学科(建筑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借鉴强势专业的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深入挖掘工科院校建筑学专业艺术教育功能的开发,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就业... 立足于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的建筑学专业教学,阐述在工科院校背景下,如何遵循艺术学科(建筑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借鉴强势专业的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深入挖掘工科院校建筑学专业艺术教育功能的开发,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就业竞争力的、有特色、专业素质高的毕业生,解决安徽理工大学及其它工科院校建筑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背景 艺术教育 功能开发 改革
下载PDF
高校贫困生基本状况调查与分析——以安徽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11
6
作者 袁文华 岳丹 《宿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25-127,共3页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招生收费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中贫困生的人数逐年上升,高校贫困生问题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焦点问题。为了准确掌握贫困生的基本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开展贫困生的教育和管理,帮助他...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招生收费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中贫困生的人数逐年上升,高校贫困生问题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焦点问题。为了准确掌握贫困生的基本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开展贫困生的教育和管理,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学业,对安徽理工大学2003、2004、2005三个年级的18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际回收问卷1763份,有效问卷1708份,统计结果:贫困生531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生 资助体系 基本状况 调查
下载PDF
高校新校区景观设计初探——以安徽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白雪 姚传勤 马海彬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3期52-55,共4页
校园景观设计既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又要考虑地域文化和老校区校园文化的影响。如何在高校新校区景观总体规划设计中物化与表达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创新,在设计布局中体现校园精神文化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创造出既能传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校园景观设计既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又要考虑地域文化和老校区校园文化的影响。如何在高校新校区景观总体规划设计中物化与表达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创新,在设计布局中体现校园精神文化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创造出既能传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可适应现代化教育理念的特色鲜明的大学校园环境,一直是高校园区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安徽理工大学新校区景观设计为例,探求高校园区景观设计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校区景观设计 历史文脉 传承与表达 设计布局
下载PDF
普通高校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研究——以安徽理工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姚韦靖 陈海明 +1 位作者 庞建勇 傅菊根 《安徽建筑》 2021年第1期123-125,129,共4页
运用自编问卷对学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261名本科生从专业认知、培养方案和校园活动三个角度进行了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本专业同学考研率较高,就业主要面向施工企业,在培养环节中学生认为力学、结构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程难度较... 运用自编问卷对学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261名本科生从专业认知、培养方案和校园活动三个角度进行了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本专业同学考研率较高,就业主要面向施工企业,在培养环节中学生认为力学、结构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程难度较大,希望通过实践教学加深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参与学科、科技竞赛的热情和成绩还有待提高。为促进专业同学全方面发展,建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科研观,强化专业基础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践性教学的比重和质量,以凸显特色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落实"班主任""导师制"等人才培养模式,以形成良好传帮带氛围,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大学生 问卷调查 学习状况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建设与实践——以安徽理工大学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姚韦靖 陈海明 傅菊根 《安徽建筑》 2022年第1期94-96,共3页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安徽理工大学“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为例,基于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探索混合在线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实践。完成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对该...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安徽理工大学“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为例,基于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探索混合在线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实践。完成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对该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准备、线上线下教学、总结拓展、学生学习评价四个过程阶段进行详细分析,运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完成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教学平台整合了全部知识点课件、丰富了习题与讨论题、补充了重点概念解析、工程案例与拓展,学生满意度较高,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但仍需教师在学科前沿内容、习题库更新、工程案例拓展等方面加强建设;服务平台在使用效率、使用者时间分配等方面加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星泛雅教学平台 混合教学 钢结构 问卷调查 教学评价
下载PDF
理工类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生态化教学改革——以安徽理工大学教学实践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方昌婷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20-121,127,共3页
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间矛盾日益凸显,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学领域相关理论研究成为包括风景园林在内的多学科发展的基础支撑。首先阐述当前时代背景下传统理工科类型高校风景园林专... 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间矛盾日益凸显,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学领域相关理论研究成为包括风景园林在内的多学科发展的基础支撑。首先阐述当前时代背景下传统理工科类型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生态化教学改革的必然性,对比分析目前风景园林学科的办学特色与存在问题,提出以生态学研究基础,践行风景园林规划和设计原理、园林植物造景、园林工程等课程中进行生态化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以期有效提高办学水平,缩小同高水平院校间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工类高校 风景园林 生态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留学生教育困境与对策研究——以安徽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冬冬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19期72-73,共2页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高等学校留学生事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随着我国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安徽理工大学留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为出发点,提出相应的留学...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高等学校留学生事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随着我国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安徽理工大学留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为出发点,提出相应的留学生教育应对政策,为今后“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倡议 留学生教育
下载PDF
人工智能背景下土木工程课程改革——以智能建造专业建筑电气课程为例
12
作者 郑强强 蔡海兵 +2 位作者 唐彬 程兵 赵桓庭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3期86-89,共4页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背景下土木工程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与实施策略,以智能建造专业的建筑电气课程为例。通过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本文评估了现有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法,并指出其在适应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方面的不足。此外,还讨论了改革方案的...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背景下土木工程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与实施策略,以智能建造专业的建筑电气课程为例。通过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本文评估了现有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法,并指出其在适应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方面的不足。此外,还讨论了改革方案的预期效果与评估方法,最后对面临的挑战进行讨论,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这些改革措施旨在提高课程质量,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和未来建筑行业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土木工程教育 课程改革 智能建造 建筑电气
下载PDF
土建类专业本科生就业难的认识与危机意识教育探讨——对土木建筑学院千名学生所做的调查问卷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雷小磊 陈孝柱 +1 位作者 张怡 冯婧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49-150,154,共3页
社会的发展变革时期,随着生活压力、就业压力逐渐加大,导致就业难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并危害着和谐校园的建设。文章主要以我院学生所做的就业危机方面的调查问卷为基础,结合当前基础建设项目所处的社会... 社会的发展变革时期,随着生活压力、就业压力逐渐加大,导致就业难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并危害着和谐校园的建设。文章主要以我院学生所做的就业危机方面的调查问卷为基础,结合当前基础建设项目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了土建类专业本科生对就业难的认识现状,对该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危机意识教育提出了实施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建类 本科生 就业难 就业危机意识 教育
下载PDF
思政元素融入建筑设计课程的探索——以安徽XX大学建筑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云峰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05-108,共4页
课程思政是构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结合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 课程思政是构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结合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建筑设计”是高校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应通过有机融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筑大师的严谨治学精神和深厚的家国情怀以及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等方面思政元素,达到培养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课程 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 融入途径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画法几何及建筑制图(上)”教学思考与探索
15
作者 王晓飞 缪海波 +2 位作者 王长柏 邹久群 赵炎钰 《安徽建筑》 2025年第3期131-133,共3页
在新工科背景下,基于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文章分析了画法几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课程内容多而学时少、教学方法单一、课后作业繁重导致学习效果不佳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若干教学改革措施,如重新分配课时并精选教学内容、... 在新工科背景下,基于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文章分析了画法几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课程内容多而学时少、教学方法单一、课后作业繁重导致学习效果不佳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若干教学改革措施,如重新分配课时并精选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实施持续性改进策略等。通过对画法几何课程的教学思考与探索,发现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新工科背景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法几何 新工科 教学思考 教学探索
下载PDF
现代产业学院政产学共同体协同育人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6
作者 马济浙 徐颖 陈孝柱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3期103-106,111,共5页
现代产业学院政产学共同体协同育人具有重要价值,体现为助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增强高等教育时代适应性;促进产业链价值增效转型,强化产业链与金融链对接;充分提升学生职业胜任性,使其获得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当前,现代产业学院政产学... 现代产业学院政产学共同体协同育人具有重要价值,体现为助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增强高等教育时代适应性;促进产业链价值增效转型,强化产业链与金融链对接;充分提升学生职业胜任性,使其获得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当前,现代产业学院政产学共同体协同育人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育人育才理念模式滞后,协同育人成效不尽如人意;要素割裂现象仍旧存在,协同育人保障机制不足;不同主体利益关切各异,协同育人实效受到影响。现代产业学院政产学共同体协同育人的对策是凝聚协同育人共识,统一育才育人理念;协同推进专业建设,打造精品专业课程;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助力教师职业发展;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提升协同治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产学共同体 现代产业学院 高等教育 协同育人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建筑制图”课程改革研究
17
作者 张亮亮 蔡海兵 《安徽建筑》 2025年第2期99-100,共2页
新工科背景下“建筑制图”课程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建筑制图课程存在的问题,创新地提出内容有机整合、教学方式多样化和优化考核评价体等课程改革措施,以期培养满足新工科要求的大学生。通过实... 新工科背景下“建筑制图”课程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建筑制图课程存在的问题,创新地提出内容有机整合、教学方式多样化和优化考核评价体等课程改革措施,以期培养满足新工科要求的大学生。通过实施新工科背景下“建筑制图”课程改革,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升,可为类似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制图” 新工科 课程改革 考核体系
下载PDF
基于BIM正向设计的绿色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以蚌埠市某高校实训楼项目设计为例
18
作者 黄钰婷 褚作勇 朱振文 《新材料·新装饰》 2025年第4期69-72,共4页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正朝着绿色化、数字化的战略发展方向迈进。而通过将BIM技术与正向设计理念相结合,在建筑设计阶段就可进行装配式协同设计及绿色建筑技术分析,从而优化节能设计,推动实现建筑的智慧化和可持续性。文章以蚌埠市某高校...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正朝着绿色化、数字化的战略发展方向迈进。而通过将BIM技术与正向设计理念相结合,在建筑设计阶段就可进行装配式协同设计及绿色建筑技术分析,从而优化节能设计,推动实现建筑的智慧化和可持续性。文章以蚌埠市某高校实训楼项目设计为例,对基于BIM正向设计的绿色装配式建筑设计展开研究,以分析BIM技术在装配式建造、绿色技术运用方面所具备的优势,进而为未来建筑设计的数字化、低碳化转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正向设计 绿色装配式建筑设计
下载PDF
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19
作者 胡玉庆 谢培菡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88-92,共5页
红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如何将红色资源更有效地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拓宽这一教育领域新路径的关键所在。研究通过梳理红色资源的概念内涵、价值意义以及当下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发现红色资源融... 红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如何将红色资源更有效地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拓宽这一教育领域新路径的关键所在。研究通过梳理红色资源的概念内涵、价值意义以及当下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发现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加强思政课程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需要拓宽育人路径,实现红色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深度融入;需要立足于网络思政,将红色资源数字化、信息化,更好地将其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红色资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精品线下开放课程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以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为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吉敏 王长柏 《煤炭高等教育》 2019年第3期114-120,共7页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学课堂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课堂教学改革也有了新的方向。文章简要分析了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开放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指出了精品线下开放课程在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必要性。给出了精品线下开放课程的定义,明确...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学课堂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课堂教学改革也有了新的方向。文章简要分析了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开放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指出了精品线下开放课程在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必要性。给出了精品线下开放课程的定义,明确了精品线下开放课程中课堂教学的流程。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分析了精品线下开放课程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同时结合安徽理工大学的'校情''学情'以及'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课程特点,分析了精品线下开放课程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介绍了精品线下开放课程在本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情况,为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 精品线下开放课程 翻转课堂 混合式教学 互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